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回忆

合集下载

音乐剧 回忆 教案

音乐剧 回忆 教案

音乐剧回忆教案教案标题:音乐剧《回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剧《回忆》的剧情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演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音乐剧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 分析音乐剧《回忆》的剧情和主题。

3. 学习音乐剧中的歌曲和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1. 音乐剧《回忆》的录像或音频资源。

2. 音乐剧《回忆》的剧本。

3. 音乐剧《回忆》中的歌曲和舞蹈动作的视频或音频资源。

4. 幻灯片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音乐剧《回忆》的片段或海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音乐剧的了解和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音乐剧的特点和魅力。

探究:1. 向学生介绍音乐剧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引导他们了解音乐剧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 分析音乐剧《回忆》的剧情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故事背后的意义。

3. 播放音乐剧《回忆》的录像或音频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剧的表演和音乐魅力。

实践:1. 学习音乐剧《回忆》中的歌曲和舞蹈动作,可以选择其中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段落进行学习和表演。

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准备表演片段。

3. 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剧《回忆》的剧情和主题,进行创作和改编,例如编写新的歌曲歌词或设计新的舞蹈动作。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音乐剧《回忆》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剧的喜爱和理解,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3. 提供更多音乐剧资源和推荐,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剧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其他音乐剧的演出或录像,拓宽他们对音乐剧的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音乐剧表演活动,提供他们展示才华和表演技巧的机会。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音乐剧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音乐剧教学的反应和成果。

教案扩展:1. 将音乐剧《回忆》与其他学科或主题进行跨学科教学,例如与历史、文学或社会问题等相关联。

初中音乐_歌剧之夜——《回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歌剧之夜——《回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歌剧之夜---《回忆》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音乐剧音乐,对音乐剧产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歌剧与音乐剧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聆听《猫》的选段《回忆》,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剧体裁的特点,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能够感受、体验《回忆》的音乐的情绪,辨别演唱方法,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异同。

(2)初步了解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生平及成就。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欣赏中感受音乐情绪,了解音乐剧及剧作家。

2、难点:听唱及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师生互动。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段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演唱,老师为你们伴舞,好吗?2 、我说你答。

师:刚才这首乐曲曲名是什么?选自哪里?生:《扎红头绳》歌剧《白毛女》选段3、共同复习。

什么是歌剧?歌剧歌剧是以歌唱为主,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乐曲开始,加上舞蹈的表演,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1、认识音乐剧及作曲家韦伯。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由喜歌剧、小歌剧演变而来。

它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歌唱及对白等多种艺术,介于古典与通俗之间。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英国作曲家(1948——)奠定现代派音乐剧,代表作《艾薇塔》、《猫》《歌剧魅影》、《日落大道》等(设计意图:明确音乐剧的概念,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音乐剧。

)2、欣赏音乐剧《猫》的片段并请同学们说一说感受。

(画面劲爆、玄幻,充满魔幻色彩)3、简介音乐剧《猫》及6位代表角色。

4、讲述魅力猫的经历师:请同学们看看魅力猫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生:自主回答。

音乐剧回忆教案

音乐剧回忆教案

音乐剧回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剧的定义和历史背景;2.学习音乐剧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3.分析音乐剧中的音乐、舞蹈、剧本等要素的作用;4.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表演等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剧的定义和历史背景音乐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歌唱、舞蹈、对白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2. 音乐剧的基本元素和表现形式音乐剧的基本元素包括音乐、舞蹈、剧本、演员等。

其中,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它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舞蹈则是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动作。

剧本是音乐剧的故事情节,它通过对白和情节的安排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演员则是音乐剧的表演者,他们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方式来诠释人物。

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包括歌唱、舞蹈、对白等。

歌唱是音乐剧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舞蹈则是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动作。

对白则是音乐剧的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对白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3. 音乐剧中的音乐、舞蹈、剧本等要素的作用音乐剧中的音乐、舞蹈、剧本等要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它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舞蹈则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动作,它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剧本则是音乐剧的故事情节,它通过对白和情节的安排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表演等综合素质音乐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演员具备较高的音乐、舞蹈、表演等综合素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艺术水平。

