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越寰主编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 酮 醌答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答案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答案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答案【篇一: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11-12章(李景宁主编)】>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h3h3ch2cho(1)ch3ch2ch(ch3)2 (3)h2-甲基-3-戊酮e-4-己烯醛h3c-ccch3h(4)h33(5)ohz-3-甲基-2-庚烯-5-炔- 4-酮 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o(10)螺[4,5]癸-8-酮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a、ch3ch2cho b、phcho c、cl3cchoc>a>boooo(2)a、d>c>b>ab、c、 d、3(3)a、ob、c、oc>b>a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ooo(1)ch32ch3oo(2) ch323o(3)ch32co2c2h5(4) ch33coch3(5)ch32h5coch3(4)>(5)>(2)>(3)>(1)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h2nchn(亲核加成)(1)(2)hcch+ 2ch2oo+nh2ohhoh2cccch2oh(亲核加成)noh(4)o(亲核加成)cn-h3cocoohoh(5)(8)+och3h3co-(亲核加成,后水解)(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p381ooo+(9)cho- (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ch32br(10)ohochchohbrh2coch2h3c2 (与醇加成,生成缩醛)+h2(11)ch33 (见p351)(17)phcho + hcho - phch2oh + hcoo-(歧化反应)o+ ch3co3(18)或用浓硝酸作氧化剂(p356)hoocch2ch2ch2ch2cooh7、鉴别下列化合物。

ooh(3)a、ch3ch2chob、ch33c、ch33d、ch3ch2cl答:1、取上述化合物少量,分别加入naoi,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是b、c,不发生反应的是a、d;2、在a、d两种化合物中分别加入cuso4的酒石酸钠溶液(斐林试剂),产生红色沉淀的是a,不反应的是d;3、在b、c中分别加入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的混合液(卢卡试剂),静置后产生沉淀的是c,不反应的是b。

伍越寰主编有机化学第十一章醛酮醌答案

伍越寰主编有机化学第十一章醛酮醌答案

伍越寰主编有机化学第十一章醛酮醌答案
第十一章醛、酮、醌
1.(1)甲基苯基酮;苯乙酮(2)1,3-环辛二酮
(3)2,2-二甲基丙醛(4)2-仲丁基-4-溴苯甲醛
(5)三氯乙醛(6)2,4-二羟基-6-辛烯醛
(7)3-戊酮二甲基缩醛(8)吡哆醛
(9)甲基乙烯基酮(10)2,4,4-三甲基-2-甲酰基环己酮(11)(反)-二苯甲酰基乙烯(12)环丙基丙酮
(13)(反)-4-溴二苯酮肟
3.
6.(1)、(3)的产物是外消旋体
7. (1)
(a )
异丙醇丙醇丙酮丙醛混浊
Ag(NH )?
↓Ag NaOI
↓3CHI (b )
(2)题中化合物分别标上(Ⅰ)、(Ⅱ)、(Ⅲ)、(Ⅳ)。

(Ⅰ)和(Ⅲ)的IR 谱在3200cm -1
~3600cm
-1
有νO ——H 峰(s ),(Ⅱ)、(Ⅵ)无。

(Ⅰ)和(Ⅱ)的
NMR 谱在δ=10ppm 附近有醛基质子的信号,故可分别与(Ⅲ)(Ⅵ)区别之。

8.
9.化合物的分子式C 5H 12O 符合C n H 2n+2O 通式,说明该化合物是饱和醇或醚。

A 可氧化得C 5H 10O(B),B 能和苯肼反应,也能发生碘仿反应(这都是甲基酮的反应),说明A 是醇,而且具有结构单元:。

A 和浓H 2SO 4共热得C 5H 10(C ),符合烯烃的通式C n H 2n 。

C 氧化后得丙酮和乙酸,则C 的结构应为:。

综上所述,
A 的结构应为:
10.。

第十章醛酮醌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醛酮醌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醛酮醌习题及答案习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CH(CH 3)2O(1)(2)(3)CH 3CH 2CHCH 2CHCH 2CHOCH 3CH 3CH 3HHCH 2CH 2CHO(4)(5)CH 3C 2H 5COCH 3HCH 3CH 2CHCHOCl(6)OCH 3CH 3(7)CHOOHOCH 3(11)(8)(9)(10)CO CO CO C HOH OO(12)(13)(14)(15)CH=NHN=N-OHOOBr OOCH 3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⑴2-甲基丙醛 ⑵乙烯酮 ⑶乙二醛缩甲醛 ⑷(E )-3-苯基丙烯醛 ⑸(R )-3-氯-2-丁酮 ⑹苯乙酮 ⑺5,6-二氯-2-环己烯-1,4-二酮 ⑻环己酮缩氨脲⑼三聚乙醛 ⑽苯甲醛-2,4-二硝基苯腙 3.写出分子式为C 8H 8O ,含有苯环的羰基化合物和名称。

