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特拉瓦与结构仿生

合集下载

创造力心理学论文--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生平

创造力心理学论文--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生平

1、生平简介1951 年 7 月 28 日,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其名字卡拉特拉瓦是从中世纪骑士的等级传承下来的。

他的父母从事农产品出口贸易,因此他对国际上的大事非常了解,这在佛朗哥( Franco )专政时期非常难得。

他在巴伦西亚完成小学和中学,自 8 岁起,他还在艺术与工艺学校( Arts and Crafts School )接受正规的绘画教育。

13 岁时,他的家人充分利用最新开放的边境政策,把他以交换留学生的身份送到巴黎学习,后又来到瑞士学习。

在巴伦西亚完成高中学业后,他试图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Ecole des Beaux-Arts ),但是当 1968 年 6 月到达巴黎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计划行不通。

后来,他返回巴伦西亚,进入 Escuela Tecnica Superior de Arquitectura 学习,并在那里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来的研究生课程则选择城市规划。

在学校期间,他与同学一起接手了独立的项目,同时还写了两本有关巴伦西亚和伊维萨岛本土建筑的书。

由于他对历史建筑中某些杰作精确的数字非常感兴趣,同时觉得在巴伦西亚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他于 1975 年来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ETH )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课程。

1979 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此期间与苏黎世的一名法律专业学生喜结连理。

毕业后,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担任助教一职,同时开始接受小型的工程委托,譬如:图书馆屋顶或者私人住宅阳台的设计等等。

此外,他还开始参加各种竞赛,同时认为这是获得委托的最佳方式。

1983 年,他的第一个获奖方案便是为苏黎世 Stadelhofen 火车站而设计的,而他在该城市就设有自己的事务所。

1984 年,他为巴塞罗那奥运会设计了 Bach de Roda Bridge 大桥,也正是这座大桥的建造确立了他在国际上的声誉。

后来,他还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大桥,譬如: 1987~1992 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委托设计的阿拉米罗大桥( Alamillo Bridge )、 1990~1997 年设计的毕尔巴鄂 Campo Volantin 人行桥和 1991~1995 年设计的巴伦西亚阿拉米达大桥( Alameda Bridge )。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20世纪少有的通才建筑师))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20世纪少有的通才建筑师))
西班牙建筑设计师
圣地亚哥 ·卡拉特拉瓦
CONENTS
Part 0人1物简介
Part 03 设计理念
Part 02 人物经历
Part 04 总结
PART 01人物简介
圣地亚哥 ·卡拉特拉瓦
是zo世纪少有的通才建筑师,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 筑闻名于世。
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使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 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 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 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 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PART 04
总结
高迪,达利,米罗 西班牙诞生了太多超有想象力的大神 卡拉特拉瓦继承了西班牙的野性与奔放 又带有瑞士人的理性
建筑师 / 结构师 / 雕塑家 / 画家 他拥有将知识融合且灵活运用的能力
他将无形的力 转化成有形的造型
他的作品从来不是静止的 而像生物般不断生长着...
THANK YOU
他将工程师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浪漫完满的结合,形成 了以运动、力和仿生建筑形式为主要创作理念的独特建筑 语言。他通过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把建筑的结构美推向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PART 02
人物经历
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常常让人感 觉「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他的作 品之所以如此独特,在于他年少求 学时:
多学科背景的学习和融合。
艺术启蒙
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贝尼马米特,这里原先 是个小城市。他父母家都是做农业出口生意的,经常 各处走动,他们有时候也会带着小卡拉特拉瓦,帮助 他形成开阔的眼界。
“少年与父亲一起在瓦伦西亚徜徉时,这座城市中 美丽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包括著名的建筑结构 精品——梅尔加多商业交易所,都使年轻的卡拉特拉 瓦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当回到乡下与世隔绝的村 庄后,卡拉特拉瓦又整日沉醉在观察大自然、绘画和 富于想象的游戏中,其中包括构筑可以飞行的精美结 构体。”

用身体模仿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物的样子

用身体模仿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物的样子

用身体模仿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物的样子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致力于仿生建筑设计,他的大量经典作品都与人体美学有关。

本文对卡拉特拉瓦的人体仿生式建筑进行分析解读,探讨卡拉特拉瓦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启迪。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拥有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等多重身份。

卡拉特拉瓦的建筑作品完美融合了理性的结构与浪漫的思想,开辟了以人体仿生为创作灵感的建筑新形态。

人体各部位之间有着匀称的比例关系,同时也是精神的载体。

卡拉特拉瓦将动态人体作为建筑造型的创作源泉,通过模仿人体美学表现形式,赋予建筑以动感的造型和深刻的灵魂,这些作品因此被称为“复杂的生命有机体”。

卡拉特拉瓦的人体仿生式建筑1.灵动的眼睛眼睛是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他主要从造型、功能和象征含义这三方面入手,将眼睛的特征巧妙融入于建筑作品中。

