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遗址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建议书
华容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华容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华容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一、红色旅游概念及政策背景概述党中央、国务院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出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决策。
中办、国办专门下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
纲要强调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同时,《纲要》提出了要编制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精品路线的规划。
当前已有不少省市都在研制本地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作为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湖南省自然也不在例外。
本建议书规划所在地为在中国革命年代和解放后建设年代发挥过重大作用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何长工的故居所在地。
将成为《纲要》中提到的以主题形象为“革命摇篮,领袖故里”的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因人物、地域、事件等相关联,经过挖掘整理、恢复重建还可积极融入红色精品路线第9条即韶山—宁乡—平江线和第30条即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挤身区域红色旅游圈,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容。
二、县域红色旅游资源及开发意义华容县位于湘鄂边界、东滨洞庭,北枕长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华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华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共产党的创立时期,有数十名华容儿女赴法国、日本、苏俄留学,寻求革命真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华容曾是湘鄂西根据地的组成部分,贺龙领导的红军四次攻克县城,创立了华容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华容再次成为革命根据地,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首)、公(安)、华(容)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如火如荼,令日寇心惊胆寒,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的斗争威武不屈,可歌可泣。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可以使领导干部在与历史事、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蜕变,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延伸党性教育课堂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红色教育基地让党性教育变得具象化。
如党的一些重要会议遗址等,那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向大家讲述中国共产党从苦难中塑造辉煌的革命史,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在先进人物事迹陈列馆中感受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和奋斗足迹,以史鉴人、以情动人;在肃穆的烈士陵园中重温革命者短暂且辉煌的人生履历,以史感人、以泪催人。
这些都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党性教育,使党性教育变为可视的精神和可触的信仰。
现场教学是党性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具有情境体验、直观生动的鲜明特点,最大亮点和优势在于“体验式”,带入感强。
红色教育基地正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功效,用活红色资源,让真实的历史现场变成现实的课题,把真实的历史事变成鲜活的教材,在“故地重游”“情景再现”中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所设定的特定历史空间中更有利于党员干部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碰撞。
拓宽党性教育视野红色教育基地是进行党性教育培训的鲜明特色和最大优势,可以把红色传承作为使命担当,用党的光辉历程、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教育基地中关于党的历史的内容,记录着我们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光辉历程,承载着无数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历史荣光,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筑牢宗旨意识的有效途径。
红色精神中的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是党史党纪党风方面的“富矿”,更是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革命烈士陵园保护改造项目建议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项目名称 (3)1.2项目建设单位 (3)1.3项目负责人 (3)1.4报告编制单位 (3)1.5项目建设地址 (3)1.6项目建设规模及与内容 (3)1.7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1.8项目建设工期 (5)1.9项目编制依据 (6)1.10研究范围 (7)1.11研究结论 (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9)2.1革命烈士纪念建筑设施情况 (9)2.2项目区概况 (11)2.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6)2.3****县革命烈士陵园概况 (17)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8)3.1****县革命烈士陵园现状 (18)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24)4.1项目建设地址 (24)4.2建设条件 (24)4.3地址选定结论 (26)第五章项目设计与建设内容 (27)5.1设计的指导思想 (27)5.2项目设计原则 (27)5.3项目设计依据 (28)5.4项目建设规模 (29)5.5项目改造内容及方案 (29)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37)6.1编制依据 (37)6.2设计原则 (38)6.3主要污染源分析 (38)6.4项目建设及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39)6.5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39)6.6项目运营环保措施 (42)6.7水土保持 (43)6.8环境影响评价 (43)第七章、劳动安全与节能 (44)7.1设计依据 (44)7.