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市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二十一醉翁亭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二十一醉翁亭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14/26
5.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长沙) 至于背东西人在路上唱歌,走路在树下休息。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恩施) 在溪边打鱼,水深鱼肥;用酿泉水酿酒,泉味甜 美,酒色清澄。
15/26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毕节) 宴会喝酒乐趣,不在于音乐。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海南) 容颜苍老,头发雪白,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 是太守醉了。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连_词__,__表__顺__承__关__系_
(1)而 朝而往,暮而归
_表_修_饰_关_系_,_连_接_状_语_和_中_心_语_,_可_不_译
泉香而酒洌 __连_词_,_表_示_并_列_关_系__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连__词__,__表__顺__承__关__系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介__词__,__在____
22/26
【解析】A项两个“是”均译为“这、这么。”B项 两个“以”意义分别为:因为;用、用来。C项两个 “归”均译为“返回”。D项两个“去”均译为“离 开”。 【解析】 B
23/26
3.将下面句子翻译为当代汉语。(6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分) 我曾经推想古时候品德高尚人思想感情,大约同 上面说两种情况不一样。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醉了能够和人们一同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字 来述说,是太守。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改变 者,山间之朝暮也。(成都)
至于太阳出来,林间雾气消散,烟云聚合,山间 洞谷昏黑,明暗交替地改变,是山中早晨和晚上。
13/26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黔南) 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香味,好树长高,映下浓 重阴影。

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 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4、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
你会做吗?
1、本文选自《 》,

山泉亭 自然环境:建亭者名之者亭名用意
感谢聆听
伛偻 佝偻 提 携 清洌凛冽 山肴 野蔌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yǔlǚ
gōu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gōng

伛偻 佝偻 提 携
考考你:1.解释红色的字词。①.环滁皆山也。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云归而岩穴暝 ,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⑥.饮少辄醉,⑦.醉翁之意不在酒,
环绕
靠近
昏暗

陈列,摆放

情趣
考考你:⑥.饮少辄醉,环绕靠近昏暗背陈列,摆放就情趣
琅 琊 山
酿 泉
醉 翁 亭
西南诸峰
环 滁
皆 山
翼 然

潺潺
蔚然深秀
林壑尤美




山秀
水清
亭美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琅 琊 山 酿



自然环境:
建亭者
名之者
亭名用意
亭名由来:
一.
二.
禽鸟乐衬游人乐
游人乐
太守乐
游人乐衬太守乐
既知禽鸟之乐,又乐众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
欧阳修
第四段醉归之乐宴散鸟欢禽鸟乐禽鸟乐衬游人乐游人乐太守乐游人乐

醉翁亭记市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醉翁亭记市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收获
学生对《醉翁亭记》 的文学价值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能够分析 其主题、意境和艺术
手法。
学生掌握了通过比较 阅读、文本细读和情 境模拟等方法鉴赏古 文的方法,提高了文
学鉴赏能力。
学生学会了从多个角 度思考问题,培养了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
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 课堂互动,提高了团 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
达能力。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建议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 相关文学作品,拓展阅读 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 主鉴赏其他古文作品,培 养独立分析能力。
建议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 需求和水平,设计更具针 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倡跨学科整合,将文学 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展望
02 他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自幼聪颖好学, 曾先后在庐山、洛阳等地求学,后考中进士,历 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务。
02 欧阳修在文学、书法、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 就,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今安徽滁州)时所作,是他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之 一。
醉翁亭记市级公开课 一等奖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醉翁亭记》的作者与背景 • 《醉翁亭记》的文学特色 • 《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 • 《醉翁亭记》的影响与评价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 01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02 关注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未来可以将《醉翁亭 记》与其他古文名篇 进行比较阅读,进一 步拓展文学鉴赏的深 度和广度。

《醉翁亭记》老师用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醉翁亭记》老师用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翼然 亭名旳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情趣
•第二段,写景(山水之乐):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穷”
•第三段,写游写宴(宴酣之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写归(乐人之乐): 太守归,来宾从→游人去,禽鸟乐→太守乐其乐 同乐:禽鸟→游人→太守 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接近(~近,~危不惧)
作亭者谁?山之僧(sēng)智仙也。名之者谁?
造,建造
太守自谓也。
起名(动词)
命名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种亭子四角翘起像鸟
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旳,是醉翁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造
亭子旳人是谁?是山里旳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 文学家、 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六一”指:一万卷书,一千件金石遗文, 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 诗学韩愈,多反应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 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加修撰《新唐书》, 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小结(主题)
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旳第 二年,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旳幽深 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旳生活,尤其 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旳乐趣。体现 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 旳旷达情怀。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旳情趣并不在于喝酒。目前表达本意不在 此而在别旳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第14页
课文赏析
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 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不一样风光,一季 一幅画面。
第15页
课文赏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 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胜,觥筹交织,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第19页


