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p53基因突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学关系研究

p53基因突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学关系研究【摘要】目的:研究p53基因突变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在3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检测。
结果:p53基因总突变率为54.1%,惰性组、侵袭性组、高侵袭性组突变率分别为0.0%、58.1%、100.0%;T和NK细胞组和B细胞组突变率分别为37.5%、58.6%。
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存在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的突变在NHL的发展演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p53基因;突变p53基因是目前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1]。
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多种肿瘤中均有p53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p53基因及其产物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泛瘤性,这为p53基因作为肿瘤的标记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20多年来在世界各国明显上升。
本研究在NHL组织中检测p53基因的异常,为NHL的病因学积累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标本来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和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的淋巴瘤档案材料37例,标本均为4%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
根据WHO在2001年制定的淋巴造血肿瘤分类[2],按细胞来源分:B细胞肿瘤29例,T和NK细胞肿瘤8例;按生物学行为分:惰性组4例,侵袭性组31例,高度侵袭性组2例。
选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p53基因突变分析的正常对照。
1.2 方法与结果判断1.2.1 DNA的提取:按常规提取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外周血DNA。
1.2.2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PCR扩增p53的E5~8,各对引物及扩增片段大小见表1,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1.2.3 图像分析:采用全自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肝癌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

肝癌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
吴怡春;陈旭峰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8(008)002
【摘要】目的:对23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53基因的5~8四个外显子可能发生的点突变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结果:13例(56.50%)癌变组织中检测到点突变的发生,第7及5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47.83%,43.47%,11例癌变组织中同时出现两个外显子以上的多位点突变。
结论:提示p53基因的突变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可能是细胞内一系列基因调变至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吴怡春;陈旭峰
【作者单位】浙江省卫生学校;浙江省卫生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人肝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P3,P4启动子表达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J], 陈潮文;刘序友;杨冬华;汤绍辉
2.肝癌组织中c-myc基因突变的研究 [J], 李莉;刘利锋;武彦宁;李庆;陈德喜
3.喉癌中P53基因突变与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及意义 [J], 刘克杰;王惠忠;张信行
4.肝癌组织中p53基因及其下游基因的研究进展 [J], 赵劲风;张阳德
