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设计者:陆铮

学院:能动学院

班级:流体1302 日期: 2016 年 1月4日~ 1月 20日

目录

设计任务 (3)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机的选择 (4)

二、V带的设计计算 (8)

三.齿轮传动设计 (10)

四、轴的设计计算 (17)

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21)

六、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 (22)

七、联轴器的选择 (22)

八、箱体结构 (23)

九、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3)

十、润滑及密封 (26)

十一、设计小结 (27)

十二、参考资料目录 (29)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1.设计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简图如右图所示。

(1)带式运输机数据

传动装置总效率约为?=82%。

数据编号123456

运输带转矩T/ N·m130162

175.

5240150

181.

5

运输带工作速度

v/(m/s)

1.6 1.7 1.6 1.8 1.5 1.55

卷筒直径D/mm320270260300240250

(2)工作条件

使用年限8年,每天工作8小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空载启动,单向、连续运转。

2.设计任务

1)完成带式运输机传动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图;

2)完成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确定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尺寸;齿轮减速箱的设计;

3)减速器装配图一张;(零号图纸)

零件图若干张;(折合零号图纸一张)

4)设计说明书一份。(正反十页以上,8000~10000字)

4.说明书内容

①根据运输带的参数,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分配各级传动比,并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②减速器外传动零件设计:普通V带传动。

③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闭式一级(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传动。

④其他结构设计。

三.齿轮传动设计

高速级齿轮设计

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

根据工作条件及已知条件知减速器采用闭式软齿面 (HB<=350HBS),8级精度,查表10-1得:

小齿轮 40Cr 调质处理 HB 1=280HBS 大齿轮 45钢 调质处理 HB 2=240HBS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取小齿轮1z =24,则2z =2i 1z ,取2z =89并初步选定β=0°

确定公式中的各计算数值

a.因为齿轮分布非对称,载荷比较平稳综合选择Kt=1.3

b.由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Zh=2.425

c.由图10-26查得76.01

=?ε, 84.02

=?ε,则60.121=+=???εεε

d.计算小齿轮的转矩:mm 10189.441??=N T 。确定需用接触应力

e.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

f.由图10-2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因软齿面闭式传动常因点蚀而失效,故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公式确定传动的尺寸,然后验算轮齿的弯曲强度,[][]MPa

50654021==H H Mpa σσ

V=1.82m/s

K=1.05

1d =38.08

=1n m 1.6mm

m m

39

39

1

1

2

=

?

=

=d

b

a

ψ

取m m

45

m m

40

1

2

=

=B

B,

5)、结构设计:(略)配合后面轴的设计而定

低速轴的齿轮设计

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及前一对齿轮相同)

(HB<=350HBS),8级精度,查表10-1得

小齿轮 40Cr 调质处理 HB1=280HBS

大齿轮 45钢调质处理 HB2=240HBS

2)、取小齿轮

3

z=20,则4z=3i20

95

.2

3

?

=

?z=59 取4z=59,初

步选定β=0°

3)、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确定公式中的各计算数值

a.因为齿轮分布非对称,载荷比较平稳综合选择Kt=1.6

b.由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425

.2

=

H

z

c.由图10-26查得,

85

.0

,

76

.0

2

1

=

=

α

α

ε

ε

则61

.1

2

1

=

+

=

α

α

α

ε

ε

ε

d.计算小齿轮的转矩:m m

10

64

.15

2

?

?

=N

T

确定需用接触应力

e.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

f.由图10-2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V=1.21m/s

K=1.960

机械安全课程设计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机械安全工程课程论文 金工实习设备安全防范研究 专业班级:安工一班 姓名:肖逸 学号: 201337060140 指导教师:黄秋风 完成日期: 2015–12 - 31

