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症状与激素替代治疗 (1)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指南背景:绝经期是指女性的月经停止。
在这个阶段,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健康问题,包括热潮红、阴道干燥、失眠等。
围绝经期激素治疗旨在通过提供适量的雌激素来缓解这些症状并预防相关的健康问题。
1.治疗适应症:-绝经期症状:包括热潮红、夜间盗汗、阴道干燥、性欲减退等。
-预防骨质疏松:围绝经期激素治疗可以通过提供适量的雌激素来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展。
-心血管健康:围绝经期激素治疗可能与心血管健康有关,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治疗方式:-雌激素替代疗法(HRT):通过口服或外用雌激素补充剂来提供适量的雌激素。
-荷尔蒙疗法(HT):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基础上,加入孕激素来模拟自然月经周期。
3.剂量和调整:-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风险,选择适当的初始剂量。
对于大多数患者,低剂量的雌激素疗法是安全有效的。
-剂量调整: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应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剂量调整。
-最低有效剂量:在调整剂量时,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最小化潜在的副作用。
4.治疗持续时间:-普遍原则:治疗持续的时间应在患者个体化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共享决策。
-最短时间:在症状得到控制或达到治疗目标后应尽早停止治疗,并定期重新评估。
-年龄因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治疗的时间可能较短。
5.监测和评估:-体征和症状: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治疗的效果和调整剂量。
-血液检测: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监测治疗的效果和调整剂量。
-年度评估: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乳腺卫生、子宫卫生和骨密度检查等。
6.安全性考虑:-乳腺癌风险:大多数研究表明,围绝经期激素治疗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
应根据个体化的情况进行风险和利益的权衡。
-心血管风险:围绝经期激素治疗在特定的人群中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在治疗开始后的早期。
围绝经期的激素替代治疗研究

选择 2 0 1 0年 5月 一 2 0 1 2年 5月 我 院 收 治 的 围绝 经 期 妇 女6 2例 ,随 机分 成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每 组 各 3 l例 。 治疗 组 妇女 年龄为 4 2 — 5 5岁 ,平 均 年 龄 4 8岁 ;月 经 紊 乱 6例 ,绝
围绝 经 期 是 指 从 近 绝 经 期 时 出 现 与 绝 经 有 关 的 内 分 泌 、 生物学 和临床特征开始 到绝经后一年 的这段时间【 1 ] 。 在 此 期 间 内妇 女 因为 卵 巢 功 能 衰 退 、雌 激 素 水 平 下 降 或 波 动 ,多 出 现 植 物 神 经 、血 管 舒 缩 功 能 紊 乱 回 ,并 常伴 有 泌 尿 生 殖 系 统 萎 缩 、骨 质 疏 松 与 一 定 程 度 的 神 经 心 理 症 状 。 患 者 常会 感 觉
F s H 值 的 差异 具 有 显 著 性 ( P <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后 血 清 E 、 F S H 值 变 化 情 况
经 2 5例 。 对 照 组 妇 女 年 龄 为 4 3 ~ 5 5岁 ,平 均 年 龄 4 8 : 5岁 ; 月 经 紊 乱 7例 ,绝 经 2 4例 。 两 组 病 例 在 年 龄 、激 素 水 平 上 没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O . o 5 ) 。 所 有 围绝 经 期 妇 女 经 过 乳 腺 红 外
经 在 我 国 国 内应 用 了 有 2 0 余 年 的 历 史 ,很 大 程 度 上 提 高 了
围绝 经 期 妇 女 的生 活 质 量 。本 次 研 究 中 ,将 2 0 1 0年 5月一 2 0 1 2年 5月 我 院 收 治 的 6 2例 围 绝 经 期 妇 女 随机 分 成 治疗 组
第七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前期
绝经期
绝经后期
绝经指月经停止12个月,是每一个妇女生命进程 绝经 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它提示卵巢功能衰退, 生殖能力终止。
绝经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性激 绝经综合征 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如月经紊乱、情志异常、潮热汗出、眩晕 耳鸣、心悸失眠、浮肿便溏等。
3.体征
月经紊乱渐至停止 白带减少 性欲降低 生殖器官及乳房萎缩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FSH值测定 . 值测定
绝经过渡期血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FSH>40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2.氯米芬兴奋试验 月经第5日起服用氯米芬,每日50mg,共5日, .
