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上)-柴油机喷油泵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车辆维修试题 一、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的工作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冲程柴油机。现对照上面的动画了说明它的工作理原。 1. 进气冲程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还留有一些废气。 2、压缩冲程 压缩时活塞从下止点间上止点运动,这个冲程的功用有二,一是提高空气的温度,为燃料自行发火作准备:二是为气体膨胀作功创造条件。当活塞上行,进气阀关闭以后,气缸内的空气受到压缩,随着容积的不断细小,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也就不断升高,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湿度与空气的压缩程度有关,即与压缩比有关,一般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为:Pc =4~8MPa,Tc=750~950K。 3、燃烧膨胀冲程 。在这个冲程开始时,大部分喷入燃烧室内的燃料都燃烧了。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便急剧升高,活塞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连秆使曲轴转动,对外作功。所以这一冲程又叫作功或工作冲程。 4、排气冲程

排气冲程的功用是把膨胀后的废气排出去,以便充填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作准备。 二、柴油机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压缩比、点火方式、所用燃料及用途。柴油机吸入洁净空气,在活塞快要到达上止点时,向气缸内喷入燃油,燃油被高压高温的空气点燃,膨胀,将活塞推向下至点,而传统汽油机是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活塞快要到达上止点时,用火花塞发火点燃混合气。 如今的电喷汽油机在活塞快要到达上止点时,用电子控制的喷油泵将汽油喷入气缸,但是燃烧还是靠火花塞点燃。 三、什么叫压缩比? 压缩比=汽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压缩比是内燃机的重要指标,压缩比越大,其压强越大,温度越高。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18。从理论上讲,压缩比越大,效率越高。但因为气缸受材料强度的限制,而且气缸内工质的温度不能超过燃料的燃点,所以压缩比不能太大。 四、柴油机的基本构造有哪些 柴油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五大基本构造。 五、柴油机怎样对配气和油泵齿轮 1、,将一缸活塞摇至上止点,凸轮轴一缸俩凸轮朝下,即倒八字,装入.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教材

电喷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 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 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 Rail p^ewure sensor 屮轨 压 站 carm-qr HMMnl speed sansar p?aei (trpdl’t^rnaor 凸能IHt* i?kfk 力 High t>ressuc? pjmp CPN2 2 wdh 惟逼「irp up.* rAoin-+ilter rAoin-+ilter ffi KB S&nsors High \$屮£ limiter valw K I Low pnKQMie 带*樹泵的粋直春 E^ctrortic ewol wnii AduAt*^ MtrS Injector Tank with pre酬即 VMd sensor 祐出舸*槪専箪 利梓敢jt wnscu 驕?H■ 芍

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空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 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 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 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练习题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试题 一、填空题 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可按曲轴转角划分为(备燃期)、 (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四个阶段。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有四部分组成:(燃油供给)、(空气供给)、(混合气形成装置)和(废气排出装置) 3.柴油机的混合气的着火方式是(压燃式)。 4.国产A型泵由(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泵体)等四个部分构成。 5.喷油泵的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挺住组件)组成。 6.喷油泵的凸轮轴是由(曲轴)通过(定时齿轮)驱动的。 7.喷油泵的供油量主要决定于(柱塞)的位置,另外还受齿条的影响。 8.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供油量和曲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供油提前角(越大)。 9.供油提前调节器的作用是按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提前角,以改变发动机的性能。 10.针阀偶件包括(针阀)和(真阀体),柱塞偶件包括(柱塞)和(柱塞套),出油阀偶件包括(出油阀)和(出油阀座),它们都是相互配对,(不能)互换。 二、选择题 1.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的喷油压力取决于(B )。 A.高压油腔中的燃油压力 B.调压弹簧的预紧力 C.喷油器的喷孔数 D.喷油器的喷孔大小 2.四冲程柴油机的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转速的关系为(C )。 A.1:l B.2:l C.1:2 D.4:1 3.孔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比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 A )。 A.大 B.小 C.不一定 D.相同 4.在柴油机中,改变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的相对位置,则可改变喷油泵的(C )。 A.供油时刻 B.供油压力 C.供油量 D.喷油锥角 5.喷油泵柱塞行程的大小取决于(B )。 A.柱塞的长短 B.喷油泵凸轮的升程 C.喷油时间的长短 D.柱塞运行的时间 6.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 D)柱塞行程。 A.大于 B.小于 C.大于等于 D.小于等于 7.喷油泵是在(B )内喷油的。 A.柱塞行程 B.柱塞有效行程 C.A、B均可 D.A、B不确定 8.柴油机喷油泵中的分泵数(B )发动机的气缸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 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零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 ?一.功用、要求、型式 ?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且各缸供油压力均等。 要求:?(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求。?(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 (3)保证按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供油。?(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5)供油规律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 (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类型: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 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二.柱塞泵的泵油原理 柱塞泵的泵油机构包括两套精密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0.003mm

