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课程设计示例
照明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照明实训二、教学目标1. 理解照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照明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安装技巧。
3. 学会使用常用照明设备,如灯具、开关、插座等。
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照明系统概述2. 照明电路设计3. 照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 照明工程实际操作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照明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照明系统概述1. 介绍照明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光源、灯具、线路等。
2. 分析照明系统的功能,如提供光照、美化环境等。
三、照明电路设计1. 讲解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如串联、并联电路。
2. 介绍照明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如确定照明需求、选择灯具、设计电路等。
第二课时一、照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 介绍常用照明设备,如灯具、开关、插座等。
2. 讲解照明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安装、更换、调试等。
3. 强调照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如清洁、保养等。
二、照明工程实际操作1. 介绍照明工程的基本流程,如设计、施工、验收等。
2. 组织学生进行照明工程实际操作,如安装灯具、连接线路等。
3. 指导学生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第三课时一、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课后作业1. 完成一份照明系统设计图。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照明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照明技术》2. 教学课件3. 实验器材:灯具、开关、插座、线路等4. 实际照明工程案例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使学生掌握照明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照明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照明的基本原理、照明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技能方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照明设计,提高照明效果,节约能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照明基础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基础原理:光的性质与测量、视觉效应、颜色理论等。
2.照明设备及其选择:光源类型、灯具选择、照明设计参数等。
3.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照明设计方法、照明计算、照明设备安装工艺等。
4.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照明系统运行维护、节能管理、照明设备检修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照明基础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照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照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学楼照明设计》教材,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照明基本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的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照明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照明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照明实验所需的设备,如光源、灯具、测量仪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照明技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照明设计教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照明设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照明设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2. 难点:-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 如何根据不同的空间和需求进行照明设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照明设计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 照明设计软件(如Photoshop、SketchUp等)。
- 照明设计案例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准备:- 学习照明设计的基础知识。