摘要 金工实习设备在实习过程中会用到,因此就涉及到设备使用的安全问题,为了探究金工实习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准备这篇论文,结合书本知识,再结合自己金工实习的切身体会,实地考察学校的实训基地,通过照片的形式记录金工实习设备的安全隐患,包括铣床,线切割,车床,再列举网上找到的一些金工实习设备事故的案例,分析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强调安全使用设备的方法,最后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金工实习;铣床;线切割;车床 英文摘要 Metalworking equipment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will be used, therefore relates to the device using the security proble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talworking practice equipment used in the process of security issues, ready to this thesis, with book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heir metalworking practice, field test to observe the school training base, through photos recorded in the form of metalworking equipment, safety problems of practice, listed online to find some metalworking equipment accident case, analysis of causes of security problems, emphasizing the use of safety equipment.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方向机电一体化 课程名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学号 06080729 姓名张森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 设计时间 2011年3-6月 2011 年 5 月日

目录 一、序言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三、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4)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 五、工序设计 (10) 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2) 七、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5) 八、设计心得 (17) 九、参考文献 (18) 十、附图 (19)

序言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课程程设计是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血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作用 本次设计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变速齿轮拨叉,用于双联变换齿轮的啮合,输出不同的转速,已达到变速的目的。该拨叉应用在CA6140车船的变速箱变速机构中机构中。拨 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叉头以φ22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销钉经8mm 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转速,从而改变车床的主轴转度。 该拨叉在改换转速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孔mm(H7)和锁销孔φ8mm,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图1-1 拨叉零件图 2.零件的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拨叉技术要求表1-1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前言 目的和意义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也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环节,掌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使用不一样的分析方法。 1、危险源的辨识。 2、系统定性分析。 3、系统定量分析。 4、提出危险控制措施。 5、设计内容完整、计算准确,条理清晰。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系统安全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熟悉有关工程问题的系统安全分析、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2)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问题分析与计算要求正确、文理通顺、方案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第一章企业概况 第一节企业基本情况 (一)资料 1.1 工厂概况 台湾青上总公司创立至今以有三十年历史,专门从事硫酸钾的研制,生产与销售,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经验,在该行业享有盛誉。青上总公司自1993年起投资大陆,成立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至今已在天津、上海、厦门、广州、株洲等地建起了十余家独资和合资企业,总投资80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其硫酸钾生产能力已达到35万吨/年,事实上,青上化工有限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和世界第三大硫酸钾生产厂。 公司的主导产品硫酸钾主要用于忌氯作物如烟草、柑橘、西瓜、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硫酸钾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每年需求量为100万吨左右,然而90年代初期,我国还没有一条具有工业化生产规模的硫酸钾厂,硫酸钾肥的需求完全依赖进口。青上化工在大陆的投资,改变了这种面貌,目前青上化工集团已能取代30%的进口,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缓解了供需矛盾。青上集团公司准备近三年扩产到硫酸钾年产量60万吨,基本上满足市场的需要。副产品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行业。该公司现有悬浮炉若干套,存储设施为硫酸罐2只,盐酸罐12只,重油储罐2只,高度均在8米以上。 1.2周边环境简介 东邻农村居民居住村庄,隔围墙,约距车间115米; 南邻朱景路,对面为上海迦南热电厂; 西邻上海富利化工有限公司,围墙16米; 北邻曲江路,对面为上海蓓玲有限公司,曲江路路宽加绿化为20米。 1.3 工艺流程 青上化工主要采用的是曼海姆法工艺,用氯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及副

