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植物营养学分析及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罗晶
我国植物营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讲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现状及展望第一节国内外植物营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这几十年中,广大土壤-植物营养工作者通过辛勤劳动研究了我国不同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磷、钾三要素和中、微量营养元素以及一些有益元素的数量、形态和转化规律,探讨了影响其有效性的因子,提出了有效施用这些营养元素的土壤农化指标和农业技术措施,确定了定量施肥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与此同时,我国土壤-植物营养工作者探讨了根际微域的营养特点。
近几年来,发掘植物潜力,利用植物营养遗传基因型的差异,提高作物对土壤和肥料养分利用的研究工作蓬勃开展。
研究工作有所长也有所短,有进步也有不足。
本文总结了这一方面的进展,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所在,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几个重点内容。
自1840年Liebig的矿质营养元素学说提出以后,研究土壤、植物和肥料中的植物营养元素的形态、转化、动向和归宿以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代谢和调控,引起了人们极大重视。
研究工作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一门新的学科也应运而生:1921年,苏联的普良尼式尼科夫提出了农业化学这一学科,并明确界定它的内容是研究土壤、植物、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一界定的农业化学并未被其他国家接受,不同国家对这一术语有不同理解。
解放前,我国的农业化学内容主要包括发酵和酿造,现在日本的“农艺化学”也包括着这两方面的内容。
即使在前苏联,农业化学的内涵也未完全统一,出版的不少专著中包含着农药在内。
在欧美国家,研究土壤、植物、肥料三者关系的内容一直包括在土壤科学之中。
直到近二三十年来,才有植物营养的专著问世。
解放后我国一直采用普良尼式尼科夫定义,普遍应用农业化学这一术语;直到近几十年,才广泛地应用植物营养这一名词,不管叫农业化学,也不管叫土壤-植物营养,在我国的概念基本是相同的。
本节拟对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并对未来发展作一分析。
1 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的研究进展1.l 植物营养元素在土壤-植物营养中,氮、磷、钾三要素是植物必需而又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因子,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现状与展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3):193~205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现状与展望①李生秀(西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陕西杨陵712100)摘要 经过了一百多年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植物营养和肥料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正在向定量化投入营养物质的方向发展,在考察宏观效应的同时充分注意考察微观机理,把各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的热点,并正与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在交叉,向植物遗传学渗透和扩展而形成新的学科。
加强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本身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发展保肥增效的新型肥料将是今后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研究重点。
市场经济促进了新型肥料的出现和生产,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模糊概念,影响了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正常发展。
这些模糊概念表现在,过低地估计了化学肥料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化肥的污染效应;把农作物产品质量的降低归罪于化学肥料的施用;歪曲了肥料概念,造成了商品混乱。
澄清这些模糊概念,有助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植物营养;肥料;进展与现状;研究重点;展望生产实践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源泉,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
人类开始种植植物以获取生活资料之后,就逐渐认识到了植物需要营养,植物需要肥料。
通过农业生产实践,人类逐渐认识了可以作为肥料的物质,也逐渐累积了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知识。
由此可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源远流长,伴随着农业兴起而兴起,伴随着农业发展而发展。
但是,经验毕竟不是科学,现象也决不等于本质。
要把经验的、现象的认识变成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必须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使实践的认识上升成为系统理论。
完成这一任务的是Liebig。
1841年,Liebig发表了《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1],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又在以后的修改版中提出了最小养分律,为植物营养和肥料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
植物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植物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营养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植物的营养需求、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以及提高植物营养的方法和途径。
在国民经济中,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的提高、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植物营养学对于农业生产的全面提高非常重要。
营养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条件,合理的营养供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吸收与利用,进而研究不同作物的合理施肥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高效的营养供给,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其次,植物营养学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了解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及其吸收利用规律,可以制定相应的施肥措施,并探索适合不同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从而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
第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升级,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可以通过优化施肥管理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农田的养分损失,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循环农业原则和有机肥料等手段,可减少农业对土壤、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此外,植物营养学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营养含量和品质,而营养元素的过量或不足都会对农产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营养元素与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并探索相应的调控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总之,植物营养学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利用规律,植物营养学可为农业生产的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类营养学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类营养学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了解国家自然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人类营养项目资助情况,以期为合理制定科学基金资助政策提供依据,为人类营养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申报选题提供借鉴。
方法用EXCEL2003和SPASS软件对2001–2010年国家自然基金人类营养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1–2010年期间,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人类营养项目253项,资助经费6440.3万元,其中资助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研究项目124项,资助酚类、花青素等非营养素的研究项目104项。
结论人类营养研究在选题方面应侧重于营养素和非营养素对慢性疾病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营养学领域研究逐渐从描述性的宏观层次延伸到量化的微观领域,从现场调查研究过渡到实验室研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营养学结合,逐渐形成了现代分子营养学研究[1,2]。
近十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的资助下,我国人类营养学研究领域进展很快。
目前,传统的营养素和食物中的非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备受国内人类营养学研究者们关注,既体现了我国营养研究领域的特色,也反映我国在营养学方面的研究正逐步融入到国际研究。
现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IS数据库搜索的2001–2010年申请代码为H2603的人类营养项目[3],从年度分布、依托单位、项目类别、选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人类营养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为合理制定科学基金资助政策提供依据,为人类营养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申报选题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1.1 材料来源统计分析对象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数据库。