最初,卡拉特拉瓦从眼睛的结构造型中提炼抽象的几何形态。

以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为例,该建筑整体造型极具动感和视觉张力,体现了客运站人来人往的流动特点。

卡拉特拉瓦以眼睛的造型为基础,同时对眼眶部分的曲线作夸张处理。

列车从“眼球”部位驶出,这种形式无论作为结构元素或视觉元素都非常具有新意。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同样考虑了整体的节奏感,车站正中部分较暗,车轨和通往外部的方向上逐渐明朗,以此营造出一个浪漫、温馨的视觉空间。

接着,通过类比眼睑可以上下开合的功能特征,实现了建筑构件的创新。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厄恩斯廷工厂仓库大门,卡拉特拉瓦使用卷曲生铝板覆盖仓库表面,通过运动将各自分离的立面综合成一个整体。

原本普通的卷帘门可以模拟眼睑开启和关闭的动作,实现了“可开合的眼睛”设计方案。

厄恩斯廷仓库大门不仅是革新技术的实例,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建筑的梦幻变体,大门的动态造型早已超出基本功能的范畴,当时很少有建筑在折叠装置的设计上达到如此高度。

最后,卡拉特拉瓦将眼睛作为“心灵之窗”这一象征含义巧妙地融入建筑创作之中。

建筑理论——112678

建筑理论——112678

解读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摘要】他是大自然的门徒,用材料堆积出鸟儿般的房子。

他迷恋万物的动态美,为建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他用无视结构法则的曲线,将建筑引向没有重力的天空。

在当今这个充斥着个性化与分离性的世界里.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为数不多可以被称作世界性的设计师。

他以其独有的设计天赋.超越了艺术,科学和技术间的彼此差异创造出了一系列融合了结构学与运动学的诗意的建筑形态。

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思想与设计作品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其作品背后所蕴涵的理论根源从而以较为全面的视角展现出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创作历程。

【关键词】卡拉特拉瓦运动灵感仿生学随着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民众的高度评价,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获得了第61届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如今,他的名字在世界建筑界如雷贯耳,在当今这个多元多变的世界里,卡拉特拉瓦凭借对自然、对人类的独特理解,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理想,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建筑之路,他的作品超越了科学、技术与艺术,以典雅洒脱之气,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卡拉特拉瓦,目睹了现代建筑的变革,经历了多元文化的洗礼,促使他重新思考着建筑的本质,从桥梁到建筑,从绘画到雕塑,无不表现出他对自然界深邃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分析,从而研究建筑大师的基本设计观念。

一、作品解析1、建筑作品解析1.1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卡拉特拉瓦的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密执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馆建筑不约而同偏爱的环境条件。

在美术馆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好的老的建筑,是沙里宁1957年设计的战争纪念馆。

为了尽情发掘地段环境与生俱来的优美潜力,卡拉特拉瓦把建筑放成了在水一方。

正对着地段西面,是当地的重要干道,林肯纪念大道。

卡拉特拉瓦沿着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

结构解析作业

结构解析作业

对卡拉特拉瓦建筑结构形态的解析摘要: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20世纪少有的通才建筑师,他将工程师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浪漫完满的结合,形成了以运动、力和仿生建筑形式为主要创作理念的独特建筑语言。

他通过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把建筑的结构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关键词:建筑的形态结构仿生运动形态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卡拉特拉瓦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切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卡拉特拉瓦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

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将工程师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浪漫完满的结合,形成了以运动、力和仿生建筑形式为主要创作理念的独特建筑语言。

他通过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把建筑的结构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建筑作品在结构形态构成上的两个特点,即理性的仿生演绎:逻辑的运动形态。

一、理性的仿生演绎在卡拉特拉瓦的设计方案中,建筑形式常常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原始构思而产生的,而且这种原始构思往往从有机体转换而来。

卡拉特拉瓦认为,如果用非常复杂的概念来解释建筑那是非常荒唐的。

对此他的解释是-建筑同任何活体生物相比都简单得多,但是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内部关系,从力的平衡到实用的因素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美观问题。

卡拉特拉瓦应用在建筑物中的设计方法,可以解释为借鉴了仿生学的观点,即从生物形体中类推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会释放一种能量,可以把每一个阶段的方案及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细部都精确地根据原来的构思进行决定。

