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车辆工程专业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五篇范文

车辆工程专业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五篇范文

车辆工程专业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五篇范文第一篇:车辆工程专业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工艺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汽车制造工程学后,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学生应当通过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汽车制造工程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实践知识,正确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正确选择机床、工具、量具等问题,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能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培养查阅各种资料的能力,同时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版社,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工艺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题目可定为:ⅹⅹ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设计中一般以专用夹具设计为主。

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设计要求:零件图毛坯图1张1张 1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夹具总图主要零件图若干张1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生。

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选定,经系主任审查签字后发给学三.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学生在得到设计题目后,首先应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1)对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2)对零件上的重要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和设计基准进行分析;对次要表面与重要表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对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

零件图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2.指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制定工艺路线。

在对零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划分加工阶段。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3515017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 4学分:3.5适用对象: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技术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①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

③熟练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

④掌握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⑤通过典型机床夹具的实例分析,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①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③掌握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④了解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制定步骤。

②掌握制定机械加工路线时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表面加工方法;理划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正确制定加工工序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汽车与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与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培养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是学完《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后并经过一些现场实习环节后的必须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要达到如下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拟定一个零件的合理的工艺路线,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和应用各种手册、图表、设计表格、各种标准等技术资料,以便能掌握从事工艺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分析计算、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5)为今后进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和内容1、设计要求设计课题: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设计要求包括以下部分:零件图1张毛坯图1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工艺装备设计1-2套工艺装备的主要零件图1张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选定,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发后发给学生。

按教学计划规定,《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总学时数为2周,时间划分如下:熟悉零件、画零件图1天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卡片2天工艺装备设计(画总装图及主要零件图)4天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准备及答辩1天2、设计内容(1)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图)。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等),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工时定额(可指定某一工序)。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

(5)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总图和主要零件图1-2张。

内燃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连杆

内燃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连杆
3、 形成文档。
2015.12.08
2
装配图设计与绘图
1、 热力学计算。
2、 动力学计算。
3、 形成文档。
2015.12.09
3
装配图设计与绘图
1、 结构参数设计并形成文档。
2、 装配图设计绘图(草图)

2015.12.10
4
装配图设计与绘图(底图)
2015.12.11
5
装配图设计与绘图(加粗与标
注)
1.2.2
冷却方式 ............................................................................................................................... 7
1.2.3
气缸数与气缸布置方式 ....................................................................................................... 7
2015 年 12 月 05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3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 6
2015.12.12

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0序言1基本结构参数计算1.1发动机缸径和转速的计算2热计算2.1发动机压缩过程计算2.2发动机膨胀过程计算2.3压缩膨胀过程处理2.4有效功和有效压力的求解2.5 P-V图向P-a图转换3活塞运动学计算3.1活塞位移(X)3.2活塞速度V3.3活塞加速度a4连杆活塞的动力计算4.1往复惯性力质量m j的求取4.2相关力的求解5曲轴的设计5.1曲轴主要尺寸的确定5.1.1曲轴销主要尺寸的确定5.1.2主轴颈尺寸的确定5.1.3曲柄臂尺寸的确定5.2校核计算5.2.1曲轴的弯曲弯曲校核5.2.2曲轴的扭转强度校核6活塞设计6.1活塞材料的选择6.2活塞主要尺寸的确定6.2.1活塞总高H的确定6.2.2压缩高度H1的确定6.2.3火力岸高度H4的确定6.2.4环带高度H3的确定6.2.5活塞顶部厚度δ的确定6.3活塞裙部的设计6.3.1活塞横截面形状6.3.2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6.4活塞的质量7活塞销的设计7.1活塞销材料的选择7.2活塞销与销座尺寸的确定7.3活塞销与销座的配合7.4活塞销质量m38连杆的设计8.1连杆材料的选择8.2连杆主要尺寸的确定8.2.1连杆长度的确定8.2.2连杆小头尺寸的确定8.2.3连杆大头尺寸的确定8.2.4连杆杆身尺寸的确定9心得体会10参考文献65mL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设计0序言这学期学院为我们专业开设了《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为期三周,目的在于让我们通过亲自的设计实践,全面地复习和巩固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对专业课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使我们在分析、计算、设计、绘图、运用各种标准和规范、查阅各种资料以及计算机应运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了解国内外发动机的发展状况,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设计的过程,也是我们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