- 准备设计图纸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什么是照明设计?”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课1. 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介绍照明设计的定义和目的。
- 讲解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功能性、安全性、艺术性、节能性等。
2. 照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分析照明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效果评估等。
- 介绍照明设计的方法,如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混合照明等。
3. 照明设计的案例分析- 展示典型的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照明设计实践,每组选择一个空间进行设计。
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进行照明设计。
3. 汇报展示各组的设计成果,进行互评和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照明设计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设计视野。
五、作业布置1. 完成一份照明设计作业,要求包含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效果展示。
照明课程设计

目录一、平面图部分 (2)1、电光源及灯具的选择 (2)2、各部分RCR、反射比及利用系数的确定 (2)(1)长7.3m、宽5.4m的实验室和会议室 (2)(2)长7m、宽5.4m的两个实验室 (3)(3)3.4m⨯5.4m的两个实验室 (4)(4)3.4m⨯5.4m的一个实验室 (5)(5)3.7m⨯5.4m的一个实验室 (6)(6)3.6m⨯2.6m的一个控制室 (7)3、照度计算、确定灯具数 (7)(1)长7.3m、宽5.4m的实验室和会议室 (7)(2)长7m、宽5.4m的两个实验室 (9)(3)3.4m⨯5.4m的两个实验室 (9)(4)3.4m⨯5.4m的一个实验室 (10)(5)3.7m⨯5.4m的一个实验室 (10)(6)3.6m⨯2.6m的一个主控制室 (11)二、系统图部分 (11)1、支路计算 (11)2、配电箱部分 (13)(1)一层配电箱AL-1 (13)(2)总配电箱(电柜)AL (14)3、电压损失计算: (14)参考文献 (15)课程设计计算一、平面图部分 1、电光源及灯具的选择会议室、实验室、接待室、控制室初选)402(26W YG ⨯-型荧光灯,%86=η,lm 24002⨯=Φ,吸顶安装,其中镇流器的功率损耗系数2.0=α。
走廊、小设备间采用JXD5-2型(100W )平圆形吸顶灯,共布置了6盏。
考虑消防和节能等因素,在不降低照度的基础上,走廊和小设备间都改用SMX2069-2型荧光吸顶灯,该型号灯具每套功率为32W+22W 。
2、各部分RCR 、反射比及利用系数的确定基本数据:相关高度:房屋层高2.9m ,工作面高0.75m ,窗高1.6m ,门忽略。
相关反射系数:墙壁、顶棚刷大白,故顶棚和墙体的反射系统取0.7;窗户取0.1;地板为20%。
(1)长7.3m 、宽5.4m 的实验室和会议室(含三个窗户:一窗长3.8m ,两窗长2.4m ):①室内空间比:463.34.53.7)4.53.7(15.25)(5=⨯+⨯⨯=⨯+=wl w l h RCR r其中,m h r 15.275.09.2=-=。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和维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掌握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解决照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采取节能措施,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节能技术。
1.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介绍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光源的特性、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讲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步骤、设计规范、电气设备的选择、照明设备布置和照明电路的组成。
3.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施工:介绍照明设备的安装方法、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和施工安全。
4.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阐述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改造。
5.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节能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技术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评估。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使学生亲手操作照明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照明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照明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环境照明课程设计案例

