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职院军事理论课教案
军事理论教案第二章

第二个层次是法规。法规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通过。比如,我国已经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民兵工作条例》、《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应征公民体检标准》、《政治审查规定》、《国防交通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都属于法规这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规章。规章由中央军委以及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如我军现行的《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战斗条令》;海军颁布的《舰艇条令》;空军颁布的《飞行条令》等,都属于军事规章。
1、国家动员的基本功能:应战、应急、服务功能
2、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政治动员
3、国防动员的实施程序:进行动员决策、发布动员令、充实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落实动员计划
4、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
四小结(5分钟)
国防法规是关于国防的有关法律规定,它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对加强国防建设,保证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国防法规,主要是为了使我们了解有关规定,理清权力义务,明确历史责任,从而强化国防意识,自觉投入到国防建设实践中去。
难点:我国的国防法规
教具
多媒体
作业
课后习题
课后小结
教学安排合理,重点突出,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基本内容及时间分配
方法及手段
复习提问:(5分钟)
1.国防的定义
2.国防历史的启示
一、国防法规的产生与发展(10分钟)
(一)国防法规的产生
法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如神创、契约说、暴力说
(二)国防法规的发展
国防法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授课时间
第5周第1次课
授课班级
军事理论教案

军事理论教案单元教案第二章第一节至第五节(单元)教案课程名称:军事理论教程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2013级新生授课教师:本课程是大学生公共课,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
一、本章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军事理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熟悉我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
2.技能掌握马列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内涵。
3.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二、本章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2学时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2学时第三节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2学时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2学时第五节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2学时三、本章教学内容的分析1.重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主要内容2.难点:军事思想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和特征3.关键点;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实质四、本章内容的深入和拓展本章处于全书中的第二个章节,是继第一章国防基础知识之后从指导思想角度对军事发展史的又一次深度阐释和脉络梳理。
本章中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贯穿于第一章第一节的中国国防发展史中。
本章中的现代军事思想,在第四章军事高技术和第五章信息化战争中均有体现。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我国古代丰厚的文化成果和近现代的军事发展情况。
五、教学过程及教学方式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了解军事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阅读教材,找出划分的时间节点和每个阶段的特征。
2.小组讨论,结合中学阶段学习过的政治历史知识,阐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
思考: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我党我军取得的重大战役胜利有哪些?3.概况总结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历史地位。
4.自行阅读教材,概括阐述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思考: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实质是什么?(1)世界大战可以避免(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好转,但仍然存在着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
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理论课课程设计

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理论课课程设计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教师:XXX课程时间:16周课程目标:1. 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演变;2. 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深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军事形势和我国军事战略;4. 培养学生的军事思维和军事素养。
课程大纲:第一周:导论1. 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2. 介绍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理论的重要性;3. 介绍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二周: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介绍军事理论的定义和分类;2. 探讨军事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分析军事理论对军事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四周至第六周:新时代国际军事形势分析1. 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军事形势的特点和趋势;2. 研究世界各大国的军事战略和发展动向;3. 分析新时代国际军事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军事思维与军事素养1. 培养学生的军事思维和分析能力;2. 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和军事背景知识;3. 实践军事思维的应用和能力培养。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新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理论案例研究1. 选取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军事理论案例;2. 分析案例中的军事理论问题和解决方法;3. 研讨案例对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
第十六周:课程总结和考试1. 整理课程学习要点和重点;2. 进行课程总结和讨论;3. 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2.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新时代军事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撰写论文;4. 总评成绩:综合考虑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和课程论文成绩。
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军事理论课教学计划一、理论课内容与要求科目一军事思想教学要求:了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对军事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教学内容:1、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2、观看军事教学录像3、观看军事教学录像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并要求写出观后感。
科目二军事科技教学要求:了解军事技术的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内容:1、军事高科技知识,新武器、新装备及发展趋势。
2、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简介3、观看军事教学录像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并要求写出观后感。
科目三:现代国防教学要求: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国防领导体制及国防政策,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思想。
教学内容:1、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国防力量概览。
2、近现代中国国防史事录3、观看军事教学录像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并要求写出观后感。
科目四:国际战略环境教学要求:了解国际战略环境的概况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历史和现状,认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恐怖主义威胁依然严峻,国际反恐怖斗争形势亦喜亦忧。
2、对国际战略格局与大国关系的影响3、观看军事教学录像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并要求写出观后感。
科目五:高技术战争教学要求:了解高技术战争的演变历程、发展趋势及特点,认识科技于战争的关系,增强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
教学内容:1、军事高技术概述2、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作战的影响3、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考核:课堂提问,检查笔记。
二、军事训练教学课时分配表。
军事理论课教学计划

