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混凝沉淀技术方案5000吨(箱式)[
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应用研究

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1-07T05:41:05.27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3期7月作者:杨鸿君[导读] 磁混凝沉淀工艺作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以其水力负荷高,占杨鸿君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磁混凝沉淀工艺作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以其水力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悬浮物SS和总磷去除率高,运营管理技术成熟等优点,成为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的优选工艺。
湛江市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工程采用了磁混凝沉淀池,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管理,各项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标排放。
关键词:磁混凝沉淀工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引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敏感区域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湛江市某污水处理厂需完成提标改造工程。
此次提标改造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是悬浮物SS和总磷的高效去除。
1.污水处理厂概况1.1现状湛江市某污水处理厂首期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50000吨/天,配套污水管网总长21.31公里,服务人口约15万人,纳污面积约 23 平方公里。
提标改造前的处理工艺为“A/A/O微曝氧化沟+紫外消毒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1.2提标改造的难点和重点依据近三年的运行数据分析,湛江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原有设计的排放标准。
目前工艺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是出水总磷和出水悬浮物,主要原因是麻章污水厂的进水中含有大约30%的工业废水,由于水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添加三聚磷酸钠,导致进水总磷过高,平均值在8mg/L左右,最高时高达10mg/L以上。
为了出水达标需在氧化沟出水处投加较大量的除磷药剂,长期按照现状运行将影响回流污泥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生化系统的稳定性。
2.方案设计与实施2.1技术路线针对进水总磷超出设计值、生化处理效果不佳、占地面积有限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拟采用以下的技术路线。
磁混凝沉淀技术方案5000吨(箱式)[

磁混凝沉淀技术方案5000吨(箱式)[生物磁高效沉淀技术处理量5000m/d)3技术方案2019年7月技术方案一、系统介绍:1.1产品应用前景:生物磁高效沉淀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污水除磷,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水质优等诸多优点。
能有效去除水体的中的SS、TP、COD,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1.2产品结构及技术原理:产品结构:生物磁混凝沉淀由反应池、沉淀池、生物磁分离器、高剪机、污泥泵、加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技术原理:通过在混凝絮凝过程中增加了磁粉,由于磁粉的比重高达5.0×10³kg/m³,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
强化了分离效果,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从污水中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油、总磷、重金属以及不溶性的COD、BOD和其他污染物质,并可降低絮凝沉淀工艺所需用地和节约加药量的技术。
1.3工艺特点:表面负荷超高:10-40 m3/m2.h除磷效果卓越:TP≤0.5mg/L出水水质上风:COD、SS、TP(能够到达一级A标准)节约混凝剂量:20%-35%耐高负荷冲击:可接受40 m3/m2.h1.4技术优势:处置惩罚结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絮凝反应流程短占地极小投资本钱低水头损失小技术方案生物磁种损耗量低TP、SS、COD去除效果好1.5工艺流程图:1.6专用设备:2、方案设计2.1磁粉除磷上风:在混凝絮凝过程中投入四氧化三铁(磁粉)可增加凝聚核心,提高脱稳微絮体间的引力,进而促进絮体形成。
以其为磁性载体与脱稳胶粒、微絮体结合,形面高密度的矾花,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技术方案同时在混凝絮凝中投入的四氧化三铁粒径小,颗粒数量多,投入水中与絮体在混凝过程中,水中的固体颗粒在紊流涡旋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不断改变方向,因此增加了彼此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
在同等剂量的情况,此时,碰撞几率与磁铁砂成为絮体内核的相关性最高,即此时的碰撞使磁铁砂成为絮体内核的几率最大,加载絮凝效果凸显。
磁混凝沉淀技术方案5000吨(箱式)[

