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问题形式: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品味作品某字,并予以详细分析。
解答思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无法把该字边缘化出来谈论,得放到句中,并融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去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进行M18x,把该字放进原句中叙述景象。
(3)a、点出该字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
b、衬托了怎样的意境。
c、或对诗人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题模式: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就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学,(或化静为动,或化后扣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基准1、崭新云间野望王文治云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马后。
农月并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及上下两句中最提炼传神的分别就是哪一个字?恳请详细分析。
参考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步骤一)。
诗人极目“野望”亲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下跌,在阳光反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光亮耀眼;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亮下“碧峰”秀出(步骤二),并使景色描绘更加富于层次(步骤三)。
例2、溪亭林景熙清秋存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黑,微风酒半醒。
连交厝穿落叶,悠闲地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至?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梭,而无人相随的寂寞。
一人红尘而无趣,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基准3、置福塞上王维单车欲反问边,属国过居延。
叛塔巴出来汉塞,归雁进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下日圆。
萧关可逢祗骑著,都群牧在燕然。
高考复习诗歌语言鉴赏:炼字答题步骤ppt

3、江行
• • • • • • • [宋]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答案】: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 描写了雪“残”、雁“断”、月 “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 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 感。
【赏析】:
此诗是一首重阳节赠诗,通过离愁别绪 的倾诉,表达了岁月无情,年华老去,壮 志无成的愤激心情。王处士,名炜是作者 的好友。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 肝胆相照的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短短 一首重阳之作,诗人怀挚友,发豪情,表 达爱国尽忠的诚心,抒发忘我报国的志向, 其一腔爱国热血,汹涌澎湃,悲壮激昂, 撼人心魄,动人魂灵!
• 四、课堂演练
1、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观祈雨
1.【答案】 (步骤一)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步骤二)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 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 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 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 (步骤三)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 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3.【答案】: 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 比喻离散的手足。 2、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 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 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 3、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 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五、答题要点:
• 1、如果该句含有一定的表现手法, 先点明手法。 • 2、结合该诗句或全诗的内容进行 分析。 • 3、点出营造的气氛或揭示的主旨、 表达(抒发)的情感等。
【教师版】初中诗歌鉴赏炼字专题

炼字专题一、炼字题1.提问方式(1)对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2.答题方式(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答题技巧(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判断是否运用修辞(比喻、拟人)。
(4)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5)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4.例题【例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案及分析】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含义+情景再现)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突出的情感)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照应试题)二、训练(2014·四川遂宁)(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
(6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4分)答案:(1)(2分)答:体现了诗人激越向上、积极乐观的心境。
(2)(4分)答:一个“排”字,“推开”、“冲”的意思(1分),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1分),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2分)。
(2015•江苏常州)(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炼字类题型答题技巧与思路解析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炼字类题型答题技巧与思路解析炼字类(一)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6.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8.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9.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叠词、拟声词、数量词、虚词。
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三)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四)答题示例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
(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及答题模式

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扣诗眼,明感情)
2021/3/15
三、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 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 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2021/3/15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 合全诗加以分析。
•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2021/3/15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1、点出诗眼,并释义。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步骤三)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 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 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 的喜爱之情。 2021/3/15
迁移训练 南浦别 白居易
答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题 模 式
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 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 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炼字型?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步骤三)答题示例3: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模板

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模板摘要:一、古诗词炼字题概述1.古诗词炼字题的定义2.古诗词炼字题的重要性3.古诗词炼字题的常见类型二、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1.理解诗句含义2.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3.阐述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作用4.结合诗句背景和作者情感进行分析5.总结炼字的效果和意义三、古诗词炼字题实例解析1.实例一:诗句含义解读2.实例二:关键字分析3.实例三:炼字效果和意义总结四、古诗词炼字题注意事项1.避免脱离诗句背景进行分析2.注意对诗句的整体把握3.保持解答过程的简洁性和逻辑性正文: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模板古诗词炼字题是针对古诗词中的关键字进行分析和解读的题目,它要求考生深入理解诗句含义,准确分析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作用,并结合诗句背景和作者情感进行分析。
这类题目对于提高考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古诗词炼字题的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理解诗句的含义。
这是解答炼字题的基础,只有理解了诗句的含义,才能进一步分析关键字。
在理解诗句含义时,我们要注意把握诗句的整体意境,不能只关注个别字词。
其次,我们要分析诗句中的关键字。
关键字通常是诗句中表达作者情感、描绘景象或者体现诗歌手法的关键字词。
在分析关键字时,我们要结合诗句背景和作者情感,思考这些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接着,我们要阐述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这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关键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或情感;二是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三是关键字在整个诗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主谓宾、修饰限制等。
然后,我们要结合诗句背景和作者情感进行分析。
这里要注意,解答过程要保持简洁性和逻辑性,避免脱离诗句背景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二是诗句的创作背景和情境;三是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和风格特点。
最后,我们要总结炼字的效果和意义。
这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关键字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深刻等;二是关键字对整个诗句的贡献,如画龙点睛、画蛇添足等;三是关键字对整首诗的意义,如主旨、情感、意境等。
(完整版)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炼字专题1、题型分析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3、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4、综合1、动词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2、副词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怨妇诗,全诗行动曲折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忽”字是描写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的一个关键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形容词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
有人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4、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朝和尚,善诗。
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郑谷将“数”改为“一”,好不好?原因是什么?2小说考点之-情节考点一、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1、步骤:明确小说思路分析小说的结构类型掌握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及作用2、分析情节作用的答题方向,作用点+体现点遗璞贾平凹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第一种类型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第二种类型: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点作用)第三种类型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用得最妙,如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巩固练习: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