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体内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上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改变供油量的方法也不同。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合间隙为0.01 。 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严密配合,其作用是在停供时,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油倒流入喷油泵内。?出油阀的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避免喷孔处产生滴油现象。当环带落入阀座内时则使上方容积很快增大,压力迅速减小,停喷迅速。? 泵油原理 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进油过程

汽车柴油机分配式喷油泵 VE泵原理

汽车柴油机分配式喷油泵VE泵原理 人们常常形容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喷油系统则是柴油机的心脏。它的产品质量、装配调整和使用维修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油耗、排放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柴油机的喷油系统是现代柴油机汽车关键的核心系统,也是柴油机汽车维修中技术要求较高和难度较大的项目。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了日本五十铃公司N系列轻型卡车用的J系列直喷式柴油机、意大利依维柯轻型客车用的索菲姆8140系列直喷式增压柴油机以及美国康明斯公司的B系列直喷式柴油机等。引进的这些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汽车柴油机均装用德国博世公司或日本电装公司和杰克赛尔公司生产的VE型分配式喷油泵。 至今,我国安装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各类汽车柴油机的保有量已有几十万台,市场维修量相当可观。但是,与我国生产和使用历史较长的直列式柱塞喷油泵相比,VE型分配式喷油泵由于在我国的使用时间较短,结构类型和附件种类又较多,许多汽车柴油机的使用和维修人员对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修和装配调整等方面的知识尚缺乏基本了解,致使在使用和维修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往往因使用或调整不当而导致汽车动力不足,甚至大量冒黑烟等不良后果。为此,我们详细介绍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维修和装配调整方法,供使用和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分配式喷油泵简称分配泵,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柴油机燃油喷射泵。与直列式柱塞喷油泵相比,分配泵仅用一对柱塞偶件就可以向2~6个汽缸供油。其结构简单,零件少,体积小,质量轻,特别适合于小型高转速柴油机使用。因此,国外在中小汽车,特别是轿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配泵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转子式分配泵和单柱塞式分配泵。20世纪中叶英国CA V公司开发了DPA型转子式分配泵,60年代我国也曾仿制批量生产过,配国产丰收型拖拉机。由于这种转子式分配泵性能尚有一些缺陷,70年代末即停止生产。70年代中期,德国博世

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调整

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调整 为了检查调整供油提前角,厂家在制造柴油机时,一般将正时标记做在柴油机和喷油泵的相应位置上:喷油泵第一分泵开始供油正时的标记,多指喷油泵联轴器(或自动提前器)上和喷油泵轴承盖上的定时刻线,只要两刻线对准,便可肯定是喷油泵向第I缸开始供油的时刻;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标记,多指飞轮壳(或其上的检视孔)上的指针和飞轮上该机型要求的供油提前角的角度,个别的是指曲轴前端胶带轮上的刻线和机体前盖上的指针;对于多缸柴油机,当指针对上相应角度或刻线,并保证I缸进、排气门都有间隙时,才可肯定该卸在供油提前角位置。喷油泵与相应传动齿轮的啮合记号在柴油机大修后将啮合齿轮上相应的正时标记对上即可。个别的机型在安装喷油泵时还注意连接标记。 1、就机检查供油正时喷油泵固定在柴油机上,可能因为各种情况造成供油正时不准,这时就需要检查供油正时。进口计量泵(a)一人摇转曲轴使I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即I缸进、排气门都出现间隙)时,当固定标记正好对准飞轮或曲轴胶带轮上的供油提前角记号时,停止摇转曲轴。(b)对于有喷油泵第一分泵开始供油正时标记的,检查联轴器(或自动提前器)上的定时刻线标记是否与泵壳前端上的刻线记号对上。若两记号正好对上,则说明供油正时正确;若联轴器上的标决还未到泵壳刻线记号,则说明供油时间过晚;反之若联轴器上的标记已超过泵壳刻线记号,则说明供油时间过早。而对于联轴器和泵壳前端无刻线记号的,此时就应该拆下喷油泵I缸高压油管,一人摇转曲轴,当快要到达I缸供油提前角位置时,要缓慢摇转曲轴,一人凝视I缸出油阀的出油口油面,当油面刚刚向上一动时,停止摇转曲轴,检查飞轮或曲轴胶带轮上的供油提前角刻线是否与其对应的指针对

