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饮食文化杂谈
潮汕饮食文化杂谈

提到素菜,不得不提下潮汕地区民间的一种食俗-----“七样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吃。味道鲜甜可口,是颇具特色的潮汕美食。这七种蔬菜一般是:春菜,厚合菜(即君达菜),芹菜,韭菜,大芥菜,飞龙菜(即波菜),青蒜。把七种蔬菜同时放在一个锅里煮熟,全家人一起享用。都是在每年春节刚过,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吃,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喝一大碗,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潮汕先民的饮食材料的谱系很广,除了薯芋、稻米、鱼鲜和家畜等这些主食之外,蛇蛙龟鳖,大至野象,小如昆虫,无不成为潮汕先民口中的美食。由于这种饮食习惯的渊源,到了现代,潮汕人饮食谱系之广,在全国乃至广东省内还是数一数二。例如许多潮汕人出差到外地,都发现很多地方的人们不吃或不喜欢吃动物内脏、鱼头,但在潮汕地区,这些东西的价钱要比瘦肉还贵很多,就是潮汕人喜欢吃这些东西的缘故。不仅仅是猪,在潮汕地区,牛也是一身都是宝贝的。从牛肉火锅就可以看出,整桌都是牛,像牛肚、牛百叶、牛筋、牛腩、牛杂、牛肉丸、牛肉,其中牛肉还分瘦肉、肥肉、牛吊龙、牛腱肉等等,就连汤底都是用牛骨熬制的,搭配的青菜也就只有生菜、白萝卜、土豆。
一个地域的人们的饮食文化,一方面受到祖先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必然受到该地域气候、水土、物产及与外来文化交往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潮汕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既有利于发展农牧业和渔盐业,又有沟通内陆与海外之交通便利。潮汕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蔬菜水果品种不胜其数,誉为物华天宝,实不为过。
略论潮汕饮食文化的特点

略论潮汕饮食文化的特点我是潮汕人,潮汕人对于饮食这方面比住房等其他方面都要注重,生在潮汕,食在潮汕。
潮州菜也称潮菜,是粤菜三大菜系乊一,源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府菜很相似。
潮州菜中最出名的是海鲜和素菜。
潮州名菜有 *蒸鹅 *潮州冻蟹*潮州粉果 *蚝烙 *虾球 *反沙芋(翻沙芋)*卤水拼盘 *卤水豆腐。
潮汕有一句俗语:“无鲜(海鲜)不成筵”,粤菜是“无鸡不成宴”,近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靠近海边,海鲜品种多,潮汕人很喜欢吃海鲜。
写下“被贬潮阳路八千”的唐代大文豪韩愈到潮州任刺史时的著作《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当中就描绘了海产品,如鲎、蚝、蛤等。
潮汕民间流传的“欲食好鱼马鲛鲳,欲娶雅麽苏六娘”其中“马鲛鲳”就是指海产品马鲛鱼及鲳鱼,摆海鲜宴现时不但在潮汕城市,而且在农村也颇成风气。
潮汕人管摆酒席叫“做桌”,赴宴叫“食桌”。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一些商贸成行成市的乡村,连龙虾、鲍参鱼翅等“阳春白雪”也“跳”上桌,白鳝、墨鱼乊流只算是“麻麻地”,一般都是请厨师上门烹调,像上述这类海鲜宴,“每围台”一般要千五上下,这对于“洗脚上田”的农民来讲,难免有奢华、攀比乊嫌。
潮汕小食非常多,不胜枚举。
旧时潮汕民间俗信,时节多,神灵多。
许多潮汕小吃原本就是拜神的贡品,如春节的"菜头粿"(意,彩头)、“甜粿”,妈祖生(诞辰)的“面线”(意,长寿),端午节的“粽球”,中秋节的“月饼”等等,俗话说“节做时粿”,那时候,什么时节吃什么小吃都有一定的觃矩。
潮汕小吃则是无米不成粿。
一个潮汕方言“粿”字就将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尽。
在潮汕字典中“粿”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大米粉做皮,有馅的果品。
韭菜粿因为皮是番薯粉,馅是蔬菜,俗称“无米粿”,可见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
