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及作用

合集下载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别:(1)引资料判断标志: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名言诗句、新闻报道、轶闻趣事等各类资料作用(答题规范):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举例: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2)列数字判断标志:必须要呈现具体的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作用(答题规范):用具体的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

注:有些数字,没有说明事物的作用就不是列数字。

比如某些年代。

举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梦回繁华》)(3)举例子判断标志:列举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常含的词语有:比如、例如、譬如、据说作用(答题规范):通过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增强说服力。

举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4)作比较判断标志:将说明对象与另一个相似或相差事物进行比较,句中常含“比”“而”“相对于”“也”“较••”作用(答题规范):把••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举例: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苏州园林》)(5)下定义判断标志:表述上使用“••是••”“这就是••”“••叫(作)•”的判断句式作用(答题规范):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举例:例如秋冬之际,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大自然的语言》)(6)作诠释判断标志:对事物做大概的介绍,常含有的词语有“因为”“由于”“这是••造成的”作用(答题规范):具体解释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通俗易懂。

四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四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四种说明方法及作用1 书面文字说明书面文字说明是指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说明的方法,如用文字描述软件使用说明、用文字写出一个产品的,说明一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等。

书面文字说明的作用是为了回应读者的需要,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解决方案,是一种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易于记忆的表达方式。

这种说明方法可以避免出现晦涩难懂的文字,把复杂的内容变简单,表达准确,传递正确的信息,易于接受。

运用书面文字说明的时候,要把主题很好的包装,把每一个点仔细的阐述,循序渐进,力求清晰有序,这样才会让读者容易接受,提高读者对文章的兴趣,而不会觉得长篇幅文章枯燥乏味。

2 图表说明图表说明是指用表格、图形、流程图等可视化方式,表达说明的方法。

运用可视化的元素,可以让人们在阅读文字说明时,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说明内容,运用了图表说明,可以更清楚的展示思路,让说明内容更为生动有趣,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外,图表说明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有效的表达说明的信息,比如通过表格说明产品属性、数量等,通过流程图说明分阶段操作或者操作要点等,因此,运用图表说明可以有效节约计算机内存,提高能力。

3 视频说明视频说明指的是用视频的形式,进行说明的方法。

运用视频说明来进行教学、宣传等,可以让说明内容变得更加细节,更加实用。

在这种形式的说明中,可以使用完整的画面表示思路,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同时又可以把一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通过图像语言呈现出来,更好的展示信息。

视频说明可以把文字图像合体,让人们不仅能够看到物品的形状、外观,也能听到声音,也能利用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元素,更好的展开说明,让说明更加准确、有效。

同时,视频说明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更大的视觉冲击,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更容易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提高信息传达的成功率。

4 问答说明问答说明是指,通过建立常用的问答类型的文件,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它的作用是能够快速的解决用户的疑问,同时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用户的体验。

十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描述法:通过描述一个事物的外观、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让读者了解它的具体情况。

2. 比喻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它。

3. 举例法: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规律。

4. 定义法:通过对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定义,让读者了解它的本质和含义。

5. 分类法:通过将一组事物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让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6. 演绎法:通过逻辑推理,从已知的前提出发,推出一个结论,让读者明白这个结论的合理性。

7. 归纳法:通过从一系列具体的实例中总结出共同的规律或特征,推导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8. 对比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

9. 因果法: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让读者明白一个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10. 联想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其他的相关事物联系起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它的内涵和外延。

- 1 -。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一、描述法描述法是通过文字对事物进行详细的描写和解释,以便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属性。

描述法可以让读者获得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事物的形象认知。

二、定义法定义法是通过给事物下定义来说明其含义和特征。

通过明确的定义,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事物的概念和范围,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事物的概念框架。

三、举例法举例法是通过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问题。

通过具体的例子,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四、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事物的优点和缺点,帮助读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五、分类法分类法是通过将事物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通过分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分类原则和特点,帮助读者整理和归纳相关信息。

六、因果法因果法是通过描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通过因果关系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帮助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比喻法比喻法是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喻,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内涵,帮助读者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八、引用法引用法是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通过引用,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观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九、演绎法演绎法是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演绎,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十、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来说明事物的共性和规律。

通过归纳,读者可以更好地概括和总结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帮助读者掌握问题的本质。

十一、解释法解释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解释和阐释,来说明其含义和内涵。

通过解释,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帮助读者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一,举例法。

