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城市发展的模式16页PPT
日本东京的城市发展史

日本东京的城市发展史摘要:分析了日本东京“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指出东京“多中心”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压力,并且通过在中心城区之外创造新的就业中心来缩短通勤距离。
了解日本东京的城市发展,从中吸取经验,有利于解决现如今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关键词: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日本东京都,位于日本列岛东南侧,濒临东京湾,总面积2187km2,人口近1256万,人口密度为5742人/km2[1]。
从江户时代起400余年来,东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和最大的都市。
它不仅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中枢。
在这块仅占日本国土总面积0.6%的土地上,创造了16.9%的总生产额,集中了13.5%的就业者和16.7%的企业。
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从其都市功能来说,东京在日本经济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东京又被称为“日本的心脏”。
东京这一特大城市在形成过程中,也面临过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目前出现的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大城市病”,但它通过有效个规划和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多中心”模式,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早在1920年,东京已是一个拥有330万人口的大城市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快速工业化,以及由于市内有轨电车和铁路系统的建成而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劳动大军的流动,为东京城市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由于1923年关东大震灾摧毁了城区60%的建筑物,使得大量人口涌入郊区,加大了城市扩张的动力。
19世纪末,以东京为辐射中心的日本全国铁路系统已经建成,到1919年,城区中心著名的山手环线全线贯通,通勤交通方式的改变使得以山手环线各站点为核心的东京副中心(如新宿、涉谷、池袋等)迅速发展起来。
同期,许多郊区的私人铁路线路也把终点站延伸到山手线的各站点,这极大地推动了东京周围农村地区卫星城镇的发展。
在1930年代,在离东京中心30km半径的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郊区城镇和大学校园小镇在铁路沿线建设起来[4]。
日本东京介绍 ppt课件

日本东京
姓名:潘逸羲
班级:生物工程142 学号:13
东京简介
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 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 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 市之一。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 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3]
大鸟居
南北参道相汇之处耸立着大鸟居。高12米,宽17米,支柱直径1--2米。重达 13吨,是日本最大的木制明神鸟居。可这并不是竣工时的原物。第一代鸟居 在昭和41年被雷电击中受损,可当时在日本却找不到同样的良材以重建。身 为木材商的慈善家闻讯而起,赴台湾寻找建材用的巨大桧树。终于在海拔 3300米的密林深处找到了树龄1500年的大树。此树被掠往日本,于昭和50年 12月23日顺利完成了日本最大的鸟居。
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坐落在东京都涩谷区,地处东京市中心,占地70公顷,紧挨着新宿商业区,占据了从代代木到原宿站 之间的整片地带,是东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块绿地。明治神宫于1920年11月1日启用,是供奉明治天皇(于1912 年过世)和昭宪皇太后(于1914年过世)灵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
明治神宫是东京五个最主要的神社之一,其他的四个是日枝神社、靖国神社、 大国魂神社和东京大神宫。在日本据说全国有接近100万个神社,1000万神 道教信众。为什么日本会有这么多神社?因为日本是一个神道教的国家,神 道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比较复杂的、和佛教、儒教文化相混合,产生的一种 日本本土宗教,她形成于公元7世纪以后的奈良时期。 每年去参拜明治神宫 的人数总是日本的最高纪录,尤其是在新年伊始,有近400万人。另外,据 说明治神宫的卦签也很灵!
东京都市圈

小结
• 轨道交通的作用不仅仅是大容量的运载工具,其作用的发 挥随着规模的扩大变得更为重要
– 轨道交通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快速、安全等特点,促进城 市人口纷纷向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聚集 – 人口分布的变化,导致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随之 兴建或改善,调整了城市空间结构,扩大了城市范围,另外还促 进了城市用地集约化与居住环境改善的统一 – 轨道交通对土地开发的刺激通过其良好的可达性实现,交通可达 性较高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速度和强度较高,促进城市形态 和土地使用格局相应地进行调整
第一阶段(1897年前)
— 城市的发展主要处于分散孤立状 态,联系较为松散 — 城市化地区集中在山手线以内的 区域 — 1872年,新桥至横滨之间的铁路 开通 — 1882年东马车铁道在东京开通 — 轨道交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 在周边地区
第二阶段(1900—1920年)
— 城市空间开始向外拓展的重要阶段 — 1900年,东京各地开始修建连接城市与 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 — 1903年电车出现并迅速发展普及 — 1904年,中央线的饭田町至中野段开始 运营 — 1919年轨道交通将上野、新宿、品川、 东京、中野连接起来 — 山手线与东京市郊之间开始修建私铁, 将城市中心与郊区紧密联系,整个城市 圈不断向外扩展
第五阶段(1982年至今)
— 1984年日本开始发展快速交通体系模式 — 1987年日本铁路实施改革,日本国铁被 拆分,重组为1家全国性的货运公司和6 家区域性的客运公司 — 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 统,尤其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 快速轨道交通发展居住区和工业区,用轨 道交通引导新城市组团的发展 — 形成多个核心和圈层的多核多圈型布局 结构
东京都市圈的发展模式、经验及启示

