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缓速器及原理

合集下载

汽车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缓速器是一种用来减速车辆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力来转化车辆的动能为热能,从而实现车辆的缓慢减速。

具体地说,汽车缓速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摩擦片和压紧装置。

摩擦片一般由摩擦材料制成,如摩擦片钢(钢制摩擦片表面涂有摩擦材料)或纸制摩擦片(纸浸润有摩擦材料)。

压紧装置通常由弹簧或液力装置组成,用来将摩擦片与转动部件(通常是车轮)紧密接触。

当车辆需要减速时,驾驶员会踩下制动踏板,这会导致制动液流动到缓速器的压紧装置中。

压力的增加使得摩擦片与转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会使得转动部件受到阻碍,从而减少车辆的速度。

摩擦片与转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为了避免过热,缓速器通常还包括散热器或风扇,用来散发热量。

这样,车辆就能安全地减速,而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缓速器。

总的来说,汽车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车辆的减速。

它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也能延长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

客车缓速器工作原理

客车缓速器工作原理

客车缓速器工作原理
液体阻尼原理是指通过在缓速器内部设置装有液体的空腔,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液体在容器内来回流动,通过液体的黏滞性产生阻尼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吸收和分散。

当车辆减速或停止时,液体内部流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排放给周围环境,从而实现车辆的缓速功能。

摩擦阻尼原理是指通过在缓速器中设置摩擦片,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形成摩擦力,阻碍车辆的惯性运动。

摩擦阻尼原理主要通过传动装置将车辆的运动能量转化为摩擦能量,在摩擦面上产生摩擦热进行分散。

这种原理适用于对于较大的车辆缓速需求,可通过增加摩擦片的数量和面积来增强摩擦阻尼效果。

1.车辆刹车:驾驶员通过踩刹车踏板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刹车系统会将制动力传递给缓速器。

2.液体阻尼:液体阻尼原理使液体在缓速器内流动,产生阻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吸收和分散。

3.摩擦阻尼:摩擦阻尼原理使摩擦片产生摩擦力,阻碍车辆的惯性运动,并将运动能量转化为摩擦热进行分散。

4.热量分散:车辆的动能通过阻尼过程转化为热能,并通过缓速器的外表面和散热器散发给周围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客车缓速器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基本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

另外,客车缓速器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车辆质量、速度、道路状况等,以确保缓速器能够有效工作并保证行车安全。

货车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

货车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

货车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
货车液力缓速器是一种利用液体阻尼实现缓速的装置。

它通常由
转子、静子和工作油路组成。

液力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动能转换为
热能及液体动能损失。

当货车处于高速行驶状态时,动力源输入的液
体能量通过油路进入液力缓速器内部,液体在转子和静子叶片间产生
环流,形成液体摩擦力,从而实现缓速的效果。

缓速时,液体的动能
通过转化成热能和静子、转子轮毂的液体摩擦力来实现减速。

而静子、转子轮毂的导航叶片则起到分流和定向作用,使油液的流向控制在规
定的范围内,使缓速更加稳定。

在货车减速或停车时,液力缓速器通
过它的转子、静子叶片将增量传递到输出轴,缓慢阻尼使货车减速或
停车。

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缓速器是一种用于减缓和平滑机械或电气系统中速度变化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通过吸收和释放能量来改变系统的动能。

缓速器通常由内部填充着黏稠液体或气体的密封腔室组成。

当机械或电气系统中的速度变化时,缓速器会通过改变腔室内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平滑速度变化。

当系统的速度增加时,液体或气体被迫通过缓速器的狭窄通道流过,导致阻力增加。

这样,缓速器吸收了系统中的动能,并将其转化为液体或气体内部的压力和热能。

这种能量的转化和吸收,使系统的速度变化减缓。

当系统的速度减小时,压力和热能会逐渐减少,液体或气体又可以自由地从缓速器中流出,从而释放之前吸收的能量。

通过这种方式,缓速器能够将系统的速度变化平滑地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总而言之,缓速器通过调整和平衡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吸收和释放系统中的动能,从而减缓和平滑机械或电气系统中的速度变化。

