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上的街市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解析第20课《天上的街市》一、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主编作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二、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

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

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集《星空》表达了这一思想感情。

例如,他在《仰望》中写道:“污浊的上海市头,干净的存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黄海中的哀歌》中写道:“浪又浊,漩又深,味又咸,臭又腥,险恶的风浪,没有一刻的宁静,滔滔的浊浪,早已染透了我的深心。

我要几时候,才能恢复得我的清明哟!”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诗人的一度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他在《星空》集的《献诗》中写道:“啊,闪烁不定的星辰啊!你们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在你们那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蓄了多少深沉的苦闷!”就是这个时期,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第一次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上,后来收入《星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件(共29张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件(共29张PPT)教学课件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是灯闪着无数的明星。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诗的特点
课文解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比喻:远远望去,街灯和明星极为相似,这一联想很自然。 “远远的”是指诗人与灯之间的距离远。上下两句都用了 “明”字,上句是动词,下句是形容词。
远远的街灯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时间) 晚上,天黑了。
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 已过,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社 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星秽如 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 怒,陷入了苦闷感伤中,但他并没有悲 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就在 这一时期,诗人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松的语调 2.柔和的声音 3.舒缓的速度 4.注意停顿和重读
想象: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反传统的说法,把银河写 得“浅浅的”“不甚宽广”,牛郎织女不再隔河相望,而 是骑着牛儿来往,表现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在/ 天街/ 闲游。
不信, /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灯笼/ 在走。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想象:作者想象着一对恩 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悠闲 地在美丽的街市上游逛,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这是多么自由、多么美好

第20课《天上的街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诗 歌 主 旨:
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描绘 了一幅自由美好、生活幸福的天上街市图, 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黑暗的现实社会,但并不 绝望,仍然怀着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心, 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拓展
你知道关于月亮的哪些传说?试 展开想象:将来的某一天,假如 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也登上了 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嫦 娥,你将会……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学习目标
1 了解背景和作者; 2 读准字音、节奏及重音;熟练背诵 3 学会联想和想象。
郭沫若(1892-1978),原 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 代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 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星空》;戏剧《屈原》、 《蔡文姬》、《棠棣之花》 等。《女神》是中国新文化 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 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四. 小组合作,总结全诗。
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2.作者在想象的时候,多处运用了“定然有(是)”“定能 够”“不信”“是”等极其肯定的词语,这表明什么?请同 学们根据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格特征来思考。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 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 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 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 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 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 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 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2.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 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 明星,抬头望 星空,无数明星 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 一书,诗人把“街灯”比喻成 “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 “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 近,形成一种循

第20课《天上的街市》 (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 (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了解诗人
诗人介绍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笔名 沫若。 出生于四川乐山,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之后撰写了 戏剧《屈原》、《蔡文姬》等。
《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
课堂小结
联想与想像是诗歌不 可或缺的双翼,失去联想 与想像的诗歌是没有生命 的。
想象与联想
联想: 甲事物
存在
想象: 甲事物
存在
想到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
乙事物
不存在
4.请把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诗句找出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发亮 数量多
街灯(近)
明星(远)
二、街市珍奇陈列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三、牛郎织女相会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四、此刻天街闲游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哪些画面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三、牛郎织女相会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虚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四、此刻天街闲游
我想他们此刻, 虚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3.这首诗是如何进行虚写的? 想象与联想
答题时间
2.按诗歌内容选择搭配正确的选项( C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流露出较浓重的绝望和悲愁心情。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布满诗情画意的奇妙世界,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奇,却又借助丰富新颖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奇妙的天街景象,对此传奇进行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诗内想象的内容正代表着诗人的憧憬和追求。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课文远远的街灯明白,似乎闪着很多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似乎点着很多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漂亮的街市。

街市上陈设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诗歌美丽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育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二、重点:品尝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模糊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会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呈现的星空颜色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 圈出不熟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同学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后订正字音、节奏。

20《天上的街市》(内容全)

20《天上的街市》(内容全)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请同学们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并说说应该怎样朗读?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 而略带一丝忧郁。
朗读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 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 听课文范读,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景物, 并给每幅画卷命名。
合作探究
想象与联想:联想: 甲事ຫໍສະໝຸດ 存在想象: 甲事物 存在
想到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
乙事物 不存在
诗中如何进行联想?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联 想 街灯------明星--------街灯
想 象
天 上
街市—物品 美丽—珍奇 (美丽富足)
的 街
天河
浅浅、不甚宽广
市 牛郎织女 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拓展提升
摘星的少年 纪弦
摘星的少年,跌下来。 青空嘲笑他。 大地嘲笑他。 新闻记者拿最难堪的形容词冠在他的名字上, 嘲笑他。
千年后,新建的博物馆中, 陈列着摘星的少年像一座: 左手擎着天狼。 右手擎着织女。 腰间束着的,正是那个射他一箭的 嵌着三明星的猎户的腰带。
静 夜
郭 沫 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天上的街市,美丽、繁华、富庶,商品琳琅满目。 诗中所写的景物美好、安宁、和谐。
学习三小节: ①诗人为什么说天河是“浅浅的”并且“不甚宽广”?
铺垫:诗人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诗人按照自己
的意愿和想象,一反传统的说法,把银河写得“浅浅的 ”“不甚宽广”,为后文“骑着牛儿来往”做了铺垫。 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蔑视。

