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PPT参考
合集下载
传播学教程ppt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控制论的传播模式
•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讯息
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讯息
译码者 释码者 编码者
特点: 1、传播是一个不断反复循环的过程,没有传者和
受传者的概念。重点分析在于其角色功能,而非 传播过程。 2、最适用于人际传播。
优点: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 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 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辨证关系中把握
传播 3、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 从动物传播到 人类传播
• 人类传播的发 展进程
• 信息社会与信 息传播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线性传播模式 I、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谁 传播者 控制分析
说什么 讯息
内容分析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媒介分析
对谁 接收(受众)
受众分析
取得什么效果 效果 效果分析
拉斯韦尔过程模式的进步意义
1、第一次将传播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是第 一个传播过程模式
2、对后来的传播学是研究社会 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I、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 律的科学。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 开放性系统 – 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 双重偶然系统 – 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具体而言,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第十一讲)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文化工业" industry) vs.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1)阿多诺
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 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 文化消费的物化.
(2)马尔库塞:
(3)葛兰西
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导权) 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导权) 霸权不是意识形态,它不是阶级意念的简单再现,也 不能由统治阶级强加,而是由大众传媒等通过日常 的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利益 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 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
总结
"马达"与"刹车"的比喻(李彬) 马达" 刹车" 文化研究学派与政治经济学派的对话与融合
�
二,传播领域的商品化进程
商品化,即"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 商品化,即"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 1,历时性分析 2,共时性分析
1,历时性分析 政党报刊之后的廉价报刊 传播体制:私有,公有,国有 20世纪80年代,解除管制(deregulation) 20世纪80年代,解除管制(deregulation) 20世纪末,商品化推进到全球 20世纪末,商品化推进到全球
(1)斯图亚特霍尔 斯图亚特
《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 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 受众的三种态度: 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
(2)大卫莫利 大卫
《<举国上下>的观众》 举国上下>的观众》 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方式影 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PPT-01-PPT文档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三、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 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4、印刷时代 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 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说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 意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 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 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三、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 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4、印刷时代 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 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说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 意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 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 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传播学ppt课件全

第四节 传播的革命
一、语言传播革命 二、文字传播革命 三、印刷传播革命 四、电子传播革命 五、网络传播革命 六、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
第五节 传播的模式
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 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 1、单向传播模式(五W模式) 2、双向传播模式 3、互动传播模式 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拉斯韦尔五个W模式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 渠道
对谁
取得什么 效果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丹斯螺旋模式
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
德弗勒传播与反馈模式
格伯纳传播总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
第六节 传播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 二、传播的个人功能 三、传播的组织功能 1、告知功能;2、表达功能;3、解
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精神内容,是主客体的统 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 构成的统一整体。
信息概念引入,是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重大贡献。
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 运行。
五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 2、研究传播,要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
重要概念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 应变化的活动。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
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 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 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交叉学科。
第三节 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
1、研究现状 2、未来趋势 科学化、融合化、鲜活化、操作化、
中国传媒大学ppt

男生宿舍:4人一间,上床下 桌,每天到校区要过一个天桥,每 个宿舍好像没有独立卫浴,一层楼 大概有几个。其他的都差不多。
学费标准:一般非艺术类理工科专业每人每学年5500元,文科专业每人每学年5000元;播音与主 持艺术、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导演、动画、艺术设计专业每人每学年10000元;广播 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音乐学、媒体创意、数字媒 体艺术专业每人每学年6000元;英语及非通用语专业每人每学年6000元。艺术类高职:表演、播 音与主持、电视摄像、动画制作专业每人每学年1900元;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应用专业每人每 学年12000元。
敬业:要敬重事业,热爱专业,专心 学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 感。
博学:要上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博文广识,博学多才,基础厚实。
竞先:就是要具有时代精神,竞争意 识和竞争能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中国传媒大学校徽设计理念
中国传媒大学校徽是由红、绿、蓝三基色的钢笔尖和三个半 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外环上方是英文校名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下方是中文校名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49.98万平方米;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 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10月,共有教职工 20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正高级300人,副高级442人。学校拥 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其中包括:3名双聘院士,3人 入选“长江学者”,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近年来,一批中青年 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分别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还 有2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北京市 级教学名师奖等。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 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增强。
学费标准:一般非艺术类理工科专业每人每学年5500元,文科专业每人每学年5000元;播音与主 持艺术、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导演、动画、艺术设计专业每人每学年10000元;广播 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音乐学、媒体创意、数字媒 体艺术专业每人每学年6000元;英语及非通用语专业每人每学年6000元。艺术类高职:表演、播 音与主持、电视摄像、动画制作专业每人每学年1900元;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应用专业每人每 学年12000元。
敬业:要敬重事业,热爱专业,专心 学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 感。
博学:要上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博文广识,博学多才,基础厚实。
竞先:就是要具有时代精神,竞争意 识和竞争能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中国传媒大学校徽设计理念
中国传媒大学校徽是由红、绿、蓝三基色的钢笔尖和三个半 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外环上方是英文校名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下方是中文校名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49.98万平方米;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 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10月,共有教职工 20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正高级300人,副高级442人。学校拥 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其中包括:3名双聘院士,3人 入选“长江学者”,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近年来,一批中青年 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分别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还 有2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北京市 级教学名师奖等。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 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增强。
绪论-中国传媒大学