我们要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多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ZF16407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时:(总学时48, 理论课学时42、实验课学时6)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现代工程图学材料力学发动机原理与构造汽车构造课程简介:汽车制造工艺学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课程的内容涉及汽车制造的各种主要工艺过程,包括汽车零件毛坯的成型与精化、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汽车车身覆盖件的冲压成型工艺、汽车轻量化与塑料化的塑料与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等。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课,课程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学为主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3)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生产的主要工艺、汽车零件毛坯形状获取方法及零件机械加工方法。

教学重点:汽车零件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经济精度。

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及生产组织1.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2.企业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节汽车零件毛坯形状获得的方法1.模锻工艺2.毛坯精化及近净成型工艺第三节汽车零件机械加工方法及其经济精度1.获得工件尺寸精度的方法2.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第二章汽车生产用工程材料(3)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生产用常规工程材料,以及汽车轻量化、塑料化。

教学重点:汽车生产用常规工程材料。

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生产用常规工程材料1.钢2.型材、板材与供货状态第二节汽车轻量化、塑料化及新型材料1.塑料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2.高强度钢板3.激光拼焊板4.塑料复合材料第三章汽车制造中的机械加工工艺(8)教学要求: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以及机床夹具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一、业务培养目标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汽车工程领域内从事汽车理论研究、 汽车产品开发、汽车设计制造、汽车生产管理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 This major aims at training high-ranking specialists, which would have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and which would have the innovation spirit, practice cap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view. They also would specialize on the automobile theory research, product design, product experiment, product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alm.
Courses
48
10
个性课程 Personalize
d Course
\
10
集中性实践 Practice Courses
课外学分 Study Credit after Class
24.5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大纲

《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f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and Engine周数/学分:2/2先修课程: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汽车构造、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等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开课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工艺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掌握工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初步掌握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工艺分析和工艺装备设计的能力,为产品设计奠定必须的工艺基础。

2.设计中要综合运用力学、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公差配合和工艺学等课程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生产能力调查:了解生产纲领、现有设备和毛坯状况。

2.产品图纸分析:熟悉工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3.工艺分析:拟定工艺路线和分析工艺过程,前工序的有关尺寸和精度;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及要求;机床型号和刀具型式及规格。

4.制定定位夹紧方案或工艺规程制定方案。

5.确定主要尺寸的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绘出夹具结构草图或拟定工艺过程。

6.绘制夹具总图和1-2个主要的零件图,编写文件明细表或制定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

7.编写设计说明书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四、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要求1.一般按1:1绘制总图和1~2个零件图(或被加工零件的工作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如下内容:1)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或工艺过程卡);2)指定工序的工序简图(或工序卡);3)所设计夹具需要满足的加工要求;4)定位夹紧方案的选取与分析(或工艺方案分析);5)夹具结构介绍;6)必要的分析计算;7)本设计的主要优缺点分析。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备注:成绩等级: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六、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主编:王宝玺贾庆祥,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第3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f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and Engine
周数/学分:2/2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汽车构造、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等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开课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工艺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掌握工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初步掌握工艺规程制定和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工艺分析和工艺装备设计的能力,为产品设计奠定必须的工艺基础。

2.设计中要综合运用力学、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公差配合和工艺学等课程所学习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生产能力调查:了解生产纲领、现有设备和毛坯状况。

2.产品图纸分析:熟悉工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3.工艺分析:拟定工艺路线和分析工艺过程,前工序的有关尺寸和精度;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及要求;机床型号和刀具型式及规格。

4.制定定位夹紧方案或工艺规程制定方案。

5.确定主要尺寸的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绘出夹具结构草图或拟定工艺过程。

6.绘制夹具总图和1-2个主要的零件图,编写文件明细表或制定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

7.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要求
1.一般按1:1绘制总图和1~2个零件图(或被加工零件的工作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如下内容:
1)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或工艺过程卡);
2)指定工序的工序简图(或工序卡);
3)所设计夹具需要满足的加工要求;
4)定位夹紧方案的选取与分析(或工艺方案分析);
5)夹具结构介绍;
6)必要的分析计算;
7)本设计的主要优缺点分析。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备注:成绩等级: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汽车制造工艺学》,主编:王宝玺贾庆祥,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第3版。

参考书: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JB/T10115~10127以及JB/T8004~JB/T8046标准149项。

《极限与配合》GB/T18001.1~18001.4、GB/T1801、GB/T1804。

《形状和位置误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2等系列形位公差国家标准。

《机械设计手册》,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主编:李益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年。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主编:徐鸿本,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

《汽车制造工艺学》,主编:赵桂范、杨娜,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

执笔:秦训鹏日期:2011年9月
审阅:日期:
审定: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