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人在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遗传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在家族中有较高的遗传风险。
遗传研究表明,这些心理疾病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多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
例如,来自父母的基因决定了个体的身体构造,包括大脑的结构和神经传递系统的功能。
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进而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此外,遗传因素还可通过影响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来影响心理健康。
个体对压力的应对方式和应激反应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在相同的环境下,一些人可能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另一些人则能更好地适应并维持心理健康。
二、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环境等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行为,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如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暴力等则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孤独、社交隔离、社会压力等不良社会环境会增加心理疾病的风险。
而支持性社会网络、社会参与等积极社会环境则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贫困和失业等经济压力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良好的经济条件能够提供基本的物质需求,增加个体的社会支持和积极情绪。
4.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各有差异。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有两个大基本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是外
因环境。
遗传因素包括孩子的个性、情感、智力以及一般行为和思维模式;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环境、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朋友的影响以及一般
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国家政策等。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最基本的是遗传的基因,它决定了孩子身体和智力等的发
育情况。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孩子的感情、性格、以及一般行为习惯和兴
趣爱好。
一般来说,由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将决定孩子的身体健康、道
德伦理观念以及一般智力素质水平。
2、外因环境
外因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它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
及朋友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它在其中一种程度上
决定了孩子的道德观念,性格和一般行为习惯;学校环境也是构建孩子心
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它不但提供了系统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社
会能力和道德伦理观念;此外,孩子的朋友们也是构建孩子心理的一部分,朋友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更体现在他/她的思想方式上。
总结起来,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
程度上是不可分割的。
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编号:37发展心理学论文题目: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院:师范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姓名:许玉玲学号:20081220102010 年 9 月 18 日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许玉玲(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深圳 518060)摘要遗传,环境和教育的问题,一直是在教育学上一个既古老又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回顾心理学史上一些著名流派对该问题的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不能单一地看待三个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应在实践中确切地运用三者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发展分类号B8431.引言人从一出生到长大成才,总是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只是由环境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而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人类通过遗传,把世代代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某些生物特征,由父代传给子一代,代代相传,不断延续。
这种遗传生物特征,就是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称为遗传素质。
[1](P16)不同的生物所传递的个体特征各异,但是传递主要的只是生理特征,而知识,性格等则是无法遗传的。
早期的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为代表,该学派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素质决定的,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高尔顿用家谱调查作为其观点的论据,这些资料是经过几代间接了解的,且其中调查对象的环境因素没有认真的分析,因此很难客观、科学。
如一个音乐听觉很好的幼儿 ,如果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教育就不能成为音乐家 ,而在幼儿期并未表现出有特别音乐素质的孩子 ,在接受音乐教育后也可能成为音乐家。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平衡和稳定,对个体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的形成除了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做详细探讨。
一、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遗传是指个体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和特性。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个体的基础心理特质往往有遗传背景。
例如,有些人天生就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这是因为他们的基因中具备了这种特质。
而有些人则较为敏感或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这也可以追溯到他们的遗传因素。
因此,个体的基本性格特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
其次,某些心理疾病存在家族遗传的现象。
精神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家族中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这表明了遗传因素在这些疾病的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人的亲属也有较高的发病率,这意味着心理疾病很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
然而,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环境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二、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环境(包括家庭、社会、教育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首先,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
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对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健康的家庭关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个体形成安全感和自尊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形成。
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暴力或家庭纠纷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环境同样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压力、就业困难、经济负担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而社会支持、积极的社交关系和良好的社会资源则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持。
最后,教育环境也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有助于个体发展积极心理特征,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试论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受环境、遗传及内在因素三个因素影响的复合结果,而这三个因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遗传与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焦点从可逆性的环境因素转移到了不可逆性的遗传因素之上。
下面将详细阐述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发展的节奏,例如,有些特质在一些人身上加速发展,而在另一些人身上放慢发展;其次,遗传因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质,例如,有的人更加内向、有的人更主动、有的人更温和,这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再次,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水平,例如,有些人在学习和思维方面比较聪明,而有些人则不太聪明,这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或称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㈠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但由于不同的个体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受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异,使有的幼儿发展不同。
㈢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如果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与此同时环境也会对遗传产生作用。
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尽管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但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则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成现实。
野兽抚养大的孩子虽然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却不具备人类的正常心理。
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不会直立行走,不能学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
剥夺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其心理难以正常发展。