音乐剧 回忆 音乐教案

音乐剧 回忆 音乐教案

音乐剧回忆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音乐剧《回忆》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音乐剧《回忆》中的歌曲,并能够理解其歌词和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剧《回忆》的音频或视频资源;2. 《回忆》歌曲的歌词和翻译;3. 音乐播放设备;4. 学生合唱团或其他表演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音乐剧的概念和特点,解释音乐剧是一种通过音乐和表演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音乐剧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体:1. 播放音乐剧《回忆》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剧的魅力。

2. 分发《回忆》歌曲的歌词和翻译,解释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

3. 分组让学生合作学习歌曲,每个小组负责学习一段歌曲,并准备小组表演。

4.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情感表达等要素,讨论如何更好地演绎这首歌曲。

5. 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或表演排练,关注音准、节奏感和表演技巧等方面的训练。

6.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学习的歌曲片段,并进行同学间的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音乐剧《回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剧对于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总结学到的音乐和表演技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其他音乐剧的歌曲,并进行学习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剧欣赏活动,增加他们对音乐剧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合唱或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听取学生对音乐剧《回忆》的理解和感受的分享;3. 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团队表演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创作音乐剧的故事和歌曲,并进行表演;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剧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可以适当进行翻译和解释;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或表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和个性化辅导。

《回忆》优秀教案

《回忆》优秀教案

第6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回忆》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回忆》能了解音乐剧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和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1、音乐剧简介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2、作者简介1981年,莎拉·布莱曼首度参加了韦伯的音乐剧《猫》的演出,不过,韦伯第一次注意到她那缥缈细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莺》里。

其间,莎拉·布莱曼成功诠释了《安魂曲》中的女高音,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提名。

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魅影》,莎拉·布莱曼主演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被Drama De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奠定了其世界级著名音乐家的地位。

3、作品简介《猫》——1981年上演,是一名英国诗人的作品,描写了一只猫的家族,这部作品有古典、爵士、摇滚等音乐相结合,不同的猫穿上不同的服装,用不同的音乐出现作为代表,把猫变成人性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栩栩如生的感觉,例如白猫,芭蕾舞作为代表,体现它的细腻和柔美,黑猫、劲舞和踢踏舞作为代表,体现它的坚强和勇敢,这部音乐剧体现了一只曾经背叛过猫家族的猫,后来很落魄,有一段它演唱了这部音乐剧的主题曲《回忆》,感动了猫的家族,后来选它升入天堂的故事。

4、作品赏析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1)莎拉·布莱曼与歌王卡雷拉斯: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拉雷拉斯同台演唱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

欣赏《永远的朋友》。

(2)莎拉·布莱曼与多明戈:1985年,她担任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担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

音乐剧回忆教案

音乐剧回忆教案

音乐剧回忆教案音乐剧回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剧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 学习一些著名音乐剧的片段和歌曲。

3. 掌握音乐剧表演技巧和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

4.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教学准备:1. 电视、投影仪等展示设备。

2. 著名音乐剧的片段视频或音频。

3. 音乐剧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1:导入(5分钟)呈现一些音乐剧的图片和背景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剧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图片和音乐与何种艺术形式相关。

步骤2:讲解音乐剧的定义和历史背景(10分钟)通过简单的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音乐剧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解释音乐剧是一种结合音乐、舞蹈、表演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是一种充满戏剧性、音乐性和视觉效果的综合艺术。

步骤3:观看音乐剧片段(15分钟)播放一些著名音乐剧的片段视频或音频,例如《猫》、《音乐之声》、《漂亮姐姐》等,让学生观看并欣赏。

在观看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演员的表演和唱功,以及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等细节。

步骤4:学习音乐剧歌曲(20分钟)选择一首简单的音乐剧歌曲,例如《明日花园》中的《我说的话》,向学生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老师可以先跟学生一起唱,然后指导学生分组排练并表演。

步骤5:舞台表演技巧练习(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例如站姿、肢体语言、面向观众等。