5.利用酵母功能检测技术筛选肝癌组织p53基因显性负抑制效应突变体 [J], 傅景庚;王佳琦;曾敏;施慧莉;霍克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患者血浆DNA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胃癌 患 者 血 浆 循 环 核 酸 p 3基 因 突 变 检 测 的 可 行 性 , 究 基 因 突 5 研
变与 胃癌 的发 生、 发展 、 预后 的关 系。方 法 :采用 聚合 酶链 反 应 ( C 扩增 p 3基 因外显 子 P R) 5
7 用 变性 高效液 相 色谱 技 术 ( HP C) , D L 对产 物进 行 突变分析 , 与 各 生物 参数进 行 相 关性 研 再
胃癌 患 者血浆 循环 核酸 p 3基 因 突变 , 胃癌 的恶性程 度 、 5 对 预后 评估 有 一定 的 临床 价 值 。而 DHP C可作 为一 种快 速 简便 的基 因检 测手 段 。 L
主 题 词 胃肿 瘤 基 因 , 5 p3 基 因转 变
DH PLC t c i fp5 e u a i n n p a m a DNA r m de e ton o 3 g ne m t to i l s fo
3 a t i a e te t 4g s r c c nc r pa i n s
Sha nx ov n ilCo p s t 1o m e lc a iPr i c a r s Ho pia fAr d Po i e
F r e ( ’ n 7 0 5 ) L h o n M e g Tig Ii u n o c s Xia 1 0 4 v S a mi n n u J a e l ta
毛细管电泳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检测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效果分析

肺癌 的早期诊断提供简便 可靠 的方 法。 [ 关键词 ] 毛细管 电泳 ; 限制性片段 长度多态性 ; 3基 因 ; 5 0 点突变
[ 中图分类号 ] Q 0 5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6 X(0 8 4 -050 0 22 6 2 0 )40 1-3
CE c n o e o v n e t d r l b emeh o t e lr e s a e o a l ig o i o n a c r a f ra c n e in ei l t o t h g c l fe r d a n ss fl g c n e . n a a d a y u
eet p oei( A E n a iaye c ohrs ( E rset e . eut T eC dP G o l bt eet h l r hrs P G )adcpl r l t poei C )epci l R s l h E a A E cud o dtc te co s l er s vy s n h 2 9c e f 3gn o t uao .T edt t nt e f Ew s hr radt e c o t w sh hr o c so 4 o no ee i tt n h e ci m a ot ,n edt t nr e a i e.C nl in d 5 0 p nm i e o i oC s e h e i a g u
De e t n o 5 e e p itm ua in i n a c rt s e b a iay tci fp 3 g n on tt n l g c n e i u y c pl r o o u s l ee to h r ss a d p la r lmie g l Ic r p 0 e i lc rp o e i n oy c a d e e tO h rss y e
p53基因与蛋白质水平检测技术方法

p53基因与蛋白质水平检测技术方法
检测p53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常用技术方法有:
1. 基因测序:通过测序技术检测p53基因的DNA序列,从而
确定基因是否存在突变或缺失。
2. PCR(聚合酶链反应):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p53基因的片段,采用凝胶电泳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扩增产物的数量。
3. Southern印迹: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并通过凝胶电
泳分离DNA片段,然后将片段转移到膜上并进行特异性探针
杂交,来检测p53基因是否存在缺失或重组。
4. Northern印迹:通过RNA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探针杂
交技术,来检测p53基因的转录水平。
5. Western印迹:通过蛋白质提取、SDS-PAGE凝胶电泳、膜
转移和抗体识别等步骤,来测定p5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抗体染色,来观察p53蛋白质在组织中的表达。
7. 免疫荧光染色: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细胞中的p53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p53蛋白质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特异性抗体与p53蛋白
