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起重机械是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但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是典型的起重机械事故案例选编。

案例1:起重机坠落事故2024年,建筑工地上,一架塔式起重机突然发生倾覆坠落,导致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从地面上起吊一个重型构件,但由于操作不当,起重机失去平衡并迅速倾覆。

初步调查发现,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固定,并且操作人员没有正确操作起重机导致倾覆。

案例2:起重机翻车事故2024年,港口码头上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堆积货物作业时突然发生翻车事故,致使多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在将货物装卸到一个船上,由于货物超出了起重机的额定载荷,导致起重机失去平衡并翻车。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正确评估起重机的承载能力,以及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案例3:起重机维修事故2024年,工厂内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维修时发生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维修人员正在对起重机的电气系统进行维修,但由于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人触碰到高压线导致电击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按照维修规范操作,未切断电源和通风设备。

案例4:塔吊溃落事故2024年,工地上的一座塔吊突然发生溃落事故,导致多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时,塔吊正在进行高空作业,突然出现横歪并迅速坍塌。

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塔吊的结构缺陷以及施工方没有及时检测和维护塔吊设备。

以上案例反映了起重机械事故的一些典型情况,这些事故都给工业生产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起重机械的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使用要求和安全规程。

同时,需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应加强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

只有全面落实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

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引言:工程机械安全事故是在工地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类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给人身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给施工单位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工程机械安全事故的案例,吸取教训并加强安全措施。

一、事故案例一:起重机倒塌时间:2018年9月地点:某市某工地细节:在某市某工地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一台起重机突然倒塌,造成数名工人被埋压在残骸下。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起重机失稳而导致倒塌。

起重机的操作员在承重物过程中未准确计算重量,并且没有正确操作起重机的稳定装置。

此外,该起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存在疏漏,致使机械部件出现故障。

教训:1. 切实加强起重机操作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起重机,确保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

3. 强化起重机的稳定装置的使用和检查,确保起重机的稳定性。

二、事故案例二:挖掘机事故时间:2017年4月地点:某省某施工工地细节:在某省某施工工地进行土方工程作业时,一台挖掘机突然发生翻倒事故,操作员被困在驾驶室内。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挖掘机在操作过程中触碰到附近的高压电线,导致电线断裂并触电挖掘机所致。

此外,挖掘机的操作员在作业前未进行现场勘查,未意识到高压电线的存在。

教训:1. 在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并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2. 切勿触碰附近的高压电线,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

3. 加强操作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识别危险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三、事故案例三:塔吊倒塌时间:2019年7月地点:某市某施工工地细节:在某市某施工工地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一座正在使用的塔吊突然倒塌,引发恶劣后果。

经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塔吊基础不稳固导致倒塌。

承建单位在设置塔吊基础时没有进行足够的勘察和设计,导致基础无法承受塔吊的重量。

教训:1. 承建单位在安装塔吊前必须进行详细勘察和设计,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2. 加强监督,确保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塔吊基础的设置。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

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列举一些桥式起重机安全事故案例,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1. 2019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突然倾覆,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2. 2018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电气系统故障,未及时维修。

3. 2017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侧翻,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4. 2016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5. 2015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侧翻,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超载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覆。

6. 2014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7. 2013年9月,江苏省苏州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电气系统故障,未及时维修。

8. 2012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裂,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起重机钢丝绳老化断裂,未及时更换。

9. 2011年1月,广东省深圳市一家企业的桥式起重机在作业时发生断电,起重机突然停止运转,导致吊钩和货物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事故案例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事故案例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事故案例一、起重机“断臂”事件。

