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白文彬学号:0709120801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陈泓予学号:0709120802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陈新瑜学号:0709120803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程龙学号:0709120804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付治海学号:0709120805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纪超学号:0709120806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姜德海学号:0709120807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金荣学号:0709120808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梁立民学号:0709120809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刘欢学号:0709120810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刘晓三学号:0709120811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吕亚彪学号:0709120812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马宁学号:0709120813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马振华学号:0709120814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孙宇学号:0709120815指导教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唐诚学号:0709120816指导教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王军学号:0709120817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王朴学号:0709120818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王兴龙学号:0709120819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王洋洋学号:0709120820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王智学号:0709120821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魏雷学号:0709120822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吴洪博学号:0709120823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肖姝学号:0709120824指导教师赵文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土建07-8学生姓名:邢洋学号:0709120825指导教师赵文华。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常见建筑和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认识,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结构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进行结构设计创意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工程知识。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求分析: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重点讲解稳定性、强度、刚度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概述2. 结构设计方法:分析梁、板、柱、框架等常见结构的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四章 结构设计方法与实例3.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讲解我国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4. 结构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结构设计创意实践,运用CAD软件绘制结构图纸,进行结构分析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六章 结构设计实践5. 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结构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际中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主梁配筋设计课程设计班级 1090学号 120090850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012年1月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主梁设计资料⒈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梁结构尺寸。
标准跨径:20.00m;计算跨径:19.50m;主梁全长:19.96m;梁的截面尺寸如下图(单位mm):⒉计算内力⑴使用阶段的内力跨中截面计算弯矩(标准值)=878.72KN·m;结构重力弯矩:M1/2恒汽车荷载弯矩:M=6057.28 KN·m (未计入冲击系数);1/2汽=75.08 KN·m;人群荷载弯矩:M1/2人1/4跨截面计算弯矩(设计值)=1867.00 KN·m;(已考虑荷载安全系数)Md,1/4支点截面弯矩M=0,d0支点截面计算剪力(标准值)结构重力剪力:V=230.75KN;0恒汽车荷载剪力:V=197.80KN (未计入冲击系数);0汽人群荷载剪力:V=18.60KN;0人跨中截面计算剪力(设计值)跨中设计剪力:Vd,1/2=76.50KN(已考虑荷载安全系数);主梁使用阶段处于一般大气条件的环境中。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汽车冲击系数,汽车冲击系数1+μ=1.292。
⑵施工阶段的内力简支梁在吊装时,其吊点设在距梁端a=400mm处,而梁自重在跨中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k,1/2=585.90 KN·m,吊点的剪力标准值V=110.75 KN·m。
⒊材料主筋用HRB335级钢筋f sd =280N/mm2;fsk=335N/mm2;Es=2.0×105N/mm2。
箍筋用R235级钢筋f sd =195N/mm2;fsk=235N/mm2;Es=2.1×105N/mm2。
采用焊接平面钢筋骨架混凝土为C30f cd =13.8N/mm2;fck=20.1N/mm2;ftd=1.39N/mm2;f tk =2.01N/mm2;Ec=3.00×104N/mm2。
(完整word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设计二、设计资料1.桥梁跨径与桥宽标准跨径:40m(墩中心距离)主梁全长:39.96m 计算跨径:39.0m桥面净空:净 14+2×1.75m=17.5m。
2.设计荷载:公路 I 级车辆荷载,人群荷载3.0kN/m,结构重要性指数γ0=1.1。
