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陕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对策

陕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对策摘要循环经济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先进模式,从循环经济理念入手,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途径;对策;陕南地区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20-01近几年,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按“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理念,各地纷纷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在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也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战略”,对陕南经济“循环发展”有了十分准确的定位。
对于陕南地区这样的生态涵养地、水源保护区而言,面对该种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认真地思考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对策等对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1-4]。
1 循环经济概念及内涵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1]。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减量、再生、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物质和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通过把废物持续不断地变成为资源来实现经济数量型的增长。
2 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2.1 率先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工业是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一种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技术、高效率、高循环的新型工业[2],它实现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基本路径,一是要抓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使企业运行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从不合理逐步走向合理。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对策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对策引言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全球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循环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陕西作为我国的西北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陕西省在经济发展中已经意识到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下面是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的几个方面。
1. 资源回收利用陕西省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鼓励居民和企业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对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和利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目前,陕西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
2. 农业循环经济陕西省将农业循环经济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推进。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3. 绿色工业园区建设陕西省积极推进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通过集中布局、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目前,陕西已经建设了多个绿色工业园区,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 节能与环保产业发展陕西省鼓励和支持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投资和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于环保领域,并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陕西省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虽然陕西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以下是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对策。
1. 制定政策支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激励和支持政策。
给予循环经济企业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于循环经济产业。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目前 , 展循 环 经济 在工 业 中的应用 越 来越 得 发 到人们 的重视 。如 何对某 个 区域 的工业 循环经 济发 展水平 与差 距做 出科 学 的评 价 , 家 和学 者们 从 单 专
一
统 的“ 物链 ” 食 物 网 ”达 到变 污染 负 效 益 为资 食 和“ , 源正效益 的 目的 。因此 , 过 建立 工 业循 环 经 济 的 通 发 展模式 , 改变 过去 的工业发 展模 式是 极为 必要 的。 建立 系统 的工业循 环经 济评价 指标体 系可 以有效地 控制 工业 循环经 济发 展 的进程 … 1。 传统 的经 济发展 模式 中未 能将 环境 因素作 为政 策制 定 、 资源 配置 、 产业 结 构 、 区域 开 发生 产 力布 局 的依 据和 制约性 因素 , 当经济 发展 到 一定 程 度是 不 能满 足整个大 系统 的协调发 展 。生 态企业是 在一 个 企业 的范 围内按 照区域 的生态产业 规划 要求进 行设
一
、
工业循 环经济发展 的基本 内容
传统 的工 业发 展 模 式是 由“ 源一产 品一 污染 资 物 排放 ” 向流动的线性 经 济 , 单 对资 源 的利用 是粗 放 的 、 次性 的 , 管 理 思 想 和方 式 上 较 注重 末 端 控 一 在 制、 单纯 的浓度 控制 、 府 行政 调控 , 这 种方 式 不 政 而
的生产方式是“ 清洁生产” 这样可集约地利用资源 ,
和能源 , 提高整个企业 的综合效益。但这仅是局部