柴油机工作原理及构造

柴油机概述 一,定义: 柴油机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柴油机属于压缩点火式发动机,它又常以主要发明者狄塞尔的名字被称为狄塞尔引擎。柴油机在工作时,吸入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因活塞的运动而受到较高程度的压缩,达到500~700℃的高温。然后将燃油以雾状喷入高温空气中,与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自动着火燃烧。燃烧中释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顶面上,推动活塞并通过连杆和曲轴转换为旋转的机械功 二:历史 法国出生的德裔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在1897年研制成功可供实用的四冲程柴油机。 1)1905年制成第一台船用二冲程柴油机。 2)1922年,德国的博世发明机械喷射装置,逐渐替代了空气喷射。 3)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了高速柴油机,并开始用于汽车。 4)二十世纪50年代,柴油机进入了专业化大量生产阶段。特别是在采用了废气涡轮增压技术以后,柴油机已成为现代 动力机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三,分类 柴油机种类繁多。 1! 按工作循环可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柴油机。 ②按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和风冷柴油机。 ③按进气方式可分为增压和非增压(自然吸气)柴油机。 ④按转速可分为高速(大于1000转/分)、中速(300~1000转/分)和低速(小于300转/分)柴油机。 ⑤按燃烧室可分为直接喷射式、涡流室式和预燃室式柴油机。 ⑥按气体压力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式、双作用式和对置活塞式柴油机等。 ⑦按气缸数目可分为单缸和多缸柴油机。 ⑧按用途可分为船用柴油机、机车柴油机、车用柴油机、农业机械用柴油机、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发电用柴油机、固 定动力用柴油机。 ⑨按供油方式可分为机械高压油泵供油和高压共轨电子控制喷射供油。 ⑩按气缸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式和V形排列,水平对置排列,W型排列,星型排列等. 11 按功率大少可分为小型(200)中型(200-1000)大型(1000-3000)特大(3000以上) 四,世界最大柴油机 瓦锡兰苏尔寿Wartsila-sulzer 14RT-flex96-C 配4台ABB TPL85增压器 两冲程4涡轮增压14缸柴油共轨电喷发动机单缸排气量1820升单杠功率7780马力总功率108920 马力整机重1300吨 最佳工况每小时耗油6400升

柴油机工作原理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供图 2.7升CRD直喷式柴油机,2003吉普大切诺基 如果您没有读过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一文,您可能先要阅读这篇文章以了解内燃的基本原理。不过请尽快回到本文——它将为您解开柴油机的奥秘并介绍一些最新发展。 鲁道夫·狄赛尔提出了柴油机这一概念,并于1892年在德国申请到专利。其目标是生产一种高效发动机。汽油机发明于1876 年,效率并非很高,尤其在当时。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供图 Atego 6缸柴油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差异是: 汽油机吸入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并将其压缩,然后通过火花将混合物点燃。柴油机 只吸入空气并将其压缩,然后将燃油喷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就能将 燃油点燃。 汽油机的压缩比为8:1至12:1,而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4:1,甚至能达到25:1。由 于柴油机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因此效率也更高。 汽油机通常使用汽化作用,即在空气进入气缸或油口之前,空气与燃油早已混合; 或使用油口燃油喷射,即在开始进气冲程(气缸外)之前喷射燃油。柴油机采用 直喷式,即柴油被直接喷入气缸。 下图是柴油循环的动画演示。可将其与汽油机的动画演示比较一下,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同: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or it is disabled. Baris Mengutay供图 注意柴油机没有火花塞,它吸入并压缩空气,然后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腔(直喷式)。其实是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点燃了柴油机的燃油。 柴油机的喷油器是其最为复杂的部件,并且曾经是大量试验的课题。因为具体到每一台发动机,其喷油器的位置都可能各不相同。喷油器应当能够承受气缸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同时使喷出的燃油呈细密的雾状。使气缸内部循环的油雾能够均匀分布也是一个问题,因此一些柴油机采用特殊的感应阀、预燃烧腔或其他装置,以使气流在燃烧腔内呈旋涡状,或者改进点火和燃烧过程。