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44)7.3主要防范措施 (45)7.4消防 (47)7.5节能 (48)7.6节能措施结论 (50)第八章建设进度安排与项目组织管理 (51)8.1项目进度安排依据 (51)8.2建设进度安排 (51)8.3项目施工组织 (52)8.4项目管理 (54)8.5组织机构 (55)第九章项目招投标 (56)9.1招标原则 (56)9.2项目招标的范围 (56)9.3标段的划分 (56)9.4招标管理机构 (57)9.5招标的组织形式 (58)9.6招投标组织管理 (58)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61)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61)10.2项目投资估算 (62)10.3资金来源 (63)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64)11.1社会影响评价 (64)11.2互适性分析 (65)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 (67)12.1结论 (67)12.2建议 (67)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县革命烈士陵园保护改造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县民政局1.3项目负责人(****县民政局局长)1.4报告编制单位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陕西天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
红色教育基地项目策划书

红色教育基地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红色教育是一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革命传统的教育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我们计划组建一支专业的红色教育服务团队,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为广大师生和游客提供优质的红色教育和旅游服务。
二、项目名称红色教育基地三、项目内容1.基地规划基地面积约500亩,按照“革命传统教育、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的理念进行规划。
基地内部设置“红色教育广场”、“革命历史馆”、“生态农庄”、“徐州起义纪念园”、“战斗英雄纪念碑”等景点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教育活动基地将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设置青少年红色夏令营、学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企事业单位红色文化培训等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革命历史讲座、拓展训练、模拟党员会议、革命历史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参观者深入课堂,亲身感受红色精神。
3.旅游服务基地将建设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红色主题酒店、各类餐饮、购物娱乐等。
同时,还将开展红色旅游专线和定制化旅游服务,提供个性化旅游咨询、规划和组织服务。
四、投资方案1.总投资预估总投资为5000万元。
2.资金来源及用途项目筹资主要来源于社会资本和银行贷款。
资金用途主要包括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项目推广市场营销等。
3.预期收益通过完善的管理与服务,本项目有望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知名旅游景点,总收益预计为1亿元,预计3年内可收回投资本金,5年内实现项目利润翻番。
五、市场分析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红色文化一直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其次,受教育和旅游行业内涵升级的影响,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六、项目进度安排1.前期规划咨询:已完成2.项目可行性研究:已完成3.项目方案设计:已完成4.立项申请:正在进行中5.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于2022年开始6.活动推广:计划于2023年开始七、风险分析本项目存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运营风险等多种风险。
红色基地实践策划书模板

一、活动名称XXX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育活动二、活动背景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特举办本次红色基地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2.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五、活动地点XXX红色教育基地六、参加人员1. 参加对象:全校师生;2. 参与人数:预计XXX人。
七、活动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了解革命历史;2. 举行纪念仪式: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缅怀先烈;3. 专题讲座:邀请老红军、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让学生感受革命精神;4.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基地的义务劳动,体验革命先烈的生活;5. 情感交流:开展座谈会、分享会,让学生分享实践心得,交流学习体会。
八、活动流程1. 宣传发动: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活动知晓率;2. 组织报名:有意向的学生向班级报名,由班主任汇总后上报学校;3. 报名审核:学校对报名学生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参加名单;4. 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团队建设培训,准备活动所需物资;5. 实地参观:按照活动安排,分组参观红色教育基地;6.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交流。
九、活动经费预算1. 交通费用:XXX元;2. 住宿费用:XXX元;3. 餐饮费用:XXX元;4. 活动用品费用:XXX元;5. 其他费用:XXX元。
十、安全保障措施1.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2. 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负责活动现场的安全;3. 学生参加活动时,要求穿着整齐,佩戴安全帽;4. 活动期间,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学生安全。
