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储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浓硫酸储罐

课程设计浓硫酸储罐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浓硫酸储罐的基本知识,包括浓硫酸的性质、储罐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浓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解释浓硫酸储罐的工作原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浓硫酸储罐,掌握安全防护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品安全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储罐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首先,介绍浓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其次,讲解浓硫酸储罐的构造,包括储罐的材质、阀门、管道等;最后,演示浓硫酸储罐的操作方法,包括充装、卸载、排放等,并强调安全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讲授法,讲解浓硫酸的性质和储罐的操作方法;其次,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浓硫酸储罐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浓硫酸储罐的操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化学品储运安全》一书,系统介绍了化学品储运的基本知识;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浓硫酸储罐操作手册》等文献,以加深对浓硫酸储罐的了解;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详细的PPT课件,生动展示浓硫酸储罐的操作过程;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浓硫酸储罐模型和实验器材,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作业方面,布置有关浓硫酸储罐操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此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则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浓硫酸性质和储罐构造的掌握,期末考试则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大型浓硫酸储罐罐底的设计

强梁规格!然后对浓硫酸罐底板和加强梁进行强
度校核+ 浓硫酸罐罐底加强梁的最大弯曲应力
梁,-.和 底 板 的 最 大 弯 曲 应 力板,-.应 分 别 满 足 以
下要求%
!
/0
#$#&()+!/**'$$$!+&3'4'$* (梁,-.
&3'
!
/0
#$#&+!6**'$$$!+&3'4'$* (板,-.
设计人员不能仅参照大型储罐设计的标准规范 进行$ 因此笔者将依据自己的设计经验#结合浓 硫酸的特殊性#对常温常压下大型立式浓硫酸储 罐罐底的设计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浓硫酸储罐罐底的计算
为了方便巡检%检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底 板泄漏#对于盛装高度危害介质的浓硫酸储罐罐 底基础须采用条形基础#如图$所示$ 罐底加强梁 !如 工 字 钢 %H 型 钢 等 " 应 等 间 距 分 布 在 罐 底 板 上 # 并与罐底相焊$ 加强梁放在条形基础上$
由式&0'可得加强梁的总截面惯性矩'4%
%
'4&1#$$$!'+&'3%%#!$'
&5'
由 式 &5'可 以 看 出 !在 条 形 基 础 间 距$!一 定 的
情 况 下 !加 强 梁 间 距$$越 大 !所 需 加 强 梁 的 总 截 面
惯性矩'4越大* 在加强梁间距$$一定的情况下!
条形基础间距$!越大! 所需加强梁的总截面惯性
因此! 罐底板的计算厚度应等于由强度引起的和
150M3浓硫酸卧式储罐资料

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卧式贮罐结构设计(150m3,浓硫酸,常温)二、设计目的1.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焊接结构”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焊接结构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3.学习工程设计中技术方案的论证和选择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思考的能力。
三、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设计前详细研究和分析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明确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根据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复习有关课程,参考有关资料,对所设计项目进行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确定一个较全面合理的设计方案。
2.根据已经制订的设计方案进行主要结构件的强度计算,要计算精确,步骤完整,理论依据全面,并且写出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照统一封面,统一格式撰写装订。
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正文(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步骤及计算)、参考文献几部分。
3.根据设计方案和计算数据绘制结构装配图1张和主要零件图,绘图要求考虑周到,认真全面;各种标注准确标准。
目录绪论 (1)第一章设计参数的选择 (2)1.1筒体材料的选择 (2)1.2公称直径的确定 (2)1.3设计压力 (2)1.4 设计温度 (3)1.5焊接接头系数 (3)第二章设备的结构设计 (4)2.1圆筒厚度的设计 (4)2.2封头的设计 (4)2.2.1 封头厚度的设计 (4)2.2.2 封头的结构尺寸(封头结构如下图1) (5)2.3鞍座选型和结构设计 (5)2.3.1鞍座选型 (5)2.3.2鞍座位置的确定 (6)2.4卧式贮罐的附件及其选用 (7)2.4.1接管和法兰 (8)2.4.2垫片的选用 (10)2.4.3螺栓(螺柱)的选择 (10)2.5人孔的选择 (10)2.6液面计的选择 (11)2.7安全阀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硫酸库的安全设计

