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官文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一、贬官者的心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旧秩序崩溃,新秩序诞生,士被社会变革推上了时代的大舞台,并从此与官结缘,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由士而仕、投身宦海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逐渐成为古代士人最初的心态。

但宦海有不测风云,贬官士人代不乏人,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群体。

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因此他们的心态更为复杂,他们的诗赋作品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也更为丰富,似乎正为他们的进退出处、情感心态作了注释。

统而观之,其人生大致演绎了从理想主义到幻想主义最后归于悲观主义的悲剧,其心态也经历了从希望到期望终归于绝望的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贬官士人的心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贬官士人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和参政实践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自身始终充满了历史使命感,这是贬官士人最突出的心态特征。

孔子在《论语》中提醒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任重道远。

就古典社会中士人所接触、打交道的世界而言,庙堂和草野两极是最基本的生活环境。

人们常常笼而统之地称呼整个社会时,就叫“朝野”,即朝廷和草野。

当宋代大儒范仲淹在讲到人生的境界时,他说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明代顾宪成也尝言:官辇毂,念头当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当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念头当在世道上。

这表现了中国读书人在学识之外兼重或更重社会使命感的人生态度。

如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屡屡得罪君王与执政大臣,曾三度遭贬谪,二次在太宗朝、一次在真宗朝。

最后一次是咸平元年(998)贬知黄州,故世称王黄州。

王禹偁特此作《三黜赋》以明志,表明态度说:“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北宋被贬谪的文人士大夫的心境与前代类似处境的墨客骚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虽有贬谪的困苦、失意的牢骚,但却轻易不沮丧、不悲观、不沉沦,仍然试图舒眉一搏,对前途保持着乐观的向往。

古代官职升贬的常用词PPT文档24页

古代官职升贬的常用词PPT文档24页
古代官职升贬的常用词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粤教版 小石城山记拓展归纳赏析:贬官文化优秀PPT课件

粤教版  小石城山记拓展归纳赏析:贬官文化优秀PPT课件
《辛夷坞》
归隐类散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 苏轼: 《赤壁赋》 刘禹锡 : 《陋室铭》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贬官文化
归隐类作品表达的感情:
豁达乐观 超凡脱俗 抑郁不平 淡薄名利 借酒消愁
苏轼 苏辙 王维 柳宗元 欧阳修 李白
渴望入世
古代文人虽遭贬黜, 身处逆境,仍渴望尽 忠报国,实现自己的 政治理想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贬官文化
入世类作品表达的感情:
• 积极乐观,不以迁谪为怀 范仲淹 • 慷慨激昂,抑郁不平 韩愈 • 悲痛抑郁,报国无门 屈原 杜甫
• 寻求归隐 • 渴望入世
消极遁世 清静无为
积极入世 大有作为
被贬文人在这两极中游 动,想入世不得,出世 又不甘,灵魂的苦闷, 碰撞出火花,成就了中 国古代特有的贬官文化.
《小石城山记》拓展 归纳赏析
贬官文化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借石之瑰玮,以 吐胸中之气”,用曲笔表达 自己因身遭贬逐,怀才不遇 的愤懑以及渴求摆脱现状以 施展才能的心态。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
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
个 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 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 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 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 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 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 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 坏。”

走近“贬官文化”ppt - 用

走近“贬官文化”ppt - 用
“得意时淡但然他,失意时泰然”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 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 田园”。
何 夜 无 月 ? 何 处 记:记叙 无 记 、写景( 竹 承 抒情寓于 柏 天 叙事写景 ? 寺 之中)、 但 夜 议论多种 少 游 形式,借 闲 景抒情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写景。“积水空明”是写
览物之情,迁客骚人和 古仁人在“洞庭湖风雨 图”和“洞庭湖晴明图 “中的不同感受,一个 是以物喜以己悲,一个
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骈散结合,多用短句, 四字短语,成双成对,
乐 勉勉人。展示了他以 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而 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
乐 节!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今江西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 “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 忠公。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 四大家”。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1“醉”“乐”统一。醉 是现象,乐为本质,乐是 醉中之乐;醉则因乐而醉 。2骈句散句结合多用长 句3对偶句,单句对,双 句对,三句对,用他叙事 简洁明快,用它写景物美 境幽,用它抒情,深层含 蓄,4、二十一个“也” 使文章层次分明,节奏起 伏,音韵和谐
一度下狱,
苏轼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水,“藻荇交横”是写植
物摇曳生姿。而“盖竹柏影
抒发作者的复杂心境。 ”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
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制胜,原来写积水,写藻荇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而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 竹柏能投下影的原因,作者
闲,都包含其中。
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
、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写“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贬谪诗ppt(共20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贬谪诗ppt(共20张)

