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
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混凝土板梁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现象。
下面将对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原因分析1. 温度和收缩应力: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应力,而且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当混凝土板梁受到温度变化或者温度梯度的影响时,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进而出现裂缝。
2. 荷载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板梁承受外部荷载的作用,如活荷载、静荷载等。
当荷载过大或者突然加载时,会使混凝土板梁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3. 设计不合理: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板梁的尺寸、支座的刚度等因素,就会导致混凝土板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二、处理措施1. 强化材料的使用: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添加一些增强剂或纤维材料,如钢筋、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张强度和韧性,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温度和湿度: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如在施工区域设置温度和湿度的监测设备,及时调整环境条件,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
3. 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如预留伸缩缝、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等。
预留伸缩缝可以减缓温度变化和收缩应力的作用,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可以使混凝土均匀收缩,减少应力的集中。
4. 加强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板梁的尺寸、支座的刚度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要充分考虑荷载的作用和变化,合理设置支座和抗裂措施,确保混凝土板梁的安全可靠性。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板梁结构,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和加固裂缝部位,避免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针对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材料、控制温湿度、改进施工方法、加强设计和定期维护等多种手段来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确保混凝土板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普遍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一直是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最近20 年来,商品混凝土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混凝土均质性有了改善很多的同时,裂缝防控难度也增加了许多。
从成因上了解裂缝,对裂缝进行检测,进而预防裂缝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检测;处理随着我国住房体制的改革, 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迅速发展。
目前,大多住宅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一旦结构裂缝宽度超过了规定限制,将会降低结构抗冻和抗渗能力,使钢筋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构件中的高强钢丝如果锈蚀就会断裂,这会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因此,根据多年来现场检测实践经验和教训,知道一些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检测方法,尽量减少或避免裂缝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会给结构造成三方面的危害:对结构强度的危害;对耐久性能的危害;对气密性能的危害。
出现结构裂缝后,结构本身的刚性、剪力、强拉力、抗弯强度等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
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材构掉落的危险。
裂缝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主要是加速混凝土的中性化速度,使钢筋腐蚀速度大大加快,并由于漏水、渗水等原因,造成发霉、渗斑的出现,进而使钢筋材料的保护层剥落,令其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对气密性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高气密性结构而言的,如医院、核电站、疫苗培植基地等对气密性要求比较高的地方所使用的混凝土结构。
二、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要想避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检测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裂缝,首先必须知道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源上入手减轻甚至防止裂缝的产生。
1.自身收缩导致局部结构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内部水分会逐渐蒸发,体积会逐渐缩小,这样的话,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当混凝土由于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的时候,混凝土就会由于局部结合面结构的微小形变产生裂缝。