举例法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或事例来说明某个问题或观点,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当我们要说明“勤奋是成功的关键”时,可以举出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如杰克·马的创业经历,以及他如何通过勤奋和努力取得成功。

说明方法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它们的异同之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特点,来说明现代教育的优势和不足。

说明方法三,定义法。

定义法是通过对某个概念或事物进行明确定义,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如,当我们要说明“创新”这个概念时,可以引用专家的定义,或者结合实际案例来说明创新的内涵和重要性。

说明方法四,解释法。

解释法是通过对某个概念或事物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和内涵。

例如,我们可以对“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包括其起源、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说明方法五,分类法。

分类法是通过将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种类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将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不同的类别,从而说明动物的多样性和特点。

说明方法六,因果法。

因果法是通过阐述某个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阐述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说明方法七,引证法。

引证法是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者相关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某个观点或者事实。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引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说明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说明方法八,描述法。

描述法是通过对某个事物的特点和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事物的外观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述,来让读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说明方法九,演绎法。

演绎法是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来说明某个结论或者观点的正确性。

六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六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六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 文字说明: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详细、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征、性质、原理、操作方法等内容。

文字说明通常用于技术手册、操作指南、说明书等文档上,能够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准确的信息,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相关事物。

2. 图表说明:通过图表、图像、表格等形式,将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事物的关系、变化趋势等。

图表说明常用于报告、演示文稿、教学材料等,能够简化复杂的信息,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度。

3.示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用方法、应用场景等。

示例说明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4.对比说明: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强调事物的差异、优劣和特点。

对比说明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和价值,辅助做出选择、决策等。

5. 实验说明:通过进行实验或观察事物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说明其原理、效果、适用范围等。

实验说明能够提供直接的证据和实践经验,增强读者对事物的信任和理解。

6. 插图说明:通过插入图像、照片、示意图等,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事物的外貌、结构、功能等。

插图说明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提供更生动、形
象的视觉体验。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演示法: 通过实物演示、图形介绍等方式对事物、过程或概念进行说明,使接受者更容易理解、掌握所说明的内容。

2.技术报告法: 通过叙述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技术分析等步骤,说明关于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点。

3.图表法: 通过图表、折线图、圆饼图、柱状图等形式,将复杂的数据表示出来,使信息在一定时间性内能够更直观、准确地传递出来。

4.经验法: 将自身的一些实际经验,或当时遇到的情感、思想等加以丰富和补充,从而加强对话或文章的表达。

5.立足实际的例子法: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例子来说明,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话题的理解,还可以引发话题讨论。

6.比较分析法: 通过两两比较,分析事物的不同之处,清晰理解事物的内涵和特征,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内容。

7.定义说明法: 从具体情况出发,结合行业术语、概念、法律文献等,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定义和阐释话题。

8.类比法: 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以一定的相似点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说明所说话题,加深人们记忆和理解。

9.从故事开始法: 将以故事开始,从中引出话题,并用生动的文字和丰富的事例来论述和说明所说的话题。

10.问答法: 以问答的形式,将所说话题带入,以增强信息的表达性和交互性,从而更全面地说明观点。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12种说明方法及作用一、定义说明定义说明是通过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来解释该概念的含义。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二、分类说明分类说明是将一组事物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进行详细的解释。

它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不同分类下的事物特点和区别。

三、对比说明对比说明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四、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某个概念或原理。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五、描述说明描述说明是通过对事物的外观、结构、特点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形象地了解所描述的事物。

六、步骤说明步骤说明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解释某个过程或方法。

它可以帮助读者按照指导进行操作或实施。

七、原因说明原因说明是通过分析和解释某个现象或结果的原因和原理。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八、效果说明效果说明是通过描述某个行动或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它可以帮助读者评估和判断某个行动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九、利弊说明利弊说明是通过分析某个事物、方法或行动的利与弊,从而帮助读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十、历史说明历史说明是通过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了解其发展脉络和变化趋势。

十一、比喻说明比喻说明是通过将某个抽象概念或原理与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十二、故事说明故事说明是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某个观点或道理。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接受相关内容。

