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的意义

合集下载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如下:
01、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
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02、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总结的“花苞心态”调整了无数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总结的“生命像一条河”、“全纳思维”、“先骄傲、后成功”等思维方式使许多家庭走向了和谐、幸福、美满。

赏识教育是人
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

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03、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太唯心)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
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
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04、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

05、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
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意义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意义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意义赏识教育是一种强调赞美、鼓励和肯定学生积极努力和取得成绩的教育方法。

它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适当的赞美和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赏识教育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和价值观。

首先,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赞美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学生在得到肯定和赞美的时候,会感到受到了重视和关注,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就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选择放弃学习。

因此,赏识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赏识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和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赞美和肯定,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和价值观。

学生在得到赞美和肯定的时候,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同时,赏识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人才。

因此,赏识教育在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赏识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赞美和帮助。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建立起积极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安全和稳定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赏识教育还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的了解,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因此,赏识教育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学校是一个由师生共同构成的社区,赏识教育能够在学校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通过赞美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赏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重视和赞赏学生优点与长处的教育方式。

它主张通过发现和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赏识教育的定义与理念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激励为原则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肯定和赞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赏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二、小学语文课程特点与需求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

在赏识教育的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小学语文课程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评价: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2.同学互动: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互相欣赏和学习。

3.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四、实例分析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雨来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雨来的优点和长处,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功效与影响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功效和影响。

什么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教育导论:所谓“赏识教育”,即对学生的德、才予以重视和赞扬的一种人文管理方式。

其特点是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我是最棒的学生”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让负面精神转化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

持之以恒地相信学生行是赏识教育的“魂”,也是让学生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

特征:1.学习观新颖。

赏识教育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能学好,并能在较高的水平上获得成功。

这种学习观始终强调学生的学习围绕着提高成绩和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同时也强调辅导员对此都能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并自觉的贯彻到日常管理之中;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忽视因人而宜。

教育管理方法的制定特别强调满足学生当前和日后的需求,与此同时,作为评价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否达到毕业离校后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综合能力。

2.力求核心课程。

这种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多数学校里,课程是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教科书和有关教学参考书,以及学生的升学压力而制定的。

而在“赏识教育”里,核心课程的设置突破了这种局面,其重点放在广泛地发展学会的个人兴趣、天赋和技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上,其内容涉及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维系社会的价值判断力等各方面。

通过这种综合性强、学术性高的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阅读、写作、听讲、计算技能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并从中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3.富有现实意义。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这样说的:带着满怀希望的心情走进来,带着服务人民的心情走出去。

现实意义一,赏识教育的精华就是把希望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人是需要肯定和向往希望的,当他得知自己有希望的时候,他才会努力,试想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前途不抱希望的人他会努力吗(举例……)现实意义二,赏识教育也是一个双赢工程,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下渐渐成长成材,反之老师在学生成长成材的捷报声中成功如果再引伸就是三赢了,那就是,“学生成材,老师成功,学校成名”现实意义之三,继承和发扬传统和挑战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容。

赏识教育的意义

赏识教育的意义

赏识教育的意义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表扬、激励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

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赏识你的孩子才是最适合孩子作为一个“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当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要绝对地、无条件地、百分之百地坚信自己的孩子“行”。

而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失败时,轻则痛骂,重则体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创伤,他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丑恶的、不被人接受的。

孩子的心理问题多数是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和应试教育的压力。

久而久之,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不愿与家长沟通,因为家长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只顾用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而忽略孩子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少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

”在“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下,不知老师、家长想过没有,究竟给过自己的孩子多少爱、多少赏识。

每一个人在社会存在,都希望自己受到赏识。

而我们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更需要老师、家长的赏识。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

让我们都来赏识自己的孩子:尽量委婉、动情地跟他们说:“你真棒!很好,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对他们好的行为给予肯定、赞扬,巧妙地指出不足。

当然,这要持之以恒,还要因人而异。

要用真挚的爱来赏识,要恰如其分地赏识。

因为赏识不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赏识过度,会导致其自满、自负。

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程度的赏识。

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赏识方法,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倾向;在批评缺点时,要注意挖掘其潜在的优点。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赏识教育是在教育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就是通过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地行动和表现更好。

