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具内校规范

合集下载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版本:1.0A编制:审核:同意:密级:内部资料公布日期:目录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硬度计旳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卡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厚度仪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量具内校规范(参考资料)

量具内校规范(参考资料)

变更履历版本号变更摘要制定日期审批日期A0 新制赵志涛2017.5.6为了正确实施校准和计量分析活动,提高计量数据的信赖性,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内径量表、高度尺)、塞规的内部校准。

3.职责:使用单位:负责送量具校验员:负责对量具进行校验并填写校验报告及制定校验计划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检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三坐标测量机(可追溯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大理石品台等。

5 校验5.1卡尺5.1.1 参考标准JJG 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5.1.2 环境条件5.1.2.1 温度: 20 ±5 ℃5.1.2.2 湿度: ≤80 %RH5.1.2.3 校准前应将标准器及被校仪器置于校准室内1小时以上;校准时需戴好细纱手套;5.1.3校正时机:依据校正计划(半年一次)和使用频率。

5.1.4校正项目:序号校正项目校正方式/设备1 外观目视2 各部分相互配合目视3 零值误差目视4 示值变动性目视5 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目视6 示值误差量块5.1.5 校验步骤:序号校检项目项目说明记录表单1 外观1、仔细观察卡尺,卡尺表面应镀层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

不应有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及明显划痕,有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等以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2、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量具内校记录表2 各部位相互配合1、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

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

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2、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微动装置的空程应不超过1/2转。

3、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量具内校记录表3 零值误差1、移动尺框,使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

观察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是否重合。

其重合度应符合下表:单位mm分度值“零”标记重合度“尾”标记重合度0.02±0.005 ±0.0100.05 ±0.0202、带表卡尺量爪两测量面相接触时,圆标尺的指针应位于12点钟方位,左右偏位不大于一个标尺分度,此时毫米读数部位相对于主标尺“零”标记的位置离线不大于标记宽度,压线不大于标记宽度德1/2. 量具内校记录表4 示值变动性1、移动尺框,使游标卡尺或带表卡尺或电子数显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中。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量具内校规范

量具内校规范

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校准机构 校准日期
备注:
校准合格标签
器具编号 测量范围 使用部门
校准人 有效期限
核验:
日期:
计量器具年度校验周期表
器具类别 器具编号
使用部门
2016 年 校验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计划:
实施: 注
核准 拟案
部门:
序号 编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4、内校游标卡尺连续对量块长、宽、厚尺寸测量,记录在《内校记录》。
5、内校游标卡尺所测数据及标准尺寸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否则,需调整再次校准,如均达不到要求,外送维修校准或报废停用。允许误 差范围为±0.02mm 内
6、校准周期:6 个月。
钢尺 1、检查钢尺是否弯曲,刻度是否清晰。 2、将外校合格后的钢尺平放在工作台上,与内校钢尺平行靠近放在工作台上,将 两根钢尺零基准线对齐,对照每个刻度是否对齐,并作判定记录,取钢尺不等 值的至少三组数据记录在《内校记录》上。 3、对量块用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数据,并作记录,作为基准尺寸。然后用内 校钢尺测量三次数据并作记录。 4、允许误差为±0.5mm,对 2、3 两项综合评定,在计可范围内判定合格,超出许 可范围判定不合格停用。 5、新购钢尺必须内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校准周期 6 个月。
2、用无尘纸沾酒精,将通止规擦拭干净。。 3、检查通止规使用部位应无变形、碰缺、凸起、锈斑等其它影响精度的缺陷。 4、检验时用千分尺分别测量如图所示的部位,通端部位沿圆周方向测量均布的三个直径(止端 部位沿圆周方向测量均布的一个直径),通端记录最大值,止端记录最小值。
5、校准完后对通止规进行防锈维护。 6、判定标准:A、B、C 相应位置中最大值 通端: ⑴0≤MAX( A、B、C)- Φ1≤ (2)0≤MAX( A、B、C)-MIN( A、B、C) ≤ 以上两点均满足判定该通止规通端尺寸合格 2 止端:D 相应位置中最大值 ⑴0≤Φ2-D≤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一、引言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和检验各种物理量的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内校(内部校验)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计量器具的内校工作,确保内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内校的目的内校的目的是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内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量器具的偏差,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内校的方法1.选择校验设备:根据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校验设备。

校验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准备校验材料:根据内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校验材料,例如标准样品、校验盘等。

校验材料应具有相对准确度较高且稳定的特性。

3.内校流程:按照内校规程,进行内校的具体操作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检查校验设备的状态和准确性,保证其正常运行。

准备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确保其处于可内校状态。

–校验:根据内校要求和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校验操作。

记录校验结果,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处理不合格:对于校验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及时进行维修、调整或更换,确保其符合内校要求。

–记录与报告:记录内校的相关数据和过程,编制内校报告,包括校验结果、不合格处理情况等。

报告应存档备查。

4.内校周期: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内校的周期。

常见的内校周期有日常内校、定期内校和验收内校等。

不同的计量器具可能需要不同的周期来进行内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内校的要求1.计量器具的内校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内校人员应熟悉内校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具备相应的仪器操作和维护能力。

2.内校应在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干扰和误差。

内校环境应具备相对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内校应严格按照内校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1 目的对公司的计量器具进行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围适用于公司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及电子秤的部校准。

3.职责: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5 环境条件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卡尺量程校准点(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

校准周期:6个月。

6.2千分尺6.2.1、校验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围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要求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0.005mm3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

