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检验标准.doc
铝型材产品检验标准

蘇州穩勝精密鋁業有限公司鋁型材外觀檢驗標準檔編號:M4/Q-SPZ-01版本: A1頁碼: 1 OF 5制訂部門:品證部生效日期: 2013-11-1各部門不可保存未蓋“受控章”之體系檔,且受控檔不可私自複印。
制定審核核准范围本文规定了产品铝制结构件的表面等级划分及其外观质量要求。
本文适用于苏州稳盛精密铝业有限公司所有不需要表面处理的铝制产品或结构件检验规范.2术语和定义2.1外部表面:在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产品开启前门后,能直接正视到的表面。
2.2内部表面:在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产品开启前门后,不能直接正视到的表面。
2.3正视:指检查者站立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0而进行的观察(如图1)。
图1:“正视”位置示意图2.4金属表面:产品材料有金属质感的表面。
2.5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2.6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整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2.7水印:材料脏污清除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痕。
2.9保护膜:指附着在铝材表面放置基材划伤等起保护基材作用的一层薄膜。
2.10异物、杂质: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压杂在产品表面不同色的斑点。
2.11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如焊渣等)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2.12 图文损伤:印刷图文因局部脱落或擦伤、附着不良、污染等所造成的图形、字迹变形、模糊、断字、毛边、缺损、漏印等不完整不清晰现象。
2.13浅划痕:基材金属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很浅手摸无明显手感的划痕。
2.14深划痕:基材金属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很深手摸有明显的手感的划痕2.15 色差:基材金属表面颜色出现两种以上(含两种)或与同批材料在色调上有明显层次感觉的现象。
2.16表面氧化:基材金属表面由于长时间接触汗渍等带盐份物资从而引发的金属表面发生色差和硬度降低的化学反应。
铝型材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2.1.3时效工序中型材硬度检验每框架不少于两个试样。
2.1.4氧化、喷涂工序中槽液检验每生产天不少于一次。
2.2首检:挤压工序中每中挤压(换模或停机)后对第一根挤压型材的头、尾检验。
2.3中检:上架工序中对每根型材的检验。
2.4成检:成品检验员对待进仓成品的检验。
文件编号
版号
文件名称
铝型材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页号
3/6
3.3.2依据上述化学成份内控指标,至少对铝棒中的硅、镁、铁、铜、锰五个元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化验方法详见《铝合金分析作业指导书》。
3.4低倍组织性能的检验:
3.4.1铸造的低倍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缺陷名称
技术要求
裂纹
不允许存在
气孔
不允许存在
测膜仪、笔试
自检、成检
粉末喷涂
外观质量膜层性能
内控标准
抽检/全检
测膜仪
自检、成检
喷涂铬化转化膜
外观质量
内控标准
抽检
目测
自检、巡检、成检
阳光铝业(深圳)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号
文件名称
铝型材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页号
6/6
工序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使用检测工具
检验性质
包装
外观
客户要求
抽检
添加剂
1次/1天
电导率
1次/天
AC槽
AC%
2次/天
固形份
1次/天
铬化槽
CR-Y%
2次/天
RO1
PH
1次/天
铝型材验收标准

(GB/T3199)及实际使用要求制订;
4.2力学性能测试、尺寸偏差,抽样每批1%(不少于10根);外观质量:每根查验;
4.3尺寸、外观质量不合格时,允许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
铝型材验收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1.
明确公司铝型材进料验收标准,为铝型材进料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确保进料的品质。
2.
适用于公司铝型材的验收检验和判定。
3.
铝型材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标准
检验方法
外观
1.整洁,不允许有裂纹、起皮、腐蚀和气泡等;
目视
2.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磕碰伤、斑点及污疵等;
3.涂层均匀、连接、完整对
长度
L≤6m,公差:+15mm; L≥6m,公差:供需双方确定;
测量
型材规格
如宽度、壁厚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膜厚(涂层)
不可漏底
目视
拉伸试验
抗拉强度
≥160Mpa
伸长率
≥8%
硬度
维氏硬度
≥58
韦氏硬度
≥8
质量证明文件
每批交货,均由供应商提供,且需包括:供方名称、牌号、数量、试验结果及标准号等
4.
4.不允许有用细砂纸打磨后重新氧化的长条纹;
5.表面压坑、碰伤深度≤0.03mm;
6.端头变形≤20mm;
标志
1.必须包括:厂商名、牌号、型号、规格、重量、每捆根数等;
2.标志应清楚、牢固可靠;
目视
包装
1.需完整、不可破坏而使产品受损;
目视
铝型材进料检验标准