4.写出2-甲基环戊酮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产物:⑴LiAlH 4 ⑵NaBH 4 ⑶NH 2NH 2 ⑷C 6H 5NHNH 2 ⑸(a)NH 2OH (b)HCl ⑹C 2H 5MgBr,H 2O ⑺Zn-Hg/HCl ⑻NaCN/H 2SO 4 ⑼HOCH 2CH 2OH ,干HCl ⑽CH 3COOOH 5.理化性质比较:(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沸点:A:①CH 3CH 2CH 2CH 3 ②CH 3CH 2CH 2CH 2OH ③CH 3CH 2CHCHOOH③①CHO②CHOHOCHOHOCHO④B:(2)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① CH 3CH 2CH 2CHO ② CH 3CH 2CHOCHO③(3)比较下列化合物与HCN 加成反应的活性:③①②④CH 3CHOC 6H 5COCH 3CH 3COCH 3C 6H 5CC 6H 5O(4)比较下列化合物与NaHSO 3加成反应的活性:HOOO③①②(5)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③①②④OHOOO(6)比较下列负离子的稳定性:③①②OOOOOCH 3(7)比较下列化合物pka 的大小:③①②④CH 3CHOC 6H 5COCH 3CH 3COCH 3C 6H 5CC 6H 5O6.完成下列反应:⑴HCN-CH 3CH 2COCH 324?⑵OH-NaHSO 3?CH 3COCH 3H 2O⑶CH 3-C-CH 2CH 3OCH 3MgBr H 2O,⑷CH 3CHOBr 2 / FeH 2O / H +Mg?⑸O+CHCNaH 3O +⑹NH 2OHHCl?C 6H 5CCH 3OOCH 3(C 6H 5)3P=CHCH 3⑺+⑻H 2O,HAcO(1mol) Br 2C CH 3CH 3C-CH 3I 2⑼CH 3OH 3O +CH 3O⑽NaBH 4COOCH 3-C-CH 3⑾?+CH 3OCO H O⑿(CH 3)2NHHClO +HCHO+⒀OCHOClCH 2COOC 2H 5NaOC(CH 3)3⒁+OMe 2CuLi?+O⒂⒃322CH 3++CO HCl浓NaOH+⒄CH 3ICH 3COOOHH 3O +?N⒅CH 3-C-CH 2CH 2BrOOH OH2+Mg?O ?⒆+(CH 3CH 2-C)2OOOCHO-C-OKO⒇COCH 3+O-C-CH 3O OH7.下列化合物:(1)CH 3CHO (2)CH 3CH 2COCH 2CH 3(3)(CH 3)2CHOH (4)O(5) (CH 3)2CHCHO (6) C 6H 5CHO (7) C 6H 5COCH 3(8)CHO能够发生碘仿反应的有?能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有?能与甲醛发生交叉Cannizzaro 反应的有? 能够与Tollens 试剂反应的有? 能够与Fehling 试剂反应的有? 8.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CH 3COCH 2CH 3A.CH 3CH 2CH 2CHO B. C.CH 3CHCH 2CH 3OHD.CH 3CH 2CH 2CH 2OH(2)A.CHO COCH 3B.C.CH=CH 2 D.C CH(3)A.正戊醛 B.苯甲醛 C.2-戊酮 D.3-戊酮 E.2-戊醇 F.3-戊醇(4) A.B.OHOH C.CHOD.O9.解释下列反应的机理:(1):H-C-CH 2CH 2CH 2-CH-C-HOO CH 3-3CHO(2):OHORRH 3O +RR(3):二苯基乙二酮在NaOH 的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二苯基羟乙酸钠,酸化后得到二苯基羟乙酸,如果用CH 3ONa 代替NaOH ,则可以得到二苯基羟乙酸甲酯。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醛酮习题参考答案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1)OIICH 3CH 2C —CH(CH 3)22-甲基-3-戊酮⑶(2)CH 3 C 2H 5CH 3CH 2CHCH 2CH ——CHO4-甲基-2-乙基己醛⑷OCHO(1R,2R ) -2-甲基环己烷甲醛 (9)OHCCH 2CHCH 2CHOCHO丙烷-1,2,3-三甲醛 (或3-甲酰基-1,5-戊二醛)(E)-4-己烯醛 (5)CHOOH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7)CH 3(R)(Z)-3-甲基-2-庚烯-5-炔-4-酮 (6)COCH 3OCH 34-甲氧基苯乙酮或 1- ( 4-甲氧基苯基)乙酮HCH 2CH 2CHO(R )-3-溴 2-丁酮螺[4.5]癸-8酮(3)2.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 H 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 K 值大 小。

