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探究——以“酸和碱”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分析、概括、综合等科学方法,对比不 同抗酸剂的有效成分、不良反应给出使用建议,帮助学生全 面系统地发展科学思维,有利于完善现有作业体系的不足。】
(三)设置开放问题,发展综合素养 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充分把握重难点,并合理 设置开放性问题、选做题等,增加作业的弹性,提高学生的 核心素养。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 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对酸雨防治等相 关的社会性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并从不同维度认识问 题,提出解决方案。 【例题 4】(探究创新题)酸雨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向大气中 排放大量酸性物质,导致雨水被大气中的酸性气体污染。我国 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 西,以及广东、福建等地区。 请结合已有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1.酸雨指的是 pH<_____ 的大气降水。 2.部分地区酸雨频发,已危害到人类生产活动,其中, 酸雨的产生原因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下列物质能导致 酸雨的是( ) A.SO2 B.CH4 C.CO2 D.CO 3.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会腐蚀大理石雕像,对建 筑造成危害。 请用方程式表示该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
课 堂/实 践 荩 案例分析
KETANG SHIJIAN
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探究
——— 以“酸和碱”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唐晨瑶 倪梓莹 郑柳萍
摘 要: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是体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理念,落实“双 减”要求的一种有效策略。 单元作业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数量难易要适中。 以人教版化 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为例,探索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三、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及案例分析 单元作业是课堂的必要补充, 是知识的进阶延伸,是 方法的理解运用。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理解掌握所学的知 识、巩固应用所学技能,进一步锻炼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设 计作业,为学生的思维搭建台阶,通过批阅作业,诊断学 情,形成教学反馈,调控教学活动。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基础,以酸和 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例,帮助学生认识常见酸、碱的 主要性质和用途,实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例题 1】(基础提升题)福州某中学有一片实验田,经 测定土壤呈酸性, 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 pH 的要 求,该实验田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探究初中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实验更加有趣、富有探究性和创新性,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探究。
一、改进实验条件和装置:1.优化实验材料:选择更加安全、易获得的实验材料,例如使用无毒、无臭的试剂替代有剧毒的试剂;使用易于保存、便于操作的试剂代替易挥发、易变质的试剂。
2.改进实验装置: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例如使用电子天平、电子温度控制仪等现代化装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优化实验条件:改变实验的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使实验过程更加合理和可控。
通过改变电池的温度来探究电池电压的变化规律。
二、设计探究性实验:1.提出问题:在实验之前,引导学生先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在探究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酸碱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控制变量,制定实验步骤,确定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
3.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解释和推理,并帮助他们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4.总结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实验结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论,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际应用来强化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三、开展创新性实验:1.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实验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创新尝试。
2.提供实验基础:在学生的创新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等。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某个化学概念或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在学习电化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种新颖的电解槽,用以提高电解效率。
4.评价和展示: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组织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
通过以上的改进和创新探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一、实验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食物的保存方法直接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传统的食物保存方法有冷藏、冷冻、腌制等,但这些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食物。
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酸碱度对食物的保存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酸碱度与食物保存的关系,为食物保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酸碱度对食物保存的影响。
2. 探究不同植物酸碱度对食物保存效果的影响。
3. 寻求一种简单、环保、有效的食物保存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
(2)西红柿、黄瓜、土豆等蔬菜。
(3)食醋、柠檬酸、碳酸氢钠等化学试剂。
(4)保鲜膜、密封袋、玻璃瓶等容器。
2. 实验仪器(1)电子天平。
(2)PH计。
(3)冰箱。
(4)烘箱。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设计(1)将水果、蔬菜分别洗净、晾干。
(2)将水果、蔬菜分为A、B、C三组,每组重量相等。
(3)A组:用食醋处理,调整酸碱度至pH 3.0。
B组:用柠檬酸处理,调整酸碱度至pH 2.5。
C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
2. 实验步骤(1)将处理后的水果、蔬菜分别放入保鲜膜、密封袋、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2)将A、B、C三组样品分别放入冰箱冷藏、冷冻、室温环境中保存。
(3)每隔一定时间,取出样品进行观察、称重、测定酸碱度。
(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植物酸碱度对食物保存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冷藏条件下,A、B、C三组水果、蔬菜的保存时间分别为:苹果(10天、8天、6天)、香蕉(8天、6天、4天)、橙子(12天、10天、8天)。
(2)冷冻条件下,A、B、C三组水果、蔬菜的保存时间分别为:苹果(20天、18天、15天)、香蕉(15天、12天、10天)、橙子(20天、18天、15天)。
(3)室温条件下,A、B、C三组水果、蔬菜的保存时间分别为:苹果(5天、4天、3天)、香蕉(4天、3天、2天)、橙子(6天、5天、4天)。
初中化学创造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为 目标 ,让学生在潜 移默化 中转 道题 ,而对于较好的学生 ,只要求他们直接做第 : 这种探究性 的题 目主要表现在它的结论是 未知
变学 习方式 ,实 现课 内 、课 外联 5、6题 。题 目是 :根据 铜绿 的化学式计算 :(1)铜 的,结论 的获得也不是 由教 师传播或 书本 上直
系 ,校 内外沟通 ,学 科间融 合 ,促 绿的相对 分子质量 ;(2)铜绿 中各元素 的质量 一 接得到 的,而是学 生用学科 的研究方式 ,运 用已
