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计算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之《计算器》(例1、例2)课件

111111×111111 = _1_2_3_4_5_6_5_4_3_2_1_
两个数位相同,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的因数相乘,当因数是n位数 时,积各个数位上数字是由1排到n,再由n排到1,即:123…n…321。
课本27页 你知道吗? 你知道M+、MR、MC有什么用吗?
M+:把数储存起来。 MR:把储存的数提取出来。 MC:把储存的数清除掉。 有的计算器会把MR和MC两个键合并成一个键MRC: 按一下把储存的数提取出来,按第二下把储存的数清除掉。
13027 - 8934 = 4093 6908×37 = 255596 395412 + 10589 = 406001
课本28页 练习四 1. 用计算器计算。
128 + 284 = 412 36 + 228 - 179 = 85 45×77 = 3465
371÷7 = 53 532 - 178 = 354 353 - 95 + 483 = 741
我们来试一试。
123 + 16 =
123 - 16 =
123×16 =
方法一:先按123,再按M+(把123储存起来),接着按:
MR + 16 = 139
(即123 + 16 = 139)
MR - 16 = 107
(即123 - 16 = 107)
MR×16 = 1968
(即123×16 = 1968)
进行检验。
课本28页 练习四
4. 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
1×1 =
_1___________
11×11 = 111×111 =
_1_2_1_________ _1_2_3_2_1_______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7《计算器》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7《计算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计算器》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节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通过计算器完成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和运算符号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使用计算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为家庭条件不同,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计算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计算器完成数学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计算器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法,如连续按键、清除错误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任务驱动法。
通过设置不同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2.准备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用于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
3.准备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计算器?计算器有什么作用?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结构,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于键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如加减乘除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完成题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工具的奥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计算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究;部分学生则可能对计算工具的使用存在恐惧心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和计算器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工具的奥秘。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借助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计算工具——算盘,引发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构造和用法,探究算盘的计算原理。
3.拓展: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比算盘和计算器的异同,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4.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算盘和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计算》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四则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对计算器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使用计算器计算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方法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任务驱动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若干台,确保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2.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时需要计算总价,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
然后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计算器的实物,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输入数字、清除等。
同时,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初步感知计算器的使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器》PPT课件

问题: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 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 了……
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要浪
费 5840 千克的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拓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你最想用它来 算算身边的什 么?快算算!
动手操作
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825-138= 687 26×39= 1014 312÷8= 39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互动问答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1.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 清除数据键(教师强调:按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 数据仍然保留)。
2.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应该怎么办? 清除数据键
3.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 清除数据键
课堂练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3=______ 9999×4=______
9999×5=______ 9999×7=______ 9999×9=______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13 计 算 器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COURSEWARE VOLUME II
四年级上册
4元 12元 15元
清蒸鱼
14元
三鲜汤
6元
米饭
2元
各种各样 的计算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认识计算器 清除键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上册
显示屏
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 有特别功能的键。请你找 一找,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知识讲解 认识计算器

认识计算器
问题导入你了解计算器吗?你会使用计算器吗?(教材25页)
过程讲解
l.了解计算器的产生及优点
计算器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工具。
它体积小,便于携带,计算迅速、准确,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2.说说计算器
(l)实物展示。
(2)常用键的功能。
①开关及清除屏键。
用于计算的开始和全部清除。
②清除键。
仅消去当前输入的数据,在计算过程中,不影响前面的数据及运算。
一般用于修改输错的数据。
③关机键。
用于关闭计算器的电源。
④数字键。
每按一下数字键,显示屏右端就会出现这个键上标注的数字,同时把前面输入的数字向左移动一位。
⑤运算符号键和等号键。
这些键可以分别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
得出计算结果。
例如:16÷4=,按键:,显示屏上就会出现得数4。
3.常见计算器的类型
(1)算术型计算器——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的四则运算,但不能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又称简单计算器。
(2)科学型计算器——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统计等方面的运算,能够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又称函数计算器。
(3)程序计算器——可以编程序,把较复杂的运算步骤储存起来,进行多次重复的运算。
归纳总结
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是正确进行计算的前提。
《计算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计算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计算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理解计算器在数学计算中的辅助作用,并能正确、高效地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练习:(1)认识计算器,了解各功能键的名称及作用。
(2)学会开启和关闭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界面。
(3)掌握基本的运算操作,如加、减、乘、除等。
2. 实践操作练习:(1)利用计算器完成20道混合运算题,包括加减乘除以及括号运算。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3. 拓展思维训练:(1)通过计算器进行简单的乘方、开方运算,并解释运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2)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游戏,如通过计算得分、计时等元素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计算速度。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按照题目要求正确使用计算器。
3. 学生在完成计算后,需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在作业本上,字迹要工整,计算步骤要清晰。
4. 对于实践操作练习和拓展思维训练部分,学生需记录下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以便于课堂交流和讨论。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操作练习和拓展思维训练的部分,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讨论。
3. 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6课时《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探究规律》课件