在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且可以减少班级纷争和激烈竞争,并促进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

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方面加以实现:一、赏识教育的意义在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赏识教育可以带来诸多利益,如:1.激发学生积极性: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更加踏实地学习和进步。

2.增强学生自尊心: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学生自尊心,从而更有动力去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3.减少班级纷争:赏识教育可以发挥队伍力,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和谐与友爱,减少班级争吵和纷争,使班级更加和谐。

4.鼓励团队合作:赏识教育可以鼓励团队合作,使同学之间更加配合默契,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二、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1.表扬鼓励:及时表扬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有了目标和方向,有动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奋斗。

2.放飞自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长处,给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自豪感。

3.赞美公正:当某个学生在班里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时,应该向他表示公正的赞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班级建设活动中去。

4.互相学习: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和鼓励,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1.不应过分强调“胜利”,而应注重个人发展和团队协作;2.不应过分依赖奖励,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给予不同的奖励;3.奖励应具有内在价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4.奖励应当在学生做出好的表现后及时给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理解和认可。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积极性的教育方式,它强调教师和家长要通过正面的认可和肯定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赏识教育强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在教育中被重视和被关爱。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包括文学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语法和表达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赏识教育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赏识教育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探讨赏识教育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方法,揭示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研究,旨在加深对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机制的理解,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通过对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赏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努力和成就来激励他们。

在学生完成一篇作文或背诵一首诗歌后,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赏识教育演讲稿范文

赏识教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赏识教育的话题。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发现、肯定、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赏识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一、赏识教育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优点,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下,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 激发学生的潜能。

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进步,从而发掘出他们潜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让他们学会感恩、宽容、乐观,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

4.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赏识教育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1. 关注学生优点,肯定进步。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优点,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 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

5. 家校合作,共同赏识。

家长和教师要密切配合,共同赏识学生的优点,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结语赏识教育是一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教育方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潜能、培养积极心态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阳光、充满爱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赏识中快乐成长!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赏识教育;自信心;自尊;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97―01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而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步。

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多大的作用。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一、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
据调查,有40%的学生对自己做出“很蠢”、“很差”等消极评价。

这表明自卑心在小学生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不注意调控,这些儿童将变得孤僻,没有主见,缺乏自信。

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
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

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些挑战。

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

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

而承认差异,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减少自卑心理。

二、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自尊,学会自爱,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对做了错事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成人往往会大声指责说:“你从小不学好,长大了是进监狱的料”“天底下还有比你更笨的孩子吗?”正是这些否定性的语言,让孩子丧失信心,不再努力。

有的因被伤害自尊心,致使其反叛,攻击性行为增多。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在受到指责和冷遇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是有些父母比较明智。

他们第一相信孩子是好的,第二相信孩子是聪明的,第三永远鼓励孩子,从不挖苦孩子。

在这样明智宽容的父母面前,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减少攻击行为,并且会恰当地总结教训,一跃而起。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让其感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不足,既给孩
子留了面子,又让其自己去发现不足及问题,懂得自爱,让孩子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进而与人友好相处,减少攻击性行为。

三、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挖掘潜力,人尽其才
每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天才,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成就。

如,有的孩子对美的感悟力极强,有的孩子对乒乓球情有独钟,有的孩子在数理知识方面表现非凡,有的孩子好奇心强,凡事都想探个明白……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不要看着人家的孩子学钢琴,就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看见某人画画得了奖,就逼着孩子参加美术学习班……
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还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人尽其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赏识教育是尊重差异、不怕失败的教育,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练,在一千零一次的失败中鼓励孩子顽强地站起来,一次又一次地去自己尝试,这无形中就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性。

而有的家长和老师总觉得孩子小,
经不起摔打,不让孩子参加艰苦的活动,或是横加阻拦,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干不了”,事事包办代替,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缺乏独立性和应变能力。

所以,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就像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一样,即使说错了摔倒了,也要鼓励他继续下去,独立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编辑:郭裕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