3.材料性能参数(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主要强度指标为:强度标准值£ck=32.4M Pa,£tk=2.65M Pa强度设计值£c d=22.4M Pa,£td=1.83M Pa弹性模量E c=3.45×104 M Pa(2)预应力钢筋采用 l×7 标准型-15.2-1860-II-GB/T5224-1995 钢绞线,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抗拉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 Ep=1.95×105 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0.4, pu=0.2563(3)预应力锚具采用 OVM 锚具相关尺寸参见附图(4)普通钢筋1)纵向抗拉普通钢筋采用 HRB400 钢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sd=330MPa弹性模量 Es=2.0×l05 M 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0.53, pu=0.1985 2)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 HRB335 钢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sk=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sd=280M Pa弹性模量 E s=2.0×105 M Pa4.主要结构构造尺寸主梁高度 h=2300mm,主梁间距 S=2500mm,其中主梁上翼缘预制部分宽为1600mm,现浇段宽为900mm,全桥由7片梁组成,设7道横隔梁。
桥梁结构尺寸参见附图。
5.内力计算结果摘录(1)恒载内力1)预制主梁(包括横隔梁)的自重 g1p=24.46kN/m2)主梁现浇部分的自重 g1m=4.14kN/m3)二期恒载(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及栏杆) g2p=8.16kN/m(2)活载内力车辆荷载按密集运营状态A级车道荷载计算,冲击系数1+u=1.2。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范例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范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结构元件,并解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简单结构问题,计算出结构的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材料设计并构建小型结构模型,展示对结构原理的理解。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能够掌握测量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有效沟通,解决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将对工程学和结构设计产生兴趣,培养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志向。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技术工作的尊重,理解工程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结合物理、数学和工程技术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动手实践,因此课程设计需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
教学要求:教学应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对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概述2. 结构元件与受力分析:介绍梁、柱、板等常见结构元件,及其在承受不同类型力时的响应。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结构元件与受力分析3. 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结构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计算分析、施工图绘制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小型结构模型,分析实际工程案例。
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悉常见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结构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计算和分析;–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设计的分类和方法等;2.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结构分析方法、结构设计方法、结构优化方法等;3.常见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梁的设计、柱的设计、板的设计等;4.结构设计原理的应用:包括结构设计实例解析、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结构设计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方法和技巧;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结构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的结构设计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设备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背景: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专业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在建筑和工程项目中应用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本课程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和理论研究,掌握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具备独立进行结构设计工作的能力。
项目介绍:本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项目是设计和分析一个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住宅楼。
该楼居住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共有5层,位于一个高地上,地势较为平缓。
设计步骤:1. 结构初步设计1.1 确定设计载荷:根据住宅楼的用途和相关标准规范,确定设计载荷,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1.2 选择结构类型:根据设计载荷和建筑要求,选择适合的结构类型,例如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等。
1.3 建立结构模型:根据楼层平面布置和空间要求,建立结构模型,包括梁、柱、墙等结构构件。
1.4 初步确定构件尺寸:根据结构模型和设计载荷,初步确定各构件的尺寸。
1.5 选择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类型,选择适当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
2. 结构分析和优化2.1 进行荷载计算:根据建筑要求和相关规范,对结构进行荷载计算,包括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
