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悖论及其消解

诉讼悖论及其消解
诉讼悖论及其消解

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第24卷第9期

Journa l o f Chongqi ng U niversity of T echno logy(Soc ial Science)V o.l 24N o .92010

收稿日期:2010-05-28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A 2008-46)。作者简介:潘建辉(1965 ),男,四川武胜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学及数学教育。

诉讼悖论及其消解

潘建辉

(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重庆 400065)

摘要:诉讼悖论提出2000多年来,古今众多学者对它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但公开文献中并无学者找到悖论产生的真正原因。该悖论产生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推理的前提 合同内容自相矛盾。就本案而言,因合同内容 学生打官司首次胜诉时付另一半学费 等同于 学生应在不应付学费时付学费 ,故以合同为依据的任何推理都将产生悖论。因此,本案法官应以合同自相矛盾为由驳回老师的起诉。为彻底消除悖论,老师可采取悖反的诉讼策略,迫使学生尽早取得首次胜诉,从而获得另一半学费。关键词:悖论;半费之讼;前提矛盾;驳回起诉;悖反策略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0)09-0010-05一、诉讼悖论的内容与由来

在逻辑学、法学及哲学界,有个广为人知的悖论,它是关于普罗塔哥拉(P r o tagoras)与其学生欧提勒斯(Euath l us)就一半学费诉讼争议的悖论,称为 诉讼悖论 [1]

110

或 半费之讼悖论 [2-3]。

据传,2400多年前,古希腊第一个自称智者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与其学生欧提勒斯签订了如下的教学合同:学生开学时付一半学费,学成后打官司首次胜诉时再付另一半。这里的 打官司首次胜诉 可理解为 首次打官司时胜诉 ,也可理解为 首次胜诉官司 ,本文取放宽条件的后者。

结业后,学生一直未打官司,也未付学费,于是老师将其告上了法庭。老师称: 若法院判我胜诉,则按判决,学生应付学费;若判我败诉,即学生胜诉,按合同约定,学生照样应付学费。因此,无论谁胜诉,学生都得付学费。 然而,学生也据理力争: 恰恰相反,无论谁胜诉,我都不应付学费。若法院判我胜诉,则按判决,我不应付费;若判我败诉,则按合同约定,因我至今不曾胜诉,故不应付费。 师生二人似乎都很有理,这可难倒了法官。这就是著名的 诉讼悖论 。

该悖论的雏型可见于古希腊第欧根尼 拉尔

修(D i ogenes Laert i us )所著的 名哲言行录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故事说,有一次普罗泰戈拉向他的门徒欧亚塞卢收取学费,后者答道: 但我还没赢得一场论辩呢。 不, 普罗泰戈拉说, 如果我赢了你,我一定能得到报酬,因为我赢了;而如果你赢了,那我还是可以得到,因为你赢了。 [4]582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Russe ll)在其哲学著作里也引用过该故事,并认为这无疑是杜撰的[1]。还有人认为,这个推理是由斯多葛学派的人做出的(C .普兰脱 西方哲学史 1885年德文版,第1卷,第493页)

[5]18

。不管故事是否真实,

也不管推理是由谁做出的,但问题却是存在的。

二、关于诉讼悖论的常见观点及评析

(一)常见观点

诉讼悖论从提出到现在,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兴趣,他们对此提出了多种看法。归结起来,常见的主要有以下3种:

(1)认为推理中师生二人都违反了同一律,都是在诡辩,见文献[6]第107~109页、文献[7]第332~333页、文献[8]第90页等。这种观点认为,

师生在推理时,一方面以合同为依据,另一方面又以判决为依据,这样标准不一致,不符合同一律,因此他们都是在诡辩,从而导致了悖论。其中文献[6]还认为,只要推理时都以法庭判决为标准,就会消除矛盾,消除悖论。

(2)认为师生间的合同是附条件的民事合同,这样的合同只有当条件成就时才能履行(付另一半学费)。而普罗塔哥拉起诉时合同规定的条件并未成就,故普罗塔哥拉的起诉无事实依据,并且直到判决做出前,该条件也未成就。所以,法官应判决普罗塔哥拉败诉[9]。

(3)认为法庭应驳回普罗塔哥拉的起诉,因为他选择的时机不当;同时,应保留他赢得第一场官司后接受欧提勒斯付钱的权利。例如,德国17世纪的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L eibniz)在所著的 法学中疑难案例的研究 (De Casibus P er p lex is i n J ure D i sputat i o)中,引用了该悖论,并对这件公案发表了上述处理意见[10]44-45。