早先,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潮汕,按祖籍的习惯,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
这就是“粿”的来历。
“潮汕小食大名堂”,小食或称小吃,是潮州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食大致可分为肉类小食及米面小食,如蚝烙、肉丸、海鲜丸、肉卷便属于肉类小食,而萝卜糕、绿豆饼、芋泥便属于后者,芋泥和白果汤便常常登上宴席等大雅乊堂。
2021潮汕地区食文化论略范文1

2021潮汕地区食文化论略范文潮汕饮食文化论文第四篇:潮汕地区食文化论略 摘要:广东潮汕地区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饮食风味。
其烹饪原料丰富, 表现在水产类原料丰富, 蔬菜瓜果种类多样, 调料品种繁多。
粿文化、粥文化以及工夫茶文化, 彰显当地的饮食文化特色。
关键词:潮汕地区;饮食特色; 烹饪原料; 粥文化; 粿文化; 工夫茶; Discussionson Catering Culture in Chaoshan Area Abstract:Thelong-standing catering culture in Chaoshan area gives birth to unique catering flavor.The plentiful cooking materials are reflected in the abundant aquatic materials, vari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 great variety of seasonings.The "Guo" culture, porridge culture and Gongfu tea culture demonstrate the features of local catering culture. 潮汕属粤东沿海地区,东北边与福建省交界, 西北与与梅州市相邻, 西接汕尾市, 东南濒临南海。
从行政区划上看, 广义的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以及大埔、丰顺地区。
狭义的潮汕地区仅指清朝的潮州府地区, 即“潮州三市”:潮州、汕头、揭阳。
饮食文化是潮汕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一、潮汕地区的饮食特色 潮州菜源于广东潮州(今潮汕) , 简称潮菜,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与广府菜 (广州菜) 、客家菜 (东江菜) 并称为粤菜。
潮州菜特色十分明显, 选料广博、用料讲究、注重刀工、注重生猛清鲜、讲究原汁原味、菜肴口味清醇等, 极具有岭南文化特色。
我说潮州食文化

我说潮州食文化如果您问我:什么东西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那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是饮食”因为饮食是由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是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东西,所以它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
我的家乡是潮州,它是一个座落在中国南方的城市,是着名的侨乡,这里的美食也是享誉世界,现在就由我为您一一道来。
潮州临近海洋,潮菜也是以烹饪海鲜大餐而出名。
潮州的海产品个头都很大,而且肉质鲜美,烹饪的时候又非常的讲究,再加上厨师出色的刀工,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让您品尝后流连忘返。
着名的就有潮州大鱼丸,鲍膀木瓜船等等。
现在的潮州的海鲜大餐已经走出了家门,飞往了世界各地,连老外吃了都说:verygood!”所以潮州菜也为潮州赢得了无限荣光。
潮州小吃也是潮州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小吃具有选材简单,制作讲究美味可口的特点。
它的种类繁多。
着名的就有猪脚圈”春卷”糕粿”肖米”等。
这些小吃在潮州随处可见,体现了其来自民间,服务民间的宗旨。
由于它美味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现在潮州小吃已经走进了各地酒店,成为了餐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它也深受外国朋友的喜爱,据说曾经有位日本的外交官员来到潮州,吃了我们的潮州小吃后,非常开心,还叫咱们的厨师多做几个打包带回日本呢!说完了吃,没有的喝那怎么行。