军事理论课教学计划第一篇:军事理论课教学计划军事理论课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军事理论课程主要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程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我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安全策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了解军事高技术的内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范围,掌握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趋势和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熟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二、时间安排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共16学时。
三、授课对象每学年入学新生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李德才,贺少华主编.军事理论教程【M】.湖南师大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2011年8月第二次印刷主要参考书:1、赵荣等主编.新编军事课教程【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2、张正明等主编.大学军事教程【M】.沈阳:白山出版社,2009.93、文若鹏等.军事理论教程【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54、付强等主编.普通高校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25、杨泰等主编.大学国防教育教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5五、授课内容第一章中国国防 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2)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新编军事理论教程课程设计

新编军事理论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的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军事力量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素质的军事干部和士兵是军队强大的支柱。
然而,目前社会上的军事理论知识普及度不高,很多军事人员的理论素质较为薄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提高学员对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我军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课程内容1. 军事理论基础本模块将介绍军事学科基础理论、战略思维、军事心理学等内容,重点讲解军事思想、军事文化、军事历史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战争理论、研究作战思想,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提高策略谋略操作能力。
2. 军事技能实践本模块将对学员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学员的协作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
涉及内容包括:战场医学、军事通信、战术训练、武器操作、战场环境适应等方面。
3. 军事法律法规本模块主要是通过讲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帮助学员加深对于军事法律规定和法规意义的认识。
重点包括纪律与监察、恐怖行为与安全防范、反间谍、维权教育、特种兵作战规程等方面。
4. 军事文化素养本模块将讲解军事文化、军旅生涯、军区作战指挥等相关内容,使学员了解军队的制度、集体意识,加强学员的军文化意识,为学员在部队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好准备。
三、课程目标与愿景本课程旨在培养素质优良、具有先进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干部和士兵,促进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增强国家安全建设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新时期军事理论教程的设计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而是需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这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把实际情况纳入考虑,为学员们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灵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实践一体化的目的。
四、课程评估和反馈为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包括: - 系统化的教学评估和调查; - 每节课的学生反馈; - 成绩和考核方式的公平公正性,实行考核结果公示制度。
军事理论教程2011年修订版课程设计