七年级上册语文20课《天上的街市》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20课《天上的街市》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20课《天上的街市》课堂笔记第一部分:课文内容概述1. 课文主题:《天上的街市》是一篇文言文读本,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游览到了天上的街市,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奇特景象和神奇物品的故事。

2. 故事情节:主人公在梦中游览到了天上的街市,看到了种种奇异的商品,比如卖着眼泪的摊子、卖着闲言碎语的小贩等。

在街市中,主人公还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告诉主人公这是一个供应人间所有需求的地方。

主人公被呼唤醒来,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梦。

3. 故事主题: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梦中游览到天上的街市的故事,表达了对世俗人情的总结,以一种诙谐的形式倡导人们要摒弃市井琐事,追求真理。

第二部分:课文语言点分析1. 文言语气:《天上的街市》是一篇文言文读本,其语言古雅清丽,使用了大量的古代成语、对偶句和排比句,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修辞功底。

2. 修辞手法:在《天上的街市》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对偶句“人或兽,草木或土石,无不荷载,供求殊多”,排比句“商品满街,珠玉金银,美玉菱花,一一玲珑剔透,钏环环、奇巧无伦,真是珠泪飞入、帘上翠黛”的使用,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

3. 句式特点:《天上的街市》中文句清丽流畅,句式结构简洁明快,运用了大量的并列句和长句,体现了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第三部分:课文学习收获1. 对于学生来说,《天上的街市》作为一篇古代文言文读本,语言难度较大,但通过学习和理解,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通过学习《天上的街市》,学生可以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感受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3. 在课文学习中,老师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情景,启发学生对《天上的街市》的反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远离市井之累,追求真善美。

第四部分:课文学习方法共享1. 语文学习方法: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学生可以选择默读或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与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精品课件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略有改动。《天上的街市》 写于1921年10月,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新 的革命浪潮尚未到来,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 民族苦难,许多知识分子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诗人目 睹这种现实,感到一种“幻灭的悲哀”。在灿烂星空 的启发下,诗人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歌。
诗中“定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定然”表示肯定的语气,诗中所描绘 的事物明明是出于想象,诗人却以斩钉截铁 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诗人坚信这样一个理 想的世界是存在的,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世界 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作者为什么要想象天上街市的美丽?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想象天上街市的美丽,是为了反衬 人间的丑恶,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 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重点)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理解
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难点)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勇敢进取
的思想品质。
(素养)
知识备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
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 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1年与郁 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代表作有历史 剧《屈原》《棠棣之花》,诗集《女 神》《星空》等。有《郭沫若全集》 行世。
piāo( 缥)缈 piāo( 漂)浮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 必定的意思。
【陈列】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陈,安放、摆放。
【珍奇】 珍贵而奇异。这里作名词用。
【不甚】 不很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天上的街市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和吴望尧先生一起步入想象的世界,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1.学习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并了解现代诗的写法和风格。

2.理解并学习两首诗歌中运用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

3.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在鹊桥相会一次,这是多么痛苦啊。

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1921年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闲游:悠闲散步。

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

2.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3.背景资料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1921-1923年期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和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

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诵
听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韵脚。

下面诗句中的“/”表示停顿,加“·”的字表示重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交流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整体感知
根据朗读节奏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

【交流点拨】一个美丽、富饶、光明、自由、美满的世界。

2.诗人为什么想象这样一个“天上的街市”?为什么改编牛郎织女的传说?
【交流点拨】牛郎织女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生活是中国劳苦大众生活的反映,当时的中国社会极为黑暗,人民苦难深重。

诗人希望人民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他渴望出现一个理想的社会。

这种生活在当时只能是美好的想象,诗人赞美天上的幸福美好,就反映出人间生活的痛苦和黑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表达了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心声。

(三)深层探究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交流点拨】景美、街美、物美、生活美。

景美: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街美: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物美: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生活美: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2.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天上的街市”?
【交流点拨】运用了想象和联想。

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人,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

3.这首诗的语言很好,请同学们用“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这一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1)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诗句音韵和谐。

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

(2)这首诗的语言好在用词准确。

例如“珍奇”“浅浅的”,又如用“朵”作流星的量词,而不用“颗”,写出了流星像花儿一样美,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3)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语气亲切。

例如“我想”“你看”。

(4)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表达信心很坚定。

如反复出现的“定然”和“定”,用这种坚定的语气表现诗人相信有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存在。

只要我们面对黑暗如铁的现实不妥协,不绝望,并为那样美好的生活努力不已,奋斗不止,相信那样的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

(5)这首诗的语言好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四)背诵诗歌
激情背诵。

第一节,诵出一种惊喜;第二节,诵出一种赞美;第三节,诵出一种欢乐;第四节,诵出一种甜美。

四、板书设计
街市:美丽
街灯——明星天上的物品:珍奇美好
(联想) (想象) 天河:浅浅自由
人物:牛郎、织女幸福
生活:来往、闲游
五、拓展延伸
深秋时节,落叶飘零。

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你又会想些什么?
【交流】示例:叶儿如彩蝶般在空中翻飞着,自由、洒脱;又如身怀绝技的芭蕾舞者,轻盈地旋转,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新鲜感,最后坦然地落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满载着幸福、满足。

在如血残阳的照耀下,老树,还有落叶,都形成了一道凄美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