请学生排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简单的舞台表演练习,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给予反馈和建议。

步骤6:总结和回顾(5分钟)总结该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剧的世界。

回顾其中一些著名音乐剧的片段和歌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音乐剧演员或戏剧导师到课堂上进行示范和指导。

2. 组织学生观看完整的音乐剧演出,以增强音乐剧的欣赏和理解。

3.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资源,鼓励他们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音乐剧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回忆》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回忆》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回忆》教学设计
气再次唱起《回忆》)
出示任务一
1、播放《回忆》(二)音乐
实践与创造
请同学完成第二大题第2小题。

师讲述:(《回忆》(二)正是因为音乐的不断重复,而逐渐把人物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最终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实现了它升入天堂的愿望。


出示任务二
2、播放《回忆》(二)视频
问:《回忆》(一)和(二)旋律相同,但是所带给人的感受不同,这是为什么?师提示:(相同的旋律因其场
景、力度、结构调性等音乐要素有所变化)。

小组赏析完成任务
观看视频
小组对比讨论给出答案
提升学生的
分析能力,
培养小组合
作探究的学
习习惯
培养自主
学习能力
拓展阶段出示任务三
实践与创造
请同学完成第二大题第3小
题。

聆听回答
灯光、舞台设计、化妆
等等都是不可缺的
拓宽知识
面,加深对
音乐剧的印

总结
1、音乐剧音乐在音乐剧中的作用,及特点
2、情感升华,感悟出什么道理,“爱与宽容”的主题思想
作业同学们我们下节课继续了解音乐剧选曲,请同学们下去收集《悲惨世界》的相关资料。

板书
回忆曲式结构:《回忆》(一)A+B+A
《回忆》(二)。

音乐欣赏课《回忆》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课《回忆》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课《回忆》教学反思《回忆》是音乐剧《猫》中一段非常著名的选曲。

音乐剧《猫》讲述了一个猫族每年都要举行年度的舞会,挑选一只猫升上天堂。

《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演唱的,这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

她也渴望能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

在这个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

在她唱完之后,猫儿们都被感动了,一致推选她升上天堂,全剧落下帷幕。

这堂我感觉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始终以“音乐为本,学生为本”。

在这堂课中,我的设计根据“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没有特别新颖的教学手段,也没用太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只用了演唱《回忆》那一段的多媒体课件,一切教学活动始终围绕音乐进行。

二、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欣赏做足铺垫。

这是一堂欣赏课,学生欣赏外国歌曲的次数较少,所以对乐曲的感受能力会相对来说更低,以至于会更没欣赏的兴趣。

在设计课的环节时,《猫》剧的镜头不断在脑海中闪现,突然一个灵感出现:让学生欣赏摇滚猫动感实足的歌舞和粉丝们疯狂的迷恋,这段带有调侃的剧情一下子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从男生模仿摇滚猫的演唱过渡到发声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后面歌曲的欣赏,打下了很好的兴趣基础。

三、注重教师肢体语言对学生的感染。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一堂好的音乐课应是情感与情感的交融,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眼神、表情、手势营造浓郁的欣赏气氛,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创设的情景中。

并且用“啦”范唱主题旋律,声情并茂,学生很受感染,同时也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会为提高学生对乐曲欣赏的兴趣,为歌曲的感情的理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的不足之处也有几点:首先,欣赏前,对乐曲的演唱背景,故事情节的介绍,不够具体。

