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科学小品:变色龙
让科学小品文的教学充满语文味

让科学小品文的教学充满语文味作者:陈娟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7年第8期江苏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215300)陈娟[摘要]怎样实现科学知识与语言学习的有机统一,使科学小品文教学充满语文味?一是要在解读文本时,抓住精准的词句、精妙方法、精心的布局和真实的情感等方面,挖掘课堂教学的语文味;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梳理概括、品词析句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文本的语言,体现课堂教学的语文味。
[关键词]科学小品;解读文本;教学过程;语文味[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2-0038-02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借助文学写作手法,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苏教版教材中,几乎每册都有几篇科学小品文。
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都会关注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这样,往往走入教学的误区,使得语文课变成科学课或常识课。
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知识与语言学习的有机统一,使科学小品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呢?一、解读文本时挖掘浓浓的语文味科学小品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鲜活的形象和浓郁的情感,但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有的还采用童话形式,不失其趣味性。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从字、词、句、篇等多方面充分挖掘其语文味。
(一)精准的词句科学性、准确性,讲究词语的精当、贴切,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备课时,教师应特别注意推敲词句,对词句涉及的时间、数量、范围、特质等,都要精准无误地理解。
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安排材料,说明了火星和地球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
由于人类在火星探索中并未亲临火星,有许多问题仅能推测而无法断定,所以文中的语言表达必须十分精准。
如,关于火星上的水,“曾经”一词准确地表达出这是根据现有资料得出的推论,强调的是过去,并不表明现在火星上仍然有水;关于两个星球水的来源,用了比较模糊的“也许”“可能”来推断,表明这只是科学家的一种猜测,还未被证实,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九年级《变色龙》ppt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变色龙》续写
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走进家, 觉得肚子饿了,便吩 咐开饭。他正要坐下来吃饭时,巡警进来报告说:“外面 有客来见。”奥楚蔑洛夫骂道:“混蛋, 我不是说过 吗?只要是吃饭旳时候, 我谁也不见。”巡警说:“这 个人说有要紧事。”奥楚蔑洛夫又骂道:“糊涂,他要 紧, 我就不要紧吗?” 巡警说:“是将军来了。”奥楚 蔑洛夫一听,顿时气焰全灭,怔了好长时间,“噌”地从椅 子上蹦起来骂道:“饭桶,你怎么不早说,让将军在外 面等了这么长时间!”说着急忙穿上大衣,出门迎接。 这 位大将军头戴将军帽,身穿将军服,腰扎将军带, 威风凛 凛,不可一世。他一见奥楚蔑洛夫便哈哈大笑。这一 笑把奥楚蔑洛夫笑愣了。奥楚蔑洛夫仔细一看, 哦,原 来自己旳大衣穿反了,夹里穿在外面了。
开头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出场,这件大衣是 沙皇警犬旳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旳工具; 结局“裹紧大衣”离场,他力图保持自己旳威风,但 对于自己不光彩旳表演,却显得难堪,与开头照应。
中间旳两次(第10段和第20段),他因“判”错 了狗而吃惊、害怕,一热一冷,一脱一穿,这一细节 描写前后形成鲜明旳对比,充分体现了他内心旳恐慌 和强作镇定旳复杂心理。,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 欺下旳本性跃然纸上。
从这桩案子审理旳成果看,人不如 狗,请同学们说说我们懂得旳有关狗旳 俗语或成语。
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蝇营狗苟(比喻人 不顾廉耻,到处钻营)、狗腿子、狗嘴里吐 不出象牙来(说话粗痞)……
鲁迅有关巴尔狗(见了全部旳富人都驯良, 见了全部旳穷人都狂吠)
小说为何以“变色龙”为题?