• 7、羁旅行役之苦,英雄失路之悲。(“云 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8、坚贞自守之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 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 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忠而被贬之愤 壮志难酬之怅 时光流逝之愁 羁旅行役之苦 思乡怀归之情 寄情山水之达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李白:从狂放浪漫到悲愤不平 王昌龄: 从雄浑高远到清逸明丽 韩愈:从剑拔弩 张到寂寞悲凉 • 柳宗元的怨怼忿愤 刘禹锡的豁达明快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 1、抒发被贬的委屈不平、惆怅失意、牢骚不满, 乃至愤慨之情。 • 2、思念故园亲友(对京城的思念,其实是对往昔 美好生活及亲友的想念,包含对政治理想甚或权 力的依恋与追求)。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 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 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 3、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如辛弃疾《破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 居江西带湖)
贬谪诗
古来圣贤皆寂寞 才子命运多坎坷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 一、类型特征 • 贬谪诗是指古代文人被贬后所写的表 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
却未 在与 枝群 头芳 独同 欢温 笑暖
二、历史渊源
唐朝的文人们大都有着积极的出世愿望,期待着乘势 而起,走进政坛,立功立名。但这种参政意识和功名意识 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追求富贵名利,他们中的多数人是 自觉地关心民生、系心社会的。 • 然而,这同时也变成了他们的绊脚石:强烈的自信, 使他们生出强烈的功名意识及对政治未来的美好展望;自 我的过高期许和重视,使他们很难与现实政治相容。于是, 贬谪流放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 这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所造成的悲剧结局,是高远 志向无法在现实政治中得以实现的命运悲态。在这种冲突 与矛盾中,便产生了浓厚和强烈的悲剧感和悲剧意识。 •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

农民起义与叛乱
唐代中后期,农民起义与 叛乱频发,一些地区的官 员因无法有效控制局势被 贬到江南地区。
军队哗变与投降
唐代中后期,军队哗变与 投降的情况时有发生,一 些官员因无法有效指挥军 队被贬到江南地区。
文化冲突
1 2 3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冲突
唐代中后期,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冲突加剧, 一些坚持儒家思想的官员因与佛教势力冲突被贬 到江南地区。
李德裕的贬谪对唐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离去标志着牛李党争的结束,也为 唐代政治的进一步动荡埋下了伏笔。
白居易贬官案例
• 贬官背景:白居易在唐文宗朝担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 。
• 贬官原因:白居易在政治斗争中坚持自己的立场,被皇帝贬为江州司马 。
• 贬官过程:白居易在江州司马的职位上经历了极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他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
• 影响与评价:白居易的贬谪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 品表现出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哀,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代 表之一。同时,他的贬谪也反映了唐代政治的黑暗面,引起了后人对其 历史背景和原因的深入思考。
06
唐代江南地区贬官的意义 和价值
历史价值
贬官现象是唐代政治制度的一个 重要方面,对于理解唐代政治和
影响与评价
刘长卿的贬谪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 品表现出了对政治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哀,成为唐代 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李德裕贬官案例
贬官背景
贬官原因
李德裕在唐文宗朝担任宰相,因与皇帝政 见不合,被贬为潮州司马。
李德裕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皇帝贬为潮 州司马。
贬官过程
影响与评价
李德裕在潮州司马的职位上经历了长期的 苦难和磨砺,他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

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一、贬官者的心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旧秩序崩溃,新秩序诞生,士被社会变革推上了时代的大舞台,并从此与官结缘,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由士而仕、投身宦海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逐渐成为古代士人最初的心态。

但宦海有不测风云,贬官士人代不乏人,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群体。

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因此他们的心态更为复杂,他们的诗赋作品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也更为丰富,似乎正为他们的进退出处、情感心态作了注释。

统而观之,其人生大致演绎了从理想主义到幻想主义最后归于悲观主义的悲剧,其心态也经历了从希望到期望终归于绝望的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贬官士人的心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贬官士人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和参政实践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自身始终充满了历史使命感,这是贬官士人最突出的心态特征。

孔子在《论语》中提醒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任重道远。

就古典社会中士人所接触、打交道的世界而言,庙堂和草野两极是最基本的生活环境。

人们常常笼而统之地称呼整个社会时,就叫“朝野”,即朝廷和草野。

当宋代大儒范仲淹在讲到人生的境界时,他说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明代顾宪成也尝言:官辇毂,念头当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当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念头当在世道上。

这表现了中国读书人在学识之外兼重或更重社会使命感的人生态度。

如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屡屡得罪君王与执政大臣,曾三度遭贬谪,二次在太宗朝、一次在真宗朝。

最后一次是咸平元年(998)贬知黄州,故世称王黄州。

王禹偁特此作《三黜赋》以明志,表明态度说:“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北宋被贬谪的文人士大夫的心境与前代类似处境的墨客骚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虽有贬谪的困苦、失意的牢骚,但却轻易不沮丧、不悲观、不沉沦,仍然试图舒眉一搏,对前途保持着乐观的向往。

