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时间顺序事件表(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一时间顺序事件表(汇总)

高中历史♦前2070—前1600•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前2070-前1600)(阳城·河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前1600—前1046)建立(殷·河南安阳)•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原因:生产力、禹的威望、启的势力。

实质:政治权利由传贤到传子,家天下的局面由此形成。

•中央:相、卿(参与决策,管理政务)地方:封侯,伯(臣于商的附属国)•内外服制度: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管理严密)外服—地方的附属国管辖区(相对薄弱)♦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陕西西安)—西周(前1046—前771)•分封制:(把由周王直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受封主体为同姓子弟。

)①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子弟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集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③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加强了诸侯之间的横向联系。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

积极影响-巩固王权,扩大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

消极影响-诸侯势力扩大,削弱了王权。

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逐步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进行,导致分封制的瓦解。

•宗法制: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内容-①分为大宗与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③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影响-(对当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历史必修一时间轴

历史必修一时间轴

历史必修一时间轴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开始形成•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标准,并修建了长城和兵马俑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东汉末年,社会动荡,黄巾起义爆发•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建立隋朝•修建大运河,促进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唐朝(618年-907年)•唐太宗开始改革,推行科举制度,设立进士、明经、贡举三种考试•剪发易服,接受汉化教育的吐蕃和回纥人开始融入中原文化•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唐、吴、楚、吴越、南汉、南宋、楚南宋、吴吴越、楚楚南宋、楚吴南汉•系统的统一王朝,国土较为分裂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明•南宋时期,金朝入侵,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反金战争•金朝灭亡后,南宋也不敌元朝入侵,宋朝灭亡元朝(1271年-1368年)•成吉思汗的孙子窝阔台建立了元朝•科举制废除,由蒙古族人担任官员•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书籍的传播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进行土地改革和农田水利建设•探索航海和地理发现,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闭关政策的实施•万历年间,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长满了风气清朝(1644年-1912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清朝时期,康乾盛世,国力达到巅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清朝割让香港,并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以清除资产阶级思想为目标•社会动荡,大量文物被破坏,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上是中国历史必修一的部分内容,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自古至今的历史沿革和重大事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时间表

高中历史必修一时间表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 公元前214年,修灵渠。 鸦片战争(1840-1842)1840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1年5月,三元里抗英。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10月,台湾全部沦陷。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5月,四川保路运动。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5月4日,五四运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立了“征服蒙满”的武装侵略方针。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8月1日,南昌起义;9月,秋收起义;10月,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爱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9·18事变。11月,中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1932年,1·28事变。 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好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0月,中共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2月,中共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2·9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宁胜利会师。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 1937年,7·7事变、8·13事变;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路线。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12月,南京沦陷,长达6周的南京大屠杀开始。 1938年春,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铺路。10月,广州、武汉失守。 1940年5月,湖北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壮烈牺牲。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张略反攻的序幕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4月,解放南京。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日内瓦会议,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万隆会议。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958年,广西壮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11月,《海瑞罢官》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966年,“五一六通知”和8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月,“乒乓外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3年,中日建交。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中美建交。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计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2年,海峡会和海基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1995年1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3月,全国人民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0年,千年首脑会议(中、美、法、英、俄) 2001年10月,亚太经济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办。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事年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束
签订,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形成。 中国同盟会成 立 辛亥革命爆发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1月 2月12日 3月
中华民国成立 宣统帝退位, 清朝覆灭。 《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颁布
1919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1924—1927年 1924年1月 1926—1927年 1927年4月
1844年 1848年 19世纪六七 十年代 1870年 1871年 1875年
20世纪初 1903年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
人起义
《共产党宣言》 发表,马克思主 义诞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 普法战争爆发 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成立。 ①德意志帝国成 立 ②德意志帝国宪 法通过 ③巴黎公社革命 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通过,从 法律上确立共和 政体。
国共合作宣言 公布,标志第 二次国共合作 实现 淞沪会战、太 原会战 洛川会议 陕甘宁边区政 府成立 南京大屠杀 徐州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
战略相持阶段
①枣宜会战② 百团大战
中国政府正式对
日、德.意宣战
局部反攻开始 中共七大召开 毛泽东《对日 冠最后一战》 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 日本正式签署 投降书
重庆谈判,《双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实
时期
行。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 中世纪开始
隋唐(581—907年)
隋唐时期 隋炀帝时期 唐朝中期
三省六部制确立 并完善。 科举制形成。 地方设置节度 使,藩镇割据局 面形成。
6世纪
罗马法体系最终 完成。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宋朝 元朝
设置同平章事, 增设“参知政 事”以削弱相权 地方实行行省制 度。中书省设 立。宣政院管辖 西藏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时间轴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时间轴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时间轴
第九单元的时间轴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以下是该单元的时间轴:
1. 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朝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繁荣时期为商高宗武丁时期。