其次,对魅力猫的外貌、遭遇、情感分析,介绍也不够到位,有点影响对乐曲情感的体验与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欣赏“魅 力猫”在 剧中第二 次演唱的 歌曲《回 忆》注意 歌曲情绪 有什么变 化,音乐 结构有什 么变化, 记录在活 页纸上。
在第二幕的后半部分,“最年幼的猫”用纯净的声 音演唱了《回忆》的A段,同样的旋律却给人以温 馨幸福感,唤起在场所有猫的怜悯与宽容。同族猫 们的宽容与同情也给“魅力猫”信心,她鼓足勇气 再次唱起《回忆》,重温了过去的美好记忆,倾诉 者对重生的渴望。
《回忆》的结构由(一)的A+B+A发展 为‖:A:‖+B+A+间奏+B+A
背景资料 《猫》是音乐剧史上的经典之作。1981年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 敦剧院。1982年在美国老百汇上演。该剧曾以十多种语言在奥 地利、德国、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演出。他曾获得七项 托尼奖(美国戏剧界最高奖),与《歌剧魅影》、《悲惨世界》 和《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猫》更是美国老百 汇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其中主题歌《回忆》传遍世 界,成为当代音乐剧中的经典歌曲,剧中的舞蹈点鲜明,采用 不同的舞蹈场面塑造不同猫的特征,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 又有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 表演风格奔放、活力四射。同时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技术 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
谁能说说对 歌曲的感受?
悲伤、凄凉、 孤独、无助。
这首歌曲是 谁在什么情 景下演唱的? 想象一下她 现在是什么 心情?
剧情简介
讲述的是发生在杰利克猫族的故事。每位猫族成员都有着 自己的名字,它们年龄、性格、性别不同,各具鲜明的特 点。如:老杜特洛诺米——领袖猫、葛丽兹贝拉——魅力 猫、杰米玛——年幼的猫……等。在一个特殊的夜晚猫族 的领袖老杜特洛诺米,将挑选一只杰利克猫上九天重获新 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们纷纷登场,他们用歌声和舞蹈尽 情的讲述者自己的故事,希望因此而能被选中。在众多的 猫中,有一只蓬头垢面、丑陋衰老的猫,名叫“魅力猫” 年轻时因羡慕外面的世界而离开了家族,但在尝尽了世态 炎凉已经衰老的她,更渴望回到家族重获新生。但大家都 歧视她、躲避她。为能重获新生,她放下昔日的骄傲,以 一曲《回忆》唤回了所有猫族成员的爱与宽容。最后,她 幸运地成为当晚获得重生的杰利克猫。
1982年,中央歌剧院首创了音乐剧《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上海歌 剧院也创作了音乐剧《风流年华》。可以说这是我国两部最早的 音乐剧。
21世纪以来,热衷于研究音乐剧的艺术工作者们,不断探讨中国音 乐剧的革新与发展。目前我国的音乐剧在故事的讲述、舞台表现 力以及技术水平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如《金沙》、《碟》、 《断桥》、《爱上邓丽君》等一批优秀剧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 爱,印证着音乐剧的独特魅力及我国音乐剧市场的潜力。
音乐剧歌曲在剧中有什么作用? 音乐剧歌曲的作用:在音乐剧中塑造人物性格、 展开故事情节、增加戏剧表现力等方面的作用。
结合前面欣赏的两首音乐剧歌曲,说说音乐剧歌 曲特点。 音乐剧歌曲特点:歌曲易学易唱、易流传。
音 乐 剧 猫 片 段 欣 赏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
音乐剧在中的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戏 剧界人士终于发现世界上的音乐剧不仅有动人的故事、赏心悦目 的歌舞、令人炫目的舞台,而且,这些载歌载舞、又说又唱的舞 台形式,在艺术构成上与我国的戏曲非常相近。于是他们引进了 欧美音乐剧的成功经验和优良剧目,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戏剧有效 嫁接,产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本土音乐剧艺术。
作者介绍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1948-)英国作曲家。7岁开始作曲,19岁进 入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管弦乐编曲。以与莱斯合作的音乐剧《约塞 夫和他的神奇彩衣》一举成名。随后《猫》、《歌剧魅影》、 《日落大道》等作品也或的巨大成功,风靡全球。
音乐剧
音乐剧亦称“音乐喜剧”、“老百汇音乐 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发展而成的一 种娱乐性音乐体裁。概括地说,音乐剧是 一种歌、舞、演并重的现代舞台综合艺术 形式,常以叙事为主的戏剧,结合优美通 俗的人声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态动作来 进行表演。其内容轻松,音乐通俗易懂, 体裁内容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