以上是12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多种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 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 密。
表态+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 “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 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2010年湖
选文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下定义;简明、周密、准确地说明了航空 母舰的本质特征。
6.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
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 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 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 (2009哈尔滨市《美食身上穿》) 指出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010齐齐哈尔《植物也讲方言》)
画线句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 运用了 方法,其作用是: 。 答案:作比较,鲜明地突出了桉树的高大。
5.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
要作战武器,为海军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 水面舰艇。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 用。二战中后期,美国正是依靠强大的航母作战群 最终赢得了制海权。 (2009沈阳市)
二、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表达效果好。 1.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 事,足见它的坚固。 2.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 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三、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表达效果好。
答案: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 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10.飞船有效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 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 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 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 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 加。
(2009呼和浩特市《“神七”技术设计揭秘 》)
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 出的一种能量 。
6.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 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 明方法。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 点。 •松鼠不象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 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 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六、下面两句话都是对“人”下的定义,你认为 哪个好? 1.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 物。 2.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
下定义的作用是:“能够更科学、更准确、更概 括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事理”。
常考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打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 了…… (说明对象)的……特点 • 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 了…… (说明对象)的……特点 • 作比较:把什么同什么进行比较,鲜明突出的说 明了……的……特点 • 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 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 引资料:通过引用……资料,具体准确的说明 了……,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或神秘感、趣味性 •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点。 。
答案: 举例子,具体说明玉米纤维也同样备受宠爱。 作比较,突出了玉米纤维运动衣具有很好的吸汗性 的特点。
7.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 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 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 1 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 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
( 201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3、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 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 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2分)
(2011年昆明市中考题)
答: 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列举了
5000~10000个,55%~70%这些数据, (0.5分)科学准确具体地(0.5分)说明了白 血球在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数量,以 及中性细胞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1 分)。
7、引资料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 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
8,画图表
二,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
★举例子 例如、比如、据说、譬
如……
确数、约数;
★列数字
数词(小数、分数、百分数、度 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作比较
也、而、相对于、较……
★引资料
《……》记载、“……”
★打比方 ★分类别 ★画图表 ★下定义
像、犹如、如同……
一类(种)……一类(种)……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 〈一〉〈二〉〈三〉〈四〉)
…… 科学、完整,判断句(本质+范
围)
一、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表达效果好。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 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举例子的作用是:“能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 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好处:使文 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 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 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 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 明工程”等。
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
、 作比较 。
你真棒!
3. 苏 州 园 林 栽 种 和 修 剪 树 木 也 着 眼 在 画 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打比方 。
你太有才了!
4. 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 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
2、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 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答:(1)不能去掉。(2)“几乎”是 表程度的推测,(3)它说明了桥面与河面 平行的程度,(4)去掉“几乎”意思就变 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 (5)“几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得出技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一,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 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 有如下几种:
1、举例子 3、分类别
2、列数字 4、打比方
5、下定义
7、引资料
6、作比较
8、画图表
歌诀:分列坐(作)下,举打引话(画)
说明方法真是好! 它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举例子,通俗易懂; 打比方,生动形象;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两者竞赛; 列数字,准确无误; 下定义,简明扼要; 列图表,一目了然; 引资料,有说服力。
例题、“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 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大约”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010年滨州市中考题)
解答:(1)不能删。(2)“大约”表示 估计,(3)更切合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 总建筑面积,(4)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 不够准确,(5)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画线句运用 作用是:
的说明方法,其 。
答案: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神七”提供的各项 有效载荷有所增加。
南长沙) 对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你真了不起!
2.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 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 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技巧分析:
1、表态:不能删 2、分析原因: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 语言的准确性
实际运用
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 至 少200亿元。
答;(1)不能删除,(2)“至少” 这个词表推测
和估计,(3)“至少”这个词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4)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就变成“我国每年 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表 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5)“至少”这个词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分类别
4.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 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把人 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 生动、形象。好处:使抽象的事理变得 具体、生动、形象。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 部。
5.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 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 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 加明白、理解。
真题演练(规范答题): 1.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 常奇妙的“加工厂”。(2分)
答: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蚕
的身躯比作加工厂(0.5分)生动形象地 (0.5分)说明蚕的身躯具有奇妙的加工 能力。(1分)
2.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 人类才会烧熟了吃。(2分)
答:这句话用了作比较的说明
方法,把人和动物进行比较, (0.5分)突出强调了(0.5分)只有 人类在吃熟食的特点.(1分)
本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 作用? 答案:把石油比作黑色的金子,生动形象地说明石 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突出了石油 的珍贵。
9. 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一般采用 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 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 等吸湿物质颗粒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 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 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 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 使雾滴蒸发消失。 (2006年南京) 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