质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发光或色素反应来测定p53蛋白质的浓度。
9.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通过分析p53蛋白质的质量和碎片谱图,确定蛋白质是否含有突变。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在基础科研和临床实验室中使用,用于检测p53基因和蛋白质的水平,以研究其在细胞内的作用及与疾病的关联。
人类抑癌基因—p53点突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患者表现为烦躁 易怒 、 眠健 忘 、 梦 、 溃 怔忡 、 晕 目 失 多 心 头 眩 、 鸣 、 色潮 红 、 热 、 汗 、 燕 潮 热 、 膝 酸 软 、 耳 面 低 益 骨 嘎 浮肿 便 德 、 月 经 紊 乱 、 志 异 常 、 红 少苔 、 弦 细 数 等 , 医辩 证 为 肝 肾 情 舌 脉 中 阴 虚 型 更 年 期综 合 征
12 诊 断辨 证 标 准
2 临 床 辨 证
根据 《 药 新 药 临 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更 中 中
治疗 组
年 期 综 合 征 的诊 断 标 准 和 中医 肝 肾 阴虚 辨 证 标 准 4 3 安全 性 评 价 的任 何 毒 副 反 应 。
5 讨 论
在 用 药 期 间 和 用 药 结 束 后 均 未 见 本 品 引 起
气 醒脾加 丰香 , 药合用共凄补益 肝 肾、 诸 养心安 神之效 , 日 1 每
剂 , 水 煎 . 2次 服 , 个 月 为 1 疗 程 , 洽 2个 疗 程 ; 照 冷 分 1 个 其 对 组 , 乙 烯雌 酚 , . r 每 目 3次 , 服 1 月 为 】 疗 程 . 治 服 05a g 连 个 个 共
3 治 疗 方 法 治疗 组选 用 六 昧地 黄 丸合 二 至 丸 。
更 年期 是 女性 从 生 殖 功 能 , 活 动 由 旺盛 转 人 衰 退 的 过 渡 性 时 期 , 必 然 会 带 来 全 身 各 器 官 的 一 系 列 变 化 , 多数 人 能 通 过 它 太 神 经 系 统 和 内分 泌 等 系统 的调 节 , 以较 顺 利 地 度过 这 阶 段 , 可 约 有 1% ~2 %的 人 会 出 现 轻 重 不 等 的 , 植 物 神 经 系 统 功 能 紊 5 O 乱 为 主 的症 候 群 以往 认 为 更 年 期 综 合 症 与 雌 激 素 降 低 有 关 , 故 以补 充 雌 激 素 为 主 来 治 疗 本 病 但 临 床 实 践 证 明 , 雌 激 素 用 治疗 往 往 不 能 完 全 解 除或 减 轻 症 状 。本 研 究 也 表 明 . 雌 激 素 用 治 疗 的患 者 , 总有 救 率 仅 为 7 .3 , 选 用 六 味 地 黄 丸 合 二 其 33 % 而 至丸 对 于 中医 辩 证 为 肝 肾 阴 虚 型 更 年 期 综 合 征 具 有 显 著 疗 效 其 总 有 效 率 达 9 0 , 用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得 进 一 步 推 广 O0 % 作 值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NA p53突变的检测

DH PLC t c i n o g ne m ut to n p a m a DNA r m 0 m a i na t p te s de e to f p5 e 3 a in i ls f o 4 lg n a i nt
De a t e fI t r lM e c n p r m nto n e na dii e,Sh a iPr v nca a nx o i i lCor s Ho p t l Chi e e p s ia n s
main n a in s b sn AGe lo ta d t e tr e l a t p t t y u ig QI g e n B o d Ki n h a g t DNAfa me t r mpi e b CR ,t e rg n s wee a l id y P f h
陕西 医学杂 志 21 0 0年 1 0月 第 3 卷 第 1 9 O期
10 37
变 性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 对 恶性 肿瘤 患者 血 浆 DNA 5 p 3突变 的检 测
武警陕 西总 队 医院( 西安 7 0 5 ) 吕韶敏 何利 红 岳 晨莉 杨 晓 燕 1 0 4 摘 要 目的 : 讨扩 增 恶性肿 瘤 患者血 浆 D 探 NA 的可行 性 , 立一 种 快速检 测 血 浆 DNA 建
p o u to r n l z d b e a u i g h g e f r n e l u d c r ma o r p y DHP r d c i n we e a ay e y d n t rn i h p ro ma c i i h o t g a h ( q LC) t e mu a i n sa u ,h t t t t s o
obt i d y ane b DH PLC wa pr v by D N A e e e s o ed s qu nc d. Re uls: s t The a ge fa t r t r gm e s e e nt w r obt i d r ane fom a l I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基因突变的研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检测方法也随之迅速发展.人类细胞癌基因的突变类型已如上所述,对于基因突变的检测,1985以前,利用Southern印迹法,可以筛选出基因的缺失、插入和移码重组等突变形式。