生物磁高效沉淀技术(处理量5000m3/d)技术方案2019年7月一、系统介绍:1.1 产品应用前景:生物磁高效沉淀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污水除磷,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水质优等诸多优点。
能有效去除水体的中的SS、TP、COD,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1.2 产品结构及技术原理:产品结构:生物磁混凝沉淀由反应池、沉淀池、生物磁分离器、高剪机、污泥泵、加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技术原理:通过在混凝絮凝过程中增加了磁粉,由于磁粉的比重高达5.0×10³kg/m³,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
强化了分离效果,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从污水中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油、总磷、重金属以及不溶性的COD、BOD和其他污染物质,并可降低絮凝沉淀工艺所需用地和节约加药量的技术。
1.3 工艺特点:➢表面负荷超高:10-40 m3/m2.h➢除磷效果卓越:TP≤0.5mg/L➢出水水质优势:COD、SS、TP(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节约混凝剂量:20%-35%➢耐高负荷冲击:可接受40 m3/m2.h1.4 技术优势:➢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絮凝反应流程短➢占地极小➢投资成本低➢水头损失小➢生物磁种损耗量低➢TP、SS、COD去除效果好1.5 工艺流程图:1.6 专用设备:二、方案设计2.1 磁粉除磷优势:在混凝絮凝过程中投入四氧化三铁(磁粉)可增加凝聚核心,提高脱稳微絮体间的引力,进而促进絮体形成。
以其为磁性载体与脱稳胶粒、微絮体结合,形面高密度的矾花,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同时在混凝絮凝中投入的四氧化三铁粒径小,颗粒数量多,投入水中与絮体在混凝过程中,水中的固体颗粒在紊流涡旋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不断改变方向,因此增加了彼此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
在同等剂量的情况,此时,碰撞几率与磁铁砂成为絮体内核的相关性最高,即此时的碰撞使磁铁砂成为絮体内核的几率最大,加载絮凝效果凸显。
混凝沉淀技术方案

设计说明长春市政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6月目录1.概述 (1)1.1编制依据和范围 (1)1.2工程概况 (1)2.方案论证 (4)3.工艺流程 (6)4.工艺设计 (7)4.1工艺系统单元设计 (7)4.2主要设备一览表 (10)5.附属专业设计 (11)5.1建筑与结构设计 (11)5.2 电气及控制 (12)6.技术优点 (14)7.投资估算 (16)1.概述1.1编制依据和范围1.1.1编制依据(1)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2)预处理工艺选择上尽量适合当地情况,采用管理简单,运转可靠,降低成本,节约运行费用的处理工艺;1.1.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海水预处理系统工程中涉及的工艺和电控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海水预处理系统的混合絮凝沉淀、加药部分的工艺建构筑物、设备、电控、必要的辅助设施等的设计,不含污泥处理设施。
1.2工程概况1.2.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天津大港10万吨/日海水淡化厂预处理工程,预处理系统产水量为12000m3/h。
该厂位于天津市大港区,由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建设,其运营权为30年,一期建设规模为日产淡水10万吨,主要用于大港工业园区用水。
1.2.2气候条件1.2.3 水量及水质原水水源:大港电厂的循环冷却排放渠的水,预处理产水量为12000m3/h。
1.2.3.1原水水质指标原水水质1.2.3.2出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2.方案论证通过对上述原水水质与出水水质的分析,原水水质中的浊度为本方案的主要去除指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方案的主要处理工艺采用以“接触絮凝沉淀水处理技术”为理论基础的混合絮凝沉淀工艺,下面对此处理技术进行简单论述。
“接触絮凝沉淀水处理技术”是传统絮凝沉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根据微水动力学原理、胶体物理化学理论,融合流体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澄清池接触絮凝理论,提出的混凝沉淀机理。
本技术(混合、絮凝、沉淀)已经经过多年科学实践及相关的实际工程论证,是行之有效的成熟的工艺技术。
磁混凝沉淀工艺

磁混凝沉淀工艺磁混凝沉淀工艺,又称为磁混凝沉降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
它通过利用磁性物质对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和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磁混凝沉淀工艺在水处理、废水处理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物质对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和沉降。
在磁混凝沉淀过程中,首先向悬浮液中加入磁性物质,磁性物质会与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发生吸附作用。
然后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使磁性物质和吸附在其上的固体颗粒一起沉降到底部形成沉淀物。
最后,通过沉淀物和悬浮液的分离,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优点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首先,磁混凝沉淀工艺能够高效地去除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对于一些难以去除的微小颗粒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其次,磁混凝沉淀工艺在沉淀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只需要外加磁场即可实现固液分离,因此具有较低的能耗。