校准周期:6个月6.3螺纹塞规6.3.1、校验项目外径、中径、6.3.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外径千分尺,外校合格螺纹千分尺,外校合格投影仪验6.3.2校验步骤1外径检测:千分尺归零后,量取塞规的外径2.中径检测:据螺距选取相应一组量头,将待校螺纹牙规、牙沟的油污、铁屑擦净,把其中一个量头插在零件的螺纹牙沟,另一个骑在牙尖上,用棘轮仔细测量。

量具内校规程

量具内校规程

1、数显卡尺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数显卡尺的内部校准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半年一次7相关记录《内校记录》2、数显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半年一次7相关记录《内校记录》1目的对FRT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FRT的内部校准。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

1 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及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内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5 环境条件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4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卡尺量程校准点0-150mm 50 100 1400-200mm 20 50 120 1900-300mm 40 100 200 290(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校准周期:6个月。

6.2千分尺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范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要求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0.005mm3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将这三个重物用内校台秤(电子秤)依次测量重量,并记录。 5、将三组重量分别对比,重量误差电子秤小于 5 克,判内校合格,台秤小于 20 克,判内校合格。 6、校验周期:6 个月。 6 内校合格计量器具须贴上内校合格标。 7 内校由质检部负责实施,质检部指定专人内校,质检部主管判定内校结论。 8 相关记录
4 环境条件
室温,正常湿度中进行
5 校准步骤
游标卡尺
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 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3、 取一块长、宽、厚尺寸不等的作量块(尺寸在卡尺量程之内),用外 校合格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宽度、厚度尺寸并记录,作为标准尺寸。
通止规尺寸合格基础上,外观满足要求时即可判定该通止规合格。
6、校验周期:6 个月。 台秤(电子秤)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台秤外观是否清洁,刻度是否清晰;电子秤开关 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取三个适当重物(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用外校合格台秤(电 子秤)测量重物并记录。
2
2、用无尘纸沾酒精,将通止规擦拭干净。。 3、检查通止规使用部位应无变形、碰缺、凸起、锈斑等其它影响精度的缺陷。 4、检验时用千分尺分别测量如图所示的部位,通端部位沿圆周方向测量均布的三个直径(止端部 位沿圆周方向测量均布的一个直径),通端记录最大值,止端记录最小值。
5、校准完后对通止规进行防锈维护。 6、判定标准:A、B、C 相应位置中最大值 通端: ⑴0≤MAX( A、B、C)- Φ1≤ (2)0≤MAX( A、B、C)-MIN( A、B、C) ≤ 以上两点均满足判定该通止规通端尺寸合格 2 止端:D 相应位置中最大值 ⑴0≤Φ2-D≤ 以上满足判定该通止规止端尺寸合格
内校记录表;校准合格标签;计量器具年度校验周期表;计量器具台账
4
内校记录表
部门: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范围
设备编号
使用

部门
要求
校准依据
如等级及编号:
编号: 量

校准环境条件(温、湿度等):
校准记录:
校准结论及有效期: 备注:
校准人:
校准日期:
核验:
器具 名称
量具内校规范
章节号
版本
1
页次
1/7
1 目的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大部份计量器具送检外校,其中对游标卡尺、钢尺、卷尺及
通止规和电子秤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普通的游标卡尺、带表的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及尖端测试仪和电子秤的 内部校准。
3 校准基准
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外校合格的钢直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台上,将两根钢尺零基准线对齐,对照每个刻度是否对齐,并作判定记录,取 钢尺不等值的至少三组数据记录在《内校记录》上。
3、 对量块用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数据,并作记录,作为基准尺寸。 然后用内校钢尺测量三次数据并作记录。
4、 允许误差为±0.5mm,对 2、3 两项综合评定,在计可范围内判定合格, 超出许可范围判定不合格停用。
5、 新购钢尺必须内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6、 校准周期 6 个月。 卷尺 1、检查卷尺是否破损,零点勾是否正常,刻度是否清晰可用。 2、将外校合格钢尺平放在工作台上,卷尺零点勾住钢尺,对照比较卷尺刻度是 否与钢尺刻度对齐。 3、对内校卷尺刻度超出基准钢尺长度时,可分段进行。 4、100CM 卷尺允许误差在±0.5mm 内,如超出范围则判定不合格停用。 5、新购入卷尺必须内校合格方可使用。 6、校准周期:6 个月。 通止规校验 1、取标准块对校验的千分尺进行使用前校准。。
厂商
存放 地点
测量范围 精度
首校日 期(入库日 期)
校准 日期
编号:
校准机构
备 注
8
9
型号 规格
生产 厂家
校准 机构
校准 日期
校准合格标签
器具 编号
测量 范围
使用 部门
校准 人
有效 期限
5
日期:
备 注:
器具 类别
计量器具年度校验周期表
器具编 号
使用部 门
2016 年
校验
111
123456789
周期
012
6

计划:
实施: 注
核 准
拟 案
7
部门:
序编 号号
名 称
型号 规格
计量器具台帐
4、 内校游标卡尺连续对量块长、宽、厚尺寸测量,记录在《内校记录》。
5、 内校游标卡尺所测数据及标准尺寸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 准合格。否则,需调整再次校准,如均达不到要求,外送维修校准或报废停用。 允许误差范围为±0.02mm 内
6、 校准周期:6 个月。
1
钢尺 1、 检查钢尺是否弯曲,刻度是否清晰。 2、 将外校合格后的钢尺平放在工作台上,与内校钢尺平行靠近放在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