东京都市圈的发展模式、经验及启示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都市圈”概念,并且对都市圈进行统一规划和跨区域联合治理的国家,在都市圈发展与治理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这其中,以东京都为主要核心城市的“东京都市圈”最具代表性。
对东京都市圈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东京都市圈是指东京都及周边的崎玉、千叶、神奈川(即“一都三县”),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5%),人口规模4000多万(占全国约1/3),经济总量接近全国一半,城市化率超过90%。
广义的东京都市圈又称“首都圈”,是在“一都三县”的基础上加入茨城、枥木、群马及山梨等四县(即“一都七县”),总面积达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9.8%)。
本报告着眼于更大范围的“一都七县”进行分析。
东京几乎是从战后的废墟上重建而成,在不到半个世纪内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成为与伦敦、巴黎、纽约相齐名的世界城市,并带动了整个日本首都圈的繁荣。
东京都市圈发展和治理的借鉴意义,不仅在于它已达到的领先规模和发达水平,更在于其集约化、多核心的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机制(这不同于传统的欧美大都市区),还在于其饱经日本经济和社会跌宕起伏的历史演变而始终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东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东京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作为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最早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德川幕府时期的江户时代,并于1868年正式成为日本首都。
尽管在1920年东京已是一个拥有330万人口和35个区县的工业化大城市,但真正以都市圈模式开始发展始于战后复兴阶段的20世纪50年代初。
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和日本政府的五轮首都圈规划来看,东京都市圈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并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特点,最终形成了当前“多核心、多圈层”的区域空间结构和高度互补的城市功能布局。
(一)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以控制规模、开发新城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圈雏形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经历了近10年的战后复兴,整个日本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区域经济学-东京总部经济-PPT课件

人才资金等要素在 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可或缺,东京所具 备这种要素优势毋庸 置疑 具备了人才和资 金聚集潜力才吸引了 众多的企业总部聚集, 发挥核心城市功能
CBD
东京都格局与项目位置
宫城 中央公园
涉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 金融中心 商圈 标题样式 东京中城
千代田区
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天皇住所、日本国会、 最高裁判所、靖国神社与中央省厅皆位于千代田 区内;日本诸多著名公司的本社,电器街秋叶原 等也在该区。
中央区
处于东京的中心地,日本经济、信息、商业中心。 日本银行、东京证券交易所,银座、大型布庄、 百货公司总社聚集的日本桥、以鱼货市场闻名的 筑地等皆位于本区。
港区
聚集40多个外国大使馆、国际气氛浓厚。商务街, 酒吧云集的六本木,高级住宅街,高级商店街, 大型复合都市地带六本木新城、东京中城和汐留 SIO-SITE,日本第一高东京铁塔位于此区内。
东京总部经济
成员:鲍燕娣、金思圆、黄露瑶、赵艳萍、沈梦婷
Tokyo ——极致城市视野
我们将从以下四点展开:
一、
二、 东京总部经济的概况 东京总部经济的发展条件 总部经济对于日本国内外的影响效果 对于中国的影响与借鉴
三、
四、
概况
东京拥有世界上(财富)500强的总部数量最多, 达到69家,加上作为东京都市圈的大阪,共有90 家世界(财富)500强的总部设在了这两个城市。 相比纽约、伦敦,东京则无论是在制造业(38 家)、金融业(16家)还是电信(2家)、零售 (3家)以及作为总部经济城市辅助支持行业的 印刷出版(2家)、广告(1家)、运输(5家, 包括邮递包裹、铁路、航空)等行业的发展都更 强大、更全面。
Tokyo Midtown
东京城市规划简述PPT(共 42张)