硫酸储存的安全设计4.2.1 硫酸储罐安全设施:(1)硫酸灌区最重要的安全设施是足够容积的围堰。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08版》规定,硫酸罐区围堰的有效容积不得小于罐区内最大单罐的泄漏量,一定是有效容积,围堰高度最高不超过1.6米,一般在1.2米左右,内侧防腐处理。
(2)硫酸储罐一般没要求倒罐,但要规定装填系数。
我公司目前的暂定填充系数为全容量80%。
(3)酸罐基础及地坪防腐。
可用耐酸花岗岩或者耐酸瓷板进行防腐,环氧胶泥铺底、勾缝。
我公司地面防腐处理采用耐酸花岗岩,砖大性齐、美观,加上一定坡度,保证竹区内良好散水性,防止雨水或者泄露的硫酸洼地积聚。
(4)酸罐保温问题。
有此专家认为在北力一气温可能降得很低,会出现硫酸盐结晶堵塞管道、阀门,在大罐的出酸阀及竹道上保温可能有必要。
在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于-6℃的地区,没有进行保温的必要,相反,酸罐保温后,隔热层表面的龟裂会导致雨水渗入岩棉,而逐渐造成间隙腐蚀,影响酸罐使用寿命。
(5)事故废酸收容池。
如果酸槽泄漏或酸槽检修,需要将废酸收容,在酸罐区围堰外挖地卜收容池,收容池采用棍泥土制做,用瓷砖防腐即可。
收容后废酸采用石灰粉中和排放。
(6)个体防护装置、消防装置配备。
卸酸平台和酸罐区围墙外作业密集的地方应设置个人防护装置,如洗眼器、喷淋头,用于硫酸溅伤事故处置;在合适位置应设置消防、高压雾化水装置,用于灭火和酸罐壁降温。
4.2.2硫酸罐区运行安全管理措施(1)浓硫酸储罐及硫酸管线泄漏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急救人员佩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棍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98%硫酸储罐的清洗和更换:打开罐底人孔,当人们进入时,他们在水箱的底部(注意通风置换,防止窒息或动火爆炸)找到最低点并释放剩余的酸。
硫酸储罐设计范文

硫酸储罐设计范文硫酸储罐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药、电力等领域,储存和运输硫酸。
硫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因此硫酸储罐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性、防腐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硫酸储罐设计方案。
1.确定储罐容量硫酸的储存量通常根据使用需求来确定。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硫酸的产量、存储周期、供需变化等。
选择适当的储罐容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的灵活性。
2.材料选择由于硫酸的极强腐蚀性,硫酸储罐必须使用耐腐蚀材料。
常见的硫酸储罐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和玻璃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硫酸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3.储罐结构硫酸储罐的结构设计应该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常见的硫酸储罐结构包括笔直式、圆顶式和圆底式等。
储罐的底部应该设计为圆底,以便将硫酸顺利排出。
另外,储罐应该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硫酸泄漏。
4.防腐措施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因此硫酸储罐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常见的防腐措施包括内衬防腐、外涂防腐和电泳防腐等。
内衬防腐通常使用橡胶、塑料、陶瓷等材料进行处理,以提高储罐的耐腐蚀性。
5.安全设备硫酸储罐应该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常见的安全设备包括安全阀、溢流管、断电装置等。
安全阀可以在储罐内部压力超过安全范围时自动释放压力,防止储罐爆炸。
6.环境保护硫酸储罐的设计应该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储罐周围应该设置防污染设施,以防止硫酸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在储罐内部应设置测量硫酸液位和浓度的传感器,以及泄漏监测装置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件。
综上所述,硫酸储罐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硫酸的腐蚀性、存储需求、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正确选择材料、合理设计结构、配备安全设备和防腐措施,可以确保硫酸储罐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生产和环境的安全。
硫酸的安全储罐设计要点