柴油机高压泵工作原理

柴油机高压泵功课原理? 高压泵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而如今现已愈来愈广泛选用的电控柴油机的共轨喷发式体系能够较好处理了这个挫折。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喷油正时与燃油计量彻底分隔,喷油压力和喷油进程由ECU当令操控。在高压气体推进下,活塞向下运动并股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相同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因而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焚烧。由于柴油机紧缩比高(通常为16-22),所以紧缩终了时气缸内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一起温度高达750-1000K(而汽油机在此刻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大大超越柴油的自燃温度。 比拟起汽油机,柴油机具有燃油耗费率低(平均比汽油机低30%),并且柴油价值较低,所以燃油经济性较好;一起柴油机的转速通常比汽油机来得低,扭距要比汽油机大,但其质量大、功课时噪音大,制作和维护用度高,一起排放也比汽油机差。 凡发念头曲轴每旋转一转,即活塞下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而完毕一个功课轮回的发念头。凡发念头曲轴每旋转两转,即活塞上下往复动动四个行程而完毕一个功课轮回的发念头。但跟着现代技能的打开,柴油机的这些缺陷正逐渐的被打败,如今的不是高级轿车都现已开始使用柴油发念头了。 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发念头可为二冲发念头和四冲程发念头。功课时,高压油泵以高压将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闭环功课,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完毕正确操控,彻底改动了供油压力随发念头转速改动的表象。

可根据发念头功课状况去调整各缸喷油压力,喷油始点、持续时间,然后寻求喷油的最佳操控点。这种供油方法要随发念头转速的改动而改动,做不到各种转速下的最佳供油量。共轨喷发式供油体系由高压油泵、公共供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ECU)和一些管道压力传感器组成,体系中的每一个喷油器经由各自的高压油管与公共供油管相连,公共供油管对喷油器起到液力蓄压效果。 通常柴油机的是由发念头凸轮轴驱动,借助于高压油泵将柴油输送到各缸燃油室。在紧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进步到10MPa以上,经由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紧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构成可燃混合气。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腾,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而可燃混合气的构成及焚烧方法都与汽油机不相同。能完毕很高的喷油压力,并能完毕柴油的预喷发。 柴油发念头的功课进程实在跟汽油发念头相同的,每个功课轮回也经历进气、紧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请您参考:高压泵安全操纵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b8657836.html,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一、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发动机是一种压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吸入气缸的是纯净的空气,并被压缩到很高的温度,柴油经喷射装置以高压喷入气缸并与高温空气混合着火燃烧,对外作功,从而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燃油消耗低,较低的有害废气排放。柴油发动机有四冲程也有二冲程的,汽车使用的柴油机多为四冲程。 柴油机工作循环(四冲程) 第一冲程活塞由上死点向下运动,将空气经打开的进气门吸入气缸,故而称之为进气冲程; 第二冲程活塞由下死点向上运动,进、排气门关闭,气缸内的空气以14:1—24:1的压缩比被压缩,空气升温至800℃,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器以接近1500巴的压力将柴油喷入气缸。该冲程称之为压缩冲程。 第三冲程在一定的发火延迟后,雾化的燃油与空气混合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空气压力迅速升高,推动活塞下行对外作功。该冲程称之为作功冲程。 第四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打开,燃烧的废气被子排出气缸。该冲程称之为排气冲程。 二、发动机的构造 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组成。 三、燃油喷射系的工作过程 1、功用:按照柴油机的工作顺利及负荷的新变化,将清洁的柴油定时、定量、定压 并以一定的空间状态雾化喷入燃烧室。 2、组成:由低压油路与高压油路两大部分组成。 低压油路:由燃油箱、滤清器、输油泵、低压油管等组成; 高压油路:由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等组成。 3、燃油供给路线:柴油从燃油箱内被吸出,经油管进入输油泵,输油泵以一定的压 力将柴油压送到柴油滤清器,经滤清器过滤后的清洁柴油输入到喷油泵,再经喷

柱塞式喷油泵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

柱塞式喷油泵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 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另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它的主要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且各缸供油压力均等。 要求 (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 (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 (3)保证按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供油, (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 (5)供油规律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 (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它的主要类型: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 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柱塞泵的泵油机构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0.003mm 。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体内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上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改变供油量的方法也不同。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合间隙为0.01 。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严密配合,其作用是在停供时,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油倒流入喷油泵内。出油阀的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避免喷孔处产生滴油现象。当环带落入阀座内时则使上方容积很快增大,压力迅速减小,停喷迅速。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原理及特点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原理及特点