2.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西周时期。

周朝建立了分封制度,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阶段。

3.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割据、战国纷争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4.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七雄争霸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的时间轴,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高一历史第一课时间轴

高一历史第一课时间轴

高一历史第一课时间轴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 - 约公元前1600年)1.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 政治制度特点-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 - 公元前1046年)1.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2. 政治制度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虽然宗法制在商朝还没有像西周那样完善,但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强调家族内部的等级秩序和祖先崇拜。

-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商朝弥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占卜等方式与神沟通,以神权来强化王权。

例如,在甲骨文中有大量商王占卜的记录。

三、西周(公元前1046 - 公元前771年)1. 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

2. 政治制度- 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 内容: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子和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大事年表

中国1.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尧舜禹实行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启王位世袭制商周青铜器进入繁荣公元前1040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分封制,宗法制受破坏春秋末期铁器牛耕,造钢剑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重农抑商提出2.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初郡县封国并在。

丞相权力大汉朝察举制实行赵过推广犁代田法3.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北魏均田制南北朝灌钢法隋唐(581~907年)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出现曲辕犁,创制筒车隋炀帝科举制形成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4.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北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推广稻麦复种制出现高转筒车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设立,代替三省5. 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1376年明太祖废中书省,设立三司1380年明太祖废宰相制度明成祖内阁出现明朝丝织业进入鼎盛,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徽商、晋商是最有实力的商帮清初实行‘闭关锁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清雍正帝军机处设置。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1839年6月虎门销烟6. 清后期(1840~1912年)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鸦片战争第二次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7. 中华民国(1912~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1841年三元里抗英鸦片战争1894年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194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1932年一·二八事变蔡廷锴、蒋光鼐 KMT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1933年沿长城进犯冯玉祥、吉鸿昌收复多伦1935 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1937.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7.8.13 八一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投降)1937.8.14 《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9 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1937.11 上海失守,威胁南京!1937.12 南京大屠杀1938.5 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失守(1937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正面战场:①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期间: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抗日以来的首次大捷②1938年春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正营正式形成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局部反攻1945年春延安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新民主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和思想基础)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台湾光复日1894年孙中山-兴中会“振兴中华”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921年7月23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广州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土地革命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0-1933年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红军长征1935年贵州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1946年夏抗日战争胜利,全面内战爆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47年土地改革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渡黄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进大别山1948-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乡村到城市,发展生产力农业国到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国民、国旗、国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自治区为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1953-1956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五一六通知1966年8月《中国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改革开放民主政治:1980年邓小平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一国两制1979年《告台湾同通航、通邮、通商、探亲旅游1981年9月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政策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一国两制”构想阐述通过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1992年“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1954年印度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3月乒乓外交 7月基辛格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式建立外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江泽民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1946年3月“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友好互助条约》(华沙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1951年《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共体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1991年12月《欧洲联盟条约》(马约)1993年11月1日欧盟成立1999年1月欧元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
1.公元前1046-77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公元前221-206:秦
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
内朝制度,削弱相权
方法:频繁更换丞相
4.618年到907年唐
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
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
5.960年到1172年宋
增设&ldquo;参知政事&rdquo;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
6.元
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ldquo;腹里&rdquo;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
7.明1368年到1644年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1840年
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mdash;&mdash;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11.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894年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林永升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ldquo;避战保船&rdquo;从而失去制海权全军覆没。

12.1900-1901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划定&ldquo;使馆界&rdquo;拆除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1905-1912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领导人孙中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国旗为五色旗。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颁布《中会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是主权在民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14.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口号是&ldquo;外争主权内除国贼&rdquo;&mdash;&mdash;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注:辛亥革命意义自己翻书
15.1921-1922
1921年*一大通过党的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mdash;&mdash;宣告中国中国*的成立。

1922年*二大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6.1924-1927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mdash;&mdash;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标着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初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17.1927(详)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分别背叛革命。

蒋介石制造&ldquo;四一二反革命政变&rdquo;汪精卫制造&ldquo;七一五&rdquo;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1日(建军节)*、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葛民党*的第一枪。

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ldquo;工农武装割据&rdquo;的星星之火
18.1931-1936
1931年&ldquo;九一八事变&rdquo;*发表宣言号召&ldquo;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rdquo;。

1934年10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遵义会议&mdash;&mdash;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mdash;&mdash;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mdash;&mdash;开展游击战争
注:193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全国陷入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中
21.1971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mdash;&mdash;打开交往大门。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2.1972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mdash;&mdash;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23.1978
1978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

24.1979-1981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0年*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25.1982-1984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ldquo;一国两制&rdquo;的构想。

1984年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ldquo;一国两制的构想
&rdquo;。

26.1997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年*十五大提出&ldquo;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dquo;的历史任务
27.1999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ldquo;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dquo;写进《宪法》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2001
2001年6月&ldquo;上海五国&rdquo;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