话说在一个电力建设的大工地上,有一台威风凛凛的起重机。

这起重机可是工地上的大力士,平常吊运各种大型的电力设备部件,那是相当神气。

那天,这起重机正吊起一根又粗又重的钢梁,准备安装到预定的位置。

操作起重机的师傅可能是前一天晚上没睡好,有点迷糊。

他在起吊的过程中,没有准确地判断好钢梁的重心。

结果呢,钢梁就开始在空中晃晃悠悠的,像个喝醉了酒的大汉。

这时候,起重机的起重臂可受不了啦,本来它承受的力量就已经接近极限,再被这晃晃悠悠的钢梁一折腾,只听到“咔嚓”一声,起重臂就像脆弱的树枝一样断裂了。

那根钢梁就像脱缰的野马,“轰”的一声砸到了地上,还好周围的工人反应快,都四散跑开了,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过这一砸,把地上砸出了一个大坑,旁边一些已经安装好的小型设备也被震得东倒西歪,整个工地的施工进度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停滞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二、挖掘机的“暴走”之旅。

在另一个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有一台挖掘机正在挖电缆沟。

这台挖掘机平时工作起来可听话了,驾驶员一操作,它就按照指令乖乖地挖土。

可是那天,挖掘机的液压系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

驾驶员正正常操作着,突然挖掘机就像发了疯一样,自己开始加速往前冲。

驾驶员当时就懵了,拼命地拉操纵杆想让它停下来,但是根本不管用。

这台“暴走”的挖掘机就这么横冲直撞地冲向了旁边堆放材料的区域。

一堆崭新的电缆线被它的大铲子无情地铲断,就像切面条一样轻松。

然后它又撞到了一个配电箱,配电箱被撞得稀巴烂,里面还冒起了黑烟。

还好配电箱当时没有通电,不然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这台挖掘机一头扎进了一个小土坡里,才算是停了下来。

这一通折腾,让工地损失了不少材料,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去维修挖掘机和被破坏的设施。

三、混凝土搅拌车的“爆胎风波”有一个电力建设工地,场地里的道路不是特别平坦。

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每天都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地运输混凝土。

那天,搅拌车司机像往常一样开着车在路上行驶。

起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典型案例

起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典型案例

起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典型案例1. 引言建筑起重机械在现代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事故。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建筑起重机械事故案例,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并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和操作。

2. 事故案例一:塔式起重机坍塌在某大型建筑施工现场,一台塔式起重机在装载重物时突然坍塌,致使多名工人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事故调查,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超载以及起重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使用塔式起重机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不得超载,同时对起重机设备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

3. 事故案例二:起重设备倾覆在一座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一台移动式吊车在移动过程中不慎倾覆,严重破坏了周围的建筑物,并造成了多人伤亡。

经调查发现,这一起事故的原因是设备操作员没有严格遵守移动时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关人员对施工场地的合理布置存在疏忽。

因此,在使用移动式起重设备时,必须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并确保施工场地的合理布置和稳固性。

4. 事故案例三:起重机碰撞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两台塔式起重机在操作时不慎发生碰撞,导致起重机部分零件脱落,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此次事故主要是由于相关人员的操作失误以及对工地内部环境的概念不清所致。

因此,在使用多台塔式起重机时,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并提前规划好工地的空间布局。

5. 事故案例四:起重机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在某建筑工地,一台塔式起重机发生电气故障,导致起重机系统起火,随后火势蔓延,造成了严重的火灾事故。