前言 电控柴油发动机进入海气已有十个年头了,我们的汽车维修工还没有正确认识它。目前进入我国燃油喷射系统技术有博世、电装、德尔福等几家柴油机用电控技术来控制供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它的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常见电控柴油发动机均采用电控共轨或单体泵技术,其主要差异在于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的外形差异不是很大,电控部分的实现、更加有利于整正性能的优化,减少排放、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整车的舒适性等。 第一章电控发动机与普通发动机的差异 一、技术原理上的差异性。 1、高压共轨与四气门技术结合。 电控发动机目前一般采用高压共轨、四气门和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相结合,四气门结构(二进、二排)不仅可以提高充气效率,更由于喷油嘴可以居中布置,使多孔油未均匀分布,可为燃油和空气良好混合创造条件,同时可以在四气门缸盖上将进气道设计成两个独立的具有圆形状的结构以实现可变涡流。这些因素的协调配合,可大大提高混合气的形成质量(品质),有效降低碳烟颗粒(HC)碳氢和(NOX)氮氧化物排放,并提高热效率。 2、高压喷油和电控喷射技术。 高压喷射和电控喷射技术的有效采用,可使燃油充分雾化,各缸的燃油和空气混合达到最佳,从而降低排放,提高整车性能。 二、部件构成上的差异。 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共轨管、压力传感器和

ECU(电脑控制)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分开的一种技术。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管,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进行闭环控制,喷油压力独立可调。 三、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 高压共轨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喷油系统的组成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以此对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 1、可靠性:对轻型车来说系统零部件成熟且有长期使用考核验证,中型比较成熟。 2、继承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灵活性:高压共轨油压独立于发动机转速控制,整车控制功能强。 4、喷油压力:共轨管压力1600bar、普通压力180kgf/cm2。 5、多次喷油:可以实现多次喷射,目前最好的共轨系统可以进行6次喷射,共轨系统的灵活性好。 6、升级潜力:多次喷油特别是后喷能力使得共轨系统特别方便与后处理系统配合。 7、匹配适合性:结构移植方便,适应范围广,与柴油机均能很好匹配。 8、时间控制:时间控制系统抛弃了传统喷油系统的泵、管、嘴、系统,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通与断,喷油量由电磁阀开启和切断的时间来确定,时间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将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合二为一,控制的自由度更大,同时能较大地

船舶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船用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活塞的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二冲程柴油机,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它提高了作功能力,在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差异在配气机构方面。二冲 程柴油机没有进气阀,有的连排气阀也没有,而是在气缸下部开设扫气口及排气口; 或设扫气口与排气阀机构。并专门设置一个由运动件带动的扫气泵及贮存压力空气 的扫气箱,利用活塞与气口的配合完成配气,从而简化了柴油机结构。 图是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图。扫气泵附设在柴油机的一侧,它的 转子由柴油机带动。空气从泵的吸入吸入,经压缩后排出,储存在具有较大容积的 扫气箱中,并在其中保持一定的压力。现以图说明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燃烧膨胀及排气冲程: 燃油在燃烧室内着火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活塞在燃气的推动下,由上止点 向下运动,对外作功。活塞下行直至排气口打开(此时曲柄在点位置,此时燃气 膨胀作功结束,气缸内大量废气靠自身高压自由排气,从排气口排人到排气管。 当气缸内压力降至接近扫气压力时(一般扫气箱中的扫气压力为0 12,下行活塞把扫气口3打开(此时曲柄在点4的位置,扫气空气进入气缸, 同时把气缸内的废气经排气口赶出气缸。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本冲程结束,但扫气 过程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冲程排气口关闭(此时曲柄在点位置为止。 ·4· 342 第三篇船舶柴油机检修图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扫气及压缩冲程: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移动,活塞在遮住扫气口之前,由扫气泵供给储存在扫气箱 内的空气,通过扫气口进入气缸,气缸中的残存废气被进入气缸的空气通过排气口 扫出气缸。活塞继续上行,逐渐遮住扫气口,当扫气口完全关闭后(此时曲柄在点 位置,空气停止充人,排气还在进行,这阶段称为“过后排气阶段”。排气口关闭时