军事理论教程2011年修订版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军事理论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军事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军事素质和军事思维水平,为今后从事军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如下:2.1 军事理论发展史通过对军事历史的回顾,学生了解军事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过程,以此认识到军事理论对军事行动的指导作用。
2.2 军队建设理论分析中国和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理论,介绍中国军队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从领导、作战、训练、管理、后勤、装备等角度深入剖析军队建设理论的内涵和要求。
2.3 军事思想通过对战争、战略、战役、战术等领域的知识点讲解,理论分析,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规律和战争的本质,认识到军事思想对军事行动的指导作用。
2.4 军事管理介绍军队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战备管理等,使学生了解管理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5 军事法律介绍国际和国内的军事法律,以及军事法律在军队建设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军队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依据。
3. 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课外读物阅读、案例分析等形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4. 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两个部分:课堂表现和论文写作。
其中,课堂表现包含出勤率、参与互动、课堂讨论等方面,而论文写作则包括对特定题目的阐述和分析。
5. 课程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8个学时,每学时2小时,课程进度如下:序号章节名称学时数1 军事理论发展史 22 军队建设理论 33 军事思想 4序号章节名称学时数4 军事管理 45 军事法律 26 小组研讨 27 论文写作 16. 参考文献1.《军事理论概论》王大年等著2.《军事管理学》王信烽著3.《军事思想史》刘卫国著4.《国际军事法》王晓泉著5.《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著7. 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军事理论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军事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军事素质和军事思维水平。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国防和军事历史,增强国防意识。
2. 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国防和军事历史2. 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3. 军事技能训练教学难点:1. 军事理论知识的应用2. 军事技能的掌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我国国防和军事历史的短片,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国防?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国防?二、新课导入1. 讲解我国国防和军事历史,重点介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2. 分析我国国防和军事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三、军事理论知识讲解1. 讲解军事基础知识,如军事术语、军事组织、军事装备等。
2. 讲解军事战略、战术、指挥等方面的知识。
四、军事技能训练1. 介绍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斗动作与防护等基本技能。
2. 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我国国防和军事历史。
2. 回顾军事理论知识。
二、军事技能训练1. 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让学生掌握射击技巧。
2. 进行单兵战斗动作与防护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谈谈对国防和军事的认识。
2. 总结军事理论知识的应用。
3. 反思军事技能训练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军事技能训练:观察学生在军事技能训练中的表现,了解技能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军事技能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历史回顾
2、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军种介绍
(1)陆军(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
(2)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
(3)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
作业:
1、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有哪些?有何特点?
备注:
理论讲授:1、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实际战案例分析来说明我国国防的发展过程,以史为鉴,增强学生国防意识。2、通过列举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防法规政策落实情况,让学生理解、识记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及重要条款。3、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情况。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三)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
2、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军种介绍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课次
4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大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
2、熟悉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了解主要军种作战任务及兵种、武器装备情况。
教学基本内容: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一)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概述
2、中国国防发展历史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4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课次
1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大学生了解<<军事理论>>课程的任务、性质、内容以及地位和作用,为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要求大学生掌握国防的基本含义及基本要素,增强国防意识;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基本内容:
一、课程介绍:<<军事理论>>课程的任务、性质、内容以及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二、中国国防
1、国防概述
(1)国防的含义与基本要素;
(2)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中国国防发展历史;
(1)中国古代国防
(2)中国近代国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国防的基本要素以及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课次
5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大学生了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特征,以及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2、熟悉并理解我国几代领导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等军事思想和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教学基本内容: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思想及重要论述
教学基本内容:
1、新中国国防建设
(1)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
(2)我国国防政策、体制
(3)国防教育
(4)国防科技
2、国防法规概述
(1)国防法规的作用和立法权限
(2)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和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
教学难点:国防科技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作业:
1、通过学习,思考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理解“居安思危”。
备注:
理论讲授:1、通过中国周边国家历史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利害关系;2、引导学生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思考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七)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六章军事高新科技
1、军事高新科技概述
2、精确制导武器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课次
8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大学生了解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含义、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2、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范围,掌握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基本内容:
1、军事高技术概述
(1)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含义
(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
课次
10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作业:
备注:
备注:
理论讲授:1、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学生了解我军的历史沿革;2、播放09年阅兵式使学生生动形象的了解我军的军、兵种,结合图片展示武器装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四)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中国军事与军队建设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思想及重要论述
(3)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类
(2)精确制导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运用
(3)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史实,列举实例、视频展示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历史演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东北亚不稳定因素、南海问题、台海问题、民族分裂势力对边疆稳定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史实,列举实例、视频展示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作业:
1、对于统一台湾问题有何思考?
备注:
理论讲授:1、通过分析地区国家的军事态势,引导学生思考地区国家利益制衡点;2、结合“二战”后世界战略格局发展变化,分析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六)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国际军事形势与战略格局
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授课班级
教学难点:我国的国防历史及其启示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作业:
1、如何认识国防的地位和作用?
备注:
课程介绍:说明军事理论课程性质,总课时数以及考核要求;
理论讲授:1、关于国防的基本要素以及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结合时政新闻和实战案例分析主导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2、关于我国国防历史发展应结合历史人物、典故、时代特征,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地区大国军事态势
2、国际战略格局
(1)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2)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史实,列举实例、视频展示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作业:
1、举例说明说军事高技术发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与作战方式?
备注:
理论讲授:结合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海湾战争视频、伊拉克战争视频)
讨论:分组讨论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有什么关系?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八)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考试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史实,列举实例、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作业:
1、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为何比较发达?
备注:
理论讲授:1、介绍《孙子兵法》并结合案例学习其军事思想精髓;
2、结合历史事件,介绍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思想形成的历史经过和成就。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五)
课时安排
4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课次
7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大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情况,掌握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方法。
2、明确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教学基本内容:
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陆地周边概况
我国海洋国土概况
(2)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4)第二炮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军、兵种介绍
教学难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及武器装备介绍
教学方法及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史实,列举实例、图片、视频展示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
作业: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1)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
(2)邓小平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思想
(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4)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的军事思想
教学难点: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教学方法及手段:
军事理论课程教案(二)
授课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中国国防
1、新中国国防建设
2、国防法规概述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4学时
授课教师
职称
课次
2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大学生了解新中国的国防发展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理解掌握我国的国防政策、体制以及国防教育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