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欧洲西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在区域地图上找出并识记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

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原因。

4.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和地中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完成地图填充,让学生知道并识记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单元等,掌握借助读图和绘图技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探究欧洲西部气候的成因,

学会从地理的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地理环境要素角度,论证气

候的形成原因、形成方法和思路。

3.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明确独特的自

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4.运用工业区位分析方法去分析鲁尔区的兴衰,并探究对我国传统工业的借鉴意义,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得以借鉴。

【教学重点】

1.欧洲西部的气候成因。

2.分析欧洲西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

【教学难点】

运用工业区位分析方法分析鲁尔区的兴衰,并探究对我国传统工业的借鉴意义,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工具】自制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型】复习课

【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

2017 全国卷)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甲地… 1971 年引入滴灌技术,

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

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分析20 世纪70~80 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

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 分)培养学生对知

识迁移应用的

能力,提升学

生对比分析问

题的能力

课件:用图片引出第三站德国,欧洲西部最典型的传统工业

区——鲁尔区,播放鲁尔区兴衰的图片)

自主探究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图表分析鲁尔区整治的

具体措施。

生展示:略

课堂练习:(2017 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 省(位置见图 6a )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 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 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b 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

书的责任心。

华之崛起而读 国热情和为中 激发学生的爱

能力。

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

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

化。

a b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 分)

(2)分析20 世纪70~80 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