同时,磁混凝沉淀工艺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广泛。
在水处理领域,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
通过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在废水处理领域,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的废水,如污泥脱水、混凝沉淀等工艺。
此外,磁混凝沉淀工艺还可以应用于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磁性物质对矿石中的磁性矿物进行吸附和沉降,实现矿石的分离和回收。
磁混凝沉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它在水处理、废水处理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等领域应用广泛。
通过利用磁性物质对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吸附和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磁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在提高水质、减少废水排放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混凝沉淀工艺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5000TD磁混凝污水处理设备—河道污水处理设备

5000T/D磁混凝污水处理设备—河道污水处理设备概述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进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加添,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削减污染,污水处理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应用。
其中5000T/D磁混凝污水处理设备—河道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河道污水的设备。
该设备接受磁混凝技术,对污水中的重金属、微生物、悬浮物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有效地去除了污染物质。
同时,该设备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本领,能够有效应对河道污染物浓度波动大的情况。
设备构成1. 磁混凝系统磁混凝系统是该设备的核心部分,紧要由电磁线圈、钢氧化磁体和磁浮稳定器等部分构成。
通过生成高频磁场对污水中的微粒、颗粒物等污染物进行混凝作用,形成大颗粒物。
而大颗粒物在水中会越来越大,渐渐沉降到污水处理槽底,从而实现了污染物的去除。
2. 沉淀池系统沉淀池是设备的污染物沉淀和澄清的部分,紧要由沉淀池、澄清池和旋流分别器等构成,通过高效混凝和澄清作用,可使污染物达到高效的去除效果。
该部分能够有效削减对其他设备的污染,保障后续设备的顺当运行。
3. 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紧要由滤网、过滤材料、滤布等构成,将沉淀后的污染物进一步过滤,去除更小的悬浮物,保障出水的质量。
4. 进水系统进水系统即污水的进口,可以通过设置多级屏蔽、鼓风等技术,保障设备稳定运转。
5. 出水系统出水系统是整个设备中特别紧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各处理后的水质。
出水系统紧要由出水管道、出水集水区等构成,出水口设置了反冲洗装置,能够有效清洗水管,保证水质的清洁。
特点与优势1. 高效5000T/D磁混凝污水处理设备—河道污水处理设备接受先进的磁混凝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去污功能,同时设备结构简单、管理便利,运行成本较低。
2. 可控性强该设备接受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技术,可对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对设备实现全面掌控,运行更稳定、牢靠。
3. 抗冲击负荷本领强在污染浓度波动大的环境下,该设备仍能够稳定、高效运行,保证出水质量。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正文】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磁混凝沉淀技术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
磁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磁性材料和混凝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2.概述2.1 技术原理磁混凝沉淀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和混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实现快速沉淀和分离。
2.2 技术流程磁混凝沉淀技术一般包括混凝、沉淀、分离和后处理四个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1) 混凝: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凝聚物。
2) 沉淀:加入磁性材料,使凝聚物与磁性材料迅速聚集并沉淀到污水底部。
3) 分离:通过磁力或其他分离方法将沉淀物与污水分离,得到清水和固体废物。
4) 后处理: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3.技术应用3.1 工业污水处理磁混凝沉淀技术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悬浮物和有机物,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3.2 生活污水处理磁混凝沉淀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够高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提高水质。