硫酸的安全储罐设计要点硫酸是一种具有强酸性的化学物质,对于其储存和处理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在储存硫酸时,使用合适的安全储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硫酸的安全储罐设计要点,以确保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材料选择在选择硫酸安全储罐的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酸性和腐蚀性。
常见的储罐材料包括玻璃钢、聚乙烯和玻璃衬里碳钢。
其中,玻璃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是常用的硫酸储罐材料之一。
2. 结构设计硫酸安全储罐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容量、压力和温度等因素。
对于小容量的硫酸储罐,常采用立式结构,而大容量的储罐通常采用水平结构。
储罐的设计压力和温度应根据硫酸的物性和工艺要求确定。
3. 密封设计硫酸会产生腐蚀性气体,因此储罐的密封设计至关重要。
储罐应配备密封装置,如密封圈、填料和密封垫等。
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以防止硫酸泄漏。
4. 排放系统设计硫酸的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气体或蒸汽,需要通过排放系统进行处理。
排放系统应包括适当的通风设施和气体处理设备。
同时,需要将排放系统与储罐进行可靠连接,以防止硫酸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5. 泄漏探测与报警系统硫酸储罐应配备可靠的泄漏探测与报警系统,以及紧急停泵装置。
泄漏探测与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储罐泄漏情况并进行报警,紧急停泵装置能够迅速切断供液管路,最大程度减少泄漏造成的损失。
6. 底部防腐设计硫酸具有很高的腐蚀性,储存过程中容易对储罐底部造成腐蚀。
因此,硫酸安全储罐的底部需要进行防腐措施,如底部涂层、底部支承和阴极保护等。
底部防腐设计可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
综上所述,硫酸的安全储罐设计要点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密封设计、排放系统设计、泄漏探测与报警系统以及底部防腐设计等。
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硫酸储罐的使用寿命,保障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储存硫酸的安全性。
硫酸储罐设计方案