反之,我们从每一个构件可以推论到支配整体的技术法则,那就是方案的灵魂。

1、生命结构一:蔓生的植物卡拉特拉瓦的设计方案并非仅仅来自于基地的限制,而使更多的关注于建筑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以使建筑能有机地成为整体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结构与建筑形态

结构与建筑形态

结构与建筑形态摘要:论文在简要介绍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设计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入解析了其仿生建筑作品,从中揭示出了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结构建筑形态仿生建筑Abstract: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nking of the Spanish architect Santiago Calatrava, the thesis deeply analyzed the bionic architectural works, which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al form and the structure.Key words:structurearchitectural formthe bionic architecture1.简评卡拉特拉瓦著名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作品对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做了绝好的解释,他对结构技术的运用使建筑设计脱离了一个纯粹的物质层面,向着更深的人文精神层面迈进。

有人说卡拉特拉瓦建筑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进行了建筑创作。

他怀着对Master builder的偏爱,花费了14年的时间学习了美术、建筑、土木、城市规划和机械技术,涉猎广泛的丰富学历使他能自如地对建筑设计进行操作。

如果对于“麦拉特”、“托儿加”、“诺尔维”、“坎德拉”这些20世纪的结构巨匠来说,结构是由技术产生出的崭新的形态方法,而在卡拉特拉瓦那里,结构不单是解决技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出美的建筑形态的艺术,并使结构本身成为一种无须隐蔽的表现力量。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卡拉特拉瓦的结构即是建筑形态,结构设计决定了他未来的建筑形象。

对于卡拉特拉瓦来说,一个新建筑的产生不仅仅是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冲突,而是要寻找问题的根本所在,重新进行思考和解读。

论仿生学在卡拉特拉瓦建筑结构中的运用及影响

论仿生学在卡拉特拉瓦建筑结构中的运用及影响

论仿生学在卡拉特拉瓦建筑结构中的运用及影响摘要:根据进化论的理论,现存的事物都是经过选择留下的优品,存在即为合理,这是因为生物在漫长的进化旅途中,已将将自己的身体进行了无数次的优化和顺应环境所做出的改变。

由于自身通过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考验,才能具有近似完美的结构。

由于自然的结构、力学原理都经过时间的考验留存至今,所以很多设计师都从中得到灵感,将生物的特性运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

卡拉特拉瓦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总是将许多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形态运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他认为这些生物拥有着世界上最完美的结构比例和力学效率,从而赋予建筑一种更为具象的生命力。

关键词:卡拉特拉瓦仿生学自然主义建筑结构前言仿生学,源于自然又能够完美的应用于自身,从形态、结构、习惯甚至感受进行仿生的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运用仿生学的建筑相比其他建筑来说总是更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能够与景观环境气氛一致,给人们带来奇妙的视觉体验。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难得拥有建筑师以及工程师两种身份的建筑设计师,他能够将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将自己的理念与建筑的结构以及内部的空间进行完美的结合,所以人们常常拿他和扎哈•哈迪德作比较。

卡拉特拉瓦在作品中常常应用仿生形态,利用自然界中的花草木林,飞鸟走兽作为自己的创作灵感,将骨骼、树枝、手掌等作为仿生对象,将这些环境因素与自己的设计相融合,引发人们的很多联想。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仿生艺术对于建筑结构和形态有着无法言喻的深层次的,意义重大的影响。

一.卡拉特拉瓦建筑结构中仿生学的运用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设计颇为复杂,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突破传统建筑中结构与美学的局限。

卡拉特拉瓦同时拥有着建筑师和工程师两个身份,这使得他对建筑的结构、空间和建筑美学有着深度的理解。

他强调建筑与其周围景观的的相互协调,从景观中“生出”建筑,促使建筑与景观环境联系加强,并且与环境语言统一,从而大大提升了整体性和美观性,却又不是单纯的模仿或者直接借用生物的外在形态。

技术的作用力_圣地亚哥_卡拉特拉瓦建筑形态解读

技术的作用力_圣地亚哥_卡拉特拉瓦建筑形态解读

2 仿生与形态
雕塑性的实验,2005 年他设计的瑞典马尔默市旋转大 厦(图 13)终于将他的“脊柱”仿生学应用于实践。高
面。他认为建筑结构是相对静止的,结构是机动的或
卡拉特拉瓦除了对结构的无限忠实外,对仿生学 190 m的旋转大厦用9个立方体组成,每个立方体顺时
者蕴涵着变形的能力。事实上,建筑结构从来就没真 更是情有独钟。卡拉特拉瓦的自然观与西方的“征服 针稍微扭转,总共扭转 90°,其外形别致而前卫,顶
没有拘泥于建筑设计,而是从环境和社会两个方面出 成了独有的建筑语言。 1983 年杰克·斯特尔堡仓库 的意味,创造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如赛维亚科威特展
发,着眼于城市结构特点,提出了用一个长达 130 m (图 6 )采用了 V 型箱梁的屋顶设计,这个已经申请 馆(图 11),它的结构是可以上下活动的,像是一根根
卡拉特拉瓦重视结构技术对视觉的冲击力,“哥特建
图 1 BCE 商业街 图2 树状结构
华 中 建 筑 第 25 卷 1/2007
189
图3 厄恩斯汀仓库大门开启过程