汽车缓速器及原理综述

汽车缓速器及原理综述

柄(或踩下制动踏板)开关进行减速或制动时,电涡流缓速器的励磁线圈自动通
直流电而励磁,产生的磁场在定子磁极、气隙和前后转子盘之间构成回路,如 图所示。
磁极磁通量的大小与励磁线圈的匝数以及所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这时在旋转的转 子盘上,其内部无数个闭合导线所包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就发生变化(或者说其内部无数 个闭合导线就切割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盘内部产生无数涡旋状的感应 电流,即涡电流(简称涡流) 。一旦涡电流产生后,磁场就会对带电的转子盘产生阻止其转动 的阻力(即产生制动力),阻力的方向可由弗莱明(Fleming)左手法则来判断。阻力的合力沿转 盘周向形成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如图所示 。
行的方法就是安装辅助制动装置。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了车长大于 9m的客车(对专用 校车为车长大于8m)、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所有危险货物 运输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 由此可见,对于现在汽车安装辅助制 动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2.汽车辅助制动系统作用及分类
3.2.1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 液力缓速器的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经电磁阀进
入储油箱,将储油箱内的变速器油经油
路压进缓速器内,缓速器开始工作。转 子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 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定子叶片对 油液产生反作用,油液流出定子再转回 来冲击转子,这样就形成对转子的阻力矩,阻碍转子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4.结语
随着汽车发动机功率的提高,车速的加快和车载质量的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问题变 得异常严峻。汽车的主要的制动方式仍然为摩擦制动,尽管制动蹄和轮毂摩擦性能的改善 缩短了一次性刹车距离,许多先进的电子技术,如ABS、EBS、ASR等产品的应用在摩擦 制动系统的有效能力范围内使制动可靠性大大提高,但在长时间或长距离下坡和频繁制动

汽车缓速器

汽车缓速器

二级缓速器有直接装在变速箱上的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
二级缓速器的功能不受变速箱换挡时离合器分离的影响,其可靠性已得到厂家和用户的普遍认可。电涡流缓速器由于其装配的灵活性不仅可以装在变速箱上,而且还可以装在传动轴或后桥上,即可以在汽车厂家标配也可以在出厂后加装。液力缓速器一般是变速箱厂家随箱配置的一种缓速器,因此厂家在选择变速箱时已替最终用户把缓速器选择了。从形式上讲,液力缓速器也只能装在变速箱上,出厂加装也几乎没有可能。
欧盟成员国必须遵守这条法规。但这只是低限,一些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及道路状况,使用了更严厉的国家法规。一些国家的法规实施情况和条件详见表1。
三、中外有关缓速器的法规比较和探讨
(一)欧洲
欧洲法规的形成经过了50 多年的实践,已正在向国际标准过渡。但应该看到,汽车市场对缓速器的要求已大大地超过了法规的要求了。
对商用车而言,随着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增高、发动机转速的降低、车速的加快和车载质量的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问题变得异常严峻。
汽车的主制动方式仍然为摩擦制动,尽管制动蹄块和轮毂的摩擦性能的改善对一次性刹车距离的缩短有所进步,但对长时间或距离下坡和频繁制动的情况,其制动耐久性并无明显改观。许多先进的电子技术如制动防抱系统ABS、电子制动系统EBS 以及拖动控制系统ASR 的采用在摩擦制动系统的有效能力范围内使其可靠性大大提高,但对制动器的温度过高和制动器的磨损却无帮助。
由于上述标准的规定及对缓速器作用的进一步认识,我国汽车缓速器生产厂家和缓速器产量的急剧增加,在市场上也形成了缓速器行业无序的竞争情况。一些并没有能力开发的生产缓速器的厂家盲目上马,对车辆性能、质量和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制定有关缓速器产品的标准,以规范缓速器的设计、生产与试验,提高产品质量及车辆的安全性,为此建设部参照《道路车辆-汽车和挂车连续制动系统—试验程序》(ISO/WD12161Roadvehicle-Endurance braking systems ofmotor vehicle and fowed vehicles-Test procedures)于2004年制订了行业标准《城市客车缓速器制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并且正在计划制订汽车缓速器的行业标准。