硫酸储罐设计方案硫酸储罐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工艺中储存硫酸的设备。
根据硫酸的特性,设计硫酸储罐的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硫酸储罐的材质选择非常重要。
由于硫酸对金属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此储罐一般采用高级别的不锈钢材质,如316L不锈钢或钛合金,以确保储罐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储罐的内部应进行特殊涂层处理,以增加储罐的耐酸性能。
其次,硫酸储罐的容量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
一般而言,硫酸储罐的容量可根据生产工艺中每次用量、储存周期等因素来决定。
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储罐容量一般会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突发情况或维护工作需要。
第三,硫酸储罐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安全性。
因为硫酸具有强酸性,需要避免其泄露或溢出对人员和环境的损害。
因此,储罐的主体结构应采用圆柱体设计,以提高储罐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储罐顶部应设有适当的防泄漏装置和安全阀门,以防止压力过高或异常情况下的泄漏。
第四,硫酸储罐的运输和操作应便利。
储罐可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进出口口径和连接方式,以方便硫酸的装填、卸载和运输。
同时,储罐的操作应便于监测和控制硫酸的储存状态,例如可设有液位、压力和温度等传感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
最后,硫酸储罐的周边配套设施也是需要考虑的。
例如,储罐周围应设置安全围栏和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此外,储罐附近应有灭火器、洗眼器等急救设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硫酸储罐的设计方案应考虑材质选择、容量大小、结构安全性、运输和操作便利性,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的硫酸储罐。
硫酸储罐化工设备课程设计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贮存槽罐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2011(1)学号:14 08 17 09学生姓名:薛振东谌磊万晓慕叶渊指导教师:***2013 年07 月01 日大型作业任务书12012~2013 学年第2学期学生姓名:薛振东专业班级:应用化工技术(专)2011(1)指导教师:夏贤友胡燕辉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一、大型作业题目:贮存槽罐二、大型作业内容(含技术指标)1.贮存介质:50吨30%的硫酸;2.贮存地点:黄石某地区;3. 作业成果:计算书1份,设备图1张(A2图纸手工绘制)。
三、进度安排1.6月24日:分配任务;2.6月24日-6月3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3.7月01日-7月0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根据给定的条件合理选择设备的结构以及合适的材料,立式容器或卧式容器的筒体和封头、钢板卷制焊接结构接头、钢板材料的型号及热处理条件等;2.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性能,对选用设备的壁厚进行计算、稳定性进行校核;3.辅助设备的选型: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尺寸计算及型号规格:人孔或手孔设计、法兰的型号规格、接管开孔结构、视镜或液面镜以及容器的支座选型等。
教研室主任签名:2013 年月日目录绪论 (1)1 设计参数的选择 (2)1.1筒体材料的选择 (2)1.2公称直径的确定 (2)1.3设计压力 (2)1.4设计温度 (2)1.5焊接接头系数 (3)2 设备的结构设计 (4)2.1圆筒厚度的设计 (4)2.2封头的设计 (4)2.2.1封头厚度的设计 (5)2.2.2封头的结构尺寸 (5)2.3鞍座选型和结构设计 (5)2.3.1鞍座选型 (5)2.3.2鞍座位置的确定 (6)2.4卧式贮罐的附件及其选用 (7)2.4.1接管和法兰 (8)2.4.2垫片的选用 (9)2.4.3螺栓的选择 (10)2.5人孔的选择 (10)2.6液面计的选择 (10)3 容器强度的校核 (11)3.1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11)3.2开孔补强设计 (11)3.2.1补强设计方法判断 (11)3.2.2有效补强范围 (12)3.3有效补强面积 (12)3.4补强面积 (12)4 卧式贮罐的焊接 (13)4.1 焊缝布置 (13)4.1.1接头的分类及其选择 (13)4.1.2焊缝的布置 (13)4.2焊接方法 (14)4.3焊接顺序 (15)4.3.1焊前清理 (15)4.3.2焊接过程和顺序 (15)4.3.3焊接处理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它
说 明
1、本表应在每次实施前一周由负责教师填写二份,教研室审批后交学院院备案,一份由负责 教师留用。 2、若填写内容较多可另纸附后。 3、一题多名学生共用的,在设计内容、参数、要求等方面应有所区别。 教研室主任: 指导教师:石腊梅 2016 年 11 月 18 日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介质特性 ......................................................................................................... 3 设计参数的选择 .............................................................................................. 3 2.1 筒体材料的选择 ....................................................................................................... 3 2.2 公称直径的确定 ........................................................................................................ 3 2.3 设计压力.................................................................................................................... 3 2.4 设计温度.................................................................................................................... 4 2.5 焊接接头系数 ............................................................................................................ 4 第三章 设备的结构设计 .............................................................................................. 5 3.1 圆筒厚度的设计 ........................................................................................................ 5 3.2 封头的设计................................................................................................................ 5 3.2.1 封头厚度的设计 ............................................................................................ 5 3.2.2 封头的结构尺寸 ............................................................................................ 6 3.3 鞍座选型和结构设计 ................................................................................................ 6 3.3.1 鞍座选型 ........................................................................................................ 6 3.3.2 鞍座位置的确定 ............................................................................................ 7 3.4 卧式储罐的附件及其应用 ........................................................................................ 8 3.4.1 接管和法兰 .................................................................................................... 9 3.4.2 垫片的选用 .................................................................................................. 10 3.4.3 螺栓(螺柱)的选择 .................................................................................. 10 3.5 人孔的选择.............................................................................................................. 11 3.6 液位计的选择 .......................................................................................................... 11 第四章 容器强度的校核 ............................................................................................ 11 4.1 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 11 4.2.筒体轴向弯矩计算 ................................................................................................. 11 4.2.1 圆筒中间截面上的轴向弯矩 ...................................................................... 12 4.2.2 鞍座平面上的轴向弯矩 .............................................................................. 12 4.3 筒体轴向应力计算及校核 ...................................................................................... 13 4.4.筒体和封头中的切向剪应力计算与校核 ............................................................. 14 4.5.封头切向剪应力计算 ............................................................................................. 14 4.6.筒体的周向应力计算与校核 ................................................................................. 14 4.7.鞍座应力计算与校核 ............................................................................................. 16 4.7.1 腹板水平分力及强度校核 .......................................................................... 16 4.8 地震引起的地脚螺栓应力 ...................................................................................... 18 4.8.1 倾覆力矩计算 .............................................................................................. 18 4.8.2 由倾覆力矩引起的地脚螺栓拉应力 .......................................................... 18 4.8.3 由地震引起的地脚螺栓剪应力 .................................................................. 19 第五章 开孔补强设计 ............................................................................................... 19 5.1 人孔补强.................................................................................................................. 19 5.1.1 补强设计方法判别 ...................................................................................... 19 5.1.2 有效补强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