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一、勘察规划1.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状况,确定地质类别和设计标准。

2.根据勘察结果进行路线选择和路基布置,确保路基的平直度和均匀度。

3.制定施工方案和设计基本尺寸。

二、土方开挖与填筑1.进行土方开挖时,要遵循从高到低的原则,逐层逐段开挖。

2.土方填筑时,要采用合适的填筑方法,保证土方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3.在填筑过程中,对于较软的土层,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振动加固、加压加固等。

三、边坡处理1.对于路基边坡的处理,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护坡、加固等。

2.选择合适的边坡坡度和设置槽状排水系统,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排水效果。

四、水工构筑物施工1.对于公路工程中的水工构筑物,如桥梁、涵洞等,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确保水工构筑物的防水效果和排水效果,避免水分渗透和结构变形。

五、路基表层处理1.进行路基表层处理时,要保持表层平整度和均匀度,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和安全。

2.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表层处理,如砂石、沥青等,保证其耐久性和抗滑性。

六、质量控制1.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土壤、石料等材料进行检测,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进行检查和验收。

2.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保证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七、安全措施1.制定施工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等,防止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

八、环境保护1.根据环保法规要求,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扬尘、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合理利用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要点。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实施道路的挖掘、填筑、铺设、修整等工作,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1.地质勘察与设计: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勘察,查明地质情况,评估地质灾害风险,为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要考虑地质条件,合理确定道路线路、剖面、勾配等参数。

2.道路平整工程:道路平整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工程,包括挖掘、填筑、夯实、破碎等。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道路类型,采取合适的平整方式和施工工艺。

3.路基工程:路基是公路工程的承载层,负责承受车辆荷载,传递给下层地基。

路基工程包括挖、填、夯实、排水等工作,需要合理选用材料和控制施工工艺。

4.路面工程:路面是公路工程的车辙层,承受车辆荷载和保证行车的平稳。

路面工程包括碎石路面、沥青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等。

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

5.桥梁工程:公路工程中的桥梁是连接两侧地形的重要结构,需要进行桩基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河床治理等工作。

施工时需要保证桥梁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6.隧道工程:公路工程中的隧道是穿越山体或水域的通道,需要进行隧道开挖、支护和衬砌等工作。

施工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

7.排水工程: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工程,包括雨水排水和淤泥排水。

施工时需要合理安排排水系统,保证道路的排水畅通。

8.养护工程:公路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保证公路的长期使用。

养护工程包括道路清扫、路面修补、草坪修剪、绿化等。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是指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对基层的具体施工要求和技术细节的规定。

基层是公路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并传递给下方的地基,因此基层的施工质量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2024年新版本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一、材料要求:1.石料: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机械化采石场开采的石料,石料应经过筛分、洗净等处理,满足规定的物理性能指标。

2.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

3.砂:选用符合规定的合格砂,砂的颗粒分布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然水源。

二、基层施工要求:1.基层平整度: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高低凸凹。

2.基层厚度:基层的设计厚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保证基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基层材料配合比:基层石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根据工程要求,还可添加适量的水泥、砂等掺合料,以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4.基层密实度:基层应进行足够程度的压实,以保证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压实采用振动碾压机或振动轮胎碾压机进行。

5.基层检测:基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测,检测成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

6.基层防水:如果需要,基层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基层的抗渗性能。

三、施工工艺流程:1.地基处理:在公路基床上进行必要的路基处理,包括削平、填方、挖方等。

2.基层铺筑:将经过筛分、洗净的石料以合适的厚度均匀铺放在路面上,然后用振动碾压机进行压实。

3.基层修整:基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修整工作,以保证基层的平整度。

4.质量检验: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并做好记录。

5.防水处理:如果需要,对基层表面进行防水处理。

6.完成验收: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四、施工注意事项:1.基层施工前应预先进行工程测量,确定基层的设计厚度和平整度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是为了保障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1.0.1 为了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控制工程投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并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2.0.1 公路工程:指新建、改扩建、大中修的各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绿化等工程。

2.0.2 施工单位:指承担公路工程施工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0.3 施工方案:指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2.0.4 施工工艺: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

三、施工准备3.0.1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3.0.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3.0.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3.0.4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开展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0.5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平整、排水、供电、供水等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过程控制4.0.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0.2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0.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4.0.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4.0.5 施工单位应加强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等各方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前的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评估:在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2. 人员培训:施工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流程。

3. 施工方案: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明确各项工程任务的流程和步骤,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4. 安全装备:检查施工所需的安全装备和设施,确保设备完好、齐全,能够有效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5. 安全示警: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6. 应急演练:组织施工现场的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

二、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 环境防护:在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环境防护,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防止危害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