“变色龙”旳皮肤会因环境旳变化而 变化,奥楚蔑洛夫会因狗主人旳变化 而而变化对 案件旳处理。两者在本质
一、了解俄国沙皇警犬旳丑恶灵魂,认识沙皇 统治旳腐败和黑暗。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龙》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龙》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动物奇观》之《变色龙》。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变色龙的生态特征、变色原理、生活习性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特征,认识变色龙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变色原理的理解。
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特征、生态习性,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变色龙图片、PPT、视频、模型、变色龙玩具。
2. 学具:画纸、水彩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变色龙图片、视频,让幼儿观察变色龙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变色龙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详细讲解变色龙的生态特征、变色原理、生活习性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描述变色龙的特征,分享观察心得。
4. 变色龙手工制作(10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纸、水彩笔制作变色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5. 观察记录与分析(10分钟)发给每个幼儿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变色龙的变化,引导幼儿分析变色原理。
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变色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基本特征外观特征生活习性变色原理2. 变色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动物,了解它的特征和习性,并画出它的形象。
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观察身边的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变色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特征、生态习性,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观察记录与分析。
《科学变色龙》课件

科学变色龙是一门引人入胜的课程,探索变色龙的神秘世界。从变色机制到 生态作用,发现变色龙的美丽和价值。
课程简介
什么是变色龙
介绍变色龙是一种独特的爬行动物,以其能够改变 皮肤颜色而闻名。
变色龙的生态环境
了解变色龙的生态环境,包括森林、草原和沙漠等 不同的栖息地。
变色龙的身体特征
探索变色龙独特的身体特征,如长舌、凸眼和弯曲 的尾巴。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
揭示变色龙的习性,如捕食技巧、独特的睡眠习惯 和社交行为。
变色机制
1பைடு நூலகம்
变色龙的色素变化
解析变色龙体内色素的变化过程,以实现不同的皮肤颜色。
2
肤色变化如何产生
探讨变色龙皮肤中色素与光线的相互作用,导致不同颜色的产生。
3
变色根据情绪变化的原理
剖析变色龙如何根据情绪和环境变化而改变皮肤颜色。
变色与亲繁育
变龙的交配与繁殖
介绍变色龙的交配和繁殖方式, 以及与亲繁育相关的特殊行为。
变色龙与诱捕猎物
探究变色龙如何利用其色彩变 化来捕获猎物和逃避掠食者。
人类如何利用变色龙的 变色机制?
揭示人类如何应用变色龙的色 素变化在科学、医学和技术领 域。
变色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变色龙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介绍变色龙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以及其对其他动物种群的影响。
变色龙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讨论变色龙对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变色龙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探索人类如何从变色龙身上获得启示,并利用其色素变化的特性。
结束语
变色龙的神秘与美丽
总结变色龙作为一种奇特生物 的神秘之处和美丽之处。
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困难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龙》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第三节《会变色的动物——变色龙》。
详细内容包括:变色龙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了解变色龙的特征、生活习性,掌握变色龙变色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色龙变色的原理。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变色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变色龙图片、变色龙玩具、实验器材(紫外线灯、白色布料等)。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卡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变色龙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变色龙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讲解变色龙的特征、生活习性。
b. 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颜色变化。
c. 讲解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和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变色龙会变色?”b. 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得出变色龙变色的原理。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演示变色龙变色的实验。
b.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b. 提问幼儿:“你还知道哪些会变色的动物?”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特征2.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3. 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和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变色龙。
2. 答案要求:体现变色龙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变色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幼儿的参与度如何。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其他会变色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变色原理。
组织幼儿开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宜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方法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宜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变色龙这一主题,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出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课程内容。
初中语文面试试讲真题-《变色龙》逐字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变色龙》逐字稿及教案、教学设计环节一:导入师:同学们,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它的名字叫蜥蜴。
蜥蜴俗称变色龙,它逃避天敌的绝招是——保护色。
变色龙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和温度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皮肤的颜色。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了一篇短篇讽刺小说,名字也叫“变色龙”。
这两者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呢?让我们到今天的课文里一探究竟吧。
环节二:感知师:请同学们先结合课堂导学案扫清字词障碍。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抬起头来了,字词方面,还有一些要着重提示大家。
“筛选”的“筛”音调是一声,“无精打采”一词指不高兴,精神不振作,希望同学们课下再次梳理记忆。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概括一下小说大意。
