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管理干部必须增强八种意识,树立八个方面的理念

党政管理干部必须增强八种意识,树立八个方面的理念

珍珠是宝贵的。几颗珍珠可能会让我们爱不释手,但如果把这几颗零散的珍珠用一定的方式串起来,那么它们就足以价值连城。为什么珍珠串起来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零散时价值的总和呢?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这根不太引人注目的丝线!而理念就是这根穿珠成串的丝线。当前,我校管理理念大讨论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员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凝炼升华出了很多宝贵的理念,为我校管理年的全面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党政管理干部,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必须增强八种意识,树立八个方面的理念。



1、必须增强学习意识,树立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理念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体来说,我校广大党政管理干部是注重学习的。表现为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筑牢自己的理论根基;能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其它知识特别是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主动学习不够,个别同志工作中还把“重复老经验,照搬旧办法”奉为法宝,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表明:一个单位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而要快进,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学习、研究管理学知识为依托,积极探索和努力构建适合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促使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管理质量更加过硬,管理效益更加显著,从而把点点滴滴的优势凝聚起来,方方面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上上下下的力量带动起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理念

强烈的责任心是一个党政管理干部的必备品质。申博最后阶段,有关部处的负责同志坐在马路旁边焦急等待消息,是责任使然;申博成功,学校领导在电梯间相拥而泣,也是责任使然;“评建创优”,在面临重重困难的被动情况下,学校领导运筹帷握,强力推进,取得了优秀等次的理想成绩,同样也是责任使然。对于我们广大党政管理干部来讲,由于分工的不同,可能不需

要我们出去冲锋陷阵、征战沙场,但一定要记住:我们同样也是师大这个健康机体上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一颗螺丝钉,我们同样守“土”有责。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明确责任、加强协作、抓好落实。一是明确责任。一个集体里能够锦上添花的人越多,这个集体就越出色,需要雪中送炭的人越多,这个集体就越差劲。在同一个集体里,能够锦上添花和需要雪中送炭并不矛盾,反而体现了鲜明的辨证特征。责任心强,就能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自然就能够锦上添花,反之,如果责任心不强,就可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然就会混了日子,丢了位子,当然就需要雪中送炭。由此可见,责任重于泰山绝非虚言。二是加强协作。一个单位就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有些工作仍需几个部门协作完成。协作也是责任,体现的是团队精神。在需要协调配合时,各单位必须加强协作,不准推诿扯皮,关键时刻要及时补台,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运转良好。三是抓好落实。决策再科学,规划再宏伟,目标再明确,责任再分明,如果不抓落实,一切都等于零。必须明确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措施,用实干的思想、实干的精神、实干的方法和实干的作风,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



3、必须增强创业意识,树立鸣则惊人、惊人不止的理念

创业难,守成更难。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创出来的,绝不是守出来的。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师大人总共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很好地处理了二级学院的遗留问题,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二是出色地完成了“评建创优”工作,并最终取得优秀等次的理想成绩,做到了锦上添花。这两件大事,都是在面临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完成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创造了新的辉煌?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用强烈的创业意识,激发了我们强大的创业合力!这是非常可喜的!我们师大有着八十多年的辉煌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要想继续延续我们的辉煌,守是守不出来的,那怎么办?当然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来!与一些发展较快的兄弟院校相比,我们在有些方面步子确实慢了一点儿,甚至与我们自己相比,有些方面的情况与我们八十多年老校的身份和地位也不太相称!但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乘管理年之东风,胸怀创业目标,强化创业意识,树立鸣则惊人、惊人不止的理念,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在一些事关学

校声誉和地位的大事上,譬如说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各种类型的评先创优工作等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好工作的着力点,打造工作的引领点,做到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成功。那么我们师大辉煌的重塑则指日可待,我们师大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美好。



4、必须增强出新意识,树立积少成多、积腋成裘的理念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高等学校来讲,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生命所在,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机会,只有创新才能取得发展。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并且能够把创新和创效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必须增强出新意识,才能积少成多、积腋成裘,最终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这是因为:创新是绝对的,出新是相对的,绝对创新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无数个相对出新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出新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大量的出新,不可能会形成真正的创新。具体到我们的管理工作中,从出新到创新大概要经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总结。要善于总结,善于从工作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对做得好的、经验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并认真坚持下去,这是出新。同样,对于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也是出新。譬如说我们现在有些上了年纪的同志,守着网络却不会收发邮件、不会搜集信息,这对做好新时期的管理工作无疑是个不小的缺憾,但如果我们正视现实,通过努力学会了这些,甚至更进一步,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实现了全面的办公自动化,这是不是一种出新呢?当然是。第二个层面是吸收。要开阔视野,善于从先进的工作经验中汲取营养。作为一名党政管理干部,不能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更不能夜郎自大,自认为天下第一。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大概每位同志都懂,更何况“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呢?所以,一定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把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吸收过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去芜存精,那我们必然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是更高层次的出新。第三个层面是创造。要敢于创造,善于在全新的工作挑战中实现价值。要通过新的思路、新的境界、新的举措,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新的突破。做到在继承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羁绊中解放出来,面对客观环境、工作对象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努力做到以新的视角认识问题,以新

的方式指导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始终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