初 中.化学 劬 造 惶作 业 设计 的雾 跋 与探旁
◇福建泉州永舂达埔中学 林德荣
在化学教学 中 ,应根据学生 同水平 的学生在原有知识 基础上得 到进一 步的 前 只能靠 煤 、石油为主要能源的今 天 ,应该合理
的 心 理 特 点 、兴 趣 特 长 ,从 学 生 发展。我就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出发 ,设计 个 利 用 好 现 有 的 能 源
我就抓住 学生 的这一 个特点 ,立 转化过程提出既经济又不污染环境的三种能源 或水分 子的溶液 ,加 入紫色石蕊试液 ,观察是否
即做镁的燃烧 实验 ,由于镁燃 烧 (或 方 法 )的设 想 。
变红 ?分 别 取 少 量 的蒸 馏 水 、硫 酸 钠 溶 液 和稀 硫
时会发出耀眼的 自光 ,这 一现象 分析 :这是一道跨学科 的开放性作业 .涉及 酸于三支试管 中 ,各 加入 少量 的紫色石 蕊试液 ,
的不同需求 出发 ,以尊重学生 的 性 化作 业 ,激 发 学 生学 习化 学 的兴 趣 。如 在 讲 根 四 、从化 学教 材 资 源 出发 。设 计 探 究性 作 业
个性为前 提 ,激发学生 自主学 习 据化学式 的计算时 ,要求他 们分 步计算 ,设 计 6 在初 中化学教材中 ,很多涉及实验探究题 ,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点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点一、引言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化学兴趣、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方法陈旧、实验器材落后、实验设计缺乏创新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实验设计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创新点1.实验器材的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器材往往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创新,例如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智能化的实验装置等,这些器材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探究水的电解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量,从而更好地理解水的组成和电解的原理。
2.实验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方法往往是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缺乏创新和探索性。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验方法进行创新,例如采用不同的试剂、不同的反应条件、不同的实验装置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植物花瓣来制作酸碱指示剂,从而更好地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作用。
3.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探索性的实验等,这些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
这个实验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研究》成果推广报告

1.课题成果表1—论文发表情况
序号 作者 1 XXX
2 XXX
3 XXX 4 XXX 5 XXX 6 XXX 7 XXX 8 XXX 9 XXX
成果形式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成果名称
发表刊物
刊物级别 出版时间 获奖情况
初中化学实验逻辑性、时代性 研究与改进
探究”实验设计
1002-2201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 《XXX》2017-2018学
实验能力
年教研第81期
省级
2018年3月
空气成分测定实验的改进措施
《XXX》2019年第11期
省级ISSN 1002-9247
2019年11月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应用探 究
《XXX》2019年第5期
省级ISSN 1002-9247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研究》课题组 2021年12月29日
三、课题成果推广的具体做法 1.成果推广目标:通过对已经结题课题所取得的成果 的推广应用,让课题成果在全县、乃至全州、全省范围 内共享,达到相互学习运用科研成果,实现全体化学教 师实验综合能力共同提高,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培 养与提升师生的创新精神,实现通过实验创新为切入点 激发师生实验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的目的。 2.课题成果推广的具体做法: 为保证课题成果推广 达到预期目标,结合各学校工作实际,确定课题成果推 广周期为一年,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019年8月
2.课题成果表2—实验创新大赛获奖情况
序号 姓名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1
XXX
实验创新大 赛
2
XXX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与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与研究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是指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技术运用等。
在化学教育中,怎样结合核心素养,设计出有效的教学作业,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和研究。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意义批判性思维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通过化学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质疑,不断探索、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沟通能力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素养。
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与他人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理解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在化学作业设计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协作、交流。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化学中需要培养的一项能力。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实验问题、应用问题等。
化学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正确理解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创新思维是21世纪教育所强调的一项重要素养。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质疑旧的观念,提出新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化学作业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实验设计、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创新。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核心素养导向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初中化学作业:提问导向、实践导向、合作导向、创新导向。
1. 提问导向对于化学反应的探究,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为什么醋和小苏打会起泡?”,“为什么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解答这些问题。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一、引言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现状及问题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作业形式单一,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缺乏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
其次,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设计,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学进度。
此外,作业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分数评价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难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策略1.多元化作业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等实践性、探究性作业。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并要求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从而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