停药第1日测FSH,若FSH>12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HT慎用 慎用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严重高血压及糖尿病 血栓栓塞史及血栓形成倾向者 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痫、哮喘、垂体泌 乳素瘤 乳癌家族史
5.非激素类药物
维生素D 钙剂 降钙素 双磷酸盐类
辨证论治
1.肾阴虚 .
月经紊乱,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 证候 月经紊乱,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头晕耳 鸣,心烦易怒,潮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 心烦易怒,潮热汗出,五心烦热, 痠软,皮肤燥痒或如蚁行,阴道干涩, 痠软,皮肤燥痒或如蚁行,阴道干涩,尿少 色黄; 色黄; 舌红少苔,脉细数。 舌脉 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肾养阴,佐以潜阳。 治法 滋肾养阴,佐以潜阳。 左归饮( 景岳全书》 加减。 方药 左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子宫内膜癌 乳癌
WHI是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大规模、多中心、 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评 价在美国给绝经后妇女长期应用雌、孕激 素连续联合补充治疗的受益/风险比。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经历了几十 年的历程,目前已经确认,HRT可以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在绝经早期 (治疗"窗口期")使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教育
HRT的适应症
1. 绝经相关症状:月经紊乱、潮热、多汗、睡眠障碍、疲倦、 情绪障碍如易激动、烦燥、焦虑、紧张或情绪低落等。
HRT总体原则
药物剂量
应用HRT时,应个体化用药; 且应在综合考虑绝经期具体症状、治疗目的和危险的前提下,
选择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最低有效剂量; 可考虑应用较现有标准用法更低的剂量; 对于卵巢早衰妇女,应较正常年龄绝经妇女所用药物的剂量
要大于正常年龄绝经的妇女。
HRT总体原则
用药时间
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绝经症状后即开始给予HRT, 可达到治疗的最大益处。
相关定义
绝经前期( pre-menopausal period):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包括 自青春发育到绝经的一段时期。
绝经后期( postmenopausal period):指从绝经一直到生命终止的 这段时期。
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al period):是从绝经前生育 期走向绝经的—段过渡时期,是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 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绝经过渡期又 分为绝经过渡期早期和绝经过渡期晚期。(进入绝经过渡期早期的 标志是40岁以上的妇女在10个月之内发生两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 的变化≥7天,进入绝经绝经过渡期晚期的标志是月经周期长度超过 原月经周期2倍以上)。
探讨中老年女性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及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

探讨中老年女性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及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王定姣【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10)16【摘要】目的总结中老年女性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并分析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
方法120例围绝经期中老年女性,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实验组采取激素替代疗法,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不同阶段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孕激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老年女性围绝经期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治疗。
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证明了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页数】2页(P202-203)【关键词】激素替代疗法;常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中老年激素水平【作者】王定姣【作者单位】湖北省黄梅县骨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相关文献】1.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黄淑清;张国祥;钱永健2.中老年女性围绝经期症状与激素替代治疗效果 [J], 胡志英;李东顺3.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高俊丽4.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探讨 [J], 薛莉5.观察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J], 钱国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1.一般治疗:应进行心理治疗,了解绝经是生理变化过程,必要时可选用适量的镇静药,如夜晚服用地西泮
2.5~5mg.谷维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服30~60mg /d.为预防骨质疏松,老年妇女应坚持体质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并补充钙剂,有条件者可注射降钙素。
2.雌激素替代治疗(1)适应证:主要包括因雌激素缺乏所致的老年性阴道炎、泌尿道感染、精神神经症状及骨质疏松等;(2)禁忌证:严重肝病、胆汁淤积性疾病、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及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有不规则出血、乳腺增生者;(3)制剂的选择:原则上尽量选用天然雌激素,以雌三醇和雌二醇间日给药量为安全有效。
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尼尔雌醇,为一种长效雌三醇。
每半月服2mg,或每月服2~5mg,可有效地控制潮热、多汗、阴道干燥和尿路感染。
由于其对子宫内膜作用弱,不易引起子宫出血;雌激素药物种类及给药途径,应酌情选用。
(4)剂量个体化:药量以取最小有效量为宜。
(5)长期用药者要定期检查子宫内膜及盆腔,每半年应酌情考虑是否给黄体酮,使子宫内膜产生撤退性出血。
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方案

加用雄激素治疗
可以起到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 肉力量、增加骨密度、改善情绪和 性欲的作用。
激素替代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切除子宫的妇女:
可以安全地单独服用雌激素, 采用每天口服的方法。
单独雌激素治疗的好处
缓解症状有效
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 松的危险性.