对于用该法法不能检测的突变,只能应用复杂费时的DNA序列测定分析法。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突变研究中的最重大进展,使基因突变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的基因突变检测的分子诊断技术都是建立于PCR的基础之上,并且由PCR衍生出的新方法不断出现,目前已达二十余种,自动化程度也愈来愈高,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大很提高.其中包括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mformational polymorphism,SSCP)和异源双链分析法(heteroduplex analysis,HA)。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PCR衍生技术及经典突变检测方法,可根据检测目的和实验室条件选择时参考。
PCR—SSCP法PCR-SSCP法是在非这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短的单链DNA和RNA分子依其大街基序列不同而形成不同构象,一个碱基的改变将影响其构象而导致其在凝胶上的移动速度改变.其基本原理为单链DNA在中性条件下会形成二级结构,这种二级结构依赖于其碱基组成,即使一个碱基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而出刺同的迁移率.由于该法简单快速,因而被广泛用于未知基因突变的检测。
用PCR—SSCP法检测小于200bp的PCR产物时,突变检出率可达70%—95%,片段大于400bp时,检出率仅为50%左右,该法可能会存在1%的假阳性率。
应用PCR-SSCP法应注意电泳的最佳条件,一般突变类型对检测的灵敏度无大的影响,同时该法不能测定突变的准确位点,还需通过序列分析来确定。
Sarkar等认为对于大于200bp的片段,用其RNA分子来做SSCP会提高其录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试剂和耗材)
GIAGEN,德国QIAamp?DNA Blood Mini Kit ()Platiinim?Taq DNA Polymerase High Fidelity (Invitrogen, 11304-102 Nuclease-Free Water (Promega,P 1195)
d NTP Mix (Promega,P 151B)
PCR引物:北京博迈德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DL10000 DNA Marker(TAKARA,大连宝生物)DNA分子定量标准:技术Bioer 产物回收纯化试剂盒(BioSpiii Gel Extraction kit,日本PCR有限公司)公司)
Axygen, 200-1000 ul 吸头(美国110.5〜10 u、2〜20 u k 20-200 □、管EP、
仪.器3 ;Taimon1600R凝胶成像系统分析仪(上海天龙公司)Eppendorf 5417R 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公司,德国)公司,美国)Allegra 6R离心机(Beckman-Coulter应涡旋混合器(北京北德科学仪器厂)MVS-1公司,德国)
1000 u 150 口1、200 ul、(Eppendorf^ 口1 移液器、10 U 1、NEWAIR 公司,美国)1【级生物安全柜NU425-400E (拓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 COULTER 公司,美国)X-15R 公司德国)仪(Eppendorf Eppendorf Masteicycter PCR 公司,美国)(Bio-Rad电泳仪:Universal 024BR电热恒温水浴器(北京来亨科贸有限责任公司)240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中国)凝胶成像分析系统:Tocan 测序仪:GenomeLab CEQ/GeXP (BECKMAN COULTER 公司,美国)20 u k 200 ul和1000 ul加样器(吉尔森公司,法国)旋涡震荡器(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美国)
二、实验方法
1、样品采集,送检和保存
乙二胺四乙酸(EDTA) -3K抗凝管采集HIV和HEV合并感染者外周静脉血,于24h内测定CD4+T淋巴细胞计•数,抗凝血经常规离心分离全血中间层,分装后-80°C冻存用于P53基因变异的测定。
2、血浆样本DNA的提取
取200 P1全血中间层于1.5ml无菌EP管中,加入20 口1蛋白酶K;再加入200 ul AL缓冲液,涡旋振荡15秒,56°C孵育10分钟;瞬时离心EP管,加入200 u 1 无
水乙醇,涡旋振荡15秒,再瞬时离心收集管壁残液;将上述混合液加入到QIAMP 离心柱中,6000g离心1分钟,弄去含废液的收集管,更换新的废液收集管,注意不要让离心柱沾染废液;离心柱中加入500 口1缓冲液AW1, 6000g 离心1分钟,弃去含废液的收集管,更换新的废液收集管;离心柱中加入500 u 1缓冲液AW2, 20000g离心3分钟,弃去含废液的收集管,更换新的废液收集管;20000g离心1分钟,弃去含废液的收集管,将离心柱插入1.5ml无菌EP 管中,在离心柱中加入200 U1洗脱液AE (事先预热至70 °C),室温孵育1分钟后,6000g离心1分钟,EP管中收集的即为LI标DNA; 0.7%TAE-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DNA提取质量,-209保存备用。