说起喝,那当然是要说说咱潮州的功夫茶了。
潮州的工夫茶也是世界闻名的。
只要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
冲泡工夫茶的茶具很奇特。
它是由一个小茶壶,一个木炭炉,四个小杯子,一个大茶盘组成的。
冲泡的茶叶一般是潮州的凤凰茶。
冲泡的时候有很多的形式。
首先,您冲泡的第一遍茶不可以喝,要刮掉浮上来的沫”,然后将它们倒掉。
接着再冲第二遍,冲的时候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形式。
然后这样一泡香喷喷的工夫茶就冲好啦。
冲好的茶闻起来香气扑鼻,喝进嘴里香甜可口,真是味道好极了。
工夫茶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形式,据说是以前的劳动人民为了对付地主的剥削而想出的办法,这也体现了潮州人民的智慧。
潮汕饮食文化内涵

潮汕地区有丰富的腌制和泡制 食品,如咸菜、酸菜等,这些 食品经过特殊处理,口感独特
。
潮汕饮食的独特风味
口味浓郁 注重原汁原味
色香味俱佳 营养丰富
潮汕菜口味浓郁,多用鱼露、沙茶酱、豆瓣酱等调料,味道独 特。
潮汕菜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烹饪过程中尽量保持食材的原有 风味,口感鲜美。
潮汕菜讲究色香味俱佳,注重菜品的颜色搭配和造型美观,让 人食欲大增。
传统与创新
传统烹饪技艺
潮汕饮食文化注重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潮汕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口味而闻名,如炖、焖 、炊、炒等技艺,以及独特的调味品如沙茶酱、鱼露等。
创新精神
尽管潮汕饮食文化注重传统,但并不排斥创新。近年来,潮汕菜不断吸收其他地区的烹饪技艺和食材 ,创新出更多元化的口味和菜式。这种创新精神使得潮汕饮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
培养国际化餐饮人才
加强餐饮从业者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一批能够走向 国际的潮汕餐饮业人才。
潮汕饮食文化的教育普及
开设潮汕饮食文化课程
在中小学和高校开设潮汕饮食文化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潮汕饮食 文化的历史、特点和价值。
编写潮汕饮食文化教材
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潮汕饮食文化教材,系统介绍潮汕菜的特点、烹 饪技巧和食材知识。
对潮汕地区旅游的影响
吸引游客体验潮汕美食
潮汕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 美味佳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成为潮汕旅游的一大特色。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潮汕美食的推广和传播,带动了当地 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 观的收益。
对潮汕地区文化传承的影响
传承传统烹饪技艺
潮汕饮食文化中的烹饪技艺和独特风味 ,是经过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通过推广和保护,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 传承这些宝贵的技艺。
潮汕饮食文化

潮汕饮食文化潮汕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著名侨乡。
潮汕地区饮食文化的历史与特色潮汕饮食文化是粤东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文化。
潮汕人一些独特的饮食,如潮州粥、工夫茶、潮汕腌酱菜、潮汕小吃等,则是由于潮汕地区特定的气候、水土、物产等诸多因素及人文因素而形成的。