2.2 进行结构分析: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结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求解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2.3 评估结构安全性: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结构在设计载荷下的安全可靠。
2.4 进行结构优化:根据结构分析和评估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如调整构件尺寸、增加或减少支撑等。
3. 结构详细设计3.1 细化构件尺寸:根据结构优化结果,细化各构件的尺寸,满足承载力、刚度和变形等要求。
3.2 确定构件布置:根据结构模型和构件尺寸,确定各构件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3.3 进行材料选择:根据结构要求和可行性,进一步选择具体的材料规格和品种。
3.4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结构详细设计,编制相应的施工图纸,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构件尺寸、连接细节等。
4. 结构检查和验收4.1 检查施工图纸:对编制的施工图纸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课程设计_结构设计原理__最终版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姓名:张建龙院系:交通与工程系班级:08土木工程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给定的桥梁基本设计资料(主要结构尺寸、计算内力等)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主梁。
主要内容包括:1.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2.截面几何性质计算;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预应力损失估算;5.应力验算(短暂状况和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6.抗裂验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抗裂验算)或裂缝宽度计算; 7.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8.锚固局部承压计算与锚固区设计; 9.绘制主梁施工图。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的一片主梁设计,要求掌握设计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有关构造要求规定,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设计合理、计算无误、绘图规范。
(一)基本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3.52kN/m ,结构重要性系数0γ=1.0 2.环境标准:Ⅱ类环境 3.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主要强度指标为:强度标准值 ck f =32.4MPa ,tk f =2.65MPa 强度设计值 cd f =22.4MPa ,td f =1.83MPa 弹性模量 c E =3.45⨯410MPa(2)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 A416—97a 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1⨯7标准型), 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pk f =186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pd f =1260MPa弹性模量 p E =1.95⨯510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ξ=0.4,pu ξ=0.2563 公称直径为15.24mm ,公称面积为140mm2(3)非预应力钢筋1)纵向抗拉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sk f =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330MPa 弹性模量 s E =2.0⨯510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ξ=0.53,pu ξ=0.1985 2)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 sk f =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280MPa弹性模量 s E =2.0⨯510MPa 图1 主梁跨中截面尺寸(尺寸单位:mm )4.主要结构尺寸主梁标准跨径k L =25m ,梁全长24.96m ,计算跨径f L =24.3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主梁配筋设计课程设计班级1090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012年1月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主梁设计资料⒈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梁结构尺寸。
标准跨径:20.00m;计算跨径:19.50m;主梁全长:19.96m;梁的截面尺寸如下图(单位mm):⒉计算内力⑴使用阶段的内力跨中截面计算弯矩(标准值)结构重力弯矩:M1/2恒=878.72KN·m;汽车荷载弯矩:M1/2汽=6057.28 KN·m (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弯矩:M1/2人=75.08 KN·m;1/4跨截面计算弯矩(设计值)M d,1/4=1867.00 KN·m;(已考虑荷载安全系数)支点截面弯矩M d0=0,支点截面计算剪力(标准值)结构重力剪力:V0恒=230.75KN;汽车荷载剪力:V0汽=197.80KN (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剪力:V0人=18.60KN;跨中截面计算剪力(设计值)=76.50KN(已考虑荷载安全系数);跨中设计剪力:V d,1/2主梁使用阶段处于一般大气条件的环境中。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汽车冲击系数,汽车冲击系数1+μ=1.292。
⑵施工阶段的内力简支梁在吊装时,其吊点设在距梁端a=400mm处,而梁自重在跨中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 k=585.90 KN·m,吊点的剪力标准值V0=110.75 KN·m。
,1/2⒊材料主筋用HRB335级钢筋f sd=280N/mm2;f sk=335N/mm2;E s=2.0×105N/mm2。
箍筋用R235级钢筋f sd=195N/mm2;f sk=235N/mm2;E s=2.1×105N/mm2。
采用焊接平面钢筋骨架混凝土为C30f cd=13.8N/mm2;f ck=20.1N/mm2;f td=1.39N/mm2;f tk=2.01N/mm2;E c=3.00×104N/mm2。