十八军遗址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建议书

十八军遗址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项目建议书昌都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2014年5月一、总论(一)项目名称十八军遗址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新建项目(二)项目法人昌都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三)建设地点昌都县海南街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四)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6800m2,其中建筑面积1800 m2,广场、沙场、道路面积3000 m2。
(五)建设内容恢复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原貌;新建藏东红色文化陈列馆;新建十八军进藏事迹墙;新建藏东红色文化纪念广场;新建十八军进藏纪念大道;新建革命体验场和体验馆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整治。
(六)建设年限2015年-2017年(七)概算投资1191.6万元人民币(壹仟壹佰玖拾壹万陆仟元人民币整)(八)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结构升级、相关产业发展及社会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效益:改善当地环境;社会效益: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作为学生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学生铭记历史,感知和平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争取青少年阵地,打击分裂势力;作为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教育干部继承革命先辈优秀作风和优良传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1、建设单位概况昌都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原名昌都地区文教局,1984年从昌都地区文教局中分离出来。
目前昌都地区文化局主要负责昌都地区文化、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艺、文化产业发展等文化事业。
负责制定昌都地区文化发展规划,并根据中央、文化部、区文化厅相关文化发展要求,争取项目(公共文化设施及其它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及督促落实项目。
2、编制依据1.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3.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 《“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8.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3、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和吸引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及相关革命精神内涵的一种特殊文化。
大型红色历史基地项目建设方案

大型红色历史基地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大型红色历史基地,以展示中国共产成就。
该基地将成为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项目目标1. 建设具有纪念和寓教于游功能的红色历史陈列馆;2. 打造红色主题公园,提供红色文化体验和娱乐活动;3. 提供全方位的游客服务和设施,以提升游客体验;4. 建立与其他相关机构和景点的合作,形成红色旅游的产业链。
建设方案1. 红色历史陈列馆- 设计建造一座现代化的红色历史陈列馆,展示中国的发展历程、领导人和革命活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互动展示和沉浸式体验,吸引观众的兴趣;- 设置教育区域,提供青少年和学生的红色教育课程;- 安排定期讲座和展览,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和交流。
2. 红色主题公园- 在基地周边建设红色主题公园,融合红色文化和娱乐活动;- 设计游乐设施和游戏项目,给予游客红色文化的参与感;- 举办主题活动和演出,展示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提供红色文化商品和纪念品,增加游客购物体验。
3. 游客服务与设施- 建立完善的游客中心,提供导览、咨询和票务服务;- 提供包括餐饮、住宿和商店在内的各项便利设施;- 建设停车场和交通枢纽,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 培训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安全保障。
4. 与其他机构和景点的合作- 与相关机构和景点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红色旅游产业;- 设立联合门票和联合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制定红色旅游路线和推荐行程,提供全方位旅游体验;- 开展交流和合作项目,促进红色旅游的研究和发展。
预期效益通过建设大型红色历史基地项目,我们希望实现以下预期效益:1. 深化人民对红色文化和党史的认识,提升国民精神文化素质;2. 增加红色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发展;3. 增进国内外人民对中国和中国革命的理解和认同;4. 增强城市知名度和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烈士纪念馆项目建议书

烈士纪念馆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概述三、项目目标与意义四、项目内容与规划五、项目实施计划六、项目预算及资金筹措七、项目风险与对策八、项目评估与预期效益九、项目组织与管理十、项目推进机制与监督措施一、项目背景烈士纪念馆是重要的历史纪念设施,旨在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弘扬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建设烈士纪念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项目概述烈士纪念馆项目旨在打造一座具有文化、教育、旅游等多重功能的纪念设施。
通过展示烈士事迹、悼念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向英烈学习,切实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三、项目目标与意义1. 目标: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具备鲜明中国特色的烈士纪念馆,推动先烈事迹的传承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弘扬。