混凝土裂缝标准检测方法

混凝土裂缝标准检测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的主要构件之一,其使用寿命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在使用中,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与评估是保障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标准检测方法。
二、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结构裂缝:由于外部荷载作用或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裂缝。
2. 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所引起的裂缝。
3. 伸缩缝:由于混凝土结构的伸缩变形引起的裂缝。
4. 渗漏裂缝:由于混凝土内部渗水引起的裂缝。
5. 施工裂缝: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引起的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的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法目视检测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裂缝的存在及其分布情况。
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以便较为准确地判断裂缝的类型、宽度和深度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2. 钢尺法钢尺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裂缝的宽度和长度。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标准的钢尺,将其放置在裂缝上,通过目视来判断裂缝的宽度及长度。
3. 水平仪法水平仪法是一种检测裂缝倾斜角度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水平仪,将其放置在裂缝上,通过检测水平仪的倾斜角度来判断裂缝的倾斜情况。
4. 金属探伤仪法金属探伤仪法是一种检测混凝土内部钢筋的存在及锈蚀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金属探伤仪,将其放置在混凝土表面上,通过检测仪器发出的电磁波来判断混凝土内部钢筋的情况。
5.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及内部结构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超声波检测仪,将其放置在混凝土表面上,通过检测仪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来判断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情况。
6. 声波检测法声波检测法是一种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及内部结构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一个声波检测仪,将其放置在混凝土表面上,通过检测仪器发出的声波信号来判断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情况。
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及处理方案一、前言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裂缝的产生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会导致结构的崩塌。
因此,混凝土裂缝检测和处理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及处理方案。
二、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类:1、伸缩缝裂缝:伸缩缝是为了预留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时的变形而设置的缝隙,当温度或湿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会产生收缩或膨胀,如果没有伸缩缝,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2、收缩裂缝:混凝土在初凝后会产生收缩,收缩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3、温度裂缝:当混凝土结构受到高温或低温的影响时,会产生温度应力,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4、荷载裂缝:当混凝土结构受到过大的荷载时,会产生荷载应力,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测量和检测设备等多种方式进行。
1、肉眼观察法肉眼观察法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裂缝的形态、长度、宽度、分布等参数进行判断。
但是,肉眼观察法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较大的问题,仅适用于检测裂缝比较明显的情况。
2、测量法测量法是通过测量裂缝的形态、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进行判断,包括直接测量法、投影测量法、影像测量法等。
测量法相对于肉眼观察法更加准确,但需要专业测量仪器和技术。
3、检测设备法检测设备法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检测设备来检测混凝土裂缝,包括裂缝计、应变计、压力传感器等。
检测设备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
四、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需要根据裂缝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进行选择。
1、伸缩缝裂缝处理伸缩缝裂缝一般需要填充弹性材料,如橡胶、聚氨酯等,以保证伸缩缝的弹性和耐久性。
2、收缩裂缝处理收缩裂缝一般需要采用预应力或增加钢筋等方式进行补强。
3、温度裂缝处理温度裂缝一般需要采用预留缝隙、增加钢筋等方式来强化混凝土结构的抗温度裂缝能力。