环境照明课程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照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环境照明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理解环境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学会分析环境照明设计中的问题和需求,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照明设计和实践。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环境照明的基本概念:介绍环境照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使学生对环境照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环境照明设计原理:讲解环境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光源选择、照明布局、照明效果评估等。
3.环境照明设计实践: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环境照明设计的具体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环境照明技术应用:介绍环境照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环境照明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环境照明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环境照明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照明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照明设计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环境照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环境照明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与环境照明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环境照明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环境照明领域的前沿动态。
课程设计楼道声光控制照明灯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楼道声光控制照明灯系统设计范本一:一、设计需求1.1 项目背景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套楼道声光控制照明灯系统,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节能的目标。
1.2 功能要求1.2.1 声控功能:当检测到楼道有人经过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灯;当楼道无人时,照明灯自动关闭。
1.2.2 光控功能:根据楼道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照明灯的亮度。
1.2.3 节能功能:系统应采用节能的设计,以降低能耗。
1.3 技术要求1.3.1 声控传感器:用于检测楼道是否有人经过。
1.3.2 光控传感器:用于检测楼道光线强度。
1.3.3 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和亮度调节。
1.3.4 照明灯:采用LED灯源,具备可调节亮度的功能。
1.3.5 电源:供给系统所需的电能。
二、设计方案2.1 硬件设计2.1.1 硬件框图: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系统的硬件框图,包括声控传感器、光控传感器、控制器、照明灯和电源的连接方式。
2.2 软件设计2.2.1 系统流程图: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声控功能、光控功能和节能功能的实现过程。
2.3 电路设计2.3.1 电路原理图:根据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要求,设计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三、系统测试3.1 功能测试3.1.1 声控功能测试:检测系统是否能正确响应声音,开启或关闭照明灯。
3.1.2 光控功能测试:检测系统是否能根据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照明灯亮度。
3.1.3 节能功能测试:测试系统的能耗,评估其节能效果。
3.2 性能测试3.2.1 稳定性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不会出现死机或其他异常状况。
3.2.2 响应速度测试: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评估其控制照明灯的实时性。
四、安全评估4.1 电器安全4.1.1 安全防护措施:评估系统的电器安全性,包括防电击、防过压等措施的有效性。
4.1.2 地线连接:检查系统的地线连接是否正确,以确保安全接地。
4.2 火灾安全4.2.1 热释放评估:评估系统的热释放情况,以防止系统因过热而引起火灾。
室内照明设计实例分析

室内照明设计实例分析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室内照明设计成为了室内空间设计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方案可以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光环境,同时也能够展示出室内空间的美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个室内照明设计实例,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室内照明设计。