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的工作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 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冲程柴油机。现对照上面的动画了说明它的工作理原。 一.进气冲程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还留有一些废气。 当曲轴旋转肘,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利用与曲轴相联的传动机构使进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的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的容积逐渐增大:造成气缸内的空 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的压力,因此外面空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 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着气缸的容积变化的情况如动画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气体压力P,横坐标表示气缸容积Vh(或活塞的冲S),这个图形称为

示功图。图中的压力曲线表示柴油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从土中我们可以看出进气开始,由于存在残余废气,所以稍高于大气压力 P0。在进气过程中由于空气通过进气管和进气阀时产生流动阻力,所以进气冲程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其值为0.085?0.095MPa,在整个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大致保持不变。 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的气流仍具有很高的速度,惯性很大,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虽然此时活塞上行,但由于气流的惯性,气体仍能充人气缸。 二.压缩冲程 第二冲程---- 压缩。压缩时活塞从下止点间上止点运动,这个冲程的 功用有二,一是提高空气的温度,为燃料自行发火作准备:二是为气体膨胀作功创造条件。当活塞上行,进气阀关闭以后,气缸内的空气受到压缩,随着容积的不断细小,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也就不断升高,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湿度与空气的压缩程度有关,即与压缩比有关,一般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为:Pc=4?8MPa,Tc = 750?950K。 柴油的自燃温度约为543 —563K,压缩终点的温度要比柴油自燃的温度高很多,足以保证喷入气缸的燃油自行发火燃烧。 喷入气缸的柴油,并不是立即发火的,而且经过物理化学变化之后才发火,这段时间大约有0.001?0.005秒,称为发火延迟期。因此,要在曲柄转至上止点前10?35。曲柄转角时开始将雾化的燃料喷入气缸,并使曲柄在上止点后5?10 °时,在燃烧室内达到最高燃烧压力,迫使活塞向下运动。 三?燃烧膨胀冲程 第三冲程--- 燃烧膨胀。在这个冲程开始时,大部分喷入燃烧室内的 燃料都燃烧了。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便急剧升高,活塞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连秆使曲轴转动,对外作功。所以这一冲程又叫作功或工作冲程。

喷油泵速度特性

实验四喷油泵速度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喷油泵试验台的结构、原理及用途,并掌物其操作方法。 2、了解柴油机的供油系统和喷油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掌物喷油泵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加深对喷油泵速度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条件 1、PSDW110-2C喷油泵试验台一台 2、四缸Ⅱ号高压油泵一台 三、实验原理 喷油泵速度特性:在喷油泵的油量控制调节机构(拉杆或齿条)位置不变时,每循环供油量随转速的变化特性。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按内容逐项写清楚) 1、调节喷油泵转速,一人;转速调整应均匀。 2、记录喷油泵的供油量,一人;实验数据记录应准确无误。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喷油泵的拉杆固定在最大位置,并保持不变。 2、起动喷油泵试验台,设定喷油泵的低压供油压力(0.2MPa)和温度(25℃)。 3、起动主轴电机,选择手动方式调节喷油泵的调速旋钮改变喷油泵的转速(也可选择自动方式预先设定喷油泵的工作转速),测量在下列转速下喷油泵工作100次循环的供油量: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r/min,同一转速测量二次。 4、试验完毕后,做好保养清理工作,将实验数据记入柴油机喷油泵速度特性记录表(表五),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后即可离开实验室。 六、实验的重点或难点 1、实验数据的读取。 2、喷油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喷油泵禁止无油工作,其转速变化不能太快。 2、应尽量保证喷油泵喷出的燃油都要进入测试量筒内;读数时要保证燃油液面水平,等到量筒内的油沫消失之后再读数,避免测量误差。 八、思考题 1、做此实验时为什么要将喷油泵的油量控制机构(拉杆或齿条)的位置固 定不变?2、柴油机喷油泵的每循环供油量随转速的增加如何变化?为什么? 表五柴油机喷油泵速度特性实验记录表 签字年月日

喷油泵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 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 A型喷油泵泵体为整体式,由铝合金硬模铸造而成。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泵体侧面开有窗口,底部用盖板封闭,侧盖和底盖均用螺栓固定,使喷油泵的拆装、调整和维修极为方便。 1.运动过程 当喷油泵凸轮轴转动时,若挺柱滚轮在凸轮的基圆面上滚动,则柱塞停在柱塞下止点的位置。若滚轮滚到凸轮的上升段时,则凸轮推动挺柱,挺柱再推动柱塞上移,同时将柱塞弹簧压缩。当滚轮滚到凸轮的顶弧上时,柱塞到达柱塞上止点。随后滚轮在凸轮的下降段滚动,柱塞弹簧则推压柱塞,柱塞又推压挺柱下移,直到滚轮又滚到凸轮的基圆面上,柱塞又回到柱塞下止点为止。即当喷油泵工作时,随着凸轮轴的转动,挺柱和柱塞在柱塞的上、下止点之间分别在挺柱孔和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 2.泵油过程

