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

合集下载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教案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教案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昌盛和祖国的富强,真正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为此,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之一,应针对初中阶段所安排的体育锻炼内容,创设积极愉快的体育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的内容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本章内容与结构及其要点
一)内容与结构
二)内容要点
在课程标准中,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设立了心理健康这一学习领域,以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

在初中阶段侧重于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初步学习用体育活动的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在学生用书中本章包括《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青春期心理健康》、《调节你的情绪》、《培养你的意志品质》四个题目,为了完成课程标准水平四 (7~9年级) 的教学目标,在本书的情绪》、《培养你的意志品质》四个题目,为了完成课程标准水平四 (7~9年级) 的教学目标,在本书。

2024年新学期体育课计划

2024年新学期体育课计划

新学期体育课计划随着2024年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特制定本体育课计划。

本计划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需求,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确保体育课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实效性。

一、课程目标1.身体健康目标: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2.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社交能力。

二、课程内容1.田径类:跑步、跳远、投掷等,重点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

2.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体操类:健美操、啦啦操等,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和节奏感。

4.水上运动:游泳,教授学生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5.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武术等,传承中华文化,锻炼学生的平衡感和专注力。

6.户外运动:徒步、露营等,培养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的参与度。

2.游戏教学法:将体育活动设计成游戏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竞赛教学法:定期组织小型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四、课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

2.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出勤、态度、合作精神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安全措施1.定期检查体育器材,确保安全使用。

2.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制定应急预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六、实施与管理1.体育教师应根据本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2.学校应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支持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3.1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

高中体育3.1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
2、目标设置的三个根本要素
A、依据自身能力〔运动能力、技能水平〕。
B、一定的时间期限。
C、到达目标所采用的策略和步骤。
3、恰当目标设置的作用
A、使注意和行为指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目标设置,及其根本要素?
2、安排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组内自主学习;
3、引导出恰当目标设置的作用;
4、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性补充;
2、小组长定期组织本小组成员对本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讨解决方案;
1、生生互动
2、师生互动
3、小组合作探讨
4、查阅资料
课后作业:让学生制定学期体育奋斗目标,明确自己体育学习目标,并努力实现。
1



本次课学习了什么目标设置及其策略和方法
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东边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1、认真阅读分析"策略一";
2、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本学期选项内容的目标;
3、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合作;
4、组长组织好本小组自主学习,收集本小组发言材料,并展示本小组成果;
5、全体同学做好展示自己的准备;
1、阅读法
2、讨论法
3、小组合作展示
4、分析法
5、讲解法
6、归纳法
7、生生互动
互相纠错
8、师生互动
一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并阐述,其它小组补充。教师归纳总结。5 Nhomakorabea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
和教学目的
时间
互动
解疑
B、提高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C、促使人为实现目标而采取有效策略,发动生理和心理潜能。
D、激发人的进取精神,调动积极性。

体育教案中如何设置教学目标?

体育教案中如何设置教学目标?

体育教案是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工具,制定好体育教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教案要制定好教学目标,这是体育教案能够确保实施的关键。

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教案中如何设置教学目标。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体育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制作体育教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在了解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更好。

二、将实现目标分解为具体步骤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实现目标所必须的步骤,以及学生实现这些步骤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这些步骤必须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规划,并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步骤,以便学生将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实现整体目标。

三、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由简到难,逐步提高教学的难度和挑战,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上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有效教学资源。

四、考虑综合评价教育评价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实施的衡量,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全面考量。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综合评价。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设定衡量教学结果的指标,为制定教育评价方案打下基础。