1.2 数据获取方式首先进入NSFC网站“项目综合查询”页面,在“申请代码”一栏键入H2603,然后在“批准年度”栏依次选择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和2010分别查询获取所有数据信息。
植物营养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植物营养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一项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吸收与利用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化,植物营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当前植物营养研究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
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了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钙、镁和微量元素。
研究表明,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进一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基本营养元素外,植物还需要其他非营养因子的支持,如植物激素、有机酸等物质的调控。
在植物营养研究的现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机制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功能,以及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的形态和结构对于提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也影响着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挑战,农业生产需要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植物营养的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优化植物对营养物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使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的研究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植物营养研究将更多地运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研究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更全面地理解植物营养的机制和调控网络。
其次,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点领域。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它们可以促进植物对营养物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功能和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
通过精确修改植物的基因,可以优化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获取所需养分并利用它们的过程,是农业科学和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物营养学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本文将介绍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并展望其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一、新进展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营养学研究也进入了基因水平的探索。
通过研究植物中与营养相关的基因,可以深入理解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调控植物对铁的吸收和利用的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了植物对铁的利用效率。
这为解决植物营养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植物营养学研究还涉及土壤学、肥料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植物与土壤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固定氮气等方式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因此,研究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前景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农业生产中,营养调控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机制,可以合理调整土壤中的养分供应,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荷。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作物养分吸收和运输的能力,可以培育出更具抗逆性和适应力的新品种。
这将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其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土壤修复、水体净化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适当调整土壤中不同元素的比例可以改善酸性土壤和盐碱土等问题,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研究植物对氮、磷等养分的吸收机制可以帮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改善水质环境。
此外,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
总之,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和技术手段。
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营养学是指对人体所需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摄入、代谢、利用、缺乏和过剩等方面进行系统和综合的研究,以期达到保持和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则是营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下面,我们将通过多个方面,来探究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在营养学领域中,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需求量的研究营养需求量的研究是营养学中的一个核心领域。
目前,营养需求量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
研究成果表明,不同年龄、性别和工作强度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地了解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摄取足够的营养来保持健康。
2. 营养缺乏和过剩的研究营养缺乏和过剩的研究是营养学中的另一个热点领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已经不再缺乏营养,反而存在着营养过剩的情况。
营养过剩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因此,营养缺乏和过剩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 代谢途径的研究代谢途径的研究也是营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代谢途径主要是指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
代谢途径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也为营养补充和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营养学的发展趋势1. 营养基因学的兴起营养基因学是指研究营养基因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目前,营养基因学研究已经逐步进入到临床实践阶段。
未来,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营养基因学的研究将会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为人们提供更加精确的营养指导。
2. 营养食品的研发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企业也开始致力于研发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
未来,各种功能性营养食品会进一步丰富,人们可以通过定制化膳食来达到营养均衡和健康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
植物营养学研究是研究植物获取所需营养元素的过程以及如何优化植物生长和产量的科学。
随着植物营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有一些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分吸收与运输机制的深入研究: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根部细胞壁的特性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起重要作用。
此外,植物根系中另类的运输方式逐渐被认识,如胞吞作用。
2. 新型肥料的研发:随着人们对化学合成农药和肥料的担忧,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新型肥料,其中包括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氮素固定菌肥料等。
这些肥料在改善植物营养状况的同时还具有环境友好性与可持续性。
3. 光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光合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是由光合作用酶和生物膜所驱动,植物的微生物组合对光合作用和碳循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根系结构、激素调控机制等方面的机制,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对生物膜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作出优化栽培方案的决策。
总之,现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探索植物营养的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对于发展更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以及保证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