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

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

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据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支架是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和减震作用的重要构件。

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严格,以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以下是该规范对抗震支架的主要要求:1. 材料要求抗震支架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和抗剪性能。

常用的抗震支架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

材料的选取应考虑其耐久性、可靠性和抗腐蚀性能。

2. 结构要求抗震支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设计要求,考虑到支架在地震作用下可能承受的力学性能。

支架的稳定性和连接方式也需符合规范规定,确保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或脱落。

3. 安装要求抗震支架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

支架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支架安装稳固可靠。

4. 检测要求抗震支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检测内容包括支架的尺寸、连接方式、固定性能等方面,以确保支架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发挥其抗震作用。

5. 维护要求建筑抗震支架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防止因外部环境或使用条件导致支架的损坏或失效。

定期检查支架的连接部位、表面状况和固定性能,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证支架的正常使用和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主要涵盖材料、结构、安装、检测和维护等方面,旨在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设计者和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以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重要结构组件。

其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

设计范围: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地域、抗震等级等方面。

首先,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抗震支架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高层建筑、桥梁、电力设施等结构对抗震支架的要求更高。

其次,建筑物的功能也会影响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

例如,医院、学校、消防设施等关键公共设施需要具备更高的抗震能力。

第三,地域特点也是抗震支架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地质条件等都对抗震支架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最后,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还与抗震设防等级相关。

不同的抗震等级要求不同的抗震支架设计。

技术要求:1.抗震支架的选材要求高强度、抗腐蚀、耐久性好。

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材、混凝土以及玻璃纤维等。

2.抗震支架的连接要牢固可靠。

连接件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并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3.抗震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支架的布置应合理,满足抗震要求。

5.抗震支架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

使用合适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可以准确计算出支架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6.抗震支架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施工质量。

7.抗震支架的维护和检修也是重要的技术要求。

定期检查支架的连接件、腐蚀情况等,并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确保其长期可靠的工作状态。

总之,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合规的施工,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抗震支架的安装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抗震支架的安装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抗震支架的安装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合抗震支架的安装涉及到对地震的抵抗能力,所以安装质量非常重要,确保采购的组合抗震支架质量优异,并且由有资质和丰富经验的人员来进行安装施工,以确保满足支架安装的各项要求。

1、抗震支架切口端面不垂直度不大于工件厚度的百分之十,且不大于2mm。

手工切割的切割线与号料线的偏差不大于2mm,半自动切割不大于1.5mm;
2、滑动或滚动支吊架的滑到加工后,应该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划伤或者碰损。

3、卡环(U型卡)应用扁用钢弯制而成,圆弧部分应该光滑、均匀,尺寸应该和管子外径相符合。

4、抗震支架的螺栓孔,应用钻床或者手电钻加工,不得使用痒乙炔焰割孔。

孔的加工偏差不得超过其自由公差。

5、制作合格的抗震支架,应该涂刷防锈漆和标记,并且妥善的保管。

合金钢支吊架应该有相应的材质标记,并且单独存放。

6、角焊缝应该焊肉饱满,过度圆滑,焊脚高度应该不低于薄件厚度的1.5倍。

焊接变形必须要进行矫正。

7、支吊架应该按照设计要求来制作,其组装的尺寸偏差不能大于3mm。

(原文摘自于
企尔捷紧源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筑抗震支架最新规范标准

建筑抗震支架最新规范标准

建筑抗震支架最新规范标准建筑抗震支架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减少损害的关键构件。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地震学研究的深入,抗震支架的设计和应用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建筑抗震支架规范标准:1. 设计原则:建筑抗震支架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原则。

支架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要求,同时考虑成本效益和施工便利性。

2. 材料选择:抗震支架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和抗剪性能,常用的材料包括高强度钢材、铝合金等。

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 结构设计:抗震支架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用途和地震烈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支架应能承受预期的最大地震力,并在设计中考虑多向地震作用。

4. 连接方式:抗震支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锚固连接等。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

5. 抗震性能评估:抗震支架的抗震性能应通过计算和试验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支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破坏模式等。

6. 安装与验收:抗震支架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支架的安装质量和抗震性能符合要求。

7. 维护与管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抗震支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8. 规范更新:随着地震学研究的进展和建筑实践的积累,抗震支架的规范标准可能会进行更新。

设计和施工人员应关注最新的规范动态,确保设计和施工符合最新的标准。

结尾:建筑抗震支架的最新规范标准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具有足够抗震能力的重要保障。

设计、施工和维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不断提高抗震支架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支架规范要求有哪些?