经过调查发现,该台起重机未进行定期的电气检修和维护,电气线路老化,电线短路引发了火灾。

此事故提醒我们,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并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6. 总结与建议以上案例仅仅是建筑起重机械事故中的一部分,但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和操作。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二
沪东“7.17”特大事故
2001年7月17日,上海沪东 造船厂一座正在安装的600t 龙门吊轰然倒塌,造成1亿 元的经济损失,事故造成36 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 伤。死亡人员中,电建公司 4人,机器人中心9人(其中 有副教授1人,博士后2人, 在职博士1人),沪东厂23人。 上海龙门吊特大事故现场清理 完毕 36人死亡3人受伤 。
钢水包坠落倾覆过程分析
1.钢水包失控下坠过程 当司机把手柄打到下降6档,开始下行作业时, 由于上升接触器中与下降接触器联锁的常闭辅助触 点锈蚀断开,下降接触器不能被接通,电动机失电 ,制动器仍通电打开,总重达60t的钢水包失去控制 ,迅速下坠。 当司机发现钢水包下降异常时,将主令控制器 打回零位,但由于此时下降速度过快,制动力矩不 足,未能有效阻止钢水包继续失控下坠。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一 “4.18”钢水包倾覆事故
2007年4月18日7时53分,辽宁铁岭市清河 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一台60吨钢水包在吊运过程中倾覆,钢水涌 向一个工作间,造成正在开班前会的32人死 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66.2万元。 经调查认定,辽宁铁岭清河特殊钢有限责 任公司“4.18”钢水包倾覆特别重大事故是一 起责任事故。
事故原因
• 技术上的原因
方案疏漏,却通过审查; 应加副揽风绳,虽麻烦,却安全。
• 管理上的原因
三方立体交叉作业,没有协调机制。 经验代替了科学,疏漏代替了严谨,违章指挥 代替了规范和程序,最终酿成惨痛的人身伤亡和巨 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处理
四人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现场指挥、吊装 工程包工头、电建三公司副经理、上海大力 神建筑公司经理 电建三公司总工、副总工、书记撤职,留 党察看一年。 上海电建公司董事长党内警告行政记大过 ,经理撤职,副总工程师行政降级、党内严 重警告。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

图为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左边为出事钢包。
钢水包底部撞痕
地面找到的螺栓和压板
事故起重机勘察
事故起重机是一台80/20t通用桥式起重机 ,跨度19.5m,起升高度20m,起升速度7.00m /min。主钩由一台YZR355M-10电动机驱动, 通过制动器、联轴器、减速器、开式齿轮、 卷筒、钢丝绳实现升降,属一套驱动系统。 在电动机及减速器中间有两个制动轮直径为 φ500mm的交流电磁铁制动器。
对事故单位、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处罚和处理 : 依法对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处以155万元罚款 ,对开原市起重机器修造厂处以20万元罚款,对铁 岭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处以20万元罚款,对辽宁 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处以10万元罚款,对清河特 殊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峰处以20万元罚款 ,对其他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吊销铁岭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的起重机械监 督检验资格,吊销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的安 全评价资质。 责成辽宁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 2007年4月26日21时30分许,旅顺口区旅顺新 港大连今冈船务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龙门吊倒 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两人轻 伤。事故设备系该公司一台正在安装的通用 门式起重机,型号为MG30+30,由大连鹏达起 重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并安装。
2、物体坠落
• 2008年1月13日15时45分,在旅顺新港4号码 头进行船舶分段吊装作业的普兰店市海滨货 运代理处,在吊升船舶平面分段(重7吨)至 驳船甲板时,吊钩突然脱钩,导致分段部件 从2米高处坠落,将违规站在下方的2名装卸 工砸伤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钢丝绳
钢丝绳实测直径为φ30.5mm,一端已从卷 筒脱落,搭在龙门钩上,绳头落在铸锭坑内 ,呈松散状,绳的端部2.8m和3.2m处有明显 的折弯痕迹,且折弯方向相同。另一端反绕 在卷筒上靠近减速器的端部,绳头夹在开式 齿轮与其支承端的间隙内,呈松散状。绳的 端部3.1m处有两股钢丝绳断裂,3.与定滑轮组之间。