图4 pfalzkeller画廓
图 6 杰克·斯特尔堡仓库
图7 自然写生
图5 可折叠屋顶开启过程



190 华 中 建 筑 第 25 卷 1 /2007
当代建筑创作实践及其创作理念
Creation Practice of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its Creation Ideas
技术的作用力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形态解读
Power of Technol ogy ----------- Analysis on Santiago Calatrava's Architecture Shap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用 他的“小鸟”方案击败所有竞 标者,赢得了设计权,他就是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一个后来 被称为结构诗人的建筑师。
卡拉特拉瓦为什么会选择“鸟”作为火车站的外形呢? 其实早在车站招标方案开始的 10 年多前,这只鸟的雏 形就已经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并且还亲手把这个想法塑 造成了一个金属的雕塑。
卡拉特拉瓦的许多作品设计灵感都 来源于大自然、动物的脊椎、羽毛, 还有贝壳,他甚至把人的肢体语言 和谐地运用到建筑中。他认为大自 然中的林木虫鸟,有着让人惊讶的 力学美。
鸟的轮廓是建筑的外形,虫类的骨 骼和表皮的形状以及纹路被抽象出 来当做天顶和墙面的装饰,他充分 利用了动物骨架的结构原理,用静 态的表现方式赋予了这个车站飞翔 的动态美。
从法国里昂往东南方向行驶大 约 30 公里,有一座火车站沙 特拉斯火车站。它声名远播, 不仅因为它是欧洲最为现代化 的火车站之一,更因为它极具 独特表现力的外形构造。
当时的里昂市政厅想借此机会, 在这里建一座火车站,进一步 改善铁路交通状况,把里昂融 入高速铁路网,而建成后的火 车站,将成为里昂的又一个标 志性建筑。
江峰 李羊 张之震
他,是大自然的门徒; 用材料堆砌出鸟儿的房子。
他曾一心建桥。因材所有的建筑都有了桥的影子。
他 迷 恋 万 物 的 动 态 美 。
为建筑插上飞翔的翅膀
他用无视结构规则的曲线。
将 建 筑 引 向 没 有 重 力 的 天 空 。
让建 我筑 们苍 一穹 同下 追, 寻卡 他拉 穹特 顶拉 天瓦 使 的 轨 迹 。
据说卡拉特拉瓦除了做设计,他最 大的爱好就是趴在桌上观察狗的骨 架和腿的活动支撑,也会到野外观 察自然生物的结构肌理,然后将这 些发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这 就是建筑当中的仿生学。 卡拉特拉 瓦觉得如果用非常复杂的概念来解 释建筑那是非常荒唐的,对此他的 解释是建筑同任何活体生物相比都 简单得多,但除此之外,还要确定 内部关系,从力的平衡到实用的因 素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美观问题。从 这个意义上来讲,他认为建筑只是 一个简单的内部次序的体现。
其实,卡拉特拉瓦,是一个希望从自然界寻找设计灵感的设计师。他设 计的很多作品的外形,很多都是以自然界的形。 比如科威特的科技博览中心外形,交叉的双手。
多伦多的BCE商业街,顶棚被设计成树林。
叛逆的造型、特殊的墙面设 计,一反传统车站的设计规 律,整个大厅的结构都由拱 架支撑,鸟冠被固定在两个 内置的拱架上,墙面用大量 的钢筋作为支撑,相互衔接 起来,形成对称而繁复的几 何图案。
他会到野外去观察自然生物的结构肌理。然后运用到设计中,这就是他的结构仿生学。
卡拉特拉瓦说: “我知道我 是在为该区设计一个非常重 要的建筑,它将注定成为这 个区的大门。我个人觉得要 进行原创,首先得花时间进 行研究。我在雕塑和绘画中 找到了表现办法,并用这种 办法创造了穿越雕塑和建筑 界限方面最原创的一种语言。 在这个拥有草地、绿树还有 小山丘的车站将用什么建筑 当标志呢,这使我想出了 ‘鸟’的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