钢筋混凝土梁的破损检测与结构评估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的破损检测与结构评估方法钢筋混凝土梁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承载着建筑物或桥梁的重大荷载。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梁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破损或退化。
为了确保梁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准确的破损检测和结构评估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破损检测方法1.1 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最简单且直接的破损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对梁表面进行目视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剥落、腐蚀等现象。
该方法适用于破损程度较轻或表面破损明显的情况,但对于隐蔽的破损问题,目视检查法可能不够准确。
1.2 敲击声法敲击声法是通过敲击梁表面,并根据敲击声音的特点来判断梁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或空洞。
一般来说,裂缝或空洞处的声音会与其他部分产生明显的差异。
然而,该方法对于破损程度较轻或深埋在梁内部的问题可能无法有效检测。
1.3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向梁内部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波信号来分析梁内部的结构情况。
根据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裂缝、腐蚀等问题。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可以检测出较为隐蔽的破损问题。
1.4 磁粉检测法磁粉检测法是一种适用于检测裂缝或缺陷的磁粉探伤方法。
通过在梁表面的涂敷磁粉,然后施加磁场,在裂缝或缺陷处,磁粉会聚集形成磁粉堆。
通过观察磁粉堆的形状和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梁是否存在问题。
2. 结构评估方法2.1 静力分析法静力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结构评估方法,通过对梁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判断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静力分析方法包括材料弹性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计算出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从而评估其结构状况。
2.2 动力分析法动力分析法是通过对梁的振动响应进行分析,来评估其结构状况。
常用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自由振动测试、远场振动测试等。
通过分析梁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动响应等特征,可以判断其结构的刚度、稳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破损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一、混凝土的裂缝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的破坏往往都与裂缝的发展有关,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缺陷,裂缝的存在会影响结构的抗渗性能,导致水分及有害物质渗入,诱发钢筋锈蚀或加速混凝土的自然老化,从而损害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对安全性产生影响。
即使尚未直接影响到使用安全,也会影响适用性和耐久性。
裂缝的产生原因是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及管理等相互影响的综合性问题。
按产生原因可分为四类:1、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产生的裂缝,约占5%—10%2、变形作用下的裂缝: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湿度差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约占80%以上3、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引起的裂缝:约占5%—10%4、碱骨料反应膨胀应力引起的裂缝及冻融引起的裂缝:约占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绝对的,无裂缝是相对的,一定程度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说裂缝不仅是混凝土的缺陷,同时应当看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
裂缝宽度W0.02—0.05mm是为肉眼可见裂缝,为有裂缝结构;裂缝宽度W< 0.02—0.05mm是为肉眼不可见裂缝,即无裂缝结构。
≥在裂缝宽度W≥0.02—0.05mm后,根据对结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钢筋混凝土有害与无害裂缝的界限为:1、有侵蚀介质或防渗要求时,界限为0.1—0.2mm,地下结构限制裂缝宽度为0.2mm2、正常条件下无特殊要求时,界限为0.3—0.4mm3、中国允许无害裂缝宽度为0—0.3mm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值:在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鉴定中,对于受力裂缝,出现下表所列情况时,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二、混凝土裂缝的检测技术1、裂缝外观形态、分布描述观察构件表面裂缝部位,目测并绘制裂缝分布图,准确记录裂缝的形态、条数、位置、长度和走向。
2、裂缝宽度检测裂缝宽度测试读数精度应不大于0.02mm。
测位处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裂缝内部不应有灰尘或泥浆,宜选择裂缝张开状态下检测。