起重作业事故案例

起重作业事故案例

一、事故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因素:由于设备操作人员安全责任意 识淡薄,未经培训或无证上岗。操作技能差,不按操 作工艺操作。 主要体现: •作业流程:作业时,无证或培训不足,思想麻痹,技 能不足,不注意安全防护;不按工艺操作或操作不当, 习惯性违章、蛮干;与指挥人员配合不足,不遵守劳 动纪律等; •工作地点:建设工地的设备维护或拆卸;港口码头、 物流场所交叉作业
• 事故经过:2011年8月2日下午六点左右, 大风突袭,该船厂一台900TX201M造船门式 起重机刚性腿滑移出轨,未造成人员伤亡。 • 事故原因;1、大风突袭。2、工作人员未 按规定采取防风措施。3、监管工作不到位。
谢谢大家 THE END
• 1、吊车超负荷,是直接原因。 • 2、 施救人员缺乏基本施救知识和技能。 • 3、 施救过程中监护不到位。
第三台救援吊车
事故案例6:
• 上海某船厂717事故: • 2001年7月17日上午七时许,600吨造船门 式起重机吊装工地,因吊装时擅自解开刚 性腿一侧缆风绳,导致整体垮塌,36人死 亡。
事故案例7
事故经过:2008年5月30日凌晨,上海某船厂二台 600t×170m的造船门式起重机在0点23分18秒时在联 吊船体分段作业过程中突然倒塌。两台机的三名司 机在事故中死亡。 事故原因: 是操作人员瞭望不足,对被吊物品荷载不了解等, 导致作业人员违章指挥或违规操作;
智能激光防撞系统
造成起重机倾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天气原因 根据对起重机倾覆的动力原理计算,得出导致起重 机倾覆的最小风力应该大于8~9级平均风速,此时 的风力状况下应当是禁止起重机作业的。 二.设备缺陷 起重机的大车行车制动器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调整到 有效工作状态,使得起重机初始移动时无制动力; 起重机夹轨器无操作方向标识,容易使操作人员操 作失误或者延误操作时间; 起重机轨道未设置轨道终端止挡装置使得起重机滑 出轨道。 三.操作不当 当操作人员离开起重机时,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夹轨器夹紧作业,从事故现场分析,事故时起重机 夹轨器没有夹紧导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重机事故案例及分析(初稿)目录案例一、铁岭市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3)案例二架桥机倾覆事故 (7)案例三、门座式起重机倾覆事故 (11)案例四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 (15)案例五、施工升降机事故 (19)案例六、远安县“ 5?21”较大起重伤害事故 (23)案例七大风吹袭门机出轨机毁坏起重伤害事故. (26)案例八邯郸崇利制钢“ 9 • 11 ”起重伤害事故 (27)案例九载荷脱出坠落造成伤亡 (30)案例十载荷坠落造成伤亡 (31)案例十一大港金属结构厂李XX死亡事故 (33)案例十二违章指挥引发的事故 (37)案例十三:上海某船厂717 事故 (38)案例十四5.30 事件 (38)案例十五京沪高铁2009.8.19 事故 (39)案例十六, 山东一起起重机事故 (41)案例十七江苏某船厂一台900 吨门式起重机事故. (43)案例十八塔机变幅失控事故 (44)案例十九长沙市“上海城”升降机坠落特大事故. (46)案例二十吊钩冲顶坠落事故 (48)案例一、铁岭市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2007年4月18日7时53分,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

起重机械在吊运60t钢水包过程中倾覆,钢水涌向一个工作间,造成正在开班前会的32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66.2万元。

图1.1事故现场图片图1.2事故现场惨烈场面图1.3事发惨烈现场1.事故的直接原因:炼钢车间吊运钢水包的起重机主钩在下降作业时,控制回路中的一个联锁常闭辅助触点锈蚀断开,致使驱动电动机失电;电气系统设计缺陷,制动器未能自动抱闸,导致钢水包失控下坠;制动器制动力矩严重不足,未能有效阻止钢水包继续失控下坠,钢水包撞击浇注台车后落地倾覆,钢水涌向被错误选定为班前会地点的工具间11抚有水的料直春黑为上Wsets ft 2*33交舉班竄氏竝+人芳2輩总卓此M H■密fl*K漁卅正图1.4钢水包脱落示意图(转自新京报)图1.5下降接触器联锁的常闭辅助触点2.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的炼钢车间无正规工艺设计,未按要求选用冶金铸造专用起重机,违规在真空炉平台下方修建工具间,起重机安全管理混乱,起重机司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车间作业现场混乱,制定的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