抗震支架规范要求有哪些?

点击文章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全面阐述了抗震措施的设计基本要求,标准是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设施经抗震设防后,以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抗震支架的规范要求。

1、对位于抗震支架设防烈度为6的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机电工程设施,可不作抗震计算。

2、如果室内给水、热水、消防管的直径,需要设置大于或等于DN65、抗震支架应设置在与8章的要求一致时,悬吊固定。

3、机电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4、8度、9度以上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垂直管应采取线性长度大于50m的抗振措施,当直线长度超过100m时应采取抗振措施。

5、建筑物在8度、9度范围内的水泵及其他设备应配置防振基础,并应固定在固定位置上,并计算和确定限位装置。

6、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点击文章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7、管道不得穿越抗震缝。

跨越时,应在抗震接头两侧安装柔性管接头,或在抗震接头处设置"门"弯或伸缩缝。

8、锅炉房、冷却机、横向和纵向地震支撑管的传热站应可靠,蒸汽水管共用或直径300毫米或以上的单宜使用门式地震汽水管道架;矩形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0.38 m2,直径大于或等于0.70米的风道可用作抗震水蒸汽,设置和汽水管道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9、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其设置和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10、防烟风道、事故通风管道及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条(强)气的一部分:11、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的抗震支吊架侧向最大间距为12m,纵向最大间距为24m。

抗震支架安装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安装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安装技术要求一.锚栓安装1.自扩底锚栓组成部分:2.先确定需固定的锚栓规格。

3.钻孔3-1:在混凝土上确定钻孔定位点,根据选取的锚栓规格选择对应的冲击钻头(可以使用工具测量锥头部分最大直径)。

3-2:钻孔深度,比后扩底锚栓套管长度深5-10mm为宜。

4.清孔:清楚孔内灰尘及其他杂质。

5.放入锚栓:放入时建议将不要去除螺母,以防止套管后退,影响安装。

6.后扩底锚栓放置到位后将螺母和平垫去除,使用专用敲击套筒敲击到位。

敲击套筒工具安装到位后的套管不能高于混凝土安装平面7.置入锚固物。

8.锁紧,安装到位。

二.抗震支架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单水管系统、单风管系统、单桥架系统、组合系统。

现对这四种支架的安装步骤进行简要的说明:.1单管的安装步骤:根据单管的安装类型,单管的安装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1)测量主要是测量所要安装的管道距楼板的高度,确定全螺纹吊杆的长度、加劲槽钢的长度及斜撑槽钢的长度,确定锚栓的位置。

2)切料根据1)测量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材料的切割下料,槽钢切割完后须在切口处喷金属喷锌剂,避免切口腐蚀。

3)主吊的安装根据主吊锚栓的位置,钻孔,进而安装锚栓、全螺纹吊杆及U型管吊架。

4)斜撑的安装定位斜撑锚栓的位置,钻孔,进而安装侧向、纵向支撑。

5)加劲装置的安装安装加劲装置时,间距应该满足相应的要求。

附安装完成后图例:2)风管的安装步骤:以矩形风管为例,根据风管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1)测量主要是测量所要安装的风管规格及风管底距楼板的高度,来决定全螺纹吊杆的长度、上下两根横梁槽钢的长度、加劲槽钢的长度及斜撑槽钢的长度,确定锚栓的位置。

2)切料根据1)测量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材料的切割下料,槽钢切割完后须在切口处喷金属喷锌剂,避免切口腐蚀。