实例一:办公室照明设计在办公室照明设计中,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一个合理的办公室照明设计方案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同时结合人工照明来提供充足的光照。
在这个实例中,可以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将自然光引入办公室,并且使用可以调节亮度和色温的LED灯,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和时间段来灵活地调整照明亮度。
光线的分布应该均匀而柔和,避免强烈的光线刺激员工的眼睛。
实例二:餐厅照明设计餐厅的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到营造舒适的就餐氛围,突出食物的颜色和质感。
在这个实例中,可以运用调光技术来创造不同的就餐场景。
例如,就餐时可以采用柔和而温暖的照明色温,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而在日间时段,可以通过增加亮度和减小色温来突出食物的色彩。
此外,餐厅内的装饰物也可以融入照明设备,使整个空间更加具有个性和吸引力。
实例三:家庭客厅照明设计家庭客厅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场所,照明设计需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在这个实例中,需要根据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来设计合适的照明方案。
例如,在观看电视时,可以采用背景照明以及局部照明来减少眼部疲劳;而在读书或娱乐时则需要提供明亮的局部照明。
此外,家庭客厅的照明设计还需要结合室内装饰风格,选用适合的灯具和灯具摆放位置,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居氛围。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室内照明设计中,考虑到使用场景、功能需求以及个性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理想的室内照明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要求和人们的感受,并结合科学的照明原理和先进的照明技术来实现。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实用、美观且高效的照明环境。
室内照明设计在室内空间装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到空间的使用效果,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照明计算1. 1 房间尺寸以某一普通教室为例。
普通教室的建筑轴线尺寸为长9 m 、宽7.2 m 。
如果考虑到墙厚0.24 m 、粉刷层0.01 m ,则房间的长74.801.0224.029=⎪⎭⎫⎝⎛+⨯-=l m 房间宽94.601.0224.022.7=⎪⎭⎫⎝⎛+⨯-=w m 教室层高:底层为3.8 m ,其余为3.6 m 。
以二层为例,设楼板和找平层共0.17 m ,则房间的高度3.6 - 0.17 = 3.43 m 。
设照明器吸顶安装,考虑到灯的高度,取高度 h = 3.4 m 工作面(课桌)高度 h FC = 0.75 m 室空间高度h RC = h - h FC = 3.4 - 0.75 = 2.65 m 室空间比 ()()43.394.674.894.674.865.255RC =⨯+⨯⨯=+=lw w l h RCR CCR = 0()()97.094.674.894.674.875.055FC =⨯+⨯⨯=+=lw w l h FCR 1. 2 反射比 (1) 等效地面反射比地坪和踢脚线均采用白间黑灰水磨石,反射比根据《电气照明技术》孙建民编著p.18~19表1-10查得(下同),ρf = 0.52墙裙采用白色内墙砖,反射比ρwf = 0.8 踢脚线高度h F = 0.15 m 地面空间平均反射比()[]()()()w l h lw w l h h w l h lw +++-+++=FC F FC wf F f fa 222ρρρ()[]()()()94.674.875.0294.674.894.674.815.075.08.0294.674.815.0294.674.852.0+⨯⨯+⨯+-⨯⨯++⨯⨯+⨯⨯== 0.583 等效地面反射比 ()()501.097.0583.015.2583.05.215.25.2fa fa FC =⨯-+⨯=-+=FCR ρρρ(2) 墙面平均反射比该教室共有窗户6扇,其中2扇宽w g1 = 2.4 m ,2扇宽w g2 = 1.2 m ,还有2扇宽w g3 = 1.1 m ,窗高均为h g = 1.8 m ,窗面积A g = 2 ( w g1 + w g2 + w g3 ) h g = 2 ⨯ ( 2.4 + 1.2 + 1.1 ) ⨯ 1.8= 16.92 m 2 反射比 ρg = 0.1门有2扇,宽w d = 1 m ,高h d = 2 m (按理应扣除地面空间的高度,但不扣除产生的误差很小),门的面积A d = 2 w d h d = 2 ⨯ 1 ⨯ 2 = 4 m 2 门采用深褐色调和漆,反射比约 ρd = 0.3黑板2块,宽w b = 4.2 m ,高h b = 1 m ,黑板的面积A b = 2 w b h b = 2 ⨯ 4.2 ⨯ 1 = 8.4 m 2 反射比 ρb = 0.1室空间墙的面积A w = 2 h RC ( l + w ) = 2 ⨯ 2.65 ⨯ ( 8.74 + 6.94 ) = 83.1 m 2 墙面采用白色涂料饰面,反射比 ρw = 0.8 墙的平均反射比 ()wb d g w w b b d d g g wa A A A A A A A A ---+++=ρρρρρ()1.834.8492.161.838.04.81.043.092.161.0---⨯+⨯+⨯+⨯== 0.563(3) 等效顶棚反射比拟采用吸顶安装照明器,故等效顶棚反射比等于顶棚空间平均反射比,并等于顶棚反射比。
顶棚采用白色涂料饰面,反射比ρc = 0.8所以 ρCC = ρca = ρc =0.81. 3 灯数计算 (1) 利用系数拟选用YG2-1型(FAC42601P )简式荧光灯照明器。
理由有三:一是价格低廉;二是结构简单,保养换灯容易;(见p.361附录6-4)。
根据p.362表,当ρCC = 0.7、ρwa = 0.5、ρFC = 0.2时,在RCR = 3时U 1 = 0.70,在RCR = 4时U 2 = 0.61。