潮汕的地理位置潮汕地区位于粤东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年日照2000~300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气候温和(年均22摄氏度),四季常青,终年无雪,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万物生长,也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潮汕地区有山地也有平原﹙各占一半﹚,大体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的凤凰山、莲花山、大北山、小北山、大南山、南阳山和桑浦山七大山系总称为莲花山系,连绵延续,峰峦迭翠,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桑浦山一带滨海的海蚀岩地貌,属全国罕见。
潮汕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等几大河流,贯穿整个潮汕大地,形成银蛇飞舞、河流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带和冲积平原,为潮汕人提供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潮汕东南濒临南海,更显浩翰无际。
海岸线延续389公里,大小岛屿126个(最大的南澳岛面积为108平方公里),海区陆棚面积36000平方公里,形成半月形的黄金海岸。
所以,潮汕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既有利于发展农牧业和渔盐业,又有沟通内陆与海外之交通便利。
潮汕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蔬菜水果品种不胜其数,誉为物华天宝,实不为过。
潮汕的饮食特点一、用料广博而讲究,以烹制海鲜见长潮汕地区东临南海,海产资源极其丰富;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产品、水产品、地方土特产种类繁多,这为潮菜提供丰富的选料基础。
首先选料广博,选料广博在于不论是海产、农产、水产、特产、家禽、家畜,还是山珍干货、野味草药,都可“入肴来”。
其次,用料讲究,从质量上力求鲜活;在规格上,根据不同菜肴品种的成菜要求,严格选择不同原料、不同部位、老成嫩、季节要求以及用料数量。
潮汕菜的饮食文化与习俗

潮汕菜的饮食文化与习俗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潮汕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吸引了许多食客。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潮汕菜的饮食文化和习俗,以及其中一些受欢迎的菜肴和特色。
一、潮汕菜的特点潮汕菜注重原汁原味,坚持用新鲜的食材烹饪。
与其他地区的粤菜相比,潮汕菜更加讲究清淡的口味,并且独特之处在于其独创的烹饪技巧。
1.1 清淡口味潮汕菜以其清淡、鲜美而广受喜爱。
相比较其他地区的重口味烹饪风格,潮汕菜更注重原汁原味,让食材的鲜味得到更好的保留。
优雅的风味和清新的口感使潮汕菜成为广东菜系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1.2 精细烹饪技巧潮汕菜的烹饪技巧非常独特,主要包括打磨、剁、切、刨、炖、透、焖等。
这些技巧使得食材更加入味,口感更加细腻。
潮汕菜常见的烹饪方法有:鲜花鱼、盐焗鸡、花雕醉鱼等。
二、潮汕菜的饮食文化2.1 宴客习俗潮汕地区有着丰富的宴客文化。
在传统的潮汕宴席中,通常会有十二道菜或更多。
这些菜肴既有冷盘、热菜,又有糟食、糕点,并且每道菜的顺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要求。
宴席上,座位有明确的分配,长辈和贵宾会坐在主桌,而晚辈和普通宾客则会分散在其他桌位。
这种传统的座位分配体现了潮汕人对尊重和孝顺的重视。
2.2 食材选择潮汕人崇尚新鲜的食材。
在选择食材时,他们会优先选择海鲜、河鲜等水产品。
由于潮汕地区位于海滨和河流交汇处,这里的食材资源非常丰富。
潮汕菜以其新鲜、美味而闻名,这也得益于潮汕人对食材的选用。
三、潮汕菜的代表菜肴3.1 潮汕砂锅粥潮汕砂锅粥是潮汕菜中非常著名的菜肴之一。
这道菜以其浓郁的米香和滑嫩的口感而受到食客的喜爱。
制作潮汕砂锅粥的关键在于选用上等的米和高汤,并在火候掌握上下足功夫,使得砂锅内的材料可以完美融合在一起。
3.2 潮汕牛肉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一道非常具有特色的菜肴。
它以清淡口味和鲜嫩的牛肉片为特点。
在火锅底料的选择上,潮汕人通常会选用牛骨熬制出的高汤,使得火锅的味道更鲜美。
潮汕饮食文化杂谈