2.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作业管理:对施工作业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安排作业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杜绝疲劳作业和超时作业。

4. 物料堆放: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内的物料堆放区域,确保安全通道畅通,避免发生物料坠落事故。

5. 交通管理:对施工现场内的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管控,设立交通标志和警示线,规范施工现场内的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6. 火灾防范:加强对施工现场内的火灾防范工作,设置灭火器材,建立灭火预案,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灭火。

7. 安全监控:使用安全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确保施工安全。

1. 安全总结: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安全总结,总结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为以后的施工工作提供借鉴。

2. 施工记录:保留完整的施工记录和施工资料,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记录,为日后的安全评估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一、前言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公路建设项目中,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包括施工目标、技术要求、施工组织、施工方法等方面。

二、施工目标1.完成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2.完成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保证工程的进度;3.完成工程在规定的费用限额内,控制施工成本;4.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三、技术要求1.公路基础工程公路基础工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方面。

因此,在基础工程方面需要做到以下技术要求:(1)地基处理技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需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挖土换填、加固处理等措施,确保公路基础的稳定性。

(2)基础填筑技术:对于填土路基,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填筑,包括填筑层厚度、填筑材料、填筑方法等方面。

2.路面铺设工程路面是公路工程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舒适性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路面铺设工程方面需要做到以下技术要求:(1)路基夯实技术:在路面铺设前,需对路基进行夯实处理,确保路基的均匀稳定。

(2)路面铺设技术: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路面铺设,包括碾压、铺设厚度等方面。

3.边坡护坡工程边坡护坡工程是为了保护路基和路面,防止边坡坍塌等情况发生。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技术要求:(1)边坡护坡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确定合适的护坡结构,包括挡墙、护坡网、植物等方面。

(2)边坡护坡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行边坡护坡工程,包括挖掘、护坡材料的铺设等方面。

四、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组织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合适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施工队伍的组织要求高效、协调,保证施工进度。

2.施工设备组织公路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铺设机械等。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施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注意和做好的一个方面。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评估在公路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工程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针对评估结果,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施安全。

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坍塌、电击等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预案编制,明确施工人员应急处置程序和逃生通道,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安全管理方案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任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规范和监督。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使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掌握应急逃生技能,做到知法守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三、安全教育培训公路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和操作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四、安全防护措施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各方面安全。

要加强对施工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故障,保障施工设施的正常运行。

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卫员,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要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施工和违规操作,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建设工程施工中必须要重视和做好的一个方面,对于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公路施工工程技术总结(3篇)

公路施工工程技术总结(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路施工工程技术进行总结。

一、路基施工技术1. 土方工程:路基施工中,土方工程是基础。

主要包括土方开挖、运输、填筑等环节。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遵循分层填筑、压实密实原则,提高路基稳定性。

2.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防止路基病害的关键。

主要包括地表水排水和地下水排水。

地表水排水采用排水沟、涵洞、截水沟等设施;地下水排水采用排水井、暗沟、渗沟等设施。

3. 路基处理:针对不良地质条件,如软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采用换填、加固、预压等处理方法,确保路基稳定性。

二、路面施工技术1. 沥青路面施工:沥青路面施工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等。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稳定碎石等材料;底基层采用沥青稳定碎石等材料;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混合料均匀性,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耐久性。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包括基层、面层等。

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三、桥梁施工技术1. 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基础施工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墙、明挖基础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基础稳定性,为桥梁主体结构提供坚实支撑。

2. 桥梁主体结构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梁、拱、柱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结构尺寸准确,连接牢固,提高桥梁整体性能。

四、隧道施工技术1. 隧道围岩分类:根据围岩稳定性,将隧道围岩分为Ⅰ-Ⅵ类。

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围岩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

2. 隧道开挖:隧道开挖采用新奥法、隧道掘进机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开挖质量和进度,降低围岩应力集中。

3. 隧道支护:隧道支护采用锚杆、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支护效果,提高隧道稳定性。

五、施工质量管理1. 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施工技术姓名:李勇单位:山西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公路施工技术经过一学期的公路施工技术学习,对其有一定了解,其中主要分三个部分,即施工放样,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

接下来,我就谈论一下,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吧施工放样:1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图解法、计算法、高等级公路的放养方法。

路基放样的目的是在原地面上标定路基的轮廓,作为施工的依据。

做施工工作的时候要先在地面中线桩处标定填挖高度。

按设计图纸定出横断面的各主要点,如路堤的边缘、路堑的坡顶、半填半挖断面的坡脚和坡顶。

然后是边坡放样,按设计的路基边坡率放出边坡的位置桩来。

最后就是移桩移点,即遇有在施工中难以保存的桩志,应沿横断面方向将桩点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