2.针对性设计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设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3.引入开放性题目开放性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通过实验验证。
四、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缺少的重要环节,—方面,学生通过作业,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实行巩固和消化,促动了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是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水平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作业的检验和批改,能够发现教学活动中存有的问题,便于即时改进和纠正。
传统的化学作业有如下特点:①形式单一,一般只落于书面回答,缺乏灵活性;②条件明确,结论唯一,缺乏开放性;③命题语言抽象,内容概括化,缺乏背景知识与情境性;④解题要求模式化,巩固性、模仿性强,缺乏创新性;⑤内容狭窄,缺乏拓展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不同的作业,针对应试教育观点下教学过程的种种弊端,我们要跟上新课程的要求,即时更新观点,积极探索和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化学作业。
只有将被动性接受性的书面作业向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的课题作业转变,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得发展,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得到培养。
将单一的巩固性作业改为多种形式作业,为克服传统习题目的、形式的单一性,我引入了如下形式的作业:1知识小结性作业;2知识小结性作业3探究与拓展性作业4探究实践性作业5反思性作业。
知识巩固性作业:知识是各种水平的基础,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基
础知识的巩固。
例如我设计的一篇作业为:
我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你理解了吗?完成下列问题。
一.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你还知道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二.你认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三.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吗?如果能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标明类型及反映现象,如果不能反应,请说明原因。
1碳酸钠和盐酸 2氯化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3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4铁和盐酸
5硫酸钾和和氯化钠6氧化铁和稀硫酸7氢氧化镁和硫酸铜8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9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钙 10铜和稀盐酸
知识小结性作业: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与策略,即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所以为了提升学生自我小结的水平,在一节新课或一单元新课完成后,布置一些让学生尝试整理知识与规律的作业,这就是小结性作业。
以往这个作业常常由老师代办、包办,成为复习课的笔记,但往往是老师写得多,学生抄得多,消化得少,费力费时不讨好。
现改为有提示有指导的小结性作业,可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例如我设计的一篇作业为:
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请你
1对比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列表比较分析;
2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行列表比较分析,并列举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找出你认为的二者之间相似或不相似或相关系之处。
(请尽可能将表格填满)
4性质对比:浓盐酸和浓硫酸————————————————————————————————
酸和碱————————————————————————————————————————
探究与拓展性作业:一节新课上完,常会留下一些疑问,这也许不属于考试重点,课堂上也不宜深化,但很多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
那么怎么办?作者认为教师提供拓展的资料或线索就非常重要。
为此,我在作业中经常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或参考书目,甚至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协助学生去深化与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
例如我设计的一篇作业为:我们学习了海洋资源,围绕你所了解的海洋资源,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观点。
提示:能够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关键词,登录互联网实行搜索,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这种作业表面上“耗费”了某些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但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水平很有好处,而且反过来会促动与加深课堂上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探究实践性作业: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我经常布置一些带有科学探究意义的作业。
这类作业我分为短期题与长期题两类。
其中,短期题在1~2 天内解决,多为设计实验方案或理论性探究题。
例如我设计的一篇作业为:
明天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你怎样表达你对爷爷奶奶的爱?写一封信吧,写一封密信,只有你和收信人才能看到。
请你设计这封信
是怎样写的,怎样读的?根据提示你能设计两种方案吗?实践一下吧,送给你的爷爷奶奶。
提示:酚酞遇碱变红色;淀粉遇碘变蓝紫色。
方案一—————————————————————————————
方案二—————————————————————————————
再例如我设计的另一篇作业为:
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生活中感兴趣物质的酸碱性。
提示: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见课本第8页的家庭小实验,可自己或与几个同学共同完成。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我(或我的小组)用的花瓣或果实是———————,
2我(或我的小组)制取酸碱指示剂的过程是:
3我(或我的小组)制取酸碱指示剂在白醋.肥皂水.食盐水中颜色变化是
白醋.——————肥皂水.——————食盐水——————
4我(或我的小组)检验生活中感兴趣物质的酸碱性。
5在这次探究与实践中,我的收获或感想或反思是—————————————————————————————
这种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实践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但应注意适度及多给予支持与协助。
反思性作业:这类作业又分为两种。
第一种包括:考试后试卷的改错与分析以及复习中我们特意留的带有纠错性质的反思性、评价性习题。
这类作业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乱。
这种十分注重重大错误分析的反思题对学生增强印象,克服定势思维有很大的意义。
另一类反思作业是对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回顾与小结:在总复习模拟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集训与复习的经验与体会,形成总结,交给老师,老师再组织全班同学实行交流。
在写这种总结时,自己要求学生不泛泛而谈,而以习题、考题作载体,就具体知识内容谈学习策略、考试教训,最终成文,协助学生将这种作业写成研究学习方法与思维的小论文,从而使学生自学水平尽快提升。
针对不同形式的作业,我们应用不同的批阅方式与评价方式。
1知识小结性作业(适宜作为预习性作业布置后,复习课上用投影仪展示后比较讨论,或作为总结性作业布置后,集中起来在黑板报上张贴)2知识巩固性作业(适合全批全改或抽样批改后实行习题
讲评)3探究与拓展性作业(适合课堂上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对比)4探究实践性作业(适宜开成果发布会或用黑板报展览)⑤反思性作业(适合彼此交换借鉴或黑板报展览)。
总来说之,考虑到现实教学中老师工作量较大,中学生又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水平,所以作业批阅方式应多样化,应倡导合作学习模式。
应因题而异,将常规批阅、学生互相批阅、选择抽样批阅及答案对照相结合。
在学习中,学生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建构知识或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调整或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这个学习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必须通过个人的体验,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的习惯,促动学生的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