服用方便 对脂代谢有益
单独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短期用药
长期用药
用药考虑因素
是否有子宫: ➢ 已行子宫切除的者可补充单一雌激素。 ➢ 有完整子宫者应用雌激素加孕激素,可以
有效防止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用药考虑因素
年龄: ➢ 年龄是判断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 激素替代治疗可从绝经过渡期即开始。 ➢ 推荐可在绝经后任何年龄使用。
用药考虑因素
卵巢功能衰退情况: ➢ 年龄是判断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 激素替代治疗可从绝经过渡期即开始。 ➢ 推荐可在绝经后任何年龄使用。
雌孕激素序贯应用
连续性方案:
雌激素
19天 孕激素
31天
雌、孕激素联合并用
适应于年龄较大,不愿有周 期性阴道出血的妇女。 分为周期性和连续性。
单用孕激素
有周期性和连续性使用两种方式。
适用于绝经过渡期, 常被称为孕激素撤 退试验。
适用于绝经后症状 重,存在雌激素禁 忌证的妇女。
周期性使用
连续性使用
“ 同时伴有冠心病 或冠心病危险性 高、有骨质疏松 或骨折高危性, 比较安全的方法 是雌激素合并孕 激素治疗。
有效缓解症状
防止单独应用雌激 素引起的子宫内膜 过度增生和其他雌 激素依赖性肿瘤的 发生。
雌激素合并孕激素的治疗缺点
增加医疗费用和经常看病 5%~ 15%患者服药后有头痛、 腹胀和乳房胀痛 减弱了雌激素治疗对脂肪代谢的 有益作用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症状改善临床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有效性。
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治疗的围绝经期患者38例,每日口服结合雌激素片,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妇科检查、测定用药前后雌二醇等值,对用药前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用药后各种症状均有改善[1];血清e2上升,fsh、lh下降;阴道湿润,分泌物增多,弹性好转。
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增强健康水平。
【关键词】雌激素;围绝经期;替代治疗【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71-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有围绝经期症状的妇女38例,年龄42~55(平均49.6)岁,大于55岁2例。
自然绝经31例,人工绝经7例。
所有对象均无使用雌激素的禁忌证,近6个月无服用激素类药物史,均为自愿接受治疗和随访的妇女。
1.2 药物:结合雌激素片,每片含雌激素0.625 mg。
结合雌激素软膏,每克含雌激素0.625 mg,由美国惠氏艾尔斯特制药公司艾尔斯特制药厂生产。
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片,每片含孕激素2 mg,由浙江仙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结合雌激素片每日1次1片,于早上8点用温开水吞服,连续28 d,有子宫的患者在后10 d加服醋酸甲羟孕酮片2 mg,1次/ d,连用10 d。
晚上阴道外用结合雌激素软膏,0.5~1 g/d,连续28 d,醋酸甲羟孕酮片用法不变,结合雌激素软膏可适量减少,连用6个月1.4 观察指标1.4.1 自觉症状[2]:记录用药前后症状,患者自述消失、好转、无效,作为症状评定指标,症状消失和好转除以总数就是有效率。
1.4.2 实验室检查:测定服药前后空腹血清e2、fsh、lh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用HRT时应密切观察血糖,若血糖升高,应停药,且进行内科治疗。
(5)胆石症:雌激素可增加胆管胆固醇分泌,降低鹅脱氧胆酸盐池,改变胆汁中胆酸成分,刺激胆固醇酯化,加快乳糜微粒残留物的清除,并增加胆石形成指数。
近来研究还发现雌激素抑制Oddi括约肌动力[7]。
应用HRT者胆囊切除术RR为211,随应用时间延长(>10年)RR上升为216,HRT被认为是碎石后胆结石复发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绝经后应用HRT胆石症会增加215倍。
在用HRT中,出现右上腹疼痛者,应作超声检查,发现胆石症,酌情减量或停药。
在随访中出现胆石增大者应停药。
(6)肝肾功能:性激素在体内主要于肝脏内代谢,均为脂溶性物质,经过肝脏代谢形成水溶性物质,然后自肾脏经尿液排出。
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HRT,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者应停药。
2 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随访和监测211 监测及随访的目的 用HRT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显疗效,但有短期副反应及长期毒副反应,甚至发生癌变。
在用药过程中个体状况会不断发生变化,整个用药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随访监测。
其目的:(1)判断治疗目的是否达到;(2)个体风险/受益是否发生改变;(3)评价是否需要继续进行HRT或调整方案。
212 随访时间 不论哪种制剂及方案均需进行监护,初剂6~8周复查,以后3~6个月复查。
了解疗效、依从性、副反应,进行剂量调整或药物更用或停止用药。
213 监测内容21311 症状随访 胃肠道症状、睡眠障碍等低雌激素引起症状,了解症状有否改善,也可采用Kuppeman及Greene评分进行比较。
21312 一般检查 测血压及体重。
