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 重重复复
三年级美术第二课《重重复复》教案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题与教学内容第二课重重复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引导阶段一、引导阶段: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①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
②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
③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④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
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
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
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
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4、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
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三年级美术上册《重重复复》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重复美的内涵和应用。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
本案例中,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互动中共同提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运用重复元素创作一幅美术作品,题材自选,要求具有重复美感和创意。
2.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个性,展现自己的特长。
3.告知学生下次课上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
本案例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重美现象,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艺术美。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3.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重复美,从而增强他们对重复美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重复美的内涵和应用。
2.设计问题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重复美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重复元素,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重重复复》。
3.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重复美创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重复美的基本概念,如重复、节奏、韵律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重复:在艺术作品中,重复使用某些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
新人教版三年级美术:《重重复复》教案2.doc

《重重复复》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1、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①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
②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
③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
④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
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三、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
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
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
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
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图贴于黑板上。
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
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
1、课本范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课件-重重复复

CHONG CHONG FU FU
找一找:畫布中的重複元素。 說一說:生活中的重複現象。 試一試:用拼貼或擺放重複規律。
找一找:畫布中的重複元素。
思考:這塊花布中有哪些圖案組成,這些圖案是怎麼排列的?来自找一找:畫布中的重複元素。
牡丹和鳳凰。是按照向左右、上下有規律的重複排列。
說一說:生活中的重複現象。
地板
說一說:生活中的重複現象。
紅傘
說一說:生活中的重複現象。
千手觀音
說一說:生活中的重複現象。
思考:圖案有哪些排列方式?
一個圖形向左右、上下有規律地重複排列,就會形成一個新圖 形
說一說:生活中的重複現象。
手提袋
飛機演習
試一試:用拼貼或擺放重複規律。
試一試:用拼貼或擺放重複規律。
小朋友的畫:重複拼貼
試一試:用拼貼或擺放重複規律。
小朋友的畫:重複擺放
試一試:用拼貼或擺放重複規律。
創作要求: 1、用合適的材料拼貼或拼擺出有重複規律的
形象; 2、比一比,看誰的作品左右創意
下課
《重重复复》教案

《重重复复》教案《重重复复》教案(通用7篇)《重重复复》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突破:1、欣赏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中有图案,图案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
孔雀开屏、斑马、豹子、长颈鹿、花布等等。
2、重复的规律:,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印花布、壁纸等图案常用此组织法。
3、图形排列的方法:(1)散点排列的方法:散点排列有平排和斜排两种连接方法:这种形式的纹样—般主题比较突出,形象鲜明,纹样分布可以较均匀齐整、有规则.也可自由、不规则。
(2)连缀式穿插排列方法:有波线连缀、菱形连缀、阶梯连缀、接圆连缀、几何连缀等。
如:几何连缀是以几何形(方形,圆形,梯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为基础构成的连续性骨架。
(3)重叠式排列的方法:同形重叠又称影纹重叠,通常是散点与该散点的影子重叠排列.不同形重叠通常是散点与连缀纹的重叠排列。
4、重复基本图形的标志:并列对称、旋转对称、等距离旋转、渐变旋转、交叉排列等等。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5、用那些图形排列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6、欣赏分析作品,学习优秀的图案方法。
二、组内讨论:1、用拼贴、剪贴、绘画的方法设计制作有规律的图案。
2、一个图形上下、左右百依百顺、排一排,形成新图案。
3、让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教材,分析图案纹样排列、重复的规律。
4、巧妙运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创作美丽的图案。
5、多欣赏作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奥妙。
6、课堂随时欣赏学生的作业,取长补短。
《重重复复》教案篇2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形的重复构成了解形的重复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构成方法;提高印制技能,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美术上册《重重复复》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重复元素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重复的创作方法,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4.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创作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讨论。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提醒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重复元素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重复元素知识,创作一幅以“重复之美”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能够体现学生对重复元素的理解和应用。
4.欣赏法: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元素在作品中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完成作品的习惯。
4.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互助中共同成长。
5.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认识到重复元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重重复复》这一章节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巩固,也是对创造力、审美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学情分析如下:
小学美术《【重重复复】》教案

举例:在教授图形重复时,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大小、角度、间距的变化来创造视觉节奏和动感。
2.教学难点
-图形的创意组合: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创意组合,使之形成新颖有趣的视觉效果的问题。
-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如何选择和搭配颜色,以达到画面的和谐与平衡。
3.文化理解:引导学生探索重复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增进对美术与生活、文化之间联系的理解。
4.审美评价:学会从重复的角度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判断能力。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感染力的感受,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复的节奏感: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重复元素的布局和间隔,以创造出富有节奏感的作品。
-实践中的创新: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可能会感到困惑,如何将重复元素应用于作品,同时又保持独特性和创新性。
举例:针对图形创意组合的难点,教师可以提供多种组合示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不同组合带来的视觉效果,从而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小学美术《【重重复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重重复复》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图形的重复:学习运用基本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进行重复排列,创作出富有节奏感和美感的作品。
2.颜色的重复:探索使用相同颜色或色系进行重复,使作品具有统一和谐的效果。
3.重复的应用:了解重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建筑、装饰等,激发学生对美术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重复的基本概念。重复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图形、颜色、形状等元素的规律性排列,形成统一和谐的效果。它是美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重重复复》课件2.ppt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6/162020/6/162020/6/162020/6/166/16/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6/162020/6/162020/6/162020/6/16
谢谢观看
。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2020/6/162020/6/1620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6月2020/6/162020/6/162020/6/166/16/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6/162020/6/16June 16, 2020
《重重复复》课件
学生作品欣赏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用绘画、 剪纸、拼帖或其它的方法表现重重 复复有规律的图案。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6/162020/6/16Tuesday, June 1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