东京的GDP总量世界城市第一名,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500强公司总部的城市。坐落 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 的一半以上 。
城市鸟瞰
寺庙与东京塔
樱花
东京特色节日
樱花节(东京市):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节。樱花节的由来:1912年,东京市赠送给美
东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00年前,1603年德川家康在这里建立德川幕府,东京由此开 始了它的繁盛时期。当时,东京被称为江户,是日本政治及文化中心,18世纪中期已经发展 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1962年,东京都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1964年,东京成功举办 奥运会,并在此之前开通了新干线和首都高速路,为今天的首都繁荣打下了基础。
东京
——城市及城市发展简介
东京简介
东京都,简称东京(Tokyo),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和海陆空交通的枢纽。作为亚洲第一大城市,东京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列为“三大世界 级城市” 。东京位于日本列岛中央的关东地区南部,是由23个特别区及26个市、5个町、8 个村构成的广域自治体,人口约1329万。
国首都华盛顿3千株樱花树,美国政府以花开满丛的山茱萸回赠日本。华盛顿一些民间团体发起举行第 一届樱花节。东京的赏樱名所除了上野公园外,还有千鸟渊、隅田川、代代木公园、新宿御园等地方。
城市规划原理 课堂展示 东京

一,世界重要的金融,经济和科技中心, 是一座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2020/1/1
2020/1/1
2020/1/1
┿
$
2020/1/1
2020/1/1
2020/1/1
东京的交通系统
2020/1/1
2020/1/1
快速交通
特点:机动车专用道路 作用:各个副中心和多摩中心城的快速道路系统网络。
最新公共交通系统
无人驾驶电车路线 单轨铁路
步行50米完成换乘 任何一地点步行10分钟就能到 达一个轨道交通站点
立体停车场
2020/1/1
2020/1/1
2020/1/1
经济
2009年东京都GDP达到12791亿美元 2010年东京全年GDP为1万6000亿美元
2020/1/1
东京区自然增长率
(平方米/人)
纽约
Hale Waihona Puke 30.521%13.5
伦敦
30
42%
东京
65.5%
5.18
北京
13.6
43.5%
8.57
2020/1/1
2020/1/1
2020/1/1
2020/1/1
2020/1/1
2020/1/1
2020/1/1
2020/1/1
地下植物
城市防灾系统
东京的城市规划主要体现在
资环二班第一小组
组长:李金双 资料收集: 巩秀军 张宜平 阎琮珊 资料整理及介绍: 顾小雨 PPT: 何慧琦
东京
Tokyo
东京都
人口(约):2154万人 面积(约):2186平方公里
日本东京介绍ppt课件

1
东京有100多个博物馆,最大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日本古代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有雕刻 、武器、陶瓷、 绘画等。东京的博物馆种类很多,如交通博物馆、船舶博物馆、香烟博物馆等
•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在东京 上野公园。 1872 年创建。原为东京汤岛圣堂的 文部省博物馆,1889年改为帝室博物馆,1900年 又改名东京帝室博物馆。1947年博物馆由宫内省 改属文部省管理,更名国立博物馆。1952年定名 为东京国立博物馆,隶属文部省文化厅。东京 国立博物馆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 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 宝物馆构成,共有43个展厅。
• 上图为银座,下图为涩谷
4
观光景点
• 东京的著名观光景点有东京铁塔、皇 • 上野公园
居、东京国会议事堂、浅草寺、浜离 • 宫、上野公园与动物园、葛西临海公 园、台场与彩虹大桥、东京迪士尼乐 园、代代木公园、日比谷公园、新宿 御苑、幕张奥特莱斯(outlets)、奥
多摩湖、Hello kitty 乐园、明治神宫、•
3
购物天堂
• 东京的主要购物区分布在山手线的各主要站周 围,百货店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池袋、新宿和原 宿、涩谷、新桥、东京站附近的银座,银座是 东京的心脏,神田和日本桥,这些地区构成主 要的购物区。还有就是以电器界著名的秋叶原 、以旧书市著名的神保町、以水产批发著名的 筑地中央批发市场、以便宜货著称的上野糖横 町。至于大手町是留学生们经常造访的地方, 东京入国管理局坐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