21313 盆腔检查 妇科检查及阴道超声检查(TVS)。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应<4mm,如超过6mm,宜行分段诊刮术。
若每周厚度增加>012mm为增生过度。
21314 乳腺监测 患者自查,医师手法检查乳腺,辅助诊断可使用乳腺红外仪、超声仪、钼靶检查仪检查乳腺。
21315 心血管监测 测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检测等,也可与心内科医师共同随访、监测。
21316 血液化验 性激素、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检验。
参考文献1 邵敬於.性激素的临床应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772 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43 Hendersor BE,Pike MC,Casagrande J T.Breast Cancer and the es2 trogen window ncet,1981,2:36323644 Lubin F,Ruder AM.Overweight and changes in weight throughout adult life in breast caner.Etiol Am J Epidemiol,1985,122:5292588 5 Rossouw DE,Anderson G L,Prentice RL,et al.Ris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princi2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2 lecl trial.JAMA,2002,288:3216 林守清.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保护作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2):7197 陈晨.雌激素、孕激素与消化道.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 29(3):184(2004-04-20收稿 2004-05-16修回)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内分泌研究室(710061)E2mail:denjour@文章编号:1005-2216(2004)08-0456-03围绝经期症状与激素替代治疗吕淑兰 曹缵孙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1年的期间。
1 围绝经期症状可分为近期症状和远期症状。
近期症状主要以植物神经和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为主,伴有泌尿生殖系统萎缩。
远期症状主要是骨质疏松、老年痴呆和血脂代谢异常[1]。
111 月经紊乱 月经的变化常从绝经过渡期开始,表现为无排卵周期增加,月经紊乱。
可有以下3种表现:(1)周期延长,经期缩短,继之月经稀发,经量逐渐减少直至自然绝经。
(2)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有时甚至大出血,有时淋漓不断,多需治疗干预,然后逐渐过渡至绝经。
(3)少数妇女40岁以后突然出现闭经,此后月经不再来潮。
112 血管舒缩症状 最常见且最特殊的是潮热,其次为多汗、心悸、眩晕、胸闷。
潮热和多汗是体温调节障碍,也是绝经期特有的症状。
表现为日间的潮热和夜间的出汗。
出现潮热时患者突然感到面部、颈部与胸部发热,伴有局部皮肤片状发红,大量出汗,汗后又有畏寒。
开始发热集中在躯体上部,而后由上而下扩散至全身。
持续时间为30s至5min。
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10数次或更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睡眠和生活。
85%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1年以上, 25%~50%的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年,约10%~15%的妇女持续10~15年或更长。
113 精神、神经症状 主要精神症状为激动易怒、忧郁、焦虑、多疑、情绪低落和不能自我控制等。
114 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 (1)泌尿系统:绝经后因尿道变短、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夜尿或张力性尿失禁等。
(2)生殖系统:绝经后生殖器官各部均出现萎缩性变化,表现为阴道黏膜变薄,基底层和前基底层细胞超过了雌激素化的表层细胞,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以底、中层细胞为主。
糖原含量减少,p H值升高,出现阴道干燥、狭窄、性交困难及阴道炎症状。
115 骨质疏松症状 绝经后妇女骨质吸收速度快于骨质生成,造成骨质疏松及骨脱钙。
围绝经期妇女约25%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生与雌激素下降有关。
加之,甲状旁腺激素可刺激骨质吸收,雌激素可促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抑制骨吸收,从而降低骨吸收,对骨骼起保护作用。
绝经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造成骨吸收增加。
116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有一定关系。