3、PCR扩增P53序列
使用引物如下: ------------------------------------------
核昔酸组成名称方向------------------------------------------ Primeil
外侧 5 cttgccacaggtctccccaa Prillier23,外侧aggggtcagaggcaagcaga
反应体系(50ul)
体积()组分1 »
5 10XPCR 反应缓冲液5 2.5niM) dNTP (1 Primer 1-fonvard (20uM )
1 Primer2-re-\xrse (20uM )
0.5 1) Promega Taq (5U/ u 32.5 DNase/RNase free water
5 DNA提取的50
Total volume
28秒,延伸90秒,55°C退火30秒,72°C PCR反应条件:95°C变性30个循环;
反应产物纯化、PCR440 100V电泳0.5 u g/nil) , ul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含澳化乙噪5取终产物min,经Ulha-Violet Product凝胶成像后与marker比对,确认所需片段25 Obp,用QIAquick Gel Extraction Kit试剂盒纯化基因片段。
5、PCR反应产物测序
将PCR反应产物切胶回收,使用BECKMAN公司的GEXP系统测疗:GenomeLab CEQ/GeXr遗传分析系统测序分析实验步骤:
b配置测序PCR反应试剂:
总体积20ul lOul
纯水(补足至总体积)0-9.5ul O-3.5ul
模板(用量见附0.5-10ul A.5-4ul
引物(5pmol/ul) lul lul
DTCS Mix Sul 4ul
质粒DNA模板的热处理:(线性ONA模板,如果为PCR产物无需加热);在热循环仪上加
热DNA模板和水:96° C l-3Min;自然凉到室温后再加入其它组分;
2、热循环反应,程序如下:
1、96° C 20sec
2.50° C 20sec
3^ 60° C 4min Back to step 1, for 30 cycles・
4.4° C Holding
3、终止反应
a,按照NaOAC: EDTA: Glycogen = 1: 1: 0.5准备测丿爭反应终止液(即用即配,低温放置):
b,取出测序反应产物,稍微离心:按照2.5ul/10ul向测序反应产物加入反应终上液。
4、乙醇沉淀
a.每个反应管中加入30ul95%冰乙醇/10ul Reaction;轻混匀,离心(4° C, UOOOicf,
15min),去上清:
b.加innul 70%冰乙醇洗脱残留盐,离心(4° C, 12000rcf, 5min).去上淸;
c.再次加100ul 70%冰乙醇洗脱残留的盐,离心(4。
C, 12000rcf, 5min),去上清:
d.低速离心ins,用Tip头吸干残留液体,37° C避光干燥,3〜5 Min。
e.在每个样品管中加入20ul SLS,反复吹打DNA沉淀(10-20次),静置3min,稍微离心;
5、CEQ上样
a.小心转移样品至CEQ样品板(不要出现气泡),加•滴石蜡油覆盖样品:
b.在缓冲液板孔内加入3/4体积的测序缓冲液;
上机进行测序反应
ABI 3500 测序
一、实验试剂和耗材准备:
(―)实验试剂:纯化好的PCR产物,测序引物,Bigdye v3. 1, ddHO, P0P7= 胶,
Sequence Standard(3130), 5X Buffer, HiDi
(二)实验耗材:96孔板,0. 2EP管,移液枪,计时器,记号笔
二、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测序反应体系(标准):
DNA (35ng/ul) 6ul
引物(20pmol/ul) lul
ddHO 8ul :Bigdye 2ul
5 X Buffer 3ul
总体积20ul
测序PCR循环条件:
96°C1 min
(96°C lOsec, 50°C5sec, 60°C4min) x25 循环
4°C保温
(二)测序产物纯化(酒精/EDTA法纯化):
1每管加入5 ul 125mM EDTA,加到管底;
2加入60U1100%酒精,封严,震荡4次,室温放置15min;
3 3000g 4°C离心30min,马上倒置96孔板,185g离心lmin;
4加入60ul70%酒精,3000g4°C离心lbmin,马上倒置96孔板,185g离心lmin;570%酒精重复洗涤1次或2次;
6让残余的酒精在室温挥发干,加入10ul Hi-Di屮酰胺,95°C变性4min,迅速置冰上4min,上样电泳。
6、基因测序分析
、统计学处理7
软件进行统计软件编制录入数据库,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采用Epidata学分
析。
P53突变点agt )后的编码了•为agg,突变变成Ser野生型p53 249 Arg的编码了为gactgtacca ccatccacta caactacatg tgtaacagtt cctgcatggg cggcatgaac
ccca tcctcaccat catcacactg gaagactcca ggtcaggagc cacttgccac agK 16201 egg 16261 cctgcacact ggcctgctgt gccccagcct ctgcttgcct ctgaccc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