一、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任务公路工程施工放样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测量技术将设汁图纸上的工程构造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检测工程构造物的几何尺寸,以实现从设计图纸到工程实物的质和量的转变。

公路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在进行施工放样时,放样数据的计算以及搬站时测站点的坐标和高程的汁算都是依据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的,所以我们首先介绍公路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及其控制测量中精度的要求公路平面控制测量,包括路线平面控制测量,桥梁、隧道及其他大型建筑物等的平面控制测量。

公路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以利用原区域,如城市规划时工程勘察设计测量所建立的平面控制网作为依据,采用GPS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起联系,以统一坐标系统。

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三角测量、三边测量按精度依次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小三边;导线测量依次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一般公路工程的施丁放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施工以前,施工现场和设计图纸、设计相关说明的熟悉了解阶段;第二阶段是施工点位的测量放样阶段;第三阶段是施工过程中,施工点位的检查阶段;第四阶段是施工完成后的质量验收阶段。

为保证各阶段施工放样的顺利进行,应首先作好下列工作施工放样测量的工作原则施丁放样测量工作必须遵循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即“等级、整体、控制、检验”四项基本原则。

等级原则是指实施测量时根据公路等级要求应满足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精度。

等级的规定是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工作成果质量的标准。

若不满足精度要求,就会出现放样点的实地点位与没计点位的出入。

整体原则是指兼顾工程的全局性和技术要求的完整性。

施工控制测量作为施工放样测量的工作基础,必须从整体原则出发,尽量实现多用性和有效性。

多用性即施工控制测量应满足工程设计及其施工放样测量所确定的要求,尽量避免重复控制测量。

有效性即施上控制测量所建立的控制点点位应明显、无损、可靠,便于应用,点位参数准确,符合应用要求。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要求工程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质量,做好施上控制测量这一工程前期工作,是高速度、高精度、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路基施工路基施工必须要满足其基本要求,强度和刚度、水温稳定性必须符合规范。

公路土方路基的施工方法。

材料选择农村公路土方路基一般采取就地取土的方式,满足规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适于做路基填料。

强盐渍土、过盐渍土、淤泥、沼泽土,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不能用作路基填料。

技术准备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常用设备农村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施工中首先用推土机、装载机将路基用土均匀的摊铺在工作面上,并粗略找平,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确找平,最后用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压实。

施工程序农村公路土方路基的一般施工程序为:施工测量-场地清理-填前压实-布土摊铺-整平-压实-质量检测施工测量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及放线工作。

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钉出路基边线的具体位置桩,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桩,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场地清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应予清除,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15厘米。

在路基施工区域内,所有树桩和树根都应从原地面之下不少于50厘米深的地方去除。

树根去除后所留的空隙应用合适的材料填充。

填前压实在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及时恢复路基中线、边线,对路基范围内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然后再进行填前压实。

布土摊铺布土时应根据每层土的用量,确定卸车的间距,布土完成后用平地机或推土机进行均匀摊铺,在劳动力富裕的地区也可人工摊铺,摊铺时应根据土质及压实机械的不同,现场确定摊铺厚度,一般每层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应大于30厘米,土中杂草应捡除。

整平一般用推土机、平地机或人工进行整平。

整平时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

在整平时要注意路基的横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横坡应该适当加大以利于路基排水,一般情况路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

压实在压实前应实测路基土的含水量,当路基土手抓成团,落地松散时效果最好;当手抓成团落地不散时,说明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或掺加生石灰处理;当手抓不成团时则说明含水量偏低,应适当洒水以增加含水量。

在碾压时应采取先静压后振动压实、先压两边后压中间的方式。

压路机碾压轮应重叠轮宽的1/3—1/2;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各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碾压速度不宜超过4公里/小时。

质量检测公路路基分层填筑时,每完成一层土的压实后都要对路基的几何尺寸和压实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在路基封顶后还要进行弯沉值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进行路面施工。

一般农村公路土方路基,在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基封顶以下30厘米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4%;在填方路段,路基封顶以下80厘米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 4%,80厘米至1.5米范围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3%,1.5米以下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0%。

为了节约耕地、减少投资,充分利用老路土路基,农村公路一般在老路土路基上进行加宽改造,为使新、旧路基紧密结合,加宽之前,旧路边坡需挖成阶梯形,然后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阶梯一般为1m宽,0.5m高。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局部路段含水量过大,造成路基翻浆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应根据出现的情况,采取翻松晾晒、挖除然后换干土回填、抛砖石填筑及掺石灰吸水处理等办法,有时几种方法也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

在路基完成后,路基表面应平整,边线顺直,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亏坡。

路面施工:路面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稳定性,具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具有足够的低温稳定性,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大气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能、耐久性,竟可能低的扬尘性。