的优化 , 不能解 决 大系 统 的 根 本 问题 。进 行 区 域产 业 生态转 型 , 有 明 显 的集 约利 用 资 源 和 能 源 的特 具 征, 因为 它是考 虑 到 不 同企 业 生 产 过 程 之 间 的物质 集成 和 能量集 成 , 以实现 废 物 的循 环 利 用 和 能 量 的 高效 利用 的一 种高层 次 的工业 生 产模 式 。它 以最优 的空 间和时 间形式 组织 在生产 和 消费 过程 中产 生 的
博弈论视角下政府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的制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由 以上 博 弈 分 析 可 以得 出 , 府 为 了促 进 企 业 发 展 循 环 经 政 济 的积极性 , 轻资源 、 减 环境 的压力 , 于企业 应从税 收 、 对 奖励 等方 面给予企业适 当的支持 , 制定 出一 些激励企业发 展循 环经 济的优惠政策 。 在政府优 惠政策 的奖励 和惩 罚措施的双重作用 下, 作为单个企业 而言会选择相对 成本较小 的发展循 环经济 的 生产方式 。 3政府介入后企 业间的博弈分析和结论 。在政府 介入循环 . 经济博弈的条件下 , 政府规 定对不采用循环 经济生产方式 的企 业 征收排污费 、 加税收 、 取罚 款等手段 。 6为政 府介 入后 增 采 表 的企业生产方式选择和 收益 情况 。N 、 : 两企业都选择 传统 。N 是 经 济 生 产 方 式 下 获 得 的 收 益 ; 为 选 择 循 环 经 济 生 产 方 式 时 的 M 成本。 C为政府惩 罚性 费用 ( > 。 c M)R为选择循 环经济生产 方式
的 , 出现 市 场 失 灵 。 即 2政 府 与 企 业 之 间 的 博 弈 分 析 和 结 论 。假设 N是 企 业 选 择 . 传 统 经 济 生产 方 式 下 获 得 的 收 益 ; 为 选 择 循 环 经 济 生 产 方 式 M
通 过 与 西 安 市 当年 的 G P总 量 比较 可 得 ,西 安 市 历 年 的 D 工业三废处理产值 不到当年总产值 的 1 %。 这 反 映 了 西 安 市 目
追求的 。企业发展循 环经济意 味引进新技术 、 提高资 源利用效 率、 处理 污染物等 , 这会使企业增 加生产成本 , 在短期 内降低利
润, 由此 可 见 企 业 一 般 不 会 自发 地 发 展循 环 经 济 的 。 2政府 : 为循环经 济发展 的宏观 主体——政 府在发 展循 . 作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对策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对策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对策一、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1、陕西生态经济十分完善。
陕西能源状况有普遍改善,外部市场大量吸引投资,内部政府和企业都积极投资于产品开发和配套设施,总体上说陕西已经具备完善的生态经济条件,给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经济结构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陕西省把发展循环经济视为重要的发展砝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陕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3、创新基础已初步建立。
陕西省注重建立新经济结构,鼓励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积极推广技术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加强研发资金投入,以及营造良性的投融资环境,这给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创新的基础。
二、陕西推进循环经济的对策1、积极推进新技术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陕西省要积极推进新技术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应用,使企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新业态,深化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2、加强投融资支持。
陕西省的投融资支持要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出资、担保基金等方式加大资金数量,提高贷款水平,加强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收益及贷款风险评价,确保、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财务指标。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陕西省要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循环经济项目实行优惠政策,加大环境责任资金投入,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自身发展水平。
4、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陕西省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理念和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提升陕西本地循环经济水平,推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陕西省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制定政策、投入资金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
循环经济下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循
薛璩 谢 海风 长安大 学政 治与行政 管理 学院 7 05 10 4
摘 要 :随着经济 的高速发展 以及 人 口的 不断增长 ,陕西省 目前 的资 源供给 和承载 能力 已经无 法满足传统模 式下经济发展 的要 求 。因而 ,发展循 环经济调整 产业结构 ,走循 环 经济下的可持 续发展 道路 ,是 陕西省经 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 。本文正是在 这个背景 下 ,通过对 陕西产业结构现 状的研 究 ,分析循环 经济下 陕西省产业结构 中 出现的 问题 ,并以此探 索循环 经济下 陕西 省 产 业 结 构 的 优 化 调 整 的对 策 。 关键 词 :循环经济 ;产 业结构优化 ;对策
22 环经济和 产业结构 优化 的关 系 .循
将发展 经济放 在首位 ,重视 经济增长 。产业效 益偏低 ,一味 的依靠 自然 资源 ,无 节制 的开发 ,以牺牲 自 环境 为代价创 造经济增 长率 然
41 业结构 调整 的滞 后性 问题 。 .产 陕西 省产业结 构与不 断提高 的经济持续 发展能力 要求不协 调 。
循 环经济 的 目的是 实现 可持续发 展 。产 业结构 的优化是 一个 国 从而制 约 了陕西 省 的协 调可持续 发展 。
家 实现经 济持续 、稳定 、快速 发展 的重要过 程 ,是依 据产业关 联技 术 经济 的客观 比例关系 ,来调 整不协 调的产业 结构 ,促进 国民经济
各 产业 的协调发 展 。产业 结构优 化过程 就是通 过有关 产业政 策调整 在 三大 产业 结 构 中 ,第 三 产业 发展 仍 不充 分 。第 三产业 内部结 构 影 响产业 结构变 化 的供 给结构 和需求 结构 ,实行资源 优化配 制与再 中 ,虽 然批 发 、零 售 、餐 饮业 虽然 得 到迅 速发 展 ,但 是金 融 、物 配置 ,来 推进产业 结构 的合理 化和高 度化发展 。 因此 ,要求 我们将 流 、研 发等生 产服务 业及教 育 、公共设 施 、文 化等公 共服务行 业 的 发 展循环 经济 和产业结 构调整 相结合 ,产业结 构优化 需要再 循环经 发展仍 不能充分 满足人 民群众 日益增长 的文化需求 。
资源型城市产业循环系统的构建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工 业城 市 。发展 至今 ,已