潮汕饮食文化杂谈潮汕饮食文化杂谈我国烹饪文化历史悠久。
其中,最有影响也是社会公认的是,鲁、川、粤、闽、苏、浙、湘、皖八省的烹饪流派,即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
潮菜即是八大菜系之粤菜中的一个分支。
她产生于南海之滨,因烹制海味见长,并随一千多万海外潮人将潮菜文化带往海外而使潮菜声名远播四海五洲。
因此,要探讨潮汕人独特的饮食文化,不能不考察整个潮汕大文化中的相关因素。
潮汕地区,一般指现在的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市。
一个地域的人们的饮食文化,一方面受到祖先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必然受到该地域气候、水土、物产及与外来文化交往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潮汕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既有利于发展农牧业和渔盐业,又有沟通内陆与海外之交通便利。
潮汕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蔬菜水果品种不胜其数,誉为物华天宝,实不为过。
潮汕先民的饮食材料的谱系很广,除了薯芋、稻米、鱼鲜和家畜等这些主食之外,蛇蛙龟鳖,大至野象,小如昆虫,无不成为潮汕先民口中的美食。
由于这种饮食习惯的渊源,到了现代,潮汕人饮食谱系之广,在全国乃至广东省内还是数一数二。
例如许多潮汕人出差到外地,都发现很多地方的人们不吃或不喜欢吃动物内脏、鱼头,但在潮汕地区,这些东西的价钱要比瘦肉还贵很多,就是潮汕人喜欢吃这些东西的缘故。
不仅仅是猪,在潮汕地区,牛也是一身都是宝贝的。
从牛肉火锅就可以看出,整桌都是牛,像牛肚、牛百叶、牛筋、牛腩、牛杂、牛肉丸、牛肉,其中牛肉还分瘦肉、肥肉、牛吊龙、牛腱肉等等,就连汤底都是用牛骨熬制的,搭配的青菜也就只有生菜、白萝卜、土豆。
潮菜的主要烹调技法有败、炖、煎、炸、炒、煽、泡、扣、清、淋、灼、卤、熏、滚、烧等十几种,用料广博,色、香、味、形并美,独具特色:一是水产类品种特别多。
潮汕漫长的海岸线和广博的海产资源一直是潮菜的主要用料。
因此,潮菜以烹制海鲜见长。
海鲜种类也是多样,像大闸蟹、三目蟹、虾姑、虾、螺、血蚶、薄壳、蚝(就是牡蛎)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饮食文化杂谈我国烹饪文化历史悠久。
其中,最有影响也是社会公认的是,鲁、川、粤、闽、、浙、湘、皖八省的烹饪流派,即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
潮菜即是八大菜系之粤菜中的一个分支。
她产生于南海之滨,因烹制海味见长,并随一千多万海外潮人将潮菜文化带往海外而使潮菜声名远播四海五洲。
因此,要探讨潮汕人独特的饮食文化,不能不考察整个潮汕大文化中的相关因素。
潮汕地区,一般指现在的、和揭阳三市。
一个地域的人们的饮食文化,一方面受到祖先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又必然受到该地域气候、水土、物产及与外来文化交往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潮汕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既有利于发展农牧业和渔盐业,又有沟通陆与海外之交通便利。
潮汕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蔬菜水果品种不胜其数,誉为物华天宝,实不为过。
潮汕先民的饮食材料的谱系很广,除了薯芋、稻米、鱼鲜和家畜等这些主食之外,蛇蛙龟鳖,大至野象,小如昆虫,无不成为潮汕先民口中的美食。
由于这种饮食习惯的渊源,到了现代,潮汕人饮食谱系之广,在全国乃至省还是数一数二。
例如许多潮汕人出差到外地,都发现很多地方的人们不吃或不喜欢吃动物脏、鱼头,但在潮汕地区,这些东西的价钱要比瘦肉还贵很多,就是潮汕人喜欢吃这些东西的缘故。
不仅仅是猪,在潮汕地区,牛也是一身都是宝贝的。
从牛肉火锅就可以看出,整桌都是牛,像牛肚、牛百叶、牛筋、牛腩、牛杂、牛肉丸、牛肉,其中牛肉还分瘦肉、肥肉、牛吊龙、牛腱肉等等,就连汤底都是用牛骨熬制的,搭配的青菜也就只有生菜、白萝卜、土豆。
潮菜的主要烹调技法有败、炖、煎、炸、炒、煽、泡、扣、清、淋、灼、卤、熏、滚、烧等十几种,用料广博,色、香、味、形并美,独具特色:一是水产类品种特别多。
潮汕漫长的海岸线和广博的海产资源一直是潮菜的主要用料。
因此,潮菜以烹制海鲜见长。
海鲜种类也是多样,像大闸蟹、三目蟹、虾姑、虾、螺、血蚶、薄壳、蚝(就是牡蛎)等等。