汽车缓速器功能原理全介绍

汽车缓速器功能原理全介绍

缓速器是大型车辆(卡车、客车)的辅助制动装置,使质量较大的车辆平稳减速而不消耗制动系统,它通过控制电路给定子总成的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转子总成随车辆传动部分高速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反向力矩,使车辆减速。

对于经常在山区或丘陵地带行驶的汽车,为了使下长坡时长时间而持续地减低或保持稳定车速并减轻或解除行车制动器的负荷,通常需要加装缓速器等辅助制动装置。

通常,总质量在5t以上的客车和12t以上的货车上需要装备这种辅助制动的减速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汽车缓速器可分为发动机缓速装置、液力缓速器、电涡轮缓速器、电机缓速装置和空气动力缓速装置等典型结构形式。

根据制动转矩作用形式的不同,汽车缓速器可分为一级缓速器(作用在变速箱前端的缓速器)和二级缓速器(作用在变速箱后端的缓速器)。

发动机缓速装置发动机排气制动发动机排气制动的工作原理是,在排气总管与消声器间装设一个排气节流阀,通过排气节流使发动机在排气行程中变成由汽车驱动的空气压缩机。

由于排气背压的提高,可增加排气行程中所作的负功。

当处于排气背压和汽缸压力作用下的排气阀两侧作用力之差值超过排气阀弹簧压力时,排气阀将不受凸轮轴的控制而产生浮动(开启),被压缩的空气在气阀重叠时间内从进气阀溢出,从而减少其在进气行程中膨胀所做的功,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排气节流阀多为蝶阀,可采用机械式、气压、电控气压操纵,以电磁气压操纵最为常见。

关闭该阀时应切断发动机供油。

为了使车轮制动器的磨损减至最小,排气制动操纵有与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联动的趋势。

在踏下制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时,排气制动即自动起作用。

排气制动的效能与发动机产生的制动压力(取决于排气阀开启前的排气总管压力、气阀重叠度和排气系统泄漏量等)、排量和转速成正比。

通常排气制动功率约为发动机标定功率的70%~100%,比纯发动机制动提高50%~100%,大体上相当于后一种情况降低一个档位(变速器)的效果,汽车减速度约为0.3~0.7m/ (挂高档时取下限,挂低档时取上限)。

大车的液力缓速器原理

大车的液力缓速器原理

大车的液力缓速器原理
大车的液力缓速器是一种利用液体流体力学原理来实现缓冲和调速的装置。

其原理基本如下:
液力缓速器由两个互相靠近的转子组成,分别为泵轮和涡轮。

泵轮与主动轮相连,涡轮与从动轮相连。

两个转子之间有一圆形的密封工作室,其中充满了液体。

当主动轮驱动泵轮旋转时,泵轮将液体从密封工作室中抽取出来并通过液力缓速器的出口流出。

由于动力学原理,液体通过泵轮加速旋转,形成液流的向心力。

这个快速旋转的液体将产生一个向外推进的力量,作用在涡轮上,从而驱动从动轮。

由于液力传递的特性,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没有直接的物理连接。

当工作负载发生变化时,主动轮的速度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泵轮的旋转速度。

涡轮感受到液体流动的改变,从而调整从动轮的速度。

通过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液体流量和流动速度,液力缓速器能够实现缓冲和调速的功能。