随堂学习

THE SCENERY DESIGN
第20页
随堂学习
山水相映之美
朝暮改变之美
四季变幻之美 动静对比之美
第21页
随堂学习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
第22页
随堂学习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聚散苦急忙,此恨无穷。 庭院深深深几许。
第11页
课文赏析
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 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 翁。句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整 “山水之乐”印象。来自第12页课文赏析
第13页
课文赏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改 变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一样,而乐亦无穷 也。
第23页
同学们下课
第24页
第4页
课前导读
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 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 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一样幽深秀美,滁 州百姓和平宁静生活,尤其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乐趣。 正当四十岁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 辄醉”、“颓然乎其间”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 排谴谪居生活苦闷。

九年级上册21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九年级上册21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3页
【预习提要:】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读课文,梳理字词、掌握节奏、处理疑难。 3、了解文章写作内容、层次。 4、体味作者写作感情。 5、学习本文写作方法。 6、疑难迷惑做好批注。
第4页
知道一点常识:
1、介绍作者: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
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 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土,先后在地方 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 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来古 文运动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 之一。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 门下,得到过他栽培。
第16页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改变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一样,而乐亦无穷也。
(二)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 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 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达以文者,太守也。
第13页
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法。 (l)写亭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 目标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环境;接 着写亭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 名直抒胸臆,道知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基调。 (2)写亭四面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 和众宾尽欢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形象,用这幅生动风俗人 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景象,也表示了作者“与民同乐”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利用上是相当出众。

11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11醉翁亭记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音形义。朗诵和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思绪,理出文章线索;了解全文内容,了解主 题思想。 3.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语言,了解写景叙事和抒 情相结合写法。 4.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进步性和不足。体会作者 旷达胸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第2页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 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 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 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漂亮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 季不一样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 山水之间与民同乐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深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思想感 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情景。)
第12页
4.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使用方法,“以……为高 兴”) (3)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趣)
{ 名 名之者谁
(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 秀 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秀丽)
(植物开花坚固,此指繁荣滋长)
第9页
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每有会意
(意旨)