300~3000KHz
中频 (MF)
地波,天波
广播,通信, 导航
短波波段 (SW)
10~100m
3~30MHz
高频 (HF)
天波,地波
广播, 中距离通信
超短波波 段(VSW)
1~10m
30~300MHz
甚高频 (YHF)
直线传播 对流层散射
移动通信,电 视广播,调频 广播,雷达导, 航等
分米波波 段(USW)
§0-3 本课程特点与要求 一 . 特点 二 . 要求
下面请收看下页电视发射与接收系统的绪论视频(13分钟)
PPT文档演模板
绪论-中国传媒大学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3
绪论-中国传媒大学
10~1000cm
300~3000MHz
超高频 (UHF)
直线传播 散射传播
通信,中继通 信,卫星通信, 电视广播,雷 达
厘米波波 段(SSW)
1~10cm
3~30GHz
特高频 (SHF)
直线传播
中继通信,雷 达,卫星通信
毫米波波 段(ESW)
1~10mm
30~300GHz
极高频 (EHF)
直线传播
绪论-中国传媒大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3
绪论-中国传媒大学
无 线 电 波 的 波 段 划 分 表
PPT文档演模板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 范围
波段名 称
传播方式
长波波段 (LW)
1000~1(LF)
地波
应用场合 远距离通信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课件(胡正荣)第六讲_传播内容

四、如何研究大众传播内容
(1)说什么 (2)怎么说
(1)说什么 梅尔文· 梅尔文·德弗勒: 美国大众传播内容的三个主要方面 1、低级趣味内容 2、无争议内容 3、高级趣味内容
西方大众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媒介只能选取一部分信息进行传播,传播内容只 大众传播媒介只能选取一部分信息进行传播, 是媒介能够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而不是全盘加以 反映的抽样。因此,传播内容所反映的世界, 反映的抽样。因此,传播内容所反映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 完全的世界。 完全的世界。 2、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 不是消息性的, 不是消息性的,他们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和增进人们对重 要问题如社会经济政治等的注意力。 要问题如社会经济政治等的注意力。 3、大众传播媒介为了吸引最大量的受众,因此在内容上是通 大众传播媒介为了吸引最大量的受众, 俗的、平易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很少传播意义不明确, 俗的、平易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很少传播意义不明确, 可能被误解的复杂的材料。 可能被误解的复杂的材料。
美国地方电视台选择新闻的标准:
– 1、时效性——议题和事件有多新,有多近? 、时效性——议题和事件有多新,有多近? – 2、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 3、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要? 、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要? – 4、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 5、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 6、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惊讶的程度如何? 、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惊讶的程度如何? – 7、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环境之间有多 、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环境之间有多 少分歧与破坏? – 8、视觉冲击力——采集到的有关议题和事件的画面有多吸引人? 、视觉冲击力——采集到的有关议题和事件的画面有多吸引人? – 9、娱乐性——议题和事件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满足?例如微笑或者大 、娱乐性——议题和事件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满足?例如微笑或者大 笑、冷嘲热讽、好奇心的满足等等。 – 10、话题的热门程度——对于议题和事件,现存的受众兴趣如何? 10、话题的热门程度——对于议题和事件,现存的受众兴趣如何?
传播学教程ppt全书