当工作负载变大时,液体流动的阻力增加,从动轮的速度相应降低,实现了缓冲效果。

反之,当工作负载变小时,液体流动的阻力减小,从动轮的速度相应增加,实现了调速效果。

总的来说,液力缓速器通过利用液体流体力学原理,通过调整液体的流量和流动
速度来实现缓冲和调速的功能。

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无需维护和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常用的汽车缓速器
3.1电涡流缓速器
电涡流缓速器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电涡流缓速器是 利用电磁学原理把汽车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掉,从而实 现减速和制动作用的装置。特点: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不 高;制动力矩范围广,可达4000 N· m,适合于各种型式(5t~50 t) 的车辆。它响应时间短(仅有40ms,比液力缓速器的响应快20倍), 无明显时间滞后,工作时噪声很小 。
柄(或踩下制动踏板)开关进行减速或制动时,电涡流缓速器的励磁线圈自动通
直流电而励磁,产生的磁场在定子磁极、气隙和前后转子盘之间构成回路,如 图所示。
磁极磁通量的大小与励磁线圈的匝数以及所通过的电流大小有关。这时在旋转的转 子盘上,其内部无数个闭合导线所包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就发生变化(或者说其内部无数 个闭合导线就切割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盘内部产生无数涡旋状的感应 电流,即涡电流(简称涡流) 。一旦涡电流产生后,磁场就会对带电的转子盘产生阻止其转动 的阻力(即产生制动力),阻力的方向可由弗莱明(Fleming)左手法则来判断。阻力的合力沿转 盘周向形成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如图所示 。
2.1 作用 辅助制动装置是用以使车辆在制动过程中,速度降低或稳定在一定速度 范围,但它并不是用以使车辆停驶的机构。与主制动装置相比较,辅助制动装置 虽然在短时间可以吸收的功率比较小,但是它吸收的功率在很长时间内可以保持 不变或基本保持不变。 2.2 分类
发动机制动(适用于柴油机)
排气制动装置(适用于柴油机) 汽车缓速器:①电涡流缓速器 ②液力缓速器 ③永磁式缓速器 ④自励式缓速器
汽车缓速器及原理
1.汽车配置辅助制动装置的必要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汽车发动机功率增加,汽车的行驶速度大幅度提高。 同时一些商用汽车的大型化发展,汽车的最大总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现有的 行车制动并不能完全满足频繁停车的市内公共汽车以及在高速公路及山区行驶的重型 汽车。因此对汽车制动装置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比较切实可
4.结语
随着汽车发动机功率的提高,车速的加快和车载质量的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问题变 得异常严峻。汽车的主要的制动方式仍然为摩擦制动,尽管制动蹄和轮毂摩擦性能的改善 缩短了一次性刹车距离,许多先进的电子技术,如ABS、EBS、ASR等产品的应用在摩擦 制动系统的有效能力范围内使制动可靠性大大提高,但在长时间或长距离下坡和频繁制动
行的方法就是安装辅助制动装置。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了车长大于 9m的客车(对专用 校车为车长大于8m)、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所有危险货物 运输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 由此可见,对于现在汽车安装辅助制 动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2.汽车辅助制动系统作用及分类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大、中型豪华客车,如上海申沃、郑州宇通、东风日产、厦门金龙、 苏州金龙等安装了电涡流缓速器
3.1.1电涡流缓速器工作原理
简单地讲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学原理把汽车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发掉,从而 实现汽车的减速和制动。
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产生具体过程是:当驾驶员接通缓速器的控制手
的情况下。因制动器的温度过高和制动器的磨损,其制动耐久性并无明显改观。汽车缓速
器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3.2.1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 液力缓速器的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经电磁阀进
入储器开始工作。转 子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 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定子叶片对 油液产生反作用,油液流出定子再转回 来冲击转子,这样就形成对转子的阻力矩,阻碍转子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3.1.2电涡流缓速器特性
下图是在试验系统上测得的某电涡流缓速器四个不同档位上产生的制动力矩随转子转速 变化的特性曲线。
从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力矩随转速增加而迅速增大,达到一定转速时有极大值,而后随着 转速增加制动力矩略有下降 。
3.2液力缓速器 它是由转子、定子、工作腔、输入轴、热交换器、储油箱 和壳体组成。其安装方式一般分为与传动轴串连和并连两种。 串连时可在变速器前、后安装;如果采取并连,则缓速器和变 速器做成一个整体来安装。国内有不少客车厂家选用液力缓速 器,如亚星奔驰、中通客车、郑州宇通等。
3.2.2 液力缓速器特性 随着转速的增加, 制动力矩迅速上升, 到某一定值后达到稳定。处于低制动强度 级时制动力矩稳定在较宽的速度内, 处于高 制动强度时, 制动力矩随转速的稳定范围变 窄。从整个特性曲线来看, 制动力矩几乎与 制动强度成正比例。
缓速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工作腔内工作液的压力、液量以及传动轴的转速。充入的工作 越多,工作液压力越大,传动轴转速越高,产生的缓速力矩越大。反之则愈小。而工作 液的压力和液量由控制装置系统通过比例阀控制压缩空气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