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进展将对评价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了解和储备学习任务,不断提供针对性的反馈,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结合教学需求每次教学活动都有不同的教学需求,包括教学内容的需求、学生普遍学习状态的需求等。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将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已经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特殊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求来制定应对策略,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加成功。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
次数:表示在一个周期内,例如一周中进行身体锻炼的次 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高中学生应当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 活动,如第一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那么次日就应 该进行低强度的锻炼活动。
强度:强度是体能发展的关键,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 期的效果。对于有氧运动来说常用靶心率来控制强度,对 于力量练习来说,常用负荷的重量、组数、每组的次数来 控制强度。
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已经学 过有关体能的知识,那么,什么是体能? 体能与身体健康有什么关系?有哪些方法 能促进体能的发展?如何制定个人体能发 展计划?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 课堂。
本节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体能与健康 第二部分:了解你的体能状况 第三部分:发展体能的内容和方法 第四部分:制订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三)柔韧练习
发展柔韧性必须针对不同关节进行 练习,效果才能明显,练习的方法和内 容可以多种多样。 发展各关节部位柔韧性所采用的动作:
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 后仰、吊、转等。
柔韧性练习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四)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分 的比例,它可以准确地评价人体胖瘦状况。
四、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锻炼计划(运动处方)的内容: (一)锻炼目标 (二)运动项目 (三)运动强度 (四)运动时间 (五)运动频率
制定锻炼计划注意事项:
(一)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 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循序 渐进原则、超负荷原则和恢复性原则等;
度来进行锻练。 2、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成分。锻炼与控制饮食
相结合是降低体重的最佳方法。
常见有氧运动项目举例:
①长跑(慢跑)、走跑交替、快走、远足 ②健美操、舞蹈 ③游泳、滑冰、轮滑、越野滑雪 ④球类,例如足球、网球和羽毛球等 ⑤自行车 ⑥武术 ⑦慢跳绳

四年级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和评估

四年级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和评估

四年级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和评估2023年,四年级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和评估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篇文章将通过对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和评估进行详细的探讨,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四年级小学生的体育学习。

四年级小学生体育学习目标四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他们来说,体育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四年级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有哪些呢?1. 加强身体素质在四年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来加强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水平。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将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他们将练习如何跑、跳、投掷等基本的运动技能,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2. 培养运动兴趣如果孩子们能在四年级时建立起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兴趣,这会为其以后持续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们还可以参加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以此增强自身的兴趣和热情。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体育课程,学生们将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体育运动。

这将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了解团队内部的小时机制和协作方法。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学习如何遵守规则和尊重其他同学,这将是他们未来职业和社会所需要的素质。

4. 提高心理素质体育运动的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会在诸多的运动和比赛中体验到胜利和失败的喜悦和挫败感。

这样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孩子对付挫折和失败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和拓展自我的思想。

四年级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估除了目标方面的探讨,小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估也非常重要。

在学生们中间,要对他们的体育水平、学习和兴趣方面进行评估。

学校和教师应当定期开展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考试和测试,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机构和大众体育组织要对孩子们的体育实践进行评估和记录,了解他们在课外所进行的体育运动的情况。

除此之外,专门的体育考核机构也可以进行测试和评估,以此为学生们提供符合他们当前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的评估标准和建议。

体育活动中的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体育活动中的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体育活动中的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对学生能力以及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恰当判断与评价是设置成功目标的重要依据。

如果不能正确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有可能制定出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即不切实际的目标。

过高的目标会夸大学生的实际能力,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和挫折感,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过低的目标,会降低学生的运动动机,不能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容易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因此,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现实的生理机能水平、运动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具体、明确、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和可用文字加以记录的目标,即可以用次数、米数、秒数等可测定的量来确定的数字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更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明确而有效的追求成功的行为,而且还有助于对目标进行评价,有助于定量化地检验是否达到了目标,特别是对于体育活动动机和技能水平低的学生,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尤为重要。

相反,“再跑快点”、“尽最大努力”等这些笼统、模糊的目标就如同没有目标,不利于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量引导、帮助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而不是笼统模糊的目标。

设置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会比仅仅设置一般性的目标(如“尽最大努力”)产生更大的动机推动作用并导致更好的成绩。