机械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机械课程设计报告 一、传动方案分析 设计题目为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已知载荷F=1757 N,载荷性质为微振,卷筒直径D=0、23 m,速度V=2、85 m/s,使用地点为室外,要求小批量生产,使用年限为五年一班。 二、电动机选择传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参数计算 2、1 电动机方案确定 2、1、1 电动机类型与结构形式选择 选择Y 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该系列电动机为封闭自扇冷式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高,节能,堵转转矩高、噪声低、振动小。运动安全可靠。能防止灰尘、铁屑与其她杂物侵入电动机内部。 2、1、2 电动机容量确定 工作机就是同步带传动,ηw =0、96 输出功率:KW P w 216.596 .0100085.217571000V F w =??=?=η η1为联轴器效率(弹性联轴器),η1=0、99;η2为齿轮传动效率(8级精度齿轮传动),η2=0、97;η3为轴承效率(滚动轴承),η3=0、99、 总效率: 922.099.097.099.03233221=??==ηηηη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657.5922 .0216.5d ===a w P P η KW 2、1、3 电动机转速选择(附电动机主要性能参数表) 工作机的转速: 8.236230 85.2100060100060=???=?=ππD v n r/min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推荐传动比:i=1-8; 电动机的转速n 0=n*i<236、8*8 r/min =1894、4 r/min; 根据功率P d 与转速n 0,查表可得选择电动机为Y 系列(IP44)三相异步 电动机Y160-6、 电动机主要性能参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齿轮的零件图样 2.生产类型:成批生产 3.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 2.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完成某一表面工序设计(如孔、外圆表面 或平面),确定其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l套。 4.设计夹具一套到二套,绘制夹具装配图2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三:参考文献 1.熊良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刘长青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目录 说明 (4)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6)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6) 1.2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6) 1.3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7) 1.4零件的材料及其加工性 (8) 1.5零件尺寸标注分析 (9) 1.6检验说明 (9) 1.7零件工艺分析 (10) 第二章齿轮毛坯的设计 (11) 2.1毛坯种类的确定 (11) 2.2毛坯的工艺要求 (11)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13) 3.1工艺路线的制定 (13) 3.2机床、夹具、量具的选择 (16) 第四章齿轮加工机床夹具设计 (17) 4.1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目的 (17) 4.2机床夹具的作用与组成 (17) 4.3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8) 4.4机床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8) 4.5专用齿轮加工夹具的设计 (20) 心得体会 (21)

说明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零件之一。汽车同步器变速器齿轮起着改变输出转速、传递扭矩的作用,所以在齿轮加工过程中要求较为严格。变速器齿轮应具有经济精度等级高、耐磨等特点,以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传动效率。齿轮在工作时,要求传动平稳且噪声低,啮合时冲击应小。 齿轮本身的制造精度,对整个机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其使用条件,齿轮传动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传递运动准确性 要求齿轮较准确地传递运动,传动比恒定。即要求齿轮在一转中的转角误 差不超过一定范围。 (二)传递运动平稳性 要求齿轮传递运动平稳,以减小冲击、振动和噪声。即要求限制齿轮转动时瞬时速比的变化。 (三)载荷分布均匀性 要求齿轮工作时,齿面接触要均匀,以使齿轮在传递动力时不致因载荷分布不匀而使接触应力过大,引起齿面过早磨损。接触精度除了包括齿面接触均匀性以外,还包括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 (四)传动侧隙的合理性 要求齿轮工作时,非工作齿面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贮存润滑油,补偿因温度、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尺寸变化和加工、装配时的一些误差。 齿轮的制造精度和齿侧间隙主要根据齿轮的用途和工作条件而定。对于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电气安全工程 课 程 设 计 设计课题电气安全技术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设计者周海龙 指导教师周一飞、阮继锋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0日

目录 1、概述 (2)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电气安全设计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9)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11)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2) 3、总结 (14)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4) 3.2收获体会及建议 (14) 3.3参考资料 (14)

1、概述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通过对二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具体如下: ●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了解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接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 ●《电气安全技术》介绍的高、低电压电器实物认知 ●绝缘垫、绝缘毯、遮拦、指示牌、安全牌的认知 ●工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电路和系统的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实训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图2—1所示。

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设计者: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 (XX省XX市XXXXX大学XXXX学院) 摘要:本课题为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方案.本设计对运输机的选择,减速器的具体设计方案,通过不同的条件进行设计,对各个参数进行精细的查阅参考文献和实际调查。对理论数据和制作图纸进行了精心的处理,设计的减速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关键字:减速器设计制图 联系人:XX 联系电话:XXXXXXX 邮政编码:XXXXX E-mail:XXXXXXX 目录 一. 设计课题 (2) 二. 设计要求 (2) 三. 设计步骤 (2)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2.电动机的选择 (3) 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 6.齿轮的设计 (6) 7.传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14) 8.键的设计和计算 (21) 9.箱体结构的设计 (22) 10. 润滑密封设计 (24) 11.联轴器设计 (25) 四.设计小结 (25) 五.附表V带齿轮各设计参数 (25) 六.参考文献 (26)