(二)对常见观点的评析

笔者认为,姑且不论师生是否在诡辩,单从是否违反了同一律这点看,观点(1)就不正确。首先,所谓同一律,就是在同一正确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自身同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保持思想与自身同一,只需做到概念、论题、语境保持同一即可[11]193-194。这里,师生在推理过程中,既未改变概念或论题,也未改变语境。其次,如果法院要做出判决,也只能以合同为依据;若合同无问题,则以合同为依据做出的正确判决与合同之间是不会矛盾的。因此,以合同为依据的推理与以判决为依据的推理之间并不违反同一律。

另,若推理时均以法庭判决为标准,则只能从表面上统一意见,而不能真正消除矛盾,消解悖论。首先,法庭依据什么来判决?当然是合同,然而,只要依合同判决,不论判谁胜诉,都将产生悖论(后面将详细论证这点)。其次,若不依合同判决,则该判决就不是关于本合同纠纷案的判决,以此为前提的推理就不具说服力。因此,为消除分歧,统一意见,强行要求当事双方都以法庭判决为依据进行推理,则是强权逻辑,且无助于悖论的消除。

观点(2)认为 这是一件附条件的民事合同纠纷案,且直到判决做出前, 学生有一次胜诉 这一条件一直都未成就 。虽然这是对的,但以此断定 法官应判决普罗塔哥拉败诉 则是错误的。因为本案的特殊性正是在于,一方面,判决生效之时,便是学生首次胜诉之时,而学生首次胜诉之时,便是合同条件成就之时;另一方面,判决又是以合同条件尚未成就为前提做出的。因此,老师败诉的判决必包含合同条件既 未成就 又 已成就 的矛盾,这样仍不能消除悖论。

观点(3)认为 法庭应驳回普罗塔哥拉的起诉,并保留他赢得首场官司后接受欧提勒斯付钱的权利 。这种处理意见是正确的,但认为驳回老师起诉的理由是 他选择的时机不当 ,这至少是不够深刻的。首先, 时机不当(不成熟) 与观点(2)中的 合同条件尚未成就 是相同意思的不同说法。老师起诉的时机不当,只能是判决老师败诉的理由,而不是驳回起诉的理由,且判决老师败诉,必将产生悖论。其次, 时机不当 之说即使正确,也未指出导致时机不当的原因。

另,法庭驳回起诉,不予判决,只是暂时避免了矛盾,但并未彻底解决问题。若学生一直不打官司,老师就永远得不到另一半学费。

总之,法庭对老师的起诉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作出判决,因此只能驳回起诉。但驳回的理由是什么?驳回后,老师可能将永远得不到学费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为此,我们就来寻找悖论产生的根源和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悖论的产生根源及悖论的消解

(一)悖论产生的根源

根据逻辑规律,如果结论假,形式有效(推理过程合逻辑), 那么前提肯定有谬误[12]222。因此,为确定悖论是因推理前提谬误,还是推理形式无效所致,现摘录黄展骥在 思维与智慧 大众与逻辑 一书中对师生两人推理形式的如下叙述[13]:

老师向法庭提出诉讼,并且提出两难论证:

如果这次你胜诉,那么按照协议,你付学费;

如果这次你败诉,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你付学费;

你或者胜诉,或者败诉;

总之,你得付学费。

它的形式是:

如果A,则B和C;

如果D,则E和C;

或者A,或者D;

所以,或者B和C,或者E和C;

11

潘建辉:诉讼悖论及其消解

此处括号内文字系本文作者所加。

总之,C。

针对老师的论证,学生提出相反的两难论证:

如果我胜诉,那么按照法庭判决,我不付学费;

如果我败诉,那么按照协议,我不付学费;

我或者胜诉,或者败诉,

总之,我不付学费。

它的形式是:

如果A,则B和非C;

如果D,则E和非C;

或者A,或者D;

所以,或者B和非C,或者E和非C;

总之,非C。

从以上推理看,师生均遵守了三段论逻辑规律,形式均有效,但结果却出现了C与非C的合取(C C),即出现了矛盾。因此,推理的前提肯定有谬误。

然而,推理的前提是什么?从形式上看,前提有两个,一是法庭判决,二是合同内容;但实质上却只有一个,即合同内容,因为判决是以合同为依据作出的。所以,合同内容一定存在谬误。下面就来分析合同的谬误是什么。

如果这场官司是学生与老师以外的人打,或是学生代理他人打,合同就不会有问题;如果学生在与老师打这场官司前已有胜诉记录,那么合同也不会有问题;如果学生与老师这第一场官司不是就学费而打,那么合同还是不会有问题;然而,这偏偏是学生的首场且与老师就付学费而打的官司。因此,就本案而言,合同内容就具体转化成了 学生与老师的这场官司中,如果学生胜诉,学生就应该付清学费 ;同时,本案中学生胜诉,就是学生不应付学费。因此,合同内容就进一步等同于 学生与老师的这场官司中,如果学生不应付学费,那么学生就应该付清学费 ,即 学生应在不应付学费时付学费 。这就是合同中的谬误,这也正是导致诉讼悖论的根源所在。