铝型材进料检验标准————————————————————————————————作者: ————————————————————————————————日期:ﻩ※※目錄※※REV. ECN NO. 修訂內容备注1.0 初版發行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我司外购铝合金型材进料检验标准。
2.范围:适用于我司所外购的铝合金型材进料检验规则等标准。
3.参考或引用标准:GB 5237.1-20044.定义:4.1基材:基材是指表面未经处理的铝合金型材。
4.2装饰面:指铝型材加工成成品之后,消费者可以看见的表面;或为产品喷涂面,外观A级面。
5.要求:产品的牌号,状态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1合金牌号供应状态6061T46.2化学成分:型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190-1996的规定。
6.3尺寸允许偏差:6.3.1型材横截面尺寸允许偏差详见图纸中,其尺寸公差要求或其技术规范。
图1表26.3.2平面间隙允许偏差:把直尺横放在型材平面上,如下图2所示。
型材平面与直尺之间的间隙应≤80×0.4%=0.32mm。
图26.3.3型材的弯曲度:型材的弯曲是将型材放在平台上,借自重使弯曲达到稳定时,沿型材长度方向测量得的型材底面与平台的最大间隙(H),如下图3,下表3所示。
图中L为型材全长。
(交货最好为1.6m±15mm)。
图3表3-检验合格标准表型材长度L(M) 合格标准值H(mm)3.2 ≤1.61.6 ≤1.06.3.4型材的扭拧度:扭拧度的测量方法是:将型材放在平台上,借自身之重达到稳定时,沿型材的长度方向,测量型材底面与平台之间的最大距离N。
如下图4所示,从N值中扣除该处的弯曲值即为扭拧度。
检验标准详见下表4。
图4型材长度L(M) 合格标准值N(mm)3.2≤2.81.6 ≤2.0表46.3.5型材长度允许公差:型材长度小于6M时,允许偏差为+/-15MM;6.3.6型材端头切斜度允许偏差:型材端头切斜度不应超过2°。
铝材检验标准

5.1.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测项目
判定标准
仪器/方法
判定
CRI
MAJ
MIN
型材外观
变形
长度上下变形不超过1.5/mm,长度左/右不超出0.6/mm。
目测/塞规/水平台
○
披锋
不能有刮手感觉
目测
○
刮伤
面积≤0.1㎡或长度≤2㎜
目测
○
色差
同批内外颜色不一致
目视
○
脏污
表面或内槽有油渍、污渍
包装规范
珍珠棉双层、30/条,两端拉伸膜扎好,
一箱/180条。
目视/计数器
○
紫外光线老化实验
表面脱色
UVA:340,辐照:475mins,温度:60℃;喷水:5mins,冷凝:235mins;温度:50℃
喷水:5mins;共测试144/H;循环:12次
QUV实验箱
○
百格测试
附着力度
用百格刀在型材表面上划出长、宽1㎜的方格100个,用3M胶纸粘贴紧垂直90角度撕下,超出3个格表面镀层脱离,为不合格
文件编号
JS-WI-001
版本/次
A/0
页码
2/2
文件名称
铝型材来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验规范/标准
文件类别
三级文件
1.0目的:
1.1.规范本公司对型材来料的检测,确保型材来料品质满足本公司产品需求。
2.0范围:
2.1.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型材进料检验。
3.0定义:
3.1.无
4.0职责:
4.1.品管部:IQC负责五金件来料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目视
铝型材来料检验标准

铝型材来料检验标准
铝型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铝型材的质量,对于来料的检验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铝型材来料检验的标准及方法。
首先,对于铝型材的外观检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表面应该平整光滑,无明
显的凹凸、裂纹和氧化斑;色泽应一致,无色差和色斑;长度和宽度应符合要求,无明显的变形和扭曲。
此外,还需要检查铝型材的表面涂层是否均匀,无脱落和气泡现象。
其次,对于铝型材的尺寸检验,应该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测量。
主要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的测量,确保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另外,对于铝型材的化学成分检验,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主要包括铝合金
的成分、杂质含量等检测,确保铝型材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性
能的检测,确保铝型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最后,对于铝型材的包装检验,应该注意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数量
是否准确等方面的检查,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的来说,铝型材来料检验标准需要从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包
装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只有确保铝型材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其在后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性能,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铝型材来料检验标准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保障使用安全。
铝型材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铝型材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铝型材生产过程的检验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原材料检验:对铝材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2. 材料准备检验:对铝型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具、刀具和辅助材料等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3. 模具加工检验:对模具的加工工艺和尺寸精度进行检验,确保模具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4. 型材挤压检验:对铝型材挤压过程的参数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挤压工艺稳定可靠。
5. 热处理检验:对铝型材进行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检验,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6. 表面处理检验:对铝型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和质量进行检验,如阳极氧化、电泳涂装、喷涂等,确保表面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7. 尺寸检验:对铝型材的外观尺寸、形状和直线度等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8. 化学成分检验:对铝型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确保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9. 特殊性能检验:根据不同用途的铝型材,进行特定的性能检验,如抗拉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10. 表面缺陷检验:对铝型材的表面缺陷进行检验,如气泡、
裂纹、砂眼等,确保产品外观质量。
11. 包装检验:对铝型材的包装进行检验,确保包装合理可靠,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产生损坏。
铝型材外观 检验标准