3)主吊的安装根据主吊锚栓的位置,钻孔,进而安装锚栓及全螺纹吊杆。

抗震支吊架主要技术要求材料

抗震支吊架主要技术要求材料

主要技术要求1.抗震支架设计满足相关规范同时,须根据本项目特点充分优化,设计方案需经济、合理,最大程度满足甲方成本控制需求;2. 连筒,螺母,垫片等全部零件表面采用电镀锌防腐工艺,镀锌层厚接抗震支吊架所用的锚栓、螺杆,套度不小于5μm。

3. 抗震支吊架系统由C型成品槽钢及槽钢配件、抗震连接构件、抗震管卡、螺杆及锚栓等组成。

4. 抗震连接构件与系统连接通过机械连接形式,抗震构件可以调节安装角度,产品必须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样式。

5. 组成抗震支吊架的连接构件产品,应满足装配组件的要求进行任意装配调节。

抗震支吊架的各个零部件,除C型钢和全螺纹吊杆外,其余均不得在施工现场切割、焊接。

6. 抗震支吊架采用锚栓与原有混凝土结构可靠连接,钢结构采用梁夹固定。

7. C型槽钢规格:41mm×41mm×2.0mm标准长度3000mm或6000mm型材。

8. 全螺纹螺杆建议规格为:M12,标准长度3000mm或6000mm,全牙螺杆材质采用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钢,螺杆强度不低于5.8级,表面电镀锌防腐,锌层厚度不低于5µm。

9. 锚栓建议规格为:M12最小有效植入深度60mm,表面电镀锌防腐,锌层厚度不低于5µm。

10. 对于有防火要求的抗震支吊架系统需提供整体抗震支架系统的防火测试报告(消防产品防火性能检测报告)。

11. 所有抗震连接构件、抗震管卡部件的宽度大于等于40mm,且厚度大于5mm。

12. 安装金属管道的抗震管卡根据需要可内配惰性橡胶内衬垫,可达到绝缘,防震,降噪的效果。

采用管道底部能直接接触成品槽钢的防震绝缘管束,管道加上防震绝缘垫后直接置于成品槽钢上,用Ω型管束卡紧,以保证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强。

13. 抗震支架厂家须配合设计单位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需具备专业的抗震支架设计计算软件和专业的工程师,并具备深化设计的能力和经验。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内容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内容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筑面积:2、设计范围:A、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7、1(强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与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4(强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专业要求(1)设计范围:≥DN60的电气配管,重力≥150N/米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及母线槽,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它设备;(2)对于重力小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长度小于300mm的悬吊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3)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建筑,设备与结构的连接应直接锚固于结构主体,否则应设置防滑构件,由设备厂家根据规范要求计算。

(4)间距要求:刚性管道(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非金属管道)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抗震支吊架不得超过12m。

4、设计要求(1)对于重要电力设施应按建筑设防等级提高一度设计,但在8度以上时不再提高;(2)抗震支吊架初设间距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3条要求,并满足表8、2、3规定;(3)计算:水平地震力综合系数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2、4要求计算,当计算结果不足0、5时取0、5,超过0、5按实际计算值;(4)抗震节点布置: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8、3章节要求设置。

5、抗震构件(1)抗震组件/构件应能承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2)抗震组件/构件应为成品构件,构造形式应便于安装检验;(3)抗震组件/构件采用热浸锌防腐,当有绝缘要求时,应采用喷塑工艺;6、力学验算(1)抗震构件应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设计及验算应符合构件的应许设计值;(2) 抗震构件验算指标: 承重吊杆长细比≦100; 斜撑杆件长细比≦200; 锚栓抗拉/抗剪荷载; 抗震连接件角度/性能(应许30°- 60°);(3)上述计算中荷载最小值为组件最大应许设计值,并满足规范S≦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支吊架技术要求
一、抗震支吊架系统品牌商应具如下条件
(1)具有建筑工程中的机电管线综合布排,支吊架布点、设计、计算、制图、列出料表清单的能力(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图纸绘制支吊架布点图纸及专项计算书)
(2)品牌商能在本工程现场派驻专门技术支持人员配合深化设计和指导组装、安装服务。