一. 设计课题 本课题为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方案.运输机的尊转方式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起动,卷筒效率为96%(包括其支承轴承效率的损失),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8年(300天/年),两班制工作,运输容许速度误差为5%,车间有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表一: 二.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2.CAD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A3)。 3.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 设计步骤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设计V带和带轮 6. 齿轮的设计 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设计 10. 润滑密封设计 11. 联轴器设计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图1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杠杆(二) 带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题目:杠杆(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20H7孔的 夹具设计 班级:机械09-1班 姓名:杨再煜 学号:0907100126 指导教师:刘宏梅 完成日期:2012.06.20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杠杆(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20H7孔的夹具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所加工的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 1张 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 综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选题

机械工程2008专业课程设计选题: 1高架灯提升装置设计 (一)设计要求 提升装置用于城市高架路灯的升降,电力驱动,电动机水平放置,采用正、 反转按钮控制升降。提升装置静止时采用机械自锁,并设宵力矩限制器和电磁制 动器。其卷筒上曳引钢丝绳直径为llM,设备工作要求安全、RJ靠,调整、安 装方便,结构紧凑,造价低。提升装置为间歇工作,载荷平稳,半开式。生产批量为10台d其工作要求见任务一图。 (三)设计仟务 (1)绘制提升装置原理方案图。 (2)完成传动部分的装配图A0(1张) (3)完成零件图2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2、简易专用半自动三轴钻床传动装置设计 (1)设计要求 (1)二个钻头以相同的切削速度v作切削主运动,安装工件的工作台作进结运功每个钻头的切削阻力距为T,每个钻头轴向进给阻力为F,被加上零件上二孔直径均为D,每分钟加工两件。 (2)室内工作,生产批量力5台c (3)动力源为二相交流380/220v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简易专用半自动—轴钻床传动装置设计参考图 (4)使用期限为10年,大修周期为三年,双班制工作。 (5)专业机械厂制造,可加[:7、8级精度的齿轮、蜗轮 该钻床的传动装置设计参考图见任务七团。 (二)原始技术数据 (三)设计任务 1)完成钻床总体传动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图。 2)完成钻头主要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3)完成装配图1张(Ao或A1).零件图2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

3、带式运输机两级闭式齿轮传动装置设计 (一)设计要求 (1)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功装置; (2)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空载起功,运输带允许误差为5% (3)使用期限为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 (二)原始技术数据 (1)展开式二级园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制造基础实习心得(体会心得)

机械制造基础实习心得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有的一段经历,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当中实践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东西。回想起那短暂的一个星期,往事还历历在目,各种酸甜苦辣,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这些经历将会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和经验的累积。实习,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星期的实习,通过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生产实习是我们制造专业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现场操作实习和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实习是对我们的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地观察、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实习也在于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人交际的能力,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从企业职工身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使我学会了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真正的接触了社会,使我消除了走向社会的恐惧心里,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同时,也使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当前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促使自己努力学习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机械实习,我了解许多课本上很难理解的许多知识。机械的传动构造,一些机器部件的构造原理等等,了解了许多常用工具。也掌握了西门子plc一些简单编程,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再就是齿轮零件加工工艺: 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其实我认为实习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实习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课程设计模板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课程设计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4月

1 课程设计的意义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以安全作为主线, 对事故的机理, 特点, 规律防范措施等进行研究。已达到减少和抑制事故发生的目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 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 能够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 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 2 课程设计的目的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寻找直接或间接资料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能培养其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能锻炼其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 并了解有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 3 课程设计的要求 ( 1) 掌握压力机两人双手按钮式安全装置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 ( 2) 问题分析全面、数据采集客观、设计方案合理、计算过程正确、文理通顺、表示清晰;