在潮汕,如果有人端盘血蚶上来请你吃,趁热一定抓几个。
就算你看见对面那个人满手满嘴鲜血,也不要犹豫。
因为血蚶的美味,只有吃的人自己知道。
这个壳类生物熟了以后,里面有很多看来血淋淋的汁,有人看吃时那嘴角滴血,如同野人茹毛饮血,尖叫着跑开;有人看血红的汁从美女指缝流到雪白的手臂上,只觉得性感得要命。
好吃是真的。
汁液浓稠带着海洋的气息和特殊的香气,蚶肉脆嫩又甘甜,并非一般的壳类海鲜可比。
吃血蚶要的是壳半开不开,所以不会投到滚水里,恰好处的水温和时间叫蚶壳松动,自己剥开。
血蚶的做法特别简单,煮上一锅开水,晾一会等待水温差不多90度左右的时候,往血蚶上头浇就可以了。
薄壳也是潮汕特有的一种海鲜,它的学名叫“寻氏肌蛤”,是潮汕人极为喜爱的一种壳类海鲜,其营养价值颇高。
一般家常的吃法用“金不换”(一种中草药)清炒,它壳薄肉鲜,没事的时候可以一直在那里吃,吃薄壳跟磕瓜子一样会上瘾,根本停不下来,一碟又碟,吃到最后不见人,只见一堆壳,它也是啤酒的好搭档。
除了清炒,还能煮粿条,去壳的“薄壳米”炒葱则成为佐粥的美味小菜。
潮汕地区以鲜、清淡为主,所以上头那些海鲜大多都是清蒸,偶尔像三目蟹、虾姑会有炒着吃的。
有些海鲜可以有多种做法,如蚝,就可做成多种多样的潮菜菜式,如用上汤,配上新鲜蔬菜,做成蚝汤;渗于糕糅中做成炒糕糅;或者拌以薯粉、鸡蛋,煎成”蚝烙”,虽然也有这种小吃,但是还是数潮汕地区的正宗好吃,配上桔油或者辣椒酱更是美味。
还有各种鱼类(金枪鱼、沙尖鱼、鲮、英哥鱼(就是鹦嘴鱼)、竹仔鱼(学名叫棘身皮剥鲀)等等,其中竹仔鱼是我特别爱吃的一种鱼,它有一层灰灰的皮,做之前需要剥掉,它的鱼骨软软的,可以直接嚼着咽下。
说起“竹仔鱼”,还有一个小故事,以前“竹仔鱼”指的并不是一种鱼,而是一根专门打小孩屁股的小竹条。
在家里小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往往会用这根小竹条教训一下小孩子,然后跟小孩子说如果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就得吃一顿“竹仔鱼”。
每一个潮汕小孩子因为害怕吃“竹仔鱼”,所以以后不敢犯错误了。
二是素菜多样。
潮汕四季如春,田园素菜,鲜嫩可口,所用的青蔬种类众多,除了有芹菜、白菜、生菜、土豆、黄瓜、冬瓜、豆腐等随处可见的蔬菜外,还有一些其地区很难得一见的蔬菜,例如:发菜、番薯叶、苋菜、通心菜、西洋菜等,既体现田园风味,又有潮汕特色。
素菜大多炒着吃,亦或者做成汤菜。
提到素菜,不得不提下潮汕地区民间的一种食俗-----“七样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吃。
味道鲜甜可口,是颇具特色的潮汕美食。
这七种蔬菜一般是:春菜,厚合菜(即君达菜),芹菜,韭菜,大芥菜,飞龙菜(即波菜),青蒜。
把七种蔬菜同时放在一个锅里煮熟,全家人一起享用。
都是在每年春节刚过,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吃,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喝一大碗,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潮菜极为重视汤品,无论日常生活的饭菜,亦或是筵席的酒菜,菜色无论多少样,都以汤为重要。
这种汤,种类很多,汤水都较讲究,料子也较丰富。
潮语中的“汤”就是代表这一席菜色做得好不好的标准。
但它与粤菜老汤的浓稠和只在餐前饮用不同。
潮菜汤品极其追求清淡鲜美和营养价值,大多都是用骨汤熬制的,口感会更好,在放点青菜就可以了;或者是炖老鸭汤、乌鸡汤,再往里头加点中药材,既补身体,又可使整桌菜色更显丰富。
我最喜爱的一道汤菜就是西洋菜猪血汤,在潮汕地区,西洋菜跟猪血绝对是最佳搭配,然后在放点猪肝之类的宝贝味道更美味,西洋菜猪血汤有解毒、清洗肺部垃圾和灰尘的作用,在早上吃最好的。
还有茶树菇老鸭汤,放点北芪很是滋补,味道也很鲜美。
最普通的汤就像生菜配牛肉丸汤,看着很普通,但是两者放一起无异于增加了这道菜的美味,生菜跟牛肉丸在潮汕地区可是绝配的。
说起潮汕牛肉丸估计都家喻户晓了吧,潮汕牛肉丸都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
非常有嚼劲,一咬下去满嘴的汤汁,牛肉的香味回味无穷。
当然,吃牛肉丸必须配上潮汕沙茶酱才更有风味。
提起来牛肉丸,就不得不说下粿条,它是潮汕地区特产,跟的河粉很像,但又是不一样的。
它是采用米、麦以及其他杂粮所制成的副食品,像北方的面食一样,做法多样,可以当做主食。
牛肉丸粿条汤、炒牛肉粿条、牛肉干粿等。
不难看出,粿条与牛肉也是绝配的。
介绍下牛肉干粿吧,就是先把粿条、牛肉煮熟捞起,放上沙茶酱拌匀,再来一碗生菜牛肉丸汤,这就是一顿美味的午饭了。
