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五、诗歌鉴赏(6分)阅读《采桑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23. 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24.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答案】23. 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的心境。
24.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下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一句的意象“绿水”“芳草”“长堤”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景色,明显带有春季特征,所以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轻舟短棹西湖好”一句,“西湖好”已点明西湖景色美好的特点,“轻舟短棹”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
所以词人的心境必是愉悦的。
【24题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示例一: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上阙“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写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写词人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清丽、恬静、淡远的景色。
示例一:动静结合。
下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以动衬静更显示了西湖幽静的特点,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①好,狼籍残红②,飞絮濛濛③。
垂柳阑干④尽日风。
笙歌⑤散⑥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⑦,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
②狼藉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
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③濛濛:今写为“蒙蒙”,指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④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⑤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⑥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
⑦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1. 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清幽淡远的暮春图。
B.词的下片表现出游人去后环境之静谧,反衬此前湖上游乐的盛况。
C.此词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
D.词中辞藻华丽,多用修辞,采用细节描写,情景交融,真切动人。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D【解析】“辞藻华丽,多用修辞,采用细节描写”有误,全词辞藻清新自然,少用修辞,也主要使用白描的手法。
(2分)
2.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眷恋和赞美之情。
(2分)。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六盘水市中考题)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9—10题。
(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
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
掠岸飞。
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
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
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
案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4分)
采桑子[注]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
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
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1.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
你的依据。
(2分)
2.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
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2分)
参考答案:整理
1.作者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
“群芳过后”、“狼藉残红”、“飞絮”等意象,都展现出暮春的物候
特征。
2.“群芳过后”的西湖,好在一个“空”字上。
群
芳已过,笙歌散尽,湖畔唯有词人独自品味暮春的清空
幽寂的美趣,游人去了,双燕才在细雨中翩然归来,清
静之中又增添了空灵、欢娱的意趣。
意思对即可。
17.词中“狼籍残红,飞絮濛濛”意境很美,请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
(2分)
18.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与心境?(2分)
参考答案:整理
17.(2分)示例一: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
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
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示例二:濛濛运用叠词,富于韵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絮随风飘扬的迷蒙,描摹出一幅清
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18.(2分)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采桑子》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采桑子》含答案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7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上阕所展现的画面。
71.结合诗句分析下阕词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70.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71.示例一: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更突出了西湖的幽静。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示例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水面比作琉璃,突出了西湖水面的清澈平滑,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解析】70.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的能力。
描绘画面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驾轻舟划短桨,看这西湖的大好风光。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的花草散着芳香。
远处隐隐传来丝竹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
71.本题考查写法和情感。
下片写湖水平滑明净,犹如琉璃,船行其上,平稳悠闲,稍稍碾出了道道涟漪,惊起了栖息于沙滩的水鸟;以动衬静,突出了水面的平静,也衬托了词人心态的平静。
静态的湖水与动态的游船和沙禽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无风水面琉璃滑”写湖水平滑明净,犹如琉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水面比作琉璃,突出了西湖水面的清澈平滑,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欧阳修《采桑子》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欧阳修《采桑子》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1~12题。
(4分)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①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②。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
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1.词的上片通过________、云物俱鲜、________表现“西湖好”。
(2分)
1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1、天容水色鸥鹭闲眠
12.赞美、心旷神怡(愉悦、安闲、闲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约约身旁跟随着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西湖景色优美,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C.没有风的水面如琉璃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在移动,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D.涟漪微动,惊起的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15.词的下片被人们广为流传,请对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6分)
阅读答案:
14.C C项,没有表现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15.1)运用比喻,把无风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了水面的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的移动;2)动静结合,无风水面与惊起的沙鸟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富有生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沙鸟掠岸图,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