( 3) 按照工程制图标准绘图; ( 4) 设计说明书要求详细说明设计过程, 书写规范。 4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数据采集的客观性,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图纸绘制的规范性, 说明书撰写情况, 学习态度。 2、按以上考核点, 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压力机两人双手按钮式安全装置设计 二、设计背景: 压力机作业单调、重复, 容易引起操作者疲劳; 噪声和振动使操作意识下降, 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操作者的姿势不正确, 会加速疲劳, 增加危险性, 因此操作位置和姿势, 以及周围环境诸因素都应合理设计。双手按钮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滑块的下行程运动与双手的限制联系起来, 强制操作者必须双手同时按按钮, 滑块才会向下运动。此间如果操作者哪怕仅有一只手离开, 或双手都离开按钮, 在手伸进危险区之前, 滑块停止下行程或超过下死点, 使双手没有机会进入危险区, 从而避免受到伤害。 三、设计内容: 设计2人使用的按钮式安全装置。当两人使用时, 两个操作者必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实例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钻¢8mm孔夹具设计 学生学部(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8mm锁销孔工序夹具设计学生学部(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 本次设计是汽车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8mm锁销孔工序夹具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 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图);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具); 4 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各工序切削用量,画出工序简图 5 填写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可只填写部分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 6 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3~5张; 7 撰写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与内容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夹具设计以及正确选用加工机床,与刀具、量具的正确运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制订如下: 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序专用夹具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生产 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 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4 机械加工工序片:3~4张; 5 机床夹具装配图:1张; 6 夹具主要零件图(包括夹具体):3~5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 1 明确任务,分析零件图1-501 10月28日~10月29日 2 零件的工艺,制订工艺路线,绘制毛坯图和工艺过程卡 片 图书馆 11月1日~11 月8日 3 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等计算,填写工序卡片图书馆11月9日~11月12日 4 抒写夹具方案、绘制夹具装配草图图书馆11月10日~11月14日 5 绘制夹具总图及零件图图书馆11月16日~11月25日 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图书馆12月2日~12月11日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与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与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

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与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

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初步能力,到掌握机械制造的方案设计和工艺编制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4)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以图、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示,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5)实施项目教学,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6)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电气及机械安全课程设计

1 前言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以安全作为主线,对事故的机理,特点,规律防范措施等进行研究。已达到减少和抑制事故发生的目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 2 设计目的 质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要求高于平时的作业,是对整个课程及相关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设计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设计方案、插曲相关资料、进行过程计算,并要对自己的学则做出论证和校核,经过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电气及机械安全课程设计,是配合《电气及机械安全》课程学习的实质性和合理的设计,最终掌握建筑电气消防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体应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 的能力; 2、掌握本课程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3、提高消防设计能力; 4、学会应用有关国标、规范等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 5、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对实际工程的认识和理 解。 3 计工况参考参数设 台式砂轮机1台,布置于面积为20m2 的室内,砂轮机的电功功率为0.5kW。

4 设计内容 4.1砂轮机概况 器等所组成,砂轮是设置于基座的顶面,基座内部具有供容置动力源的空间,动力源传动一减速器,减速器具有一穿出基座顶面的传动轴供固接砂轮,基座对应砂轮的底部位置具有一凹陷的集水区,集水区向外延伸一流道,给水器是设于砂轮一侧上方,给水器内具有一盛装水液的空间,且给水器对应砂轮的一侧具有一出水口。具有整体传动机构十分精简完善,使研磨的过程更加方便顺畅及提高整体砂轮机的研磨效能的功效。 4.2 配电系统 ⑴、配电盒 因为所用电器为砂轮机,是大型电器设备,所以所用的电压为380V因而配电盒应该用标准配电盒,采用暗装的安装方式;高度应高于地面1.8m。 配电盒详情: ⑵、电线类型 计算通过砂轮机的电流,由已知条件可得: P砂=0.5kW;U=380V; 由P=UI得: I=1.31A 根据电流可选出电线的类型及价格如下表: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手册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 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 3.1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4) 3.2工艺路线的拟定 (4) 3.3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6) 3.4夹具设计 (7) 3.5模具设计 (9)