kr
社会提供能源产 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现实功
能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 市具有以资源 开
采 、加工为主体且相对单一的产业构成特
征 ,决 定 了资 源 型城 市 既 是矿 产 资源 开发 和 消耗 主体 , 是 “ 又 三废 ” 放 和 生 态环 境 排
18 1 9万吨 、销售各类油品 1 3 1 6万吨 ;实
副教授 ( 西安财经 学院资源环境 与 区域 经济研 究中心 西安
现销售收入 8 62 亿元、 0 .8 利润5 5f元 , 01 ', Z
上 缴 各 级 财 政 税 费 2 39亿 元 ,完成 固定 7 资 产 投 资 2 2 元 。随 着 陕 北 能 源重 化 工 5亿 基 地 的 建 设 ,延 安 石 油 天 然 气产 业 集 群 体 系 的规 模 和 影 响 力 将 进 ~步 加强 。 不 同 产 业 链 之 间 物 质 流 的 交 叉 和 互
一{ \ /
—
Y
污染的主要威员。本 文以陕西延安这一典 型资源型城 市为实证分析对象 ,研究资源
形成 了石 油 开采— — 石 油
炼制— —石油化工的石油 资源产 业链 ; 然气开采 天
— —
型城市 以资源产 业链为核心 的集群 循环经 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为资源型城市实施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 一热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生产和
供 应 业 ) 为主 要 分 析 对 象 。 延 安 市 这 些 作 产 业 构 成 ,表 现 出 以 下 的 主要 特 征 : 形 成 了 以资 源开 采 为
具 备循环 经济的部分 特征 ,为企业 内部 、
循环经济视角下区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循环经济视角下区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陕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通过出台法规和激励性政策、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支撑、加大宣传力度等途径促进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陕南;产业发展作者简介:张震(1970-),男,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f20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1-02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以一定的区域空间为载体实现。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使循环经济向更大范围扩展、形成较大规模的必然要求。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与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线性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放”的开环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最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赢发展,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3r”原则,即资源投入最小化的“减量化(reducing)原则”、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利用(reusing 原则)”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resources)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方法,主要是从源头减少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和能源流量,以预防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方式避免产生废弃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8.3%,而陕西人 口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25%。分析结果表明,依靠物质资 源的大量投入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经济发展 速率的提升也反映了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从图3的物质输入结构可知,RE及RHF在TMR中
on
Material
Flow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Based
the Perspective of Circular
Economy:A Case Study of Shaanxi Province
CHAO Bo,YANG Zhongzhi
(Antai
第一作者简介:晁悄t(1986.),男,陕西西安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E-mail:chaob01986@sina.com 万方数据
・44・
《生态经济》第33卷第1期(2017#-1月)
Ecological
Economy,V01.33,No.1(January 201 7)
例如陈效逑等运用MFA方法对我国生产、消费领域的物 质输入、输出进行了研究喁】;徐明等以MFA方法为基础, 对1990.2000年我国生产、:消费领域使用的化石燃料数据 进行了统计分析p】;刘敬智等运用MFA方法计算了1990- 2002年我国生产消费领域的直接物质输入”…。 纵观当前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研究成果可知,以国家层
are
recycle”,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1引言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一产品一 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保护环境与发展 经济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 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动模式,提高 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及转化效率,形成高效的物质循环模式。
济理论中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领 域发展迅速,为分析经济活动的效率、资源和环境压力提 供了科学方法,其分析指标体系是评价经济活动效率的重 要指标。物质流分析的基本观点是: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 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的数 量与质量,以及从经济系统排入环境的废物数量与质量¨1。 物质流分析起源于欧洲,其发展先后经历了侧重哲学思考、 侧重考察物质元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破坏、侧重研究国
classification system.on the basis of all kinds of scattered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used the method of material flow