铝型材外观检验标准
一、表面平整度
铝型材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凹凸、起伏现象。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不应有明显的视觉色差或光泽差异。
二、颜色一致性
同一批次的铝型材颜色应保持一致,无明显色差。
表面颜色应均匀,无明显氧化色斑或其他杂质色斑。
三、表面划痕
铝型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刮擦痕迹或撞击凹痕。
划痕的长度、深度和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砂眼与气孔
铝型材表面不应有砂眼和气孔,如发现应进行补焊、填塞或修复。
砂眼与气孔的存在会影响铝型材的美观度和耐腐蚀性能。
五、光泽度
铝型材表面的光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不同用途的铝型材其光泽度标准可能不同,以ASTM标准为例,可分为亚光、半光和全光三种类型。
六、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厚度
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保证铝型材的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而言,氧化膜厚度应在10-20微米之间。
七、表面清洁度
铝型材表面应清洁,无油污、灰尘和其他杂质。
清洁度差的铝型
材会影响其外观和使用性能。
八、尺寸偏差
铝型材的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不同规格和用途的铝型材其尺寸偏差标准可能不同,以ASTM标准为例,尺寸偏差应控制在±0.5mm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型材检验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型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型材。
2技术要求
2.1 铝型材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工程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尺寸允许
偏差按表 1 执行(铝型材开口尺寸除外)。
表 1
截面尺寸 /mm
公差截面尺寸 /mm
公差
大于至大于至
0 1 ±0.1 19 25 ± 0.25
1 2 ± 0.12 25 38 ± 0.30
2 3 ± 0.14 38 50 ± 0.36
3 4 ± 0.16 50 100 ± 0.61
4 6 ± 0.18 100 150 ± 0.86
6 12 ± 0.20 150 200 ± 1.12
12 19 ± 0.23 200 350 ± 1.37
铝型材的长度尺寸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中的技术要求约定执行。
2.2 铝型材的材质为 6063-1/T。
2.3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指标符合国标规定要求。
2.4 铝型材表面质量要求。
2.4.1 铝型材表面氧化处理后,其色泽与光亮均匀一致,无脏污。
如果有缺陷,按表 2 要求检验。
表 2
序号缺陷名称检验范围表面质量要求
外露正面
沙孔和气泡直径< 0.25 mm,在 25 平方厘米内允
许有 2 个,相距≥ 20 mm
以 25 平方厘米为单位的缺陷每米允许存在的缺陷数≤ 2,但缺陷数相距300
1 沙孔、气泡在铝型材外露正面mm
沙孔和气泡直径< 0.25 mm,在 25 平方厘米内允
外露正面
许有 3 个,相距≥ 30 mm
以 25 平方厘米为单位的缺陷每米允许存在的缺陷数≤ 2,但缺陷数相距330 在铝型材外露正面mm
外露正面
mm,
斑点直径< 1-2 在 25 平方厘米内允许 1 个,
2 斑点以 25 平方厘米为单位
每米允许存在的缺陷数≤ 2,缺陷数相距 400mm 的缺陷在铝型材外露正面
铝型材外露正面
长度< 20 mm,正面允许有深度≤ 0.1mm,宽度≤
3 划伤0.05mm,遮蔽位允许有深度≤0.3mm ,宽度≤
划伤方向沿铝型材长度方向
0.1mm ,每米范围内划伤条数为 2 条,相距 500 mm
4 以上各类缺
面积不超过铝型材表面的 % 5 陷数总和
5 裂缝铝型材表面不允许
6 变形铝型材表面以轮子在变形位是否能通过为准,不能通过不允
许
7 色差铝型材表面不允许,“特殊”情况按程序执行。
2.4.2 铝型材坯料,表面色泽一致,无脏污。
如果有缺陷,按表 3 要求检验。
表 3
序号缺陷名称检验范围
铝型材表面
1 沙孔以 25 平方厘米为单位的缺陷
在铝型材表面
说明:如果 25 平方厘米内有
为单位的缺陷。
2 划伤铝型材表面
表面质量要求
沙孔和气泡直径< 0.3 mm,深度≤ 0.1 mm,在 25 平方厘米
内允许有 4 个
每米允许存在的缺陷数≤4,但缺陷数相距250 mm
5 个缺陷点时,允许一米范围内有 3 个以 25 平方厘米
长度≤ 40 mm ,深度≤ 0.1mm,宽度≤ 0.1mm 每米范围内划伤条数为 3 条,长度方向相距300±
30 mm,周长方向相距50± 10mm
3 以上各类缺陷
面积不超过铝型材表面的 % 5 数总和
4 裂缝铝型材表面不允许
5 非金属压入物铝型材表面不允许
6 变形铝型材表面不允许
3检验方法
3.1 铝型材的随机抽样检验按工厂相关抽样规定。
3.2 铝型材的截面外型尺寸和厚度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尺寸用卷尺测量。
3.3 铝型材坯料表面和铝型材氧化表面质量在适应的自然光线下目测,目测距离为45± 5cm。
3.4 铝型材坯料在抛光后的表面质量检验在规定的灯光下按抛光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检验。
3.5 铝型材坯料的化学成份的符合性检验,在铝型材抛光后,氧化处理,检验表面材料在氧
化后材质偏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