粿条还能用来做成的一种早点,叫做“粿汁”,它是用“炒粿”所用的那种“米粿”,切成条状加水煮至成酱状才进食的。
这种粿汁有米的香味,吃时往往以卤汁、卤肉作菜,也有人用卤豆干等。
粿汁只有晨早可以食到。
清早起来,不大想吃其他东西,这时粿汁一碗,卤肉一块,油炸豆干三四角,便是经济而美味的早点了。
三是甜菜品种多。
潮汕地区历史上是蔗糖的主要产区之一,潮汕人很早以前就掌握了一套榨蔗糖的方法,为制作多种甜菜品种提供了基本原料。
在烹调技术的运用上根据原料各自的特点,采用一系列不同的制作工艺,使品种丰富多彩。
这是潮汕人喝粥的好配菜。
例如:贡菜、橄榄菜、脆瓜、香菜心、酱瓜、甜瓜脯等等。
这类物质统称为“潮汕杂咸”,指的就是潮汕地区所有佐餐小菜,种类繁多,除了上述所说果蔬菜之类,还有水产类,如:鱼仔、咸蟹、腌虾姑、薄壳米、红肉米(一种细小的贝类)等。
这类杂咸较为鲜美可口,但保质期较短,有较强的时节性。
海鲜腌制品不仅是早餐配粥小菜,也是潮汕人晚餐和宵夜的美味佳肴,是下酒不可或缺的小菜。
“鱼饭”等煮熟的海产品也一般被归入其中,常见的有巴浪鱼、吊景鱼、小公鱼等。
这么多的“潮汕杂咸”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橄榄菜”了,潮汕人没有一个没吃过并对其爱不释手的,它是我们潮汕地区的特产,由精选橄榄、芥菜叶、花生油、麻油、盐加工腌制而成。
浓香可口,促进食欲,是白米粥最佳伴侣。
四是酱碟佐料多,咸、甜、酸、香、辣,各有讲究。
酱碟是潮菜烹调的主要助味品,上至筵席菜肴,下至地方风味小食品,基本上每道菜都必配以各式各样的酱料,或一菜一佐料,或因人而异,因菜而异,令人叹为观止。
如生炊海鲜、生炊龙虾,必配桔油;生炊螃蟹。
必配末醋;卤鹅、生滚鲤鱼,必配蒜泥醋;烧鹅,必配梅膏;烧乳猪,必配甜酱;烧海螺,必配梅膏、芥末等。
不得不提的就是沙茶酱,这应该是潮汕独有的一种调味品,它是一种混合型调味品。
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但比起北方人吃辣椒的大辣特辣,,那就不必说了。
所以,潮汕人不具备“辣妹子”的性格。
五是崇尚新鲜,讲究清淡。
在菜肴的色泽清淡、鲜艳、有光泽;在调味方面,控制各种调味品的分量,特别是有刺激性的调味品,使菜肴的味道偏于清芳;其次在烹制菜肴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用油量,不使菜肴显得过于肥腻,大多做法都是清蒸。
讲究“鲜”的特色,则主要是强调烹调原料要新鲜,如海产品都要求鲜活,蔬菜原料也要新鲜。
六是特色小食、点心多。
如甜粿、鼠壳粿、水粿、无米粿、菜头粿、牛肉丸、鱼丸、虾丸、糯米胀猪肠、蚝烙、卤味、老妈宫粽球等,不胜枚举。
在潮汕字典里,“粿”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大米粉做皮,有馅的果品。
“卤”即卤汁,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而成的汤水。
上头已经提过几种美味小吃了,下面我就介绍下其余一些。
甜粿,以前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做。
是以糯米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掺入白砂糖或红糖,并拌入水份搅拌均匀成为糯米浆糊,盛放入专用粿帕,放在粿箕上装入蒸笼,用炉火加热蒸熟,至上加热蒸好几个小时不等。
冷却后用纱线牵拉切成一片一片直接食用,也可拌上鸡蛋放在平底铁锅上,用植物油煎至金黄色,香酥可口,风味独特,深受我的喜爱。
鼠壳粿,以前大都是清明时节祭祖的时候会做。
采鼠曲草,洗净晒干,下鼎炒热,加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作为粿皮。
再将团块分成小块,捏成圆饼,中包粿馅,大体上有甜、咸、双拼三种,甜的多用绿豆沙、红豆沙,加芝麻、炒花生末、橙糕、皮、白砂糖调制成馅,著名的是揭阳乒乓粿,在里头放上瓜册”(糖腌冬瓜片)、花生仁(先炒熟、撮去外膜)等剁碎,用温开水拌和(水以馅能捏握成团而不粘手为度)。
因此,鼠曲粿又称“乒乓粿”。
咸馅有糯米饭加香菇、肉丁、虾米、花生仁、香料等;双烹则一半是甜的一半是咸的。
包制粿馅之后入木模压印,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
其中,咸的鼠壳粿的粿皮拌有红曲(现在多用色素),加上馅料是糯米饭,我们又叫它红桃粿或者饭粿。
水粿,这是我的最爱啊!它是由米浆蒸制而成,形状小巧玲珑,像只厚厚的小碟,很洁净的白色,在中间凹下去的地方乘上刚热炒出来的菜脯粒,和用红糖熬制的糖浆,咸咸的甜甜的,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