2. 意义:激发社会正能量,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民族精神血脉的传承,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四、项目内容与规划烈士纪念馆项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建筑规划:设计建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纪念馆建筑,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创造一个庄严肃穆、富有纪念意义的空间环境。
2. 陈列展示:展现烈士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通过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观众生动讲述历史。
3. 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纪念活动、教育活动,通过讲座、研讨会、教育训练等形式,加强对先烈的教育宣传。
4. 服务设施:建设各种配套设施,如停车场、观光电梯、纪念品店等,提升游客服务体验。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明确项目需求,开展市场调研,制定项目规划及方案。
2. 设计建设:完成建筑设计、陈列展示设计,制定施工图纸,进行竣工验收。
3. 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关注度。
4. 运营管理:制定运营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业人员,确保纪念馆的正常运营。
六、项目预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X万元。
资金预计通过以下渠道筹措:1. 政府投入: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争取政府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军遗址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项目建议书昌都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2014年5月一、总论(一)项目名称十八军遗址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新建项目(二)项目法人昌都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三)建设地点昌都县海南街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四)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6800m2,其中建筑面积1800 m2,广场、沙场、道路面积3000 m2。
(五)建设内容恢复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原貌;新建藏东红色文化陈列馆;新建十八军进藏事迹墙;新建藏东红色文化纪念广场;新建十八军进藏纪念大道;新建革命体验场和体验馆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整治。
(六)建设年限2015年-2017年(七)概算投资1191.6万元人民币(壹仟壹佰玖拾壹万陆仟元人民币整)(八)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结构升级、相关产业发展及社会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效益:改善当地环境;社会效益: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作为学生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学生铭记历史,感知和平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争取青少年阵地,打击分裂势力;作为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教育干部继承革命先辈优秀作风和优良传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1、建设单位概况昌都地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原名昌都地区文教局,1984年从昌都地区文教局中分离出来。
目前昌都地区文化局主要负责昌都地区文化、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艺、文化产业发展等文化事业。
负责制定昌都地区文化发展规划,并根据中央、文化部、区文化厅相关文化发展要求,争取项目(公共文化设施及其它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及督促落实项目。
2、编制依据1.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3.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 《“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8.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3、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和吸引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及相关革命精神内涵的一种特殊文化。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不只是纪念与缅怀,更有用于教育警醒、促进经济发展的多重价值。
早在1994年,中宣部就已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红色历史事迹)、重点对象(青少年)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建立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场所)。
从1995年起,国家相关部门已先后确定发布四批共35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容包括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现代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
然而,西藏自治区目前却只有四个(第一批:山南烈士陵园、江孜抗英遗址;第四批:拉萨烈士陵园、西藏博物馆),上述四个基地全都在拉萨和山南。
而对于拥有丰富红色文化的藏东昌都到目前为止却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不要说国家级的了。
西藏昌都是雪域西藏第一面插上五星红旗的地方,十八军在此留下了丰富的红色事迹,并留有众多藏汉军民团结、军民鱼水情、一起发展昌都的故事,如藏汉担架队、藏汉修路(架桥)队、藏汉建学队等等;同时十八军在为昌都医疗、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等方面都有数不清的无私贡献。
正是十八军的进藏稳定了藏东局势,促进的了整个西藏的和平解放,其意义非同小可,具有非常高的保护利用价值。