贬官文化

贬官文化

那么什么是“贬官文化”呢?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首先提到,他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坏。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了名誉。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解释:“贬官文化”就是文人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

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

读书人在那个时代,寒窗苦读数十年,呕心沥血破万卷,为得是什么?为得是在科举考试中破茧而出,赢得个半职,效力于朝廷,为国家为百姓做点有用之事,死后留下芳名,后人也不必恨之入骨地掘坟鞭尸就可以了。

实际从这条入世之道可以看出中国文人的特点。

他们信奉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更何况当时整个封建社会!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一个真正的隐士,只要他们还心系朝廷并且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诗句。

那么他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会说,只要是文学大家,寄情山水,安贫乐道,归隐山林,那他还是一位隐士。

如果就这样简单的妄加评论的话,给那些酸腐的文人戴上隐士的帽子的话,那么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为何这样理直气壮,因为我有强有力的证据,那就是——“贬官文化”。

从一种文化现象的角度去深层次挖掘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或者直接地说批判他们的缺憾。

二、举例说明,典型陈述从先秦到明清,文人墨客升官再被贬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属于“贬官文化”范畴的名家们,可就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了。

柳宗元的典型性就颇能突出“贬官文化”。

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心情极为抑郁,面对永州那荒凉无人赏识的山水时,柳却把自己的痛苦心情融入其中,化做了美妙绝伦的文章,自然山水对于他,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而是变成了灵气四溢的知己:“佳目立,美竹露,奇石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 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 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 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 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 坦然, 不以物伤性,将何 适而非快?”
《辛夷坞》
归隐类散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 苏轼: 《赤壁赋》 刘禹锡 : 《陋室铭》 欧阳修: 《醉翁亭记》
《与师鲁第一书》
贬官文化
归隐类作品表达的感情:
豁达乐观 超凡脱俗 抑郁不平 淡薄名利 借酒消愁
苏轼 苏辙 王维 柳宗元 欧阳修 李白
渴望入世
古代文人虽遭贬黜, 身处逆境,仍渴望尽 忠报国,实现自己的 政治理想
《小石城山记》 贬官文化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借石之瑰玮,以 吐胸中之气”,用曲笔表达 自己因身遭贬逐,怀才不遇 的愤懑以及渴求摆脱现状以 施展才能的心态。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
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
个 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 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 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 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 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 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 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 坏。”
贬官文化
入世类作品表达的感情:
• 积极乐观,不以迁谪为怀 范仲淹 • 慷慨激昂,抑郁不平 韩愈 • 悲痛抑郁,报国无门 屈原 杜甫
贬官文化作品的思想倾向:
1、寻求归隐 2、渴望入世
• 寻求归隐 • 渴望入世
消极遁世 清静无为
积极入世 大有作为
被贬文人在这两极中游 动,想入世不得,出世 又不甘,灵魂的苦闷, 碰撞出火花,成就了中 国古代特有的贬官文化.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 而已”;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 态度,还勉励同志“慎勿作戚戚之 文”,要振作精神,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概。
将进酒(节选)
李白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寻求归隐
古代文人被贬后, 在山水或琴、棋、书 画中寻求宁静、安逸 的生活环境,以洁身 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渴望入世
古代文人虽遭贬黜, 身处逆境,仍渴望 尽忠报国,实现自 己的政治理想
思考
请给我们学过的古代贬官作品分类
寻求归隐
寄情于物
山水
琴、棋、书 画、酒
归隐类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 王维: 《山居秋暝》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柳宗元:《江雪》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欧阳修因为被贬,在滁州发出了“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的吟唱。
作业:
人生中常常会遇到 挫折和不幸,你会怎样 对待呢?请谈谈你的感 受和看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李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 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六一居士传(节选)
欧阳修
•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 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 代以来金石何?”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 岂不为六一乎?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诗》三百篇,大底圣 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 人皆意有所结,不得其 道,故诉往事,追来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大凡物不得平则鸣 ……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 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 生者, 其皆有 弗平者乎 ?
韩愈《送孟东野序》
贬官文化作品的思想倾向:
1、寻求归隐 2、渴望入世
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 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 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 愁形于文 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 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
之文。
马说
韩愈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 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髌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 白居易因为被贬,在浔阳江畔发出了”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 屈原因为被贬,在楚江边发出了”众人皆 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的悲叹;
• ——————,————————; • ——————,————————。
参考答案
• 苏轼因为被贬,在黄州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
• 王昌龄因为被贬,在龙标县写出了“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名言;
• 李白因为被贬,在走出京城后发出了“人生得意 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的沉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