二是铁岭开原市起重机器修造厂不具备生产80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资质,超许可范围生产。

三是铁岭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未按规定进行检验,便出具监督、验收检验合格报告。

四是安全评价单位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在事故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技术资料不全、冶炼生产线及辅助设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出具了安全现状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要求的结论。

五是铁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清河分局未认真履行特种设备监察职责,安全监管不力。

六是清河区安全监管局监管不力。

七是当地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对存在的问题失察。

事故处理: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6 人。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 人。

案例二架桥机倾覆事故2009年9 月1 日8时5 分,甘肃省平凉市平定高速公路第17 合同段泾川县泾明乡山底下村高架桥工地上一台架桥机发生倾覆,造成5人死亡。

事发时,该架桥机正在施工,架桥机起吊的T形预制梁发生倾翻、断裂、坠落,架桥机附属的横梁天车随之从35 米高处坠落地面,站在T 形预制梁上的5 名作业人员随同设备一起坠落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在实施T桥梁起吊时,4个吊点仅有1个单吊点连续启动,其他吊点没有同时启动,导致T 形梁重心失去平衡发生倾翻、坠落,并引发两部小车推离轨道坠落。

事故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2009 年5 月开始安装使用架桥机,直到事故发生,一直未履行告知和检验验收手续,该设备未经安装验收,未注册就投入使用。

架桥机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无特种设备操作证;2•施工队伍更替频繁,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3•施工单位未按《安全生产法》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4•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所确定的责任和义务。

图2.2事故模拟情况图1图2.3事故模拟情况图2图2.4事故现场图图2.5事故现场案例三、门座式起重机倾覆事故2005年8 月1 日5:00 左右,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谷拉天生桥水电站建设工地发生一起门座式起重机倾覆事故。

造成在门机上作业的10 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1 名在送医院途中死亡,3 名在抢救中死亡,4 名受伤。

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0 万元。

谷拉施工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起重机的变幅钢丝绳局部出现扭曲变形和股散现象,决定更换变幅钢丝绳,并列入“门机大臂” 抢修计划。

8月1日上午,谷拉施工局分管机电设备的副局长组织门机操作人员20 余人更换变幅钢丝绳。

由于库存新的变幅钢丝绳仅有400m,而实际需要480m,为达到更换的目的,临时改变更换方法,将起重臂竖起,以缩短变幅钢丝绳安装长度。

将原来平放于地面的起重臂升起并左转90°停靠在2号坝顶边缘(标高355m)上,欲将坝顶作为起重臂支撑点,再将原已穿好的8 道钢丝绳拆除,重新穿绕。

当起重臂升起转向2 号坝体斜靠在2 号坝顶边缘时,由于起重机与2号坝距离过近(5.5m),造成起重臂29m悬空,改变了起重臂的平衡关系,形成了反方向的倾翻力矩。

随着已穿好的8 道变幅钢丝绳的逐一回撤松解,斜靠在2 号坝体顶端的起重臂因自重作用。

对门式起重机的倾翻力矩逐步加大。

当最后一道变幅钢丝绳松开时,起重臂完全斜靠在2 号坝顶边缘,其倾翻力矩达到最大值(23.812t • m),加上原有倾翻力矩,使整体倾翻力矩高达307.07t • m,超过了门机303.20t • m的稳定力矩。

15 : 00许变幅钢丝绳回撤到最后1 道时,钢丝绳发生跳槽,被起重臂顶端滑轮卡住。

当操作人员爬到起重臂上查看时,钢丝绳突然向后滑动,门座式起重机后仰失去平衡,从标高341m 的3 号坝体翻入标高331m 的4 号坝体, 致使门座式起重机整体倾覆。