明确的目标比仅仅设置笼统模糊的目标产生更大的动机推动作用并导致更好的成绩。

第三:设置有难度的又可实现的目标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经过努力可实现的。

目标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

只有这样的目标才具有挑战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水平。

如果目标太容易完成,学生就体验不到挑战性,无法激发学习和锻炼的动机。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教案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教案

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认识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意义;2.掌握基本体育运动的技能和规则;3.了解体育竞技项目的历史、文化及相关国际组织;4.掌握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方法和基本规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热爱生命、强健体魄、锤炼意志,使之具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能力;2.培养综合运动技能和协作精神,提高运动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自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塑造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情感目标1.热爱祖国、热爱体育,培养珍视身体健康和生命的态度;2.爱好体育,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自我发展和个性释放;3.在集体生活中,发扬团结友爱、勇于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团体协作和荣誉心理。

二. 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体育运动的技能和规则;2.了解体育竞技项目的历史、文化及相关国际组织;3.掌握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方法和基本规律。

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行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2.融合体育项目与多种综合运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3.建立学生对于体育竞技项目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体育竞技项目中体验到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的荣誉。

四.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法:采用多媒体展示、讲解、讨论、听讲等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体育理论知识;2.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堂实践、校内外活动、体育竞技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选材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环境背景和兴趣特点,选择贴近现实的体育内容进行讲解和实践;4.合作教学法:采用学生自主分组、共同合作、相互帮助的方式,达到共同进步和互帮互助的效果。

五. 教学步骤1. 教学前期1.教师认真准备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并规划合理的教学步骤;2.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3.教师贴心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定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有关体育竞技的资讯宣传,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体育文化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运动慨述
1、篮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
1、篮球运动的起源
1.1 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
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

奈史密
斯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
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把球向篮内投掷,按投中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

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
面挂网,到1893年,才逐渐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1.2 篮球运动的发展
1892年首次制订出13条比赛规则,规定不得持球奔跑、用拳击球及动作粗野,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

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

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

20世纪初,篮球运动传至拉丁美洲和欧洲,大受欢迎。

1917年前后,更兴起了女子篮球运动。

1920年以后,规定上场人数为每队5人。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随后,在1950年
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
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自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开始,允许职业篮球选手参加奥运会。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

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

30
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

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

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
防的速度。

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
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

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
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

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

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今,篮球运动在全世界开展得极为广泛。

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NBA、等一系列重要赛事,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

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负,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表演,并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

近年来,我国的
篮球运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成功举办了CB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
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而且国家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

其中,值得赞赏的是: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目前效力于
休斯敦火箭队。

此外,诞生于美国街头的“三对三”篮球,在我国也受到社会各界群
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人员的参与。

2、篮球运动的技术
2.1、按动作结构分类:
是以动作运动结构和动力学结构的类公似特点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

它包括有: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抢篮板球、抢球、断球、打球等动作,以及由这些
动作各种各样的组合所组成的动作体系。

2.2、按攻守目的分类:
是在各类动作的基础上,以解决进攻和防守的具体任务为目的,把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动作组合成系列为单位再加以分类的。

传球
在篮球比赛中,传球是进攻配合和取得投篮机会的主要手段,当前攻守双方限制和反限制的对抗日趋激烈,对传球隐蔽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就篮球比赛中意识、技术、假动作、视野4大影响传球隐蔽性因素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训练和比赛中结合假动作、传球方法方式,应时和应势地加强传球隐蔽性的方法,提高球员的助攻能力,使传球更加
及时、准确.
接球
两眼注视来球,两臂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两手成一个半圆形。

当手指触球后两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握球于胸腹之间。

运球
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发力,肘部自然放松,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用手指和
指跟部位及手掌的外缘接触球,按拍球时手心应空出,按拍球的力量大小,决定球从
地面反弹的高度和速度。