柱塞由其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所经过的距离称作柱塞行程,也就是喷油泵凸轮的最大升程。由上述泵油过程可知,喷油泵并不是在整个柱塞行程内都供油,只是在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到柱塞螺旋槽打开柱塞套油孔这段柱塞行程内供油。称这段柱塞行程为柱塞有效行程。显然,柱塞有效行程越大,供油的持续时间越长,喷油泵每一次的泵油量即循环供油量便越多。欲改变柱塞有效行程,只需转动柱塞即可。 3.供油量的调节 当供油量调节机构的调节齿杆拉动柱塞转动时,柱塞上的螺旋槽与柱塞套油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当柱塞上的直槽对正柱塞套油孔时,柱塞有效行程为零,这时喷油泵不供油。利用供油量调节原理,可将多缸喷油泵的各缸供油量调匀。其操作步骤为:保持调节齿杆不动,拧松调节齿圈紧固螺钉,适当地转动控制套筒,使其带动柱塞在柱塞套内转动,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便可使供油量或增或减,然后拧紧调节齿圈紧固螺钉。根据需要再拧松另一个调节齿圈的紧固螺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各缸供油量均匀一致为止。这项工作须在专门的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如下左图)

柱塞式喷油泵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喷油原理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另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 一.功用、要求、型式 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且各缸供油压力均等。 要求: (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求。 (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 (3)保证按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供油。 (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 (5)供油规律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 (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 类型: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 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二.柱塞泵的泵油原理柱塞泵的泵油机构包括两套精密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0.003mm 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体内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上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改变供油量的方法也不同。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合间隙为0.01 。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严密配合,其作用是在停供时,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油倒流入喷油泵内。出油阀的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

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避免喷孔处产生滴油现象。当环带落入阀座内时则使上方容积很快增大,压力迅速减小,停喷迅速。泵油原理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油过程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度,当柱塞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供油过程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滚轮体时,柱塞弹簧被压缩,柱塞向上运动,燃油受压,一部分燃油经油孔流回喷油泵上体油腔。当柱塞顶面遮住套筒上进油孔的上缘时,由于柱塞和套筒的配合间隙很小(0.0015-0.0025mm)使柱塞顶部的泵油室成为一个密封油腔,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高,泵油压力>出油阀弹簧力+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时,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回油过程柱塞向上供油,当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停供边)与套筒上的回油孔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停止供油。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又下行。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结论:通过上述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1)柱塞往复运动总行程L是不变的,由凸轮的升程决定。 2)柱塞每循环的供油量大小取决于供油行程,供油行程不受凸轮轴控制是可变的。 3)供油开始时刻不随供油行程的变化而变化。 4)转动柱塞可改变供油终了时刻,从而改变供油量。 三.国产系列柱塞式喷油泵 国产系列柱塞泵主要有A、B、P、Z和Ⅰ、Ⅱ、Ⅲ号等系列。系列化是根据柴油机单缸功率范围对供油量的要求不同,以柱塞行程,泵缸中心距和结构型式为基础,再分别配以不同尺寸的柱塞直径,组成若干种在一个工作循环内供油量不等的喷油泵,以满足各种柴油机的需要。国产系列喷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型式基本相同,以A型泵为例介绍柱