答:答:① PgCO② PhC(CH 3③ Cl 3CCHO⑵① CICH b CHO ② PhCHD①,③〉②③ CH j CHO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① CH j CH b CHO② PhCHO③ CI 3CCHO答:④,③沁竹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答:⑴ > (4) > (2) > (3)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 式含量大小排列。

答:H=0(1) O 2NCH 2NO 2(2) C 6H 5COCH 2COCH 3 (3) CH 3COCH 2COCH 3(4) C 6H 5COCH 2COCF 3II(1)CH 3CCH 2CH 30 0II IICH 3CCHCCH 3(4)COCH 3(5)O OII IICH 3CCH 2CCH 3OIICH 3CCHCOOC 2H 5COCH 3OIICH 3CCH 2CO 2C 2H 5答:> (5) > (2) > (3) > (1)6.完成下列反应式 (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 次产物)。

醛酮醌

醛酮醌

第十一章 醛、酮、醌11.1 命名1CH 3CHCH 2CHOCH 2CH 32(CH 3)2CH-C-CH 2CH 3O33O4CH 3OCHO5CHO6C OCH 2Br7CH 2=CHCO CH 2CH 38CH 3C OCH 2C OCH 33. 环戊基乙酮4. 间甲氧基苯甲醛5. 3,7-二甲基-6-辛烯醛6. 1-苯-2-溴乙酮7. 1-戊烯-3-酮下列哪些化合物难与HCN 发生反应@ A CH 3CH 2COC 6H 5 # B =O@ C C 6H 5COC 6H 5 # D CH 3CH 2CHO @ E.(CH 3)3CCOC(CH 3)3 @ F C 6H 5COCH 3 下列羰基化合物中,可与HCN 发生反应的是@ A C 6H 5-CO-CH 3 @ B CH 3CH 2-CO-CH 2CH 3 # C=O@ D C 6H 5-CO-C 6H 5下列哪一种化合物能与NaHSO 3起加成反应?# A CH 3COC 2H 5 @ B C 2H 5COC 2H 5 @ C C 6H 5COC 2H 5 @ D C 6H 5COC 6H 5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实际上不与NaHSO 3起加成反应? @ A 乙醛 @ B 苯甲醛 @ C 2-丁酮 # D 苯乙酮11.4 写出由相应的羰基化合物及格氏试剂合成2-丁醇的两条路线 醛酮与氨基脲作用的产物名称是@ A 肟、 # B 缩氨脲 @ C 腙 @ D 氰醇 下列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 A 乙醇 # B 2-戊醇 @ C 3-戊醇 @ D 丙醛 下列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 A 2-丁醇 # B 异丙醇 @ C 1-丙醇 # D 苯乙酮 用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使苯乙酮转化成乙苯?@ A H 2 + Pt # B Zn(Hg) + HCl @ C LiAlH 4 @ D Na + C 2H 5OH。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5+1学时)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5+1学时)
在Lewis酸的催化下,用一氧化碳和氯化氢与芳烃作用生成芳醛的反应。
CH3
+
CO + HCl
AlCl3-CuCl, 20oC
CH3
CHO
H C Cl O
alkyl
alkoxy aldehyde group para-position
芳环上有烃基、烷氧基,则醛基主要在对位。芳环上有羟基,反应效果不
好。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团,则反应不发生。
O H3C C CH2CH3
甲基乙基(甲)酮 甲乙酮
C O
二苯甲酮
10
11.1.2 系统命名: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 从靠近羰基一端编号,酮羰基位次要标明。
O
8 7 6 54 32
1
CH3CH2CH2CH CH2CH CH2 C H
CH3 C2H5
5–甲基–3–乙基辛醛 3–Ethyl–5–methyloctanal
O
O
O
C
C
C
R
H
R
R'
羰基 carbonyl
O R CH
醛(aldehyde)
O R C R'
酮(Ketone)
O
C
C
β Cα H(R)
O Ar C H

O Ar C R'

O
O
α, β–不饱和醛、酮5
芳香醛酮:羰基与芳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醛、酮
脂肪醛酮:羰基与脂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不饱和醛酮:羰基与不饱和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HSO3 − 、H2O、NH3、RNH2、ROH、RSH
Nu
CO
一些常见的与羰基加成的亲核试剂

11章 醛和酮 课后习题答案

11章 醛和酮  课后习题答案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醛和酮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醛酮。

求解:(1)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3)(e)-4-己烯醛(4)(z)-3-甲基-2-庚烯-5-炔-4-酮(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6)4-甲氧基苯乙酮(7)(1r,2r)-2-甲基环己甲醛(8)(r)-3-溴-2-丁酮(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4.5]-8-癸酮2.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

解:(1)③>②>①(2)①>③>②3.将以下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求解:(1)③>①>②(2)④>③>②>①(3)③>②>①4.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5.以下羰基化合物都存有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恳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序。