醉翁亭记示范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醉翁亭记示范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第5页
合作探究
4.第四段中重何而“乐”呢?
众人乐——禽鸟乐——太守乐 众人之乐在于宴会尽兴、与太守同游; 禽鸟之乐在于众人散去,自在安闲; 太守之乐在于与民同游、民乐客欢。
第6页
文章主旨
文章经过写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色幽深秀 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生活,尤其是作者在山林中 与民一齐游赏宴饮乐趣,表现出欧阳修“与民同乐” 政治情怀。
第9页
布置作业
• 1.熟读文章,背诵文章。 • 2.从欧阳修《醉翁亭记》和范仲淹《岳阳楼记》来看,两
人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 3.联络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第10页
第7页
醉翁亭记
课文精要
醉酒 不胜酒力
太 守
醉景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醉 醉人 滁人游 众宾欢
醉情 与民同乐 贬谪无奈
写景细致 情景交融 写 法 骈散结合 句式灵活 妙
主旨鲜明 情感真挚
醉 中 有 乐 亦 有 悲
第8页
写法探究
1.文章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文章写景角度多样,特点突出; 3.文章骈散结合,句式灵活。
2.第三段结尾写到“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太守为何而 “醉”?请结合本段内容,加以分析。
因为滁人出游,老幼安乐,自在无忧虑;宴会上酒食甘美,宾 客欢愉,太守看到这些自然心中欢喜,不觉已经“醉”了。也或许 有些许被贬谪无奈和苦楚,在酒消解之下,太守“醉”了。
第4页
合作探究
3. 师生研读第3段,处理重点字词句。 归:回家。 已而:很快。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鸣声上下:上下,指高处和低处树林。
温习旧知
• 太守醉在 不胜酒力 • 太守醉在 琅琊美景 • 太守还为何而“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醉翁XLP 2
作者简介
“唐宋八大家”
之一,北宋古文
运动领袖。字永
欧 阳 修
叔,号醉翁,又
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
学家。本文选自
《欧阳永叔集》
醉翁XLP 3
唐宋八大家 唐 韩愈、柳宗元、 宋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苏洵、苏轼、苏辙、
醉翁XLP
4
写作背景
•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 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 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 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 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 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 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 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 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 亭中”。
醉翁XLP 12
亭之环境
环滁皆山 琅琊山 酿泉 有亭翼然
远——近 整体——局部——个体 亭之得名 作亭者
名之者
醉翁XLP
山 水 之 命名之意 乐
13
日出而林霏开
太阳出来,树林 里的雾气散了
醉翁XLP 14
云归而岩穴暝
烟云聚拢,山谷 就显得昏暗了
醉翁XLPຫໍສະໝຸດ 15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这)明暗变化的景象, 就是山中早晨和傍晚。
醉翁XLP
21
日出:开——明 山间朝暮 云归:暝——晦
山间四时
乐 野芳发而幽香 春 亦 佳木秀而繁阴 夏 风霜高洁 秋 无 穷 水落而石出者 冬
醉翁XLP 22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 休息,
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的行人,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们在出游
醉翁XLP 23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边去钓鱼,溪 水深鱼儿肥
醉翁XLP 24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用酿泉水来酿酒, 泉水香甜酒水清冽
醉翁XLP 25
山上的野味野菜,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 太守的酒宴。
醉翁XLP
26
投壶
下棋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 在于音乐。 投壶的投中了,下棋 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 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 声喧哗,这是众位宾客 在尽情快乐。
醉翁XLP
27
脸色苍老、头发花 白,醉醺醺地坐在众 人中间,这是太守喝
醉了。
醉翁XLP 28
众 人 游 宴 之 乐
( 与 民 同 乐 )
滁人游:表现滁人富足、和平的生活之乐 太守宴:表现太守的野宴之乐 众宾欢:表现太守与宾客的宴酣之乐 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 ( 情 想 景 太守醉: 显示作者治理滁州政绩显著 交 (滁人游) (乐) 融 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 )
醉翁XLP 9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来命名的。
醉翁XLP 10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一点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 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XLP 11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 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 上。
醉翁XLP
16
野花开了,有一 股清幽的香气
醉翁XLP
野 芳 发 而 幽 香
17
佳 木 秀 好的树木枝叶 而 繁茂,形成一片 繁 浓郁的绿荫 阴
醉翁XLP 18
风霜高洁
天高气爽
醉翁XLP
19
水落而石出者
水位下降,石头露出
醉翁XLP
20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象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翁XLP
1
关于醉翁亭
• 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 (1046年),欧阳修于宋仁 宗庆历五年(1045年)被贬 滁州任知州,山中寺庙 (今琅琊寺)僧人智仙为 便于欧阳修在山中游乐、 饮酒、赋诗、办理政务修 建此亭。时年,欧阳修年 仅四十却自号“醉翁”, 故命名此亭为“醉翁亭”, 并写下散文名篇《醉翁亭 记》。该亭被誉为“天下 第一亭”。
醉了能和大家一 起快乐,醒后能够用 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就 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醉翁XLP 33
分组探究:文中多次写到“太守 乐”,你认为太守乐些什么?画出 相关语句,以“太守之乐,乐在 _____”的句式说话。
醉翁XLP
34
山 水 之 乐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XLP
醉翁XLP
40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 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 欢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 情怀。
醉翁XLP
41
请你根据语境填名句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醉翁XLP
42
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 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醉翁XLP
醉翁XLP 29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的影子散乱,(这) 30 醉翁XLP 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茂密成阴,鸟儿到处 欢叫,(这)是游人离开鸟 儿在欢唱啊。
醉翁XLP 31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人的乐趣;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 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翁XLP 32
35

山 水 之 乐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XLP ——风霜高洁
——水落石出 36
宴 酣 之 乐
醉翁XLP 37
总结:
山水之乐 游人之乐
宾客之乐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醉翁XLP 38
与 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民 同 宴酣之乐:鱼肥酒香,山肴野蔌,起坐喧哗 乐
乐人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翁XLP 5
滁州古城墙
环 绕 着 滁 州 城 的 都 是 山
6
醉翁XLP
它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 树林和山谷格外优美。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 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醉翁XLP
7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 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 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间飞流而 下的,是酿泉啊。
醉翁XLP 8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 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 上,是醉翁亭啊。
2、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1、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说 说理解。
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 “乐民之乐”,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洁志趣。 39 醉翁XLP
3.“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 么会“醉”?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 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 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