按拍球时,应随球上下迎送,尽量延长吸附球的时间。

投篮
双脚原地开立,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屈肘,手腕后仰,掌心向上,五指自
然张开,持球于右眼前上方,左手扶球侧,两膝微屈,上体放松并稍前倾,目视瞄篮点。

投篮时下肢蹬伸,同时依势伸腰展腹,抬肘上伸前臂,手腕前屈,以指端投球,
最后通过食、中指柔和用力将球投出,球离手后右臂应有自然跟进动作。

扣篮
扣篮是直接将球由上向下灌入篮内,有出手点高、球速快、攻击性强、难封盖、准确性高等特点。

盖帽
盖帽是防守投篮出手后的打球技术,即球投出正处于上升阶段时,防守队员将
球拍打掉的动作技术。

篮板球
篮板球无论在防守中还是进攻中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夺回控球权的重要途径。

抢篮板球要做到:观察、预堵、转身、挡靠、起跳与抢球。

3、篮球运动的战术
3.1、篮球战术是为篮球比赛中队员和队员之间有策略、有组织、有意识的协
同运用技术进行攻守对抗的布阵行动,是以篮球技术为基础,在一定的战术指导思想
和战术意识支配的集体攻守方法。

3.2 篮球战术体系的内容
3.2.1、个人行动:
个人进攻行动:摆脱、切入、助攻、突破等
个人防守行动:防守无球队员、防守有球队员
3.2.2、配合行动:
进攻基础配合:传切、掩护、策应等
防守基础配合:抢过、绕过、交换、关门、夹击、补防等
3.2.3、集体行动:
全队进攻战术:快攻、阵地进攻
全队防守战术:防快攻、阵地防守
传切
传切配合主要强调起动切入的假动作逼真,切入时突然加速,注意摆脱动作要完成得完整,强调侧身的弧线切入。

纵切横切(结合图形讲解)
掩护
技术要点:
⑵护者要用隐蔽动作移向被掩护者,站在被掩护者侧面或其移动路线上约半步地
方;
⑵同伴在掩护者未到位时,利用假动作吸引住防守;
⑶掌握动作时机,如掩护配合时机,掩护过早或晚都易被对手发现而化解。

策应
进攻队员背对篮筐或侧对篮筐接球,由他作枢纽,与同伴空切相配合而形成的一种里应外合的方法。

快攻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进攻队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争取造成人数上和位置上的优势与主动,果断合理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

人盯人防守
以盯人为主兼顾球位,做到人球兼顾,每名防守队员都要积极盯住自己的进攻对手,并与同伴进行共同协防的全队防守战术。

人盯人防守根据防守区域的范围通常分为:半场人盯人和全场人盯人。

区域联防
区域联防是指进攻转入防守时,全队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按区分工各自负责防守一定区域的进攻对手,形成一定的防守阵势,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

区域联防的阵势有:“2-3”“3-2”“2-1-2”“1-3-1”和“1-2-2”等阵势。

“2-1-2联防” “3-2联防”“2-3联防” (图形)
区域紧逼
区域紧逼是防守队按预定的战术阵势分区落位,连续组织封堵夹击,力争获得控球权的防守战术。

区域紧逼的阵势有:“1-2-1-1”“2-1-2”“2-2-1”和“1-2-2”等阵势。

4、篮球运动的场地
篮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长28米、宽15米,四条界线外至少2米处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如在室内则天花板的高度应至少为7米。

球场分中线、前场和后场,中线上的中圈和前、后场罚球区罚球线上的两个半圆半径均为1米80。

篮圈下面的矩形为限制区,
通常称禁区。

前、后场内的拱形弧线外的地区称3分投篮区,在拱形弧线外投篮命中得3分。

5、篮球运动的社会学意义
篮球运动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

作为游戏,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手段,具有活跃身心
和健身强体的功能;
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其意义在于它是一项实施奥运争光战略的重要竞技项目,通过强者间的对抗与拼斗,能显示生命的活力,激励人们树立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去夺取胜利的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