路面结构通常是分层铺设的,即按照使用的要求、抗滑变形能力、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和自然影像因素不同,分成若干分成,从下往上是面层、联结层、基层、底基层、垫层、路基、地基。

路基路面的选用:修筑面层的所用材料主要有:沥青、水泥、碎(砾石)石、块石、砂、石屑、矿粉、石灰、黏土及其他粒料等。

一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适用于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沥青灌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置适用于三级四级公路。

砂石路面只适用于四级公路。

路面排水设施的选用要遵循一下原则:1目前国内公路要求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流,避免行车道的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

2在路面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在路堤边坡上用横向漫流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

3在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未作防护而已遭受路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后改为纵向流水,然后通过八字是泄水口和急流槽横向排流路堤。

沥青混泥土的施工:准备工作(1)检查与清理基层。

保证基层坚实、平整、洁净和干燥;(2)准备和检查施工机具;(3)落实材料。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4)备齐仪器用具,制定施工计划,安排好劳动力,进行施工放样等各项工作。

二、施工程序1.安装路缘石和培肩。

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可根据要求和条件选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条石、砖等。

2.清扫基层。

基层必须坚实、平整、洁净和干燥,对有坑槽、不平整的路段应先修补和整平。

整体强度不足时,应给以补强。

3.浇洒粘层或透层沥青。

4.摊铺。

沥青混合料可用人工或机械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进行。

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6.接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包括纵缝及横缝)都必须密实、平顺,接缝前其边缘应扫净、刨齐,刨齐后的边缘应保持垂直。

纵向接缝施工: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

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

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

横向接缝的施工: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下层的横向接缝时可采用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其他等级公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

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

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

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7.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石油沥青)或45℃(煤沥青)后开放交通。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Z101000 工程经济1Z101010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P111.利息的计算P112.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P513. 名义利率于有效利率的计算P111Z101020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P1421.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P142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1823. 投资收益率分析P1924. 投资回收期分析P2225. 财务净现值分析P2426. 财务内部收益率分析P2527.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P2628. 偿债能力分析P281Z101030 技术方案不确定分析P3131.不确定性分析P3132.盈亏平衡分析P3333.敏感性分析P381Z101040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P4141.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P4242.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P451Z101050 设备更新分析P5351.设备磨损与补偿P5352.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P5553.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方法P561Z101060 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P6161.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影响因素P6162.设备租赁与购买的比选分析P621Z101070 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P6671.提高价值的途径P6772.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P711Z101080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P78 81.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P7982.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P7983.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P801Z102000 工程财务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P8411.财务会计的职能P8412.会计核算的原则P85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P86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P881Z102020 成本与费用P91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P9122. 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P9323. 工程成本的核算P9924. 期间费用的核算P1051Z102030 收入P10631.收入的分类及确认P10632. 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核算P1091Z102040 利润和所得税费用P11441.利润的计算P11442.所得税费用的确认P1171Z102050 企业财务报表P12351.财务报表的构成P1235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作用P12453.利润表的内容和作用P12754.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作用P12855.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作用P1321Z102060财务分析P13361.财务分析方法P13362.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P1351Z102070筹资管理P13971.资金成本的作用及其计算P13972.短期筹资的特点及和方式P14173.长期筹资的特点及和方式P1451Z102080流动资产财务管理P14881.现金和有价证券的财务管理P14882.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P15083.存货的财务管理P1511Z103000 建设工程估价1Z103010 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P15311.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组成P1531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组成P155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的组成P1581Z103020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P16521.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P165 22.按造价形式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P168 2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P17024.建筑安装工程计价程序P1741Z103030 建设工程定额P17731.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P17732.人工定额的编制P17933.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P18234.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编制P184 35.施工定额和企业定额的编制P187 36.预算定额与单位估价表的编制P189 37.概算定额与预算指标的编制P1931Z103040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P197 41.设计概算的内容和作用P19742.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程序和步骤P198 43.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P20044.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P2081Z103050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P211 51.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模式P21152.施工图预算的作用P21253.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P21354.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P21355.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内容P2191Z103060 工程量清单编制P22061.工程量清单的作用P22062.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方法P2221Z103070 工程量清单计价P2277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P22772.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P23473.投标报价控的编制方法P23874.合同价款的约定P2441Z103080 计量与支付P24781.工程计量P24782.合同价款调整P25083.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P26184.施工索赔与现场签证P26485.合同价款期中支付P27386.竣工结算与支付P28087.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P2881Z103090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P28791.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程序P28792.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组成P29393.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P299 94.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P299 95.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技巧P30296.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的影响因素P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