求解:(4)>(5)>(2)>(3)>(1)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1)cho+h2nchn(2)hcch+2ch2oohoch2ccch2oh对甲苯磺酸n(3)+nh苯,(4)(5)o+nh2ohohcn/oh-ohcnoo(ch3)2culih2onohh2o/h+ohcooh(6)phlih2oohphch3oh①phmgbro(7)ph①c2h5mgbr②h2o主②h2oph主phpho+ph+phpho次oh次o(8)ch3+ooeto-ch3oo(9)o+choeto-ochoohoch2ch2oh(10)ch3cch2brhclo(11)ch3ch3(12)ch3ch3onabh4(ch3)2chohooch3ococh2brpd/c+h2ch3h3o+ch3ch3oh+ch3ch3主次ohch3ch3o(13)o(14)phmg苯libh(sec-bu)3ohh3o+(主)ophphh3o+phch3ohohphch3或o(15)hoac+br2och2bro(16)phph+h2c-+phphpph3(17)phcho+hcho(18)oh-phch2oh+hcoo-ch3cooeto+ch3co3hoo7.鉴别下列化合物。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2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2

溶解度:低级的醛、酮溶于水; 芳醛、芳酮微或不溶于水
11.5 醛和酮的波谱性质 羰基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
1780 ~ 1630 cm -1 (s) 伸缩振动

1740 ~ 1690 cm -1

1750 ~ 1680 cm -1
2820 和 2720 cm -1 (m) 伸缩振动 羰基与双键共轭特征吸收低频
Gattermann–Koch 反应: 芳烃 Lewis酸催化 CO + HCl 醛
对位取代为 主要产物
11.4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状态: 气固体体::甲高醛级;的液 醛体和:酮C12以下的脂肪醛; 芳醛或芳酮为固体 沸点:醇 > 醛、酮 > 烃和醚 羰基具有极性,但不能形成分子间的氢键
醛和酮能 与水形成 氢键
K = [RCH(OH)2] [RCHO] [H2O]
同碳二醇 (geminal diol ) 水合物(hydrate)
K水合22000
41 1.8 × 10–2 4.1 × 10–3 2.5 × 10–5
反应活依次性降低
• 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 (a) 烃基的电子效应 烷基的给电效应使羰基稳定, 降低反应活性; 取代基的吸电效应活化羰基, 提高反应活性。
(2) 还原反应 (a) 催化加氢 (b)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c) Clemmensen 还原法 (d) Wolff–Kishner 反应 (3) Cannizzaro 反应(歧化反应) 11.7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11.7.1 亲电加成 11.7.2 亲核加成 11.8 乙烯酮 卡宾 11.9 醌 11.9.1 醌的制法 (1) 由酚或芳胺氧化制备
为1,可不标,酮中的羰基位次要标明。 • 英文命名 醛:烷烃名称的词尾 “e” “al”; 酮: “e” “o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醛、酮、醌
1.(1)甲基苯基酮;苯乙酮(2)1,3-环辛二酮
(3)2,2-二甲基丙醛(4)2-仲丁基-4-溴苯甲醛
(5)三氯乙醛(6)2,4-二羟基-6-辛烯醛
(7)3-戊酮二甲基缩醛(8)吡哆醛
(9)甲基乙烯基酮(10)2,4,4-三甲基-2-甲酰基环己酮(11)(反)-二苯甲酰基乙烯(12)环丙基丙酮
(13)(反)-4-溴二苯酮肟
3.
6.(1)、(3)的产物是外消旋体
7. (1)
(a )⎪⎪⎭


⎬⎫
异丙醇丙醇丙酮丙醛混浊
⎪⎭⎪⎬⎫
⨯⨯⨯Ag(NH )⎭
⎬⎫⨯⨯↓Ag NaOI

↓3CHI (b )
(2)题中化合物分别标上(Ⅰ)、(Ⅱ)、(Ⅲ)、(Ⅳ)。

(Ⅰ)和(Ⅲ)的IR 谱在3200cm -1
~3600cm
-1
有νO ——H 峰(s ),(Ⅱ)、(Ⅵ)无。

(Ⅰ)和(Ⅱ)的NMR 谱在δ=10ppm 附近有醛基质子的信号,故可分别与(Ⅲ)(Ⅵ)区别之。

8.
9.化合物的分子式C 5H 12O 符合C n H 2n+2O 通式,说明该化合物是饱和醇或醚。

A 可氧化得C 5H 10O(B),B 能和苯肼反应,也能发生碘仿反应(这都是甲基酮的反应),说明A 是醇,而且具有结构单元:。

A 和浓H 2SO 4共热得C 5H 10(C ),符合烯烃的通式C n H 2n 。

C 氧化后得丙酮和乙酸,则C 的结构应为:。

综上所述,
A 的结构应为: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