同时西藏昌都十八军的红色文化实在是西藏,乃至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处红色教育素材,建立一个以十八军红色文化为基础,涵盖藏东红色文化的红色教育基地既是对西藏昌都地区红色文化的重视与保护、纪念与缅怀,同时也是让这片红色文化服务于昌都地区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教育后代、争取青少年阵地、为昌都地区的长治久安打下人民基础;教育党员、打造具有崇高党性队伍、为昌都地区执政基础打下信得过、靠得住的党政队伍;增加就业、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发展、为昌都地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而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出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决策。
对此,中办、国办已先后两次专门下发了发展红色文化的纲要文件——《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因而,不管是从国家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层面,还是从升级地方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挖掘、整理和利用以十八军为代表的藏东红色文化,开发藏东红色文化都是现实的需要和明智的选择。
(二)基本条件1、拟建地址状况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海南街,地质环境稳定,交通位置优越。
2、拟建地址的建设条件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海南街是原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红色文化气氛浓烈,距离昌都地区主要学校近,适合作为昌都地区红色教育基地。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该红色基地建成后,一方面有助于挖掘、整理和保护昌都地区以十八军为代表丰富的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利用这片红色文化,教育后代、争取青少年阵地,让广大群众了解历史事实,自觉站到维护国家统一战线上来,从而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另外,该项目的完成,将直接增加当地就业岗位,促使当地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一)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6800m2,其中建筑面积1800 m2,广场、沙场、道路面积3000 m2。
(二)建设内容技术方案恢复420 m2的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按照二级文物保护等级施工恢复;新建600 m2的藏东红色文化陈列馆,按照市级博物馆相关标准建设;新建240 m2(长40米、高6米)的十八军进藏事迹墙,采用浮雕手艺雕刻;新建1200 m2藏东红色文化纪念广场,按照一般纪念广场标准建设,建有纪念碑;建设300 m2(长100米,宽3米)藏东红色文化纪念大道,配有相关大理石象(每5米一对);新建1200 m2革命体验沙场,按照军事训练场标准建设(带有各种相关军事训练设施);新建600 m2革命体验馆。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依据根据国家文物维修保护要求,按照昌都地区“8·12”地震新建维修标准,参照2013年第四季度及2014年第一季度昌都地区经济物价实际水平,十八军遗址红色教育基地文物维修恢复建筑造价为1500元/ m2、配套文物保护工程为1700元/ m2;陈列馆、军事体验馆造价为3000元/ m2、文物保护配套设施为45万元一套;广场类建筑为800元/ m2;大道为1200元/ m2;军事沙场为600元/ m2;其它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建设投资估算1191.6万元人民币(壹仟壹佰玖拾壹万陆仟元人民币整)3、投资估算表(二)资金筹措方案争取国家红色旅游专项资金1191.6万元人民币(壹仟壹佰玖拾壹万陆仟元人民币整)五、建设进度2015-2017年:2015年完成五十二师师部办公旧址恢复、藏东红色陈列馆建设及排水消防系统建设;2016年完成藏东红色广场、十八军事迹墙、纪念大道建设;2017年完成革命体验沙场、革命体验馆及周边环境整治。
六、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直接增加当地就业岗位。
依托该项目的实施,仅根据教育基地建成后运营本身所需的工作人员就可为当地解决45个以上岗位(管理人员、讲解人员、环境维护人员、设施设备维护人员等);2、带动附近相关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该项目的实施,教育基地周边饮食、住宿、娱乐及相关手工艺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环境效益直接提高当地绿化覆盖率及环境清洁度,并提升当地的整体环境保护观念意识。
(三)社会效益1、以红色基地的建立为基础,打造一项寓乐于教的政治民心项目。
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昌都地区学生青年爱国教育基地、军训基地,向学生青年普及爱国知识,让历史昭示后代、昭示未来,对于提升学生青年的爱国情怀,争取青少年阵地,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暴露分裂势力的丑陋鬼脸,打击分裂势力,教育广大群众,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2、让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教育洗涤党员干部的清河,打造一支铭记历史、传承优秀、服务于民的好党政队伍。
把该基地作为昌都地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感受历史,继承革命前辈优良的工作传统、民族情怀,促进昌都地区干部职工提高自我服务意识,从而打造一支为民服务的党政队伍,拉近党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力量。
七、结论十八军遗址红色教育基地项目的建成既是一项拉近党群关系的“政治民心”工程、加强红色文化保护的“爱国教育”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地方经济的“民生工程”。
该项目无论是从国家文化长远保护战略高度、地方经济发展现实需要、还是从建设环境来看,都是迫切需要且可行的。
实施该项目将明显带动昌都地区红色文化的保护,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社会团结、统一氛围,对教育后代,尤其是学生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昭示意义,为巩固昌都地区青少年阵地,切实打好国家统一的群众基础;同时,该基地可以作为教育警醒党员干部的培训场所,对于锻炼洗涤昌都地区党员干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昌都地区打造一支信得过、靠的住,切实为民服务的党政队伍。
总之,该项目的实施不管是对于文化保护、维护国家统一,还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来讲都具有重大意义,切实可行。
目录目录 (10)第1章项目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国家或行业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陕西省有关部门针对外墙保温下发的文件(后附文件复印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产品推荐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