小王来试试吧!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因狗主人的不断变换,对案件审理态度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故事,表现以奥楚蔑洛夫为代表的沙皇俄国统治的腐败黑暗。
师:你的回答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自然,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已经炉火纯青了,真棒!环节三:新授师:同学们,了解完了小说的大意,让我们来聚焦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的,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来了,就是奥楚蔑洛夫。
请同学们快速扫读课文,试着说说: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怎样的人?请具体谈一谈。
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
生: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
这可以通过他对老百姓的态度上看出来。
“拿不准”狗是不是将军家的,他马上就摇身一变,舌头一转,改变了说法,言语恶劣的污蔑赫留金“自作自受”。
师:你的回答有理有据,真棒!生:同时,他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
他对上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当他知道狗是将军哥哥的时,他又阿谀奉承,奴颜媚骨。
提及将军家的狗,他的话是“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夸赞不已,媚态可掬。
师:你的回答思路清晰,词汇量丰富,值得大家学习!通过大家的梳理,从语言、动作等方面可以概括出,这是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啊!师:那么,变色龙仅仅是指奥楚蔑洛夫吗?以奥楚蔑洛夫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小王和小李来试试吧!生: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说是当时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
2024年中班科学《变色龙》教案幼儿园免费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变色龙》教案幼儿园免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世界》第三节《变色龙》。
详细内容包括:变色龙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变色的原因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特征,认识变色龙这一生物。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重点:变色龙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变色龙图片、变色龙玩具、科普视频、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变色龙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变色龙,讲解变色龙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变色龙变色的原因为例,讲解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变色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变色龙图片,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变色龙找家”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基本特征2.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3. 变色龙变色的原因4. 变色龙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变色龙。
答案:幼儿可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关于变色龙的画。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变色龙的认识。
答案:幼儿可从变色龙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变色原因等方面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2. 家园共育:教师可鼓励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变色龙,增强幼儿的实践体验。
3.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我眼中的变色龙”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变色龙》教案15篇

《变色龙》教案15篇《变色龙》教案1一、作品分析:一个好的作品,对于一节文学活动而言不仅是一个好的媒介,更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灵魂。
拿到这个作品,当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它的简洁,它的童趣,它的幽默诙谐,都让我很喜欢,同时也让我觉得孩子们会很喜欢,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作品的这些特点正是与他们的年龄特点相吻合的,因此我觉得这个作品不仅是会被孩子喜欢的,也是会被孩子理解的,会被孩子接受的,是适合他们的。
这个作品虽然很短小,但是它所蕴含的寓意还是很多的,线索也是很多的。
比如从作品本身的愉悦价值、从颜色的匹配、从健康“贪吃”这条线、以及从科学“变色龙变色的特点”……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而今天,作为与这个绘本的第一次接触,我觉得该给孩子的是更多愉悦,童趣的感受,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猜测,观察,模仿,及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变色龙变色的有趣,感受到绘本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真正的对绘本产生兴趣,继而喜欢上绘本,喜欢上阅读。
二、活动目标:1.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比较,理解绘本内容。
2.在图标的帮助下,进一步记忆变色龙变色的顺序。
3.喜欢进行阅读活动,能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PPT课件、黑板一块、图标一套、音乐。
四、活动过程:A、教师利用PPT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1——4页画面内容,了解变色龙变成各种颜色的原因1.教师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帮助幼儿感知、猜测变色龙的变化。
宝宝们又到了我们说故事的时候了,今天的故事里说的是谁呢?宝宝你们看认识他吗?(出示PPT)(是恐龙:是的,它呀是一种特别的龙叫变色龙。
青蛙:他眼睛鼓鼓的和青蛙的眼睛有点像,它呀叫变色龙)如幼儿知道(对,他是变色龙,宝宝可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来,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变色龙你好)那有那个宝宝知道“变色龙有什么本领吗?(大的本领,是的,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大本领,他呀会变颜色的)如知道(点评)那宝宝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颜色?(红色的、有可能,和红红的小汽车一样的颜色…故事里的变色龙是不是像宝宝说的一样呢,(是的)来我们一一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初三科学小品
变色龙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变色龙”,上面说
一个人把变色龙放在绿油油的树叶上变色龙后
变成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我马上打开电脑,找到“百度”后查了一下
变色龙体长多17∼25公分(7∼10吋),最长者
达60公分。
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是非常奇特的
动物,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
避役的体长约15-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
四肢很长,
指和趾合并分为相对的两组,前肢前三指形成
内组,四、五指形成外组;后肢一、二趾形成
内组,奇特三趾形成外组,这样的特征非常适
于握住树枝。
它的尾巴长,能缠卷树枝。
它有
很长很灵敏的舌,伸出来要超过它的体长,舌
尖上有腺体,能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虫。
它一
双眼睛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
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
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这种现象
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