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4 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 (14) 4.1应交作业 (14) 4.2成绩评定细则 (14) 5 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经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经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的能力。 2)经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材料,对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 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由哪些零件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 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 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模具,绘制装配图或大件零件图。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目录。 (2)绪论或前言。 (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6)模具或夹具设计,如设计思想,夹具操作动作说明等。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系部:安全工程系 专业班级:安理10-2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木拉里 完成日期:年月日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安全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学年上学期2011年12月19日 专业安全技术管理班级10-25课程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木拉里 起止时间12.19-12.26周数1设计地点教室 设计目的: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也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环节,掌握《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对于给定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设计进度与要求: 一周完成,要求每个组使用不一样的分析方法。 1、危险源的辨识。 2、系统定性分析。 3、系统定量分析。 4、提出危险控制措施。 5、设计内容完整、计算准确,条理清晰。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安全系统工程》徐志胜机械工业出版社 2、《安全系统工程》林柏泉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沈斐敏煤炭工业出版社 4、《安全系统工程》曹庆贵煤炭工业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评定意见参考提纲: 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 指标的物理意义:(T s, (T b, HRC,18OHBS/i000/30 答:T 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T s=F s/S。. T b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T 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O0金刚石圆锥体。I8OHBS O/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 勺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 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

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 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 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出版社)结课论文(总结)

第1章工程材料基础 1.1金属材料的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取决于化学成分及其内部各部组织和状态。分为3中主要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体,面心立方晶体和密排立方晶体。 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在结晶是相互作用,合金的晶体木结构大致可归纳为3类: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 金属的结晶 金属的结晶是指金属原子由进程有序状态转变成长程有序状态的过程。金属的结晶郭过程可以用热分析方法来研究。过冷度和冷却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程度越大,金属液态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反之亦然。 1.2工程材料的金属材料的性能 (1)强度 .强度是指在静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的强度越大,材料所能承受的外力就越大。常见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它们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设计,选材和评定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2)硬度 目前,生产中测量硬度常用的方法是压入法,并根据压入的程度来测定硬度值。此时硬度可定义为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硬度是一个综合的物理量,它与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关系。硬度试验简单易行,有可直接在零件上试验而不破坏零件。此外,材料的硬度值又与其他的力学性能及工艺能有密切联系。 (3)疲劳 机械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疲劳强度是指被测材料抵抗交变载荷的能力。 (4)冲击韧性及其测定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被称为冲击韧性。。为评定材料的性能,需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一次冲击弯曲试验,或称一次摆锤冲击试验。(5)断裂韧性 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断裂的能力称为断裂韧性。它是材料本身的特性。 (6)磨损 由于相对摩擦,摩擦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接触表面不断发生尺寸变化与重量损失,称为磨损。引起磨损的原因既有力学作用,也有物理、化学作用,因此磨损使一个复杂的过程。 1.3非金属材料的性能 非金属材料具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一些优点,如重量轻、导热系数低、绝缘性好、又具有耐腐蚀性等而得到广泛运用。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和形变。密度、松散密度、孔隙率是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反映出材料的密实程度对材料的其他影响很大。 1.4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和性能 铁碳合金主要包括以下元素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赖氏体。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拔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200706040000 成都理工大学 2010.12.2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 拨叉零件831008生产纲领30000件/年。 内容: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4.结构设计装配图1张 5.结构设计零件图1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 作用。零件上方的φ20 021 .0 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4半孔则是用 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⒈小头孔Φ2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8 Φ的锥孔、M6螺纹孔 ⒉以φ54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4 0.46 + 的孔,以及其上下两个端面。这两组表面 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φ54 0.46 + 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φ20 021 .0 + 的孔有垂直度 要求。 ⒊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30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1.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1页表15-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 1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4页表15-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 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5页表15-7,选用加工余量为MA-G 级,并查表15-8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