船用柴油机的工作原理过程

船用柴油机地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地工作原理 通过活塞地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地柴油机称为二冲程柴油机,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它提高了作功能力,在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b5E2R.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差异在配气机构方面.二冲程柴油机没有进气阀,有地连排气阀也没有,而是在气缸下部开设扫气口及排气口;或设扫气口与排气阀机构.并专门设置一个由运动件带动地扫气泵及贮存压力空气地扫气箱,利用活塞与气口地配合完成配气,从而简化了柴油机结构. p1Ean. 燃烧膨胀及排气冲程: 燃油在燃烧室内着火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活塞在燃气地推动下,由上止点向下运动,对外作功.活塞下行直至排气口打开,下行活塞把扫气口打开,扫气空气进入气缸,同时把气缸内地废气经排气口赶出气缸.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本冲程结束,但扫气过程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冲程排气口关 闭.DXDiT. 扫气及压缩冲程: 活塞由下止点向上移动,活塞在遮住扫气口之前,由扫气泵供给储存在扫气箱内地空气,通过扫气口进入气缸,气缸中地残存废气被进入气缸地空气通过排气口扫出气缸.活塞继续上行,逐渐遮住扫气口,当扫气口完全关闭后,空气停止充人,排气还在进行,这阶段称为“过后排气阶段”.排气口关闭时,气缸中地空气就开始被压缩.当压缩至上止点前时,喷油器将燃油喷人气缸,与高温高压地空气相混合,随即在上止点附近发火,自行着火燃烧.本冲程结束,并与前一冲程形成一个完整地工作循环. RTCrp.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具有一些明显优点,当然也存在本身固有地缺点. 四冲程柴油机地工作原理 柴油机地工作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地,这四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地柴油机称为四冲程柴油机.. 5PCzV. 一. 吸气冲程 第一冲程——吸气,它地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当吸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地燃烧室中还留有一些废气. jLBHr. 当曲轴旋转肘,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利用与曲轴相联地传动机构使吸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地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地容积逐渐增大:造成气缸内地空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地压力,因此外面空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在进气过程中由于空气通过进气管和进气阀时产生流动阻力,所以进气冲程地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其值为~,在整个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大致保持不变.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地气流仍具有很高地速度,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令狐采学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

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 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这样缸内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都会下降,发动机工作比较缓和,同时

各种柴油机高压油泵油量调整数据

各种柴油机高压油泵油量调整数据 调整供油正时的方法如下: 打开喷油泵侧面的检查窗口,找准要调的柱塞所对应的挺柱; 拧松该挺柱上的正时螺钉锁紧螺母; 若正时迟后,应旋出正时螺钉少许,用锁紧螺母锁紧再试; 若正时超前,应旋入正时螺钉少许,用锁紧螺母锁紧再试(这种情况很少); 每次调后,都要小心地慢转凸轮,使柱塞升到最高点。然后,用螺丝刀撬起柱塞尾部,用厚薄规(塞尺)测量柱塞尾部与正时螺钉头之间的间隙。此间隙不得小于0.4mm,以防柱塞顶到出油阀座,损坏两组偶件。如果只有间隙小于0.4mm才能满足正时要求,则必须换用新柱塞偶件。 供油提前器的维修 正像汽油机的点火提前一样,柴油机也要在活塞运行到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之前就开始喷油,称为喷油提前角,有了喷油提前才能保证燃油雾化和燃烧后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动力。而喷油泵从喷油开始到压缩上止点前的曲轴转角称为供油提前角,在喷油泵的前端的提前器外壳上有一条刻线和指示片表示供油提前角。 提前器的常见故障是油封漏油和从动盘磨损。提前器里的零件是在油中工作的,油对飞铁的振动起阻尼作用,缺油会影响提前器的工作性

能;从动盘的曲线形状磨损,也会改变提前器的工作性能。因此,当柴油机高速动力不足、烟色变浓、过热时,应想到检查提前器的特性。 提前器的工作特性,需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检查。对于非增压的CA6110型发动机用提前器,在转速低于500r·min-1时,提前角为0°;在1500r·min-1时,提前角为6.5°。对于增压型发动机用提前器,在转速低于500r·min-1时,提前角为0°;在1300r·min-1时,提前角为5°。提前角随转速的变化为线性,即随转速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如果试验所测得的特性曲线偏离了上述要求,应予以检修。 提前器的工作特性发生了变化,说明从动盘与飞铁滚轮接触的表面出现了磨损,可将其拆出,用油石修磨其曲面形状,使其恢复原有形状。再在从动盘弹簧座下垫上相当于磨损和修磨总量厚度的垫片,使曲面的位置不变。修好的提前器,应装好重试,直到工作特性符合要求为止。对于漏油的提前器,通常只要更换油封即可排除故障。 单体泵喷油正时的调整 单体泵供油与分立泵供油一样,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影响很大。单体泵喷油正时的调整也是对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调整,供油提前角过大,气缸内空气温度较低,喷入燃料时的混合气形成条件较差,滞燃期较长,可能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怠速不良和起动困难等故障;供油提前角过小,将使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迟后,最大爆发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