管理就是服务,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里所讲的服务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即管理为学校的发展服务。现代管理学理论指出:“管理就是一个根据社会需要通过计划、组织、决策、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最合理地分配该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以达到该组织预期目标的过程”。学校要发展,科学管理是保障。各级管理部门和党政管理干部必须紧紧围绕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服务服从于学校的发展大局,把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作为第一要务,将本单位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下去计划、去组织、去决策、去控制,做到部门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切实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二是微观层次,即管理为师生员工的发展服务。有专家曾说过:优秀的行业往往拥有一支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队伍,管理就是更好地去服务,就是用“心”去服务。用“心”服务,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有人来办事,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待客,一句问候暖心。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树立热情周到的窗口形象;用“心”服务,其次要有过硬的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运用智慧妥善解决各种难题。能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的材料,就不要让人家跑老远再送过来,能一次办完的事情,决不能让人家来第二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用“心”服务,最后还要有明显的工作成效。我们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全校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要把师生员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我们服务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实推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和谐发展。



6、必须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有法可依、依法治校的理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不按规矩办事,同样也成不了方圆。校十次党代会为我校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此进行了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校党委、校行政又提出了2007年要办好的十件大事。所有这些都是事关我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怎样才能顺利实现这些目标?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有法可依、依法治校的理念。更具体一点讲,就是在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和顺畅高效的制度执行

机制做保障。首先是健全完善学校的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当前,我校各级管理部门正在进行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工作,工作做得比较细致,譬如说在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基本适用、需要修订、即将制定等几类加以区分,体现出了很强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有一点必须强调:制度制定出来是要执行的,是要通过执行来起作用的。因此,在健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项制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决不能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为了完成任务而制定制度,倘若如此,那真是本末倒置了。其次是严肃认真抓制度落实,做到依法治校。抓制度落实,一要靠机制。要维护机制的严肃性,真正做到约束必须有力,奖惩必须兑现,监督必须到位;要保证机制的连续性,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要保证机制的公平性,不能因人“下菜”,一人一个尺寸,不能亲我者“松”,远我者“严”。二要坚持不懈。要用一抓到底的狠劲、常抓不懈的韧劲、一丝不苟的严劲来抓落实。“三劲”合一,坚持不懈,抓反复、反复抓,真正把制度落实到位。三要以身作则。有人说,管理的灵活或许是一种艺术,而制度的灵活必定是一种灾难。作为党政管理干部,必须不断强化制度意识、努力加强教育指导、切实做好遵守制度的榜样,真正发挥制度对学校改革发展的保障作用。



7、必须增强自律意识,树立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理念

自律意识,历来为诸多圣贤所推崇所奉行。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警句,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豪语。春秋子罕“以不受子玉为宝”,后汉杨震畏“四知”暮夜却金。宋包拯婉拒皇礼慷慨陈辞:“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明于谦痛斥同僚奋笔疾书:“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些嘉言懿行,充分反映出古人洁身自重清廉自守的高风亮节。今天,我们党政管理干部讲自律意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心存敬畏。周恩来总理在世时,一贯要求领导者始终保持一种“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欠缺,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很好,不能满意”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就是“为官”者的“敬畏”。“敬畏”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律意识。作为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官”,但如果不懂珍惜前程、“敬畏”师生员工,而忘乎所以;不牢记宗旨、心系师生员工,而为所欲为;不遵纪守法,漠视师生员工,而放纵不羁,那么,犯错误、

摔跟头肯定是迟早的、必然的。其次,要内修于心。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作为高校党政管理干部,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这三个为什么,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操守。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分之想,自觉摆正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工作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再次,要外化于行。外化于行,就要做到慎权、慎微、慎独。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是要慎用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正确运用权力,可以给单位带来发展,可以造福于社会;相反,如果权力被滥用,单位就不可能持续稳定发展,就可能危害社会。拿我校来说,二级学院的一个违规招生,给学校的声誉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为了做好善后,又耗费了学校上上下下的多少精力!而当事者的结局又如何了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每一个党政管理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只有时刻把握住自己,经常约束住自己,才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8、必须增强奉献意识,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理念

干部是什么?有人说:干部一词,源于法语,意为框架、骨干。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种说法道出了干部职业的内在精髓。也有人说:干部干部,“干”字就象天平,干部应当是天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象天平一样,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种说法道出了干部职业的外在气质。还有人说,干部就是公仆。这种说法最为广泛,它道出了干部职业的精神实质。“公仆”的提法最早见于马克思对掌握巴黎公社权力的人的称呼。我们党在1980年召开的第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第一次把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载入我们党的法规中。公仆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笔者至今还记得豫剧《村官李天成》中一段唱词:“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才能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有权威;当干部就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可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可能有人跟随。能吃亏,肯吃亏,不怕吃亏,工作才能往前

推;常吃亏,多吃亏,一直吃亏,在人前你才好吐气扬眉;吃亏吃亏能吃亏,莫计较多少赚与赔;吃亏吃亏常吃亏,你永远不会把包袱背;吃亏吃亏你多吃亏,吃亏吃得众心归,吃得你人格闪光辉。”这段《吃亏歌》虽然不长,却唱出了做一个优秀党政管理干部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那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理论如此,实践又何尝不是呢?在刚刚过去的“评建创优”工作中,如果不是我们的广大领导干部和全校师生员工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夜以继日的加班加点,鞠躬尽瘁的全心付出,我们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吗?当然不能。今天,当我们师大踏上新征程,开辟新事业的时候,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尤其是广大党政管理干部,应该也必须增强奉献意识,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理念,为早日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这是我们职责所在,我们责无旁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