二、抗震支吊架系统技术要求
1、设计及验收规范:
(1)《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给水工程91SB(2005)
(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6)《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7)《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式建筑锚栓》(JG160-2004)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95
(1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12)《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
(1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1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2、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的有关规定进行测试,满足系统抗震组件在力值递增,循环加载至35kN作用下,部件无断裂或永久变形等损坏现象,并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的加盖CMA章的检测报告。

3、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C型槽钢为冷压成型槽钢,截面尺寸及长度应该为标准型材,钢材材质满足《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

槽钢背面有条形安装孔和辅助标距,以便于施工时现场的安装及其加工,与以后管道安装、维护和扩展使用;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进行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他产品进行现场加工。

4、为确保安装连接可靠性,抗震支架系统使用的连接扣件必须是一体式连接扣件,不得使用螺栓和弹簧螺母的分开组合的连接方式。

提供连接锁扣的报告:槽钢锁扣卷边抗拉能力测试报告、槽钢锁扣卷边抗滑移能力测试报告和槽钢锁扣疲劳荷载测试报告,以确保各连接点之间的可靠连接,各加固节点地震力荷载分布科学、合理,并提供方案说明书。

5、锚栓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的有关规定,锚栓的选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栓技术规程》JGJ145的有关规定。

并提供锚栓的报告:非开裂混凝土下的抗拉性能检验报告、非开裂混凝土下的抗剪性能检验报告、开裂混凝土下的抗拉性能检测报告、拉力疲劳荷载性能检测报告、防火性能检测报告、抗震性能(裂缝反复开合性能、低周反复拉力荷载性能、低周反复剪力荷载性能)的检验报告,长期荷载性能检测报告,确保锚栓在地震作用下安全;
6、抗震连接构件与建筑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锚栓,应采用其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不得使用膨胀锚栓。

抗震连接构件与钢结构连接,应采用专用夹具进行连接。

提供抗震连接构件的报告:国家级力学性能检测报告,确保抗震连接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安全;
7、为确保抗震支架整体安全性,抗震支架所有部件(含槽钢,抗震连接件、螺杆、锚栓等)均应由同一厂商提供,不得分别从不同的供应商处采购。

提供抗震支架整体的报告:整体振动性能测试报告、整体防火性能测试报告,确保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作用下安全,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
8、抗震支吊架系统中轻型C型钢内缘要有齿牙,并且所有配件的安装依靠螺栓机械连接实现,严禁任何以配件的摩擦作用来承担受力的安装方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整套综合管线安装完成后具有安全的抗震、抗冲击、抗滑移性能。

9、轻型C型钢侧面须有轴向加强筋,以加强截面刚度,确保运输、切割及安装时轻型C 型钢截面无变形。

10、生产或销售企业针对本项目的深化方案,应根据自身产品性能来设计,产品性能应符合图纸节点位置的地震效应值要求(S地震效应值≦R构件承载力)
11、客户满意度证明(由使用单位出具的项目使用满意度证明文件)
12、保温管束应采用聚氨脂材料,必须具备B2级或以上的耐火等级及相对应的检测报告。

13、投标单位须确保抗震支架工程通过质监站的验收,如因产品、深化设计、安装原因导致验收不合格,投标单位需承担相关的所有经济损失以及引起的所有损失;
14、投标单位有完整的《成品支架安装技术手册》、《成品支架安装使用指南》、《成品支架荷载计算书》、《成品支架现场安装指导手册》等一整套资料,以保证产品的安全与提供优质的服务。

15、投标单位的深化图纸不允许出现任何带有企业LOGO的标识以及文字在图纸方案中全部隐去。

16、抗震支架设计及安装范围必须满足机电暖通、电气、给排水、弱电等专业设计及验收规范,深化图纸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并现场安装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