积的最高位上的数字 积最高位上的数字 比某一个乘数少1。 与末位数字和为9。
填一填。
现在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是( 计算器 ), AC是( 清除 )键,ON/C是( 开关及清屏 )键。
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63492
6908×37=255596
13027-8934=4093
111111111÷9=12345679
( 6666 )×( 6667 )=(44442222 ) ( 66666 )×( 66667 )=(4444422222 )
(666666 )×(666667 )=( 444444222222 )
点拨: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得数就会发现,算 式中的第一个乘数分别是6,66,666, 6666,…第二个乘数比第一个乘数大1。积是由 数字4和2组成的,4和2的个数与第一个乘数的 位数相同。
1 大数的认识
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 探究规律
生活中我们在计算总价时通常利用什么计算工具? 计算器
交流:计算器上你知道哪些键的功能? 显示屏
关机键 清除键
开关及清除屏键
数字键Leabharlann 运算符号键交流:计算器上你知道哪些键的功能?
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有特别功能的键。例如,
b c
、a、x2等,可以用来计算分数等。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计算器
显示屏
关机键 清除键
开关及清除屏键
数字键
运算符号键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按照算式的顺序依次在计算器上按出就可以算 出得数。我们可以计算器来进行验证我们的计算。
利用计算器计算较复杂的计算题,在根据结果 找到规律。最后利用计算器来进行验证我们的规律 是否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
=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计算新题前试,一先试按这“两M道C”题。 清除存储的结果。
2034-1368÷9=1882 672÷(139-115)=28 37×12+46×9=858
如果你是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 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计算器构造?
清除键 数字键
显示屏 开关及清除屏键
运算符号键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你会用计算器吗?说说你是怎么
你会用操计作算的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86+179= 565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用计算器使算用出计这算几器道时题有的问结题果吗。?
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 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数太大,可以先把它变小,发 现规律,再用这规道律题解等决于难几题?。
1×1= 1 11×11= 121 111×111=12321 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器的常用按键功能。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3.培养学生总结发现规律的能力。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情景引入
猜谜语
一个东西真奇怪,上面布满方块块 , 用手一摁字出来,加减乘除算的快。
谜底:计算器
揭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见到过计算器?
一、常用按键功能介绍
7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用M一+般”的可计用以算这存器种储计方计算法算两自结步己果试尝,题试“,一M需下R要”。 可记以住把第存一储步的的结结果果提,取有出好来办。法吗?
2034-1368÷9=1882
1368÷9= M+ 2034-
111111111×111111111=
屏幕显示不下了。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两个因数太大,怎么办?
111111111×111111111=
把因数变小,找到规 律,解决问题。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自己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1= 1 11×11= 121 111×111=12321 1111×1111=
386+179= 565
825-138= 687
26×39= 1014
312÷8=39
按错了怎么办?
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 然后输入正确的;也可以按“CE” 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牛刀小试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128+284= 412 371÷7=53 36+228-179= 85 532-178=354 45×77=3465 353-95+483=741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探寻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2= 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9999×5= 49995 9999×7= 69993 9999×9= 89991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尝试计算 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四、巩固练习
⒈ 做一做第1题 ⒉做一做第2题 ⒊教材第28页第3题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哪个结果是实对际的试上?试是怎这这么道样做题的。。
2034-1368÷9 =2034-152 =1882
Hale Waihona Puke 先算1368÷9=152,
1再88用22034-152=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