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检测和分析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开展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二、裂缝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目视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裂缝的形态和位置初步判断裂缝的类型和原因。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为明显的情况。
2. 手感检测:手感检测是通过手感来判断混凝土表面是否有裂缝。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为微小的情况。
3. 音响检测:音响检测是利用敲击混凝土表面后产生的声音来判断混凝土是否存在裂缝。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深的情况。
4. 触摸检测:触摸检测是通过手触摸混凝土表面来判断是否有裂缝。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浅的情况。
5. 水滴检测:水滴检测是将水滴在混凝土表面,观察水滴流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有裂缝。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细的情况。
6. 红外检测:红外检测是利用红外线热像仪扫描混凝土表面,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裂缝。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大或者深度不一致的情况。
7.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穿透混凝土表面,通过回波的反射来判断混凝土是否存在裂缝。
该方法适用于裂缝深度较大的情况。
三、裂缝分析方法1. 形态分析:形态分析是通过裂缝的形态来初步判断裂缝的类型和原因。
裂缝的形态包括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分布、走向等。
2. 检测分析:检测分析是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来进一步判断裂缝的类型和原因。
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3. 物理分析:物理分析是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来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
物理性能包括强度、密度、吸水率等。
4.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来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
化学成分包括水泥、砂、石等。
5. 数值分析:数值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数值模拟可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建模,模拟不同的负载条件和材料性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混凝土裂缝评判和处理规定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标准三峡工程混凝土裂缝评判和处理规定TGPS011-19981总则三峡工程混凝土工程最大,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时间长。
本地区虽属气候温和地区,但根据本地区统计资料分析,夏季5月~9月最高气温高于35OC,平均每年45d;极端最高42OC。
春秋冬季节温度变化大,一年内2d~3d 日平均气温降低6OC~8OC及以上次数共11次,一次降温最大值达,因此温控防裂任务十分艰巨。
本工程既有大体积混凝土,也有板、梁、墩墙等薄壁结构,受气温等各种因素影响存在发生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视处处部位及对结构运行安全影响程度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为对裂缝进行危害性评估和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案,拟对裂缝所处部位、裂缝产状、形状、原因进行分析、分类。
裂缝统计:对运行和结构应力及稳定无影响的表面I类裂缝可不作统计,对运行和结构应力及稳定安全系数有影响或影响较大的危害性和重要裂缝必须统计,且应进行认真处理,并将处理情况记录统计,以资备查。
凡产生III~IV类缝的混凝土单元不能评为合格,经处理后满足运行要求,可评为合格。
裂缝评判和处理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裂缝调查----裂缝原因分析和分类评判----裂缝危害性评定----裂缝处理补强----裂缝处理检查。
2裂缝分类评判标准按大体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性质及对结构应力和安全影响程序进行分类评判。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及评判标准:Ⅰ类:一般缝宽δ<,缝深h≤30cm,性状表现为龟裂或呈细微规则性.多由于干缩、沉缩所产生,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基本无影响;Ⅱ类:表面(浅层)裂缝,一般缝宽≤δ<,缝深30cm>h≤100cm,平面缝长3m<L<5m,呈规则状。
多由于气温骤降期温度冲击且保温不善等形成。
视裂缝所在部位对结构应力、耐久性和安全运行有一定程序影响;Ⅲ类:表面深层裂缝,缝宽0.3mm≤δ<0.5mm,缝深100cm>h≤500cm,缝长大于500cm,或平面大于、等于三分之一坝块宽度,侧面大于1~2个浇筑层厚,呈规则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概要因素和现场检测及要求,结合检测实际状
况作出增强处理办法。
1引言
近30年来,随着我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均缺少不了,因为混凝土结构其有料省,施丁快,耐久性好等优越性,已经成为建工程主要结构形式,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每年工程建设用钢筋超1亿吨,消耗混凝土20亿立方以上,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大量应用,其自身存在的一
些问题逐渐暴露,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裂缝问题,为此近年来结构裂缝与非结构裂缝大量出现在工程中,—般来讲,大部分裂缝不会影响结构承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但有些裂缝会造成质量隐患,破坏使用功能和耐久性,直接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危害居住安全。