as an
analysis and take Shaanxi Province
西省国民经济发展公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
输入 指标
输出 指标
年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中 国建筑业统计年鉴》《中国矿业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中国环境年鉴》;(2)在国内外刊物中已发表的被学术界 认同的研究成果或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研究报告。 本文对于区域物质流的核算包括区域内开采核算、区 域内进出口核算、区域内过程排放核算、区域内平衡项核 算及区域内隐藏流核算。其中,区域内开采包括生物质开 采(农、林、牧、渔)与非生物质开采(燃料类、非金属矿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s“high investment.heavy pollution and low efficiency”iS in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actice the principal of circular economy as“reduce,reuse and structure,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y in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regional economy;material flow analysis;Shaanxi Province
晁博等: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
・43・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
晁博,杨忠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
摘要: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 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 算了2000.2013#-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accout
on
the perspective of circular economy.referenced from European Statistics material flow
资料来源:Schutz&Bringezu,2001【1);Eurostat,200117]。
3.1输入端物质流分析 3.1.1规模与结构 图l和图2分别给出了陕西省经济系统物质输入规模 及人口、经济、物质投入增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陕 西省DMI、TMI、TMR在14年间均保持平稳增长,年均
增长率分别为8.1%、11.4%、11%;14年间陕西省GDP
出口
别,真实具体的展现陕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状况,也 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
1(Import) E(Export)
2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文研究所采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文 中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为:(1)各类公开出版的规范统计资 料,包括相关的陕西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主要有《陕西统计年鉴》《陕西改革开放30年数据篇》《陕
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 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 循环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陕西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经济;物质流分析;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017)01.0043.04
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MFA)作为循环经
家或区域经济系统物质通量三个阶段[2-3]o有关MFA的 文献最早见于1968年Ayres&Kneese的文章H】;1995年 Wetnick&Ausubel针对美国的物质流平衡,首先提出一套 完整的MFA计算架构[51;1 997年World
面的研究居多而区域层面的物质流分析并不多见,区域物 质流分析可以认为是国家物质流分析的延伸及其方法的发
维度对陕西经济系统物质流进行分析。通过对输入类指标
的核算考察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通过对输
展结果,也是未来物质流分析的难点及发展方向之一。鉴 于国内外文献对区域层面的物质流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 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盟统计局物质流账户分类体系,
物、金属矿物);区域内过程排放核算指从经济系统进入
消耗 指标
进口隐藏流 IHF(import hidden flow) 出口隐藏流 EHF(expog hidden flowl 区域开采隐藏流 RHF(regional hidden flow) 区域内开采 RE(regional extracion) 区域内平衡项输入 REl(regionaI cquilibrium input) DMI-RE+REhI 直接物质输入量(DMI) TMi=DM|+RHF 物质输入总量(TMI) 物质需求总量(TMR) 砷矗R可MhIHF=RE+REhI+砒iF+IHF 区域内过程排放 RPO(regional process output) 区域内平衡项输出 ego(regional equilibrium output) DMO=RPO+RE0+E 直接物质输出量(DMO) 区域物质输出量(TRO) TRO=DMO+RHF TMO=TRo+EHF 物质总输出量(TMO) RMC=DMI.E 区域物质消耗(RMC) 物质消耗总量(TMC) TMC=TMR—E—EHF
运用MFA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流状 况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特征予以识
出类指标的核算分析陕西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压 力;通过对消耗类指标的计算从本质上衡量陕西省循环经 济的资源环境压力和运行效率。本文采用的物质流分析指
标见表1所示。 表1物质流分析主要指标
进出口 指标 隐藏流 指标 指标名称 进口
example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material flow system.The
paper scale,structure,strength,efficiency of material flow in economic system of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3,respective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input,output,and consumption.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has high degree depen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