实际ρCC = 0.8、ρwa = 0.563、ρFC = 0.501, RCR = 3.43,利用系数将不低于0.70,暂取U = 0.70。
(2) 灯数计算根据我国照明设计标准规定,教室的照度应达到100 – 150 – 200 lx (应取300LX ),取E av = 150 ~ 200 lx维护系数根据p.203表7-7(或P79表5-1),考虑到教室属清洁环境特征,照明器向上光通量为0,属于直接型灯具。
故MF = 0.73(或K=0.8)照明器内光源采用直细管(T 8型)三基色(2×36W )荧光灯,PAK-TLW36W-840荧光灯每根灯管的输出光通量为Φs = 2500 lm(3350lm) 当E av = 200 lx 时的灯数 5.973.07.0250094.674.8200s av =⨯⨯⨯⨯==UMF lw E n Φ考虑到该教室具有较高的反射比,且拟另外还要安装两个黑板灯,取n = 9基本也能满足E av = 200 lx 。
1. 4 方案二 (1) 尺寸计算上述计算都是在照明器吸顶基础上进行的,考虑到照度计算中将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律,拟采用链吊安装,使灯基本与梁底平齐。
梁底离地坪2.9 m ,若设找平层为0.03 m ,则高h = 2.87 m 。
工作面高度仍为h FC = 0.75 m 室空间高h RC = h - h FC = 2.87 - 0.75 = 2.12 m ≈ 2.1 m 室空间比 ()()71.297.674.897.674.81.255RC =⨯+⨯⨯=+=lw w l h RCR 顶棚空间高度h CC = H - h RC - h FC = 3.43 - 2.1 - 0.75 = 0.58 m 其中H = 3.43 m 为房间高度,见1. 1节。
顶棚空间比 ()()75.094.674.894.674.858.055CC =⨯+⨯⨯=+=lw w l h CCR (2) 反射比计算顶棚空间内表面的平均反射比 ρca = 0.8 等效顶棚反射比 ()()755.075.08.015.28.05.215.25.2ca ca CC =⨯-+⨯=-+=CCR ρρρ室空间内墙的面积A w = 2h RC ( l + w ) = 2 ⨯ 2.1 ⨯ ( 8.74 + 6.94 ) = 65.86 m 2 其余尺寸和反射比见1. 2节。
墙面平均反射比 ()wb d g w w b b d d g g wa A A A A A A A A ---+++=ρρρρρ()86.654.8492.1686.658.04.81.043.092.161.0---⨯+⨯+⨯+⨯== 0.5等效地面反射比与1. 2节相同, ρFC = 0.501(3) 利用系数确定根据p.362表,当ρCC = 0.7、ρwa = 0.5、ρFC = 0.2时,在RCR = 2时U 1 = 0.79,在RCR = 3时U 2 = 0.70。
实际ρCC = 0.755、ρwa = 0.5、ρFC = 0.501, RCR = 2.71,利用系数将不低于0.70,不高于0.79,取U = 0.75。
(4) 灯数确定 灯数 86.873.075.0250094.674.8200s av =⨯⨯⨯⨯==UMF lw E n Φ同样取n = 9,完全能满足E av = 200 lx 的要求。
降低照明器的安装高度,用同样数量的照明器,照度明显提高。
但不管用链吊安装,还是用管吊安装,顶棚都会感到凌乱。
而即使采用吸顶安装,照度也能基本满足要求。
故决定采用吸顶安装。
1. 5 照明器布置(1) 照明器布置中间照明器的位置:纵向37.4274.82===l x m 横向 47.3294.62===w y m 前后照明器的位置:前后照明器离墙的位置通常为它们与中间照明器之间距离的一半,即离墙46.1337.430===x x m 则纵向照明器之间的距离为91.246.137.40x =-=-=x x s m 考虑到前面要安装黑板灯,取 s x = 2.7 m 前后照明器离墙的位置x 0 = x - s x = 4.37 - 2.7 = 1.67 m左右照明器的位置:左右照明器离墙的位置通常为它们与中间照明器之间距离的21~31,即离墙16.1~87.04~347.34~30===y y m 则横向照明器之间的距离为s y = y - y 0 = 3.47 - ( 0.87 ~ 1.16 ) = 2.6 ~ 2.31 取 s y = 2.4 m 左右照明器离墙的位置y 0 = y - s y = 3.47 - 2.4 = 1.07 m (2) 校核距高比由p.361附录6-4查得,YG2-1型照明器的最大允许距高比 λ⊥ = 1.46, λ∥ = 1.28 实际距高比02.165.27.2RC x x ===h s λ, 906.065.24.2RC y y ===h s λ 即照明器无论竖装还是横装均能满足距高比要求。
若采用方案二,距高比 29.11.27.2RC x x ===h s λ, 14.11.24.2RC y y ===h s λ 显然也基本能满足要求。
1. 6 不舒适眩光校核由p.361附录6-4查得,YG2-1型照明器发光面长1.28 m 、宽0.168 m (长1.175m 、宽1.04m ),面积A = 1.28 ⨯ 0.168 = 0.215 m 2 亮度计算公式θθθΦcos 5.2cos 10002500cos 10001000θ1000θs 1000θA I A I A I L ===式中照明器内光源的光通量Φs = 2500 lm 。
(1) 纵向照明器的配光特性摘自p.361附录6-4。
纵向亮度分布如下表:(2) 横向与亮度限制曲线比较:从图中可知,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亮度分布曲线都在亮度限制曲线d 的左方,对照p.217图8-2(a )在使用照度≤ 300 lx 的条件下,限制不舒适眩光的等级优于A 级。
1. 7 照度校核对教室一般照明的照度校核可采用利用系数法,但为了更准确一些,这里采用了亮度方程法。
(1) 传递系数计算011.000535.0184.0CF -+=-RCR e f RCR 539.0011.043.300535.043.3184.0=-⨯+=⨯-e 539.0CF FC ==f f461.0539.011CF FW CW =-=-==f f f ()()336.0539.0143.35.2539.015.2WF WC =-⨯=-==RCR f f ()()328.0539.0143.351151CF WW=-⨯-=--=f RCR f (2) 求初始亮度因为所选照明器的上射光通量为0(见p.361附录6-4),故顶棚初始亮度L C0 = 0YG2-1照明器的下射光通量输出比为88%(见p.361附录6-4),直接比可根据利用系数表最右一列数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