图3.1正常工况下的门座式起重机图3.2门座式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图3.3倾覆后解体的起重机图3.4事发现场事故原因:1. 该门座起重机在更换起重臂变幅钢丝绳过程中, 将起重臂搁置在高于起重臂根铰点的坝上,支撑点处于起重臂重心与根铰点之间且靠近根铰点处,当松开变幅钢丝绳时,使起重臂自重产生对起重机整机的倾覆力矩,此时,连同平衡重自重本身形成的同方向力矩,大于起重机整机自重形成的稳定力矩,从而导致起重机整机倾翻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 现场作业指挥人员,在维修更换起重臂变幅钢丝绳过程中,临时改变原来起重臂支撑于地面的作业方案,盲目采用未经论证且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作业方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 该设备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制造,已属报废设备,施工单位擅自启用安装,不向当地质监部门办理有关告知手续,不经质检部门安装监督检验,不办理使用登记,违法使用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案例四龙门起重机倒塌特别重大事故2001年7 月17 日8 时许,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坞工地,由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承担安装的600吨X 170米龙门起重机在吊装主梁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6人死亡,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一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000 多万元。

图41事故现场图42事故现场图4.3事故现场原因分析1•施工作业中违规指挥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施工现场指挥张某在发生主梁上小车碰到缆风绳需要更改施工方案时,违反吊装工程方案中关于“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施工方案的作业要求。

如有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规定,未按程序编制修改书面作业指令和逐级报批,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下令放松刚性腿内侧的两根缆风绳,导致事故发生。

2•吊装工程方案不完善、审批把关不严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吊装工程方案中提供的施工阶段结构倾覆稳定验算资料不规范、不齐全;对沪东厂600吨龙门起重机刚性腿的设计特点,特别是刚性腿顶部外倾710 毫米后的结构稳定性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对主梁提升到47.6 米时,主梁上小车碰刚性腿内侧缆风绳这一可以预见的问题未予考虑,对此情况下如何保持刚性腿稳定的这一关键施工过程更无定量的控制要求和操作要领。

吊装工程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后,虽经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核和批准,但有关人员及单位均未发现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吊装工程方案和作业指导在重要环节上失去了指导作业。

3.施工现场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安全措施不落实是事故伤亡扩大的原因。

(1)施工现场组织协调不力。

在吊装工程中,施工现场甲、乙、丙三方立体交叉作业,但没有及时形成统一、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对现场进行严格管理。

在主梁提升前7 月10 日仓促成立的“600 吨龙门起重机提升组织体系” 由于机构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并没有起到施工现场总体的调度及协调作用,致使施工各方不能相互有效沟通。

乙方在决定更改施工方案,决定放松缆风绳后,未正式告知现场施工各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甲方也未明确将7 月17 日的作业具体情况告知乙方。

导致沪东厂23 名在刚性腿内作业的职工死亡。

(2)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

在制定有关安全措施时没有针对吊装施工的具体情况由各方进行充分研究并提出全面、系统的安全措施,有关安全要求中既没有对各单位在现场必要人员作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关于现场人员如何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条款。

施工各方均未制定相应程序及指定具体人员对会上提出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落实。

例如,为吊装工程制定的工作牌制度就基本没有落实。

案例五、施工升降机事故2012年9月13日13时10分许,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以下简称“东湖景园”)C区7-1号楼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19 人死亡的重大建筑施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 万元。

事故设备为SCD200200TK型施工升降机,有左右对称2个吊笼,额定载重量为2 X 2吨,其设计和生产单位均为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汉公司”)。

2009年6月22 日, 武汉中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公司” )与江汉公司签订该施工升降机购买合同,产品正式出厂日期为2009 年7月10 日,编号:,出厂时各项证照齐全。

中汇公司于2011 年5 月6日为事故施工升降机申报取得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核发的《武汉市施工升降机备案证》,备案编号:鄂AA-S00742备案额定承载人数为12 人,最大安装高度为150 米。

2012 年5 月9 日,武汉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对该施工升降机出具了《安装检测合格报告》。

5 月14 日,武汉市洪山区建筑管理站核发《武汉市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登记编号WHHS-S12111,有效期至2013年5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