不可忽视的是遗传与环境会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或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同时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环境对遗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过程。
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着制约作用。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
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范围内,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和思
维的发展。
它不仅有利于一个人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理状况,而且也会对一
个人形成更健康的情感和思维行为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遗传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它是一个先天的性质,它会影响一个人的
精神发展。
一个人经历的早期遗传环境将是他或她勃兴的基本依据。
此外,遗传也可以调控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的发展。
例如,遗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处理情绪的识别和反应,影响一个人的记忆
和学习能力,以及影响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自我控制能力等。
环境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学习来影响和
变异一个人的心理发展。
例如,通过社会交流,一个人可以从周围的人那
里吸收信息,这将有助于他更充分的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帮助他学
习如何更好的处理情绪。
另外,家庭环境也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父母的教养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遗传和环境都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在心理发展
过程中,这两种因素将共同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
的发展。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其中遗传与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确定了儿童的基本遗传信息,包括智力、性格特征等,而环境则提供了儿童所需的刺激和经验。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遗传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儿童的基因组构成了其智
力和认知能力的基础。
一些研究表明,智力的遗传性约为50%至80%。
一些基因
变异可能会导致一些儿童在特定领域具备更强的能力,例如音乐、数学或艺术。
性格特征也受遗传因素影响,例如内向或外向的性格倾向。
然而,环境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环境
刺激和经历对其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例如,儿童在具有刺激性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中更有可能发展出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差异也会对儿童的智力和学业发展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遗传与环境并非孤立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儿童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而环境则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和塑造儿童的脑发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可以解释一部分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结而言,遗传与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
决定了儿童的基本遗传信息和潜在能力,而环境提供了刺激和经验以促进其发展。
了解和关注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论文
题目:遗传与环境(含教育)
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名:***
学号:**********
2011年4月15 日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梁玉莹
(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深圳 518000)
摘要: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新平衡观: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测验分数的遗传力为52%,也就是说,遗传基因可以解释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差异是52%。
它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人的智力,大约有一半由遗传决定,另外的一半由环境决定。
这里所说的一半,是平均值的意思,具体到某个人可能情况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讲,遗传起的作用更大,对一些人来讲,环境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发展,平均值
引言:人的心理发展史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先天还是后天,是基因还是环境?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去探索和真论着。
正文
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本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遗传决定论片面的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史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
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最多只能促进货延缓本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顿选出977位英国名人,调查他们的亲戚中有多少名人,结果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和他们有同样的名声。
另外,他又调查了977位普通人。
结果他们的亲戚中只有一位名人。
由此得出心理发展史由遗传决定的。
第二种观点是环境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指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
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但是她们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有环境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的最早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华生。
研究者富里门比较了75名8岁时被收养的儿童,他们被收养一年都智商由95增加到102.5。
由此他得出环境决定心理发展。
而现阶段,行为遗传学家不再以先天还是后天这些词来考虑问题,他们努力弄清楚这两个重要的影响源是怎样联合或者交际作用来促进发展变化的。
一种是基因——环境相关,那指人们拥有的经验与他们所具有的特殊基因相关的程度。
这种相关的个体往往生活在与其遗传物质相适应的环境中。
例如,智力较高的儿童很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相对有很多书籍的家庭中,攻击性较强的儿童观看更多的暴力电视节目,而又艺术天赋的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同样性质的节目。
另外一种则是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即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随个体基因组成的不同有差异。
例如,与迟钝的孩子相比,情绪敏感的孩子更易受到家庭压力的影响;无法代谢牛奶中的苯丙氨酸的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比起来,发现智力迟钝的风险更大。
先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组成单位,有着独特性,固而遗传也具有独特性,因而兄弟姐妹之间虽然有相似的地方,大同理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不可否认,遗传对心理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基因决定着孩子的性别,但是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物质有好的也有坏的。
如孩子可能遗传了父母天生的优良体质,也可能受遗传病的影响,受到疾病的困扰。
然而即使父母都是健康的,也有可能因为基因受到物理损伤,发生了自发性突变;另一方面,某些环境因素,如暴露在x射线下,也会导致遗传物质的畸变。
当这些受损基因遗传给孩子,就会导致日后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灾难性后果。
这些生理与认识上的缺陷对大部分孩子心理的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而,针对这一情况,想养育小孩的夫妇很有必要进行遗传咨询,如产前检查。
从现有的基因预测未来,将灾难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遗传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环境在心理发展的作用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举个例子来说:将一只小鸭子的孵化地点放置在很多小鸡的叫声中,小鸭子出生之后,它会偏爱小鸡的叫声,并把它们当做自己的母亲。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环境的影响性,发展学家华生声称,他能够将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任意训练成他所期望的医生、律师、乞丐、小偷等。
这是多么强大的论述,它强调了环境(学习)的影响。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的影响会使人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征。
由于地域的不同,人们所形成的心理特征也有差异。
如热带地区的人易早熟;山区的人多强壮耐劳;沙漠草原的陶冶,使人性格粗矿、豪放;大海的洗涤。
使人勇敢、心胸开阔。
而社会环境更是人们直接生活的坏境,对人的行为方式、心理发展更起关键作用。
如狼孩卡马拉从小脱离人类社会,失去学习语言的机会,虽然后来经过刻苦的训练,但还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个生活在农村和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有着明显的在知识、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方面的差异。
家庭生活方式、物质条件、文化素养以及家庭氛围的不同,也造成孩子发展的差异,父母的离异对孩子会造成影响,且有可能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父母对孩子缺乏监督和教育会使孩子走上歧途,如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
学校的教育也担当着重要角色,孩子很长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地研究和认清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必须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有美好的未来就要从孩子抓起,这样,才能为未来造就一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美】David R.Shaffer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概念》【英】H.Rudolph Schaffer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跟踪成熟的轨道——发展心理学》张明主编科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四版)【美】罗伯特.费尔德罗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