因此发现裂缝后要认真对裂缝进行观察,制定合理检测方案,判断
出裂缝性质,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作出相应补强处理方案,消除结构隐患.确保使用安全:下面浅析近几十年来所接触到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工程。
2钢筋混凝土工程裂缝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2.1引起钢筋混船土裂缝的原因:
2.1.1混凝上作为一种复合型的胶凝建筑材料,本身其有不连续性,所以裂缝是其与生俱来的本性。
混凝土结构带裂缝工作是业界人士的共识。
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为此,对所产生的裂缝要加以分析,但裂缝的宽度应加以控制,,一般肉眼可见的裂缝和贯穿性易引起渗漏的裂缝其不影响使用功能.及对结构无影响和耐久性裂缝,作质量缺陷修复处理即可,
但一些影响结构上的裂缝必须加固增强处理。
2.1 2形成可见裂缝的原田错综复杂,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不妥引起的裂缝
(2)混凝土材料缺陷或级配不当引起的裂缝
(3)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
(4)受环境气候影响引起的裂缝
(5)使用、维护不当或受外界有污物物质侵蚀而产生的耐久性裂缝
(6)偶然作用后产生的残余裂缝
(7)受火灾、地震等情况产生的裂缝
2.2引起钢筋混凝上裂缝因素的主要表现:
2.2.1材料选配不当与级配不良
常见因素为水泥过期或水泥安定性不良及水泥品种选用不当;混凝土配比不良,砂质过细,含泥量过高,骨料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碱骨料反映;水泥水化热过高,钢筋力学性能不良等。
2.2.2施工违反操作规程
常见因素有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振捣不良,浇筑速度过快,塑性混凝土下沉,施工缝留置与搭接处理不当,初期养护不当,早期受冻,钢筋骨架构造不当(箍筋间距,主筋配置与搭接、焊接锚固,预埋件乱穿乱放等问题):乱踩已扎配筋致使保护层减少,模板刚度不足,支架稳定性不够导致下沉或失稳等情况。
2.2.3构件受力、变形使内应力超越材料强度
构件受力来自受力因素,主要是拉伸(中、偏拉力),压缩来自中、偏压和局部压;弯曲来自少筋、适筋、超筋:剪切是由于少箍、适箍、冲切、扭转等状态;常见的变形有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变形受到约束等状态所致。
2.2.4气候与环境影响
常见的是由于气候干燥或早期受冻所导致的裂缝,因此环境因素的变化差异是必然因素,其他有混凝土受腐蚀、地震、火灾袭击或构件表面受灼热、化学有害物侵蚀等影响。
裂缝常见表现总概括有:微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荷载裂缝和地基变形裂缝五大类。
在施工期间形成的裂缝,多数是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出现。
3工程实例和检测方案及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存在极其复杂的因素,除受结构荷载而产生的变形裂缝外,还与干湿、干缩、环境、腐蚀、施工、材料与级配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发现裂缝应认真勘查,要作出勘查检查方案
有序检测,作出正确有效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做出相应修复补强措施,达到结构安全、使用耐久,消除隐患,解除后顾之忧。
3.1工程实例
3.1.1工程概况:
建造在济南市槐荫区鞋业工业园区的xx皮鞋厂生产车间,长为48.22m,宽为18m,三层框架结构,总面积2630.88平方米.工程有煤炭部杭州设计院设计,亍2003年开工,与2004年竣工。
该工程中间设有混凝土柱为双跨连续梁,单跨粱为9m,梁宽0.25m,梁高0.80m,在中间结构验收前发现各层所有大梁均出现不同程度数条裂缝。
3. 1.2检测方案:
经赴现场勘查,我们针对此构件情况作出检测方案,首先对构件的强度进行非破损混凝土测强回弹.再对裂缝从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进行检测,并作相应比对试验,具体方案概要如下:
a、用ht225w回弹仪进行梁混凝土测强检测
b、用数码相机对梁裂缝形态、数量进行自然记录
c、按照设计图标明粱裂缝的产生位置和走向
d、抽取有代表性的20%裂缝进行长度检测和裂缝间距测量
e、用kon-fk(a)型数显式裂缝宽度仪,选取30%的裂缝中间部位进行裂缝宽度测量;用kon-fsy裂缝深度仪对裂缝深度检测,在
此同时抽10%裂缝采用碳化深度比对试验,核准其裂缝深度正确性。
f、超声测试采用了两种办法对比:
1为平测法,在一条裂缝的中间及四分之一部位测试三点:
2为对测法,1点距底面及各检测点间隔均采用10mm。
3.1.3检测结果
1、经回弹法非破损测强,该混凝土强度均大于设计要求c25。
2、从现场裂缝观察,所产生的裂缝均与构件呈垂直状态,裂缝长度最长为10cm,宽度为0.05-21mm,深度为0.05—0.08mm。
3.1.4原因分析
根据裂缝出现的状况,设计院对该房结构进行一次全面复算,工程结构所需强度、抗剪、抗拉等应符合要求,为此在设计上无问题:对裂缝的发生部位与状况分析,认为属干缩裂缝,其主要因素是浇筑时水灰比过大,砂质细,碎石骨料级配不均,当时施工正值大热天气,气温达30℃以上,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没有很好养护,水分蒸发快,构件四失水而干缩裂缝。
该裂缝一般发生在终凝后出现,为浅表性裂缝。
3.1 . 5处理办法
(1)对该大粱大于0.2mm的缝用sjn-g环氧灌浆材料将裂缝密封,其小裂缝则用sj—601水泥改性界面剂净浆表面涂刷处理,使全部裂缝密封,同时增强粉刷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其改性界面剂净浆配合比是:改性界面剂水泥1.5:1搅拌后作净浆涂刷处理。
(2)涂刷净浆待20分钟后再由1:2.5水泥多拉纤维抗裂砂浆分层压实抹光。
在粉刷后洒水养护,防止粉刷层面裂缝。
该大梁自处理后即进入机器没备安装和生产,直至现在再无裂缝出现,受到建设单位好评。
3.2处理结果
该大梁自处理后即进入使用,至今未再出现裂缝。
4. 小结
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在出现裂缝时一定要多角度对裂缝进行检测。
同时根据具体现状情况和有关施工设计资料,结合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价,作出相应的修复增强处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消除隐患,有利工程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