1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一种以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缺失为特点的疾病,可能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2 HRT对围绝经期症状的作用211 月经紊乱与HRT (1)黄体功能不足与HRT:绝经过渡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及不规则子宫出血,处理方法为周期性使用孕激素,自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连续使用10d,如安宫黄体酮6~10mg,连用10d,停孕激素后待月经来潮。
如停用孕激素后无撤退性出血,应考虑是否已进入绝经期。
(2)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与HRT: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排卵性功血,阴道出血多且不规则。
应在排除子宫内膜的恶性病变后采用孕激素疗法。
可在上述使用孕激素的基础上,根据雌激素的水平和表现适当增加孕激素使用的时间,其目的在于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达到降低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当雌激素水平被抑制下来后,先观察1个周期,若出现低雌激素症状,可以适当加用低剂量的雌激素,以后再根据雌激素水平来调整雌激素使用的剂量和时间。
(3)低雌激素与HRT:多采用HRT周期序贯法。
雌激素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雌激素水平调整HRT方案,逐渐过渡到绝经后的HRT治疗。
若有正常的月经,可在不影响月经的前提下,加用小剂量倍美力013mg,每周2~3次,用最小剂量解决症状即可。
212 血管舒缩症状与HRT 为HRT的基本适应证,雌激素对缓解该症状具有特异的效果,且起效快,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血管舒缩症状多为暂时性的,一般仅需短期用药(一般不超过2~3年)[2]。
方法:(1)E+P序贯给药,适用于有子宫的患者,通常在1个月内给予雌激素21~28d,后半期加孕激素10~14d。
一般用于绝经<2年的妇女。
(2)单纯雌激素治疗,适用于子宫切除的患者。
(3)对于绝经≥2年者,应使用E+P联合给药。
但此时应强调患者的血管舒缩症状是中、重度,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并应告知患者HRT的基本风险。
常用的雌激素有:倍美力(每片01625mg,每片013mg),补佳乐(每片1mg),利维爱(每片215mg),诺坤复(每片1mg),维尼安(每片2mg)。
213 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与HRT 该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需要补充雌激素,以使泌尿生殖道上皮增生而抵抗炎症。
一般间断局部采用小剂量雌激素即可,或可单纯采用雌三醇制剂局部用药。
由于剂量小,全身吸收少,对子宫内膜及乳腺的刺激小,所以发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危险低,但停药后症状易复发。
常用的药物有结合雌激素阴道乳膏(欧维婷,01625mg/g),周期治疗,阴道内外涂抹,2~4g/d,每天1次,连用3周后停药4周。
普罗雌醚,每个胶囊10mg,放入阴道内,每天1次,或1%普罗雌醚乳膏,每天局部涂抹1~2次,疗程20d。
214 骨质疏松症状与HRT 系绝经远期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妇女绝经后体内缺乏雌激素和雄激素,骨量的丢失不仅比男性速度快,而且多,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
因此绝经后减少骨量丢失是预防绝经后妇女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
已证实HRT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小剂量利维爱(1125mg/d)可有效增加骨量[3]。
但是否应用HRT防治骨质疏松应由患者和医生共同决定,因为长期应用HRT能增加深部静脉血栓、中风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因此主张雌激素仅可用于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大于性激素类药物应用风险的情况下,而不推荐雌激素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4]。
对骨质疏松而无更年期症状者不主张用HRT,而推荐使用双磷酸盐、SERMs等。
常用的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及剂量:倍美力01625mg/d,补佳乐015~110mg/d,利维爱1125mg/d,定期或持续给药。
有子宫存在者应加用孕激素。
215 心血管疾病与HRT HRT不应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5]。
有研究发现应用低剂量雌激素并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雌二醇能改善血脂代谢,减轻高血脂血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小剂量雌激素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促使收缩的血管扩张,而大剂量则无效。
孕激素及雄激素则均无此效用。
低浓度孕激素不影响低浓度雌激素对血管的良性作用,而高浓度孕激素则可抵消低浓度雌激素对血管的良性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