4.技术优势4.1 高效处理磁混凝沉淀技术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可以快速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提高处理效果。
4.2 环保可持续磁混凝沉淀技术使用的混凝剂和磁性材料均为环保材料,对环境无污染。
5.案例分析以某国某市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为例,使用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经过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废水水质明显改善。
6.结论磁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领域。
它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质,保护环境。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某市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磁混凝沉淀技术实施方案2.磁混凝沉淀技术操作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排放标准:指国家或地方制订的对废水排放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一)2024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一)引言概述:磁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有效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磁性材料的添加和磁场作用,能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快速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磁性材料的选择和添加、磁场的施加、悬浮物的混凝机理、溶解物的去除方式以及技术的优缺点等。
正文内容:一、磁性材料的选择和添加1. 选择适合的磁性材料,如铁氧体、硫化铁等。
2. 调试不同比例的磁性材料添加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3. 注意添加磁性材料对水中其他成分的影响,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二、磁场的施加1. 选择适当的磁场形式,如周期性磁场、恒定磁场等。
2. 确定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以促进磁性材料的混凝效果。
3. 考虑磁场对设备和管道的要求,确保磁场施加的稳定性。
三、悬浮物的混凝机理1. 磁性材料通过磁力吸附和磁相互作用,促使悬浮物颗粒聚集形成大颗粒。
2. 混凝剂的添加可增加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和聚集性。
3. 通过混凝机理的研究,优化磁混凝沉淀技术的处理效果。
四、溶解物的去除方式1. 采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铁等,去除水中的溶解物。
2. 利用磁性材料和磁场的作用,将溶解物转化为可沉淀的固体颗粒。
3. 结合其他处理技术,如膜过滤、生物降解等,提高溶解物的去除效率。
五、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处理效率高、沉淀速度快、易于操作和控制。
2. 缺点:设备和材料成本高、对水质要求较高、对工艺条件敏感。
总结:磁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高效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和施加适当的磁场,能够快速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混凝机理的研究和溶解物的去除方式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处理效果。
尽管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但磁混凝沉淀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磁高效沉淀技术(处理量5000m3/d)
技
术
方
|
案
2019年7月
一、系统介绍:
1.1 产品应用前景:
生物磁高效沉淀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污水除磷,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水质优等诸多优点。
能有效去除水体的中的SS、TP、COD,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1.2 产品结构及技术原理:
产品结构:
生物磁混凝沉淀由反应池、沉淀池、生物磁分离器、高剪机、污泥泵、加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技术原理:
通过在混凝絮凝过程中增加了磁粉,由于磁粉的比重高达×10³kg/m³,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
强化了分离效果,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从污水中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油、总磷、重金属以及不溶性的COD、BOD和其他污染物质,并可降低絮凝沉淀工艺所需用地和节约加药量的技术。
1.3 工艺特点:
表面负荷超高:10-40 m3/
除磷效果卓越:TP≤L
出水水质优势:COD、SS、TP(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
节约混凝剂量:20%-35%
耐高负荷冲击:可接受40 m3/
1.4 技术优势:
处理效果好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絮凝反应流程短