约哈里窗格
3、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吉尔兹曾经给文化下 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即“人类为 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 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 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 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现代商品的象征意义:可口可乐→青春、活 力;耐克→运动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
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2、信号与象征符
符号 (sign)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 (symbol)两大类。
“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 表象的载体。”
(通)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 口语的局限性:近距离传播;记录性差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 播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文字传播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
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 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 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个基本前提是: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 来从事活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 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 程。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贡献了众多的理论成果。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 《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 《传播学概论》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形成 了“施拉姆学派”。
2021/3/10
授课:XXX
14
传播学的发展
1、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 2、麦克鲁汉的奇谈怪论 3、传统学派的发展 4、批判学派的理论
5、第五次飞跃:?
2021/3/10
授课:XXX
24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4、印刷时代
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
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21/3/10
授课:XXX
23
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 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 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 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2、经济 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3、社会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4、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2021/3/10
授课:XXX
8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1902-1978) 宣传理论;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2021/3/10
授课:XXX
20
一、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2021/3/10
11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2021/3/10
授课:XXX
12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
2021/3/10
授课:XXX
13
威尔伯·施拉姆
▲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 了传播学。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 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 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2021/3/10
授课:XXX
19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2021/3/10
授课:XXX
9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2、心理学家卢因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2021/3/10
授课:XXX
10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15
II、什么是传播?
“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
“(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的土地。传播是 基本的社会过程。” ——威尔伯·施拉姆
2021/3/10
授课:XXX
16
说文解字
傳播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2021/3/10
授课:XXX
17
说文解字
传播学
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
2021/3/10
授课:XXX
1
课程安排
1、传播,传播学 2、信息、符号与讯息 3、传播类型 4、传播模式 5、传播者 6、传播内容
7、传播媒介
8、受众 9、传播效果 10、传播研究方法 11、传播学批判学派
2021引论·修订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 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 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丰富翔实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成熟完备
授课:XXX
21
二、传播的类型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2021/3/10
授课:XXX
22
三、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
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
2021/3/10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
意
2021/3/10
授课:XXX
18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 微观层面:传播内部过程、传播产业、传媒机构
2021/3/10
授课:XXX
6
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内容分析法 3、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
2021/3/10
授课:XXX
7
三、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 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授课:XXX
3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学
2021/3/10
授课:XXX
4
I、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2021/3/10
授课:XXX
5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思想、传播实践、传播技术的发展
2、人类传播的形态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基本类型、跨 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 销等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形成 了“施拉姆学派”。
2021/3/10
授课:XXX
14
传播学的发展
1、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 2、麦克鲁汉的奇谈怪论 3、传统学派的发展 4、批判学派的理论
5、第五次飞跃:?
2021/3/10
授课:XXX
24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4、印刷时代
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
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21/3/10
授课:XXX
23
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 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 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 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2、经济 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3、社会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4、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2021/3/10
授课:XXX
8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1902-1978) 宣传理论;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2021/3/10
授课:XXX
20
一、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2021/3/10
11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2021/3/10
授课:XXX
12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
2021/3/10
授课:XXX
13
威尔伯·施拉姆
▲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 了传播学。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 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 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2021/3/10
授课:XXX
19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2021/3/10
授课:XXX
9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2、心理学家卢因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2021/3/10
授课:XXX
10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15
II、什么是传播?
“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
“(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的土地。传播是 基本的社会过程。” ——威尔伯·施拉姆
2021/3/10
授课:XXX
16
说文解字
傳播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2021/3/10
授课:XXX
17
说文解字
传播学
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
2021/3/10
授课:XXX
1
课程安排
1、传播,传播学 2、信息、符号与讯息 3、传播类型 4、传播模式 5、传播者 6、传播内容
7、传播媒介
8、受众 9、传播效果 10、传播研究方法 11、传播学批判学派
2021引论·修订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 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 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丰富翔实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成熟完备
授课:XXX
21
二、传播的类型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2021/3/10
授课:XXX
22
三、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
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
2021/3/10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
意
2021/3/10
授课:XXX
18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 微观层面:传播内部过程、传播产业、传媒机构
2021/3/10
授课:XXX
6
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内容分析法 3、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
2021/3/10
授课:XXX
7
三、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 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授课:XXX
3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学
2021/3/10
授课:XXX
4
I、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2021/3/10
授课:XXX
5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思想、传播实践、传播技术的发展
2、人类传播的形态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基本类型、跨 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 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