作用效应组合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全梁承载力校核 施工阶段的应力验算 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 纵向构造钢筋、架立钢筋及骨架构造 钢筋长度计算钢筋明细表及钢筋总表第1章 作用效应组合§1.1 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条规定: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基本组合为永久作用的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相组合,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211100∑∑==++=nj QjK Qj C K Q Q mi GiK Gi ud S S S S γψγγγγ跨中截面设计弯矩 M d =γG M 恒+γq M 汽+γq M 人=1.0×(1.2×878.72+1.4×6057.28×1.292+0.8×1.4×75.08)=2237.00 KN ·m 支点截面设计剪力 V d =γG V 恒+γG1V 汽+γG2V 人=1.2×230.75+1.4×197.80×1.292+0.8×18.60×1.4 =655.51KN§1.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7条规定:公路桥涵结构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不同效应组合,⑴作用效应短期组合作用效应短期组合为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相组合,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nj Qjk j mi Gik sd S S S 111ψM sd =M gk +ψ11M 11+ψ12M 12=8768.72+0.7×607.28+1.0×75.08 =1378.90 KN ·m ⑵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为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相组合,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nj Qjk j mi Gik ld S S S 1211ψM ld =M gk +ψ21M 11+ψ22M 12=878.72+0.4×607.28+0.4×75.08 =1151.66 KN ·m第2章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1 配筋计算 ⑴翼缘板的计算宽度b ′f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4·2·2条规定:T 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应按下列三者中最小值取用。
翼缘板的平均厚度h ′f =(150+90)/2=120mm ①对于简支梁为计算跨径的1/3。
b ′f =L/3=19500/3=6500mm②相邻两梁轴线间的距离。
b ′f = S=1600mm③b+2b h +12h ′f ,此处b 为梁的腹板宽,b h 为承托长度,h ′f 为不计承托的翼缘厚度。
b ′f =b+12h ′f =200+12×120=1640mm 故取b ′f =1600mm ⑵判断T 形截面的类型设a s =30+0.07h=30+0.07×1500=135mm , h 0=h -a s =1500-135=1365mm ;'''()01201381600120(1365)3457.732237.0022f cd f f h f b h h KN m M KN m-=⨯⨯⨯-=•>=•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3条规定: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 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按下列规定计算。
⑶求受拉钢筋的面积A s00'(276'120cd d f f x M f b x h x mm h mmγ=-=<=根据方程:)解得:cd f s sdf b x A f '==13.8160076280⨯⨯=5993mm 2拟采用 832 的钢筋,A s =6434mm 2主筋布置如图1所示,主筋为两片焊接平面骨架。
每片骨架主筋的叠高为:35+4×35.8=178mm <0.15h =225mm , 满足多层钢筋骨架的叠高一般不宜超过0.15h~0.20h 的要求。
梁底混凝土净保护层取35mm ,侧混凝土净保护层取58mm ,两片焊接平面骨架间距为:40 200235235.8=58mm 1.2540mm mmd >⎧⨯⨯⎨>=⎩-- §2.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复核⑴跨中截面含筋率验算s a =352×35.8=107mmh 0=h -a s =1500-107=1393mmmin 00.2%6434=2.31%0.45/0.22%2001393s td sd A f f bh ρρ>⎧==>=⎨>=⨯⎩⑵判断T 形截面的类型13.816001202649.628064341801.52cd f f sd s f b h KN m f A KN m ''=⨯⨯=⋅>=⨯=⋅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3条: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 形截面受弯构件,当符合:f f cd s sd h b f A f ''≤时,则按宽度为b ′f 的矩形截面计算。
⑶求受压区的高度x2806434 =82mm 12013.81600sd s f cd f f A x h mm f b ⨯'==<='⨯⑷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082()13.8160082(1393)2447.882237.0022u cd f d x M f b x h KN m M KN m'=-=⨯⨯⨯-=⋅>=⋅ 说明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第3章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3.1截面尺寸复核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9·3·10条规定:在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处,应至少有两根并不少于总数1/5的下层受拉的主筋通过。
初步拟定梁底 232 的主筋伸入支座。
受拉钢筋面积为 1608mm 2 > 20%×6434=1287 mm 2 ; 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h 0=h -a s =1447mm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9条:矩形、T 形和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0,301051.0bh f V k cu d -⨯≤γ要求。
,000.51100.5110302001447808.41655.51KN cu k d f bh KN V γ--⨯=⨯⨯=>= 说明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3.2检查是否需要按计算设置腹筋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0条:矩形、T 形和工字形截面受弯构件,符合下列条件时)(1050.00230kN bh f V td d αγ-⨯≤要求时则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而仅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跨中:0.50×10-3f td bh 0=0.50×10-3×1.39×200×1393=196.63KN >V dm =76.50KN 支点:0.50×10-3f td bh 0=0.50×10-3×1.39×200×1447=201.13KN <V d0=655.51KN 故跨中截面部分可按构造配置箍筋,其余区段按计算配置腹筋。
§3.3最大设计剪力及设计剪力分配⑴确定构造配置箍筋长度1019500193.6376.50=1972mm 22655.5176.50x L V l V =⨯=⨯-l 2-l 2V -V -在距跨中l 1范围内可按构造配置最低数量的箍筋。
⑵计算最大剪力和剪力分配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2·11条:最大剪力取用距支座中心h/2处截面的数值,并按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不少于60%;弯起钢筋承担不超过40%,并且用水平线将剪力设计值包络图分割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