占地极小
投资成本低
水头损失小
生物磁种损耗量低
TP、SS、COD去除效果好
1.5 工艺流程图:
1.6 专用设备:
二、方案设计
2.1 磁粉除磷优势:
在混凝絮凝过程中投入四氧化三铁(磁粉)可增加凝聚核心,提高脱稳微絮体间的引力,进而促进絮体形成。
以其为磁性载体与脱稳胶粒、微絮体结合,形面高密度的矾花,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同时在混凝絮凝中投入的四氧化三铁粒径小,颗粒数量多,投入水中与絮体在混凝过程中,水中的固体颗粒在紊流涡旋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不断改
变方向,因此增加了彼此之间相互碰撞的几率。
在同等剂量的情况,此时,碰撞几率与磁铁砂成为絮体内核的相关性最高,即此时的碰撞使磁铁砂成为絮体内核的几率最大,加载絮凝效果凸显。
加入铁砂增加了水中颗粒物的数量,使胶粒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同时在絮凝搅拌过程中形成的微小涡旋产生了最适宜的离心惯性力,进一步增加絮体有效碰撞几率。
增加碰撞机会根据混凝动力学可知,当水中悬浮物浓度很低时,颗粒碰撞速率将大大减小,混凝效果差,而扩散在水中的磁粉使水中悬浮颗粒增多,增加了胶体物质碰撞的机会,并且磁粉产生的微弱磁场使磁粉周围带电胶体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运动,促进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碰撞。
这样就使水中颗粒形成絮体的几率更大,强化了絮凝效果。
絮体粒径越大,则混凝效果越好。
水中的絮体粒径越大,说明结合的微小絮体越多,沉降速度也就越快。
但是结合之前对于磁铁砂加载絮凝和FeCl3(氯化铁)絮凝沉降时间和浊度去除率的对比分析可知,磁铁砂加载絮凝使粒径变小的原因是磁铁砂与FeCl3(氯化铁)、污染物之间能产生较强的吸附力,磁铁砂作为絮体内核提高了絮体的相对密度,使絮体含水量大为降低,进而提高了沉降速度。
在实际工程中,这一优势可以减少沉淀池有效停留时间、容积和污泥层厚度,这对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总图布置方案说明:
项目为六安市城区污水应急工程,根据处理规模5000m3/d。
由于处理水量小,本项目采用生物磁高效混凝沉淀工艺,采用钢制结构,设有3个反应池、1个沉淀淀,同时配套有混凝剂投加系统,PAM投加系统,磁粉回收系统,污泥回流等设施,设备整体采用集装箱形式,方便设备安装。
注:出水指标以小试或中试实验为准。
2.3 工艺方案说明:
项目采用生物磁高效沉淀工艺,生物磁技术是通过在混凝絮凝过程中增加了磁粉,由于磁粉的比重高达×10³kg/m³,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速度可达40m/h以上,整个水处理从进水到出水可在10分钟内完成。
强化了分离效果,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
同时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速度快、效
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等诸多优点。
从污水中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油、总磷、重金属以及不溶性的COD 、BOD 和其他污染物质,并可降低絮凝沉淀工艺所需用地和节约加药量的技术。
具体流程如下:
(工艺流程图)
每组设置3个反应池、1个沉淀池、1套磁回收系统、1套混凝剂加药系统,1套PAM 加药系统。
2.4 构筑物方案说明:
2.4.1 混凝反应池搅拌机:
混凝反应池分别由T1、T2、T3池组成,单个反应池反应时间约为2~3min ,混凝反应池中与回流污泥及生物磁形成密实的絮体,之后进入沉淀池。
混凝反应池分别设置搅拌机,每组配置机械搅拌机3台
T1反应池:,采用钢制池体,配套搅拌机功率约台。
T2反应池:,采用钢制池体,配套搅拌机功率约台,变频控制。
T3反应池:,采用钢制池体,配套搅拌机功率约台,变频控制。
2.4.2 沉淀池中心传动刮泥机:
沉淀池采用上方下圆单泥斗形式,并附设配套刮泥机,每组池内径,设置斜管约15m 2,斜管长度为。
沉淀池表面负荷约h 。
沉淀池采用钢制池体,配套刮泥机功率约台,刮臂采用4刮臂形式。
2.4.3 污泥系统:
1#反应池 2#反应池 3#反应池 沉淀池 出水 进水 磁粉 PAM 混凝剂 污泥泵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高剪机 剩余污泥 磁分离器 储泥池 磁粉
本工艺采用污泥回流技术,可以大幅减少化学药剂用量。
沉淀池的污泥一部分直接回流到混凝反应池中。
另一部分即剩余污泥经过生物磁回收系统后排出至污泥收集系统。
每组设置污泥泵共3台,回流污泵2台(2用1库备),剩余污泥泵1台。
回流污泥泵:流量15m3/h,扬程12m,功率约,变频控制。
剩余污泥泵:流量10m3/h,扬程12m,功率约,变频控制。
2.4.4 磁粉回收系统:
磁粉回收系统将磁粉与混凝絮体分开并有效回收,回收后的磁粉返回混凝反应池,经过磁粉回收后的剩余污泥至污泥收集系统。
每组设置磁分离系统1套,变频控制。
2.4.5 剩余污泥收集系统:
每组磁分离器处理完后的剩余污泥通过自流方式输送至脱水系统内。
叠螺脱水机型号ZDL-301,数量1台。
2.4.6 高剪机:
高剪机的功能是将磁粉与污泥的混合絮体打散,使磁粉可以通过磁分离机回收,污泥可以排放,实现絮体和生物磁的有效分离。
高剪机为管道法兰式安装,将管道输送介质中磁粉与污泥分离。
主要由驱动部件、主动轴、叶轮、机械密封、壳体等构成。
直接安装于管路系统,不需要另外管道或设备。
每组设置高剪机1套。
2.4.7 加药系统:
加药系统分为混凝剂加药系统和絮凝剂加药系统。
混凝剂加药系统:
混凝剂加药系统设置玻璃钢储罐1个,容量15m3,投加介质为聚铁(液体)。
每个储罐配套机械隔膜计量泵2台,共2台(1用1备),
每台计量泵流量220L/h,扬程70m,功率约,变频控制。
絮凝剂加药系统:
在给水、排水处理过程中,污泥浓缩PAM加药装置常用于投加各类化学药剂,作为混凝、絮凝、助凝及消毒灭菌之用,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它具有搅拌混合均匀、性能稳定、结构美观、能耗低及耐腐蚀性强等优点。
沉淀池共配套2台PAM(阴阳离子各1台)自动加药系统,处理量500L/h,浓度%
沉淀池共配套4台加药计量泵(阴阳离子各2台,1用1备),流量310L/h,扬程70m,功率约,变频控制。
2.5 配电及自控系统:
本设计仪表及自动控制有:电磁流量计、变频器、PLC控制器等。
2.6 主要设备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