本案中,因合同内容自相矛盾,故以合同为前提的任何合逻辑的推理都将产生悖论;同样,以合同为依据的任何判决都是没有真正依据和意义的。若判学生胜诉,则按判决,学生就无须付学费,但按合同,学生却应付费,这就产生了悖论;若判学生败诉,则按判决,学生应付学费,但按合同,学生却不应付费,这样还是会产生悖论。因此,无论判谁胜诉,都将产生悖论。

(二)对悖论的进一步剖析

为彻底消除悖论,下面对它做进一步剖析。

1.法庭将导致悖论的合同看着是附条件的民事合同时,做出老师败诉的判决中所包含的合同条件既 已成就 又 未成就 的矛盾,与合同中 学生应在不应付学费时付学费 这对矛盾是一致的。因为合同条件未成就即是学生未胜诉,而未胜诉等同于学生不应付学费;同样,合同条件已成就等同于学生应付学费。因此,合同条件 既已成就又未成就 这对矛盾与 学生应在不应付费时付费 是一致的。

2.合同只有针对本案才自相矛盾。合同内容,只有在学生与老师就学费问题打这场官司时,才自相矛盾,在其他任何官司中都不会矛盾。

3.诉讼悖论是自涉悖论。当且仅当作为推理前提的合同,其内容所指关系包含本案情况,即合同所指对象自我包含时,才自相矛盾。此时,判决要依赖于合同条件是否已成就,而合同条件是否已成就又要依赖于判决结果。因此,在本案推理中,存在一个永远走不出的逻辑死循环,且循环中的合同内容自相矛盾。所以,这是一个自涉悖论。

4.它是可经4种推理途径得到的四分悖论,即表述形式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只有2种组合,而是共有以下4种:

(1)若老师胜诉,则按判决,他应得到学费,且学生应付学费;若学生胜诉,则按合同,老师应得到学费,且学生应付学费。因此,老师说,无论谁胜诉,学生都得付他学费。

(2)若老师胜诉,则按合同,学生不应付学费,老师也不应得到学费;若学生胜诉,则按判决,学生不应付学费,老师也不应得到学费。因此,学生说,无论谁胜诉,他都不应付给老师学费。

(3)若老师胜诉,则按合同,学生不应付学费,按判决,老师却应得到学费;若学生胜诉,则按判决,学生不应付学费,按合同,老师却应得到学费。因此,无论谁胜诉,学生都不应付学费,但老师却都应得到学费。

(4)若老师胜诉,则按判决,学生应付学费,按合同,老师却不应得到学费;若学生胜诉,则按合同,学生应付学费,而按判决,老师却不应得到学费。因此,无论谁胜诉,学生都应付学费,但老师却都不应得到学费。

(三)悖论的消解

就老师与学生这场官司而言,由于合同内容自相矛盾,以矛盾的合同为依据的任何判决都将导致悖论。因此,法官应以合同自相矛盾(此时无有效内容)为由驳回老师的起诉,并保留他在时机

12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http://cqlg.jourserv.co m

成熟时起诉或获得学生付钱的权利。

至此,老师与学生就一半学费争议的合同纠纷案,算是得到了解决;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那就是,若学生永无胜诉记录,那么老师就永远得不到学费,这又该怎么解决呢?

如前所述,只有当与学生打官司的对手是其老师、官司争议事项是付剩余学费、打官司的时间是学生可能胜诉的首次,这三要素同时具备时,才会出现自涉现象,此时合同内容才自相矛盾,从而导致悖论。因此,我们只要将这三要素之一破坏掉,悖论就将消除。为使老师与学生就剩余学费问题打官司时,不出现悖论,只能破坏掉 首次 这个要素。因此,老师要迫使学生尽早取得首次胜诉。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首先,老师要迫使学生打一场使学生不得不胜诉的官司,且与学生打官司的人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他人。如果这场使学生必胜的官司还是老师去打,那么,为避免出现悖论,老师的诉讼请求就必须是付另一半学费以外的某个事项,如借贷问题。其次,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在这场官司中必胜呢?这就要用到悖反的诉讼策略,即采用一种与正常策略相悖的诉讼策略。因此,我们可以做如下设想:

假设学生欠老师的学费是1万元,那么老师便可起诉学生欠他1万(或超过1万)元的借款,并当场制作一张 借条 交给法官作为 证据 。

这里,老师手里明明拿的是假借条,却偏要以此为证据起诉学生,这就是老师的悖反策略。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一方面,若学生承认借条真,他就得 归还 老师这笔钱 借款 ;若学生否认借条真,法庭就会判学生胜诉,既然学生胜诉,他就得按合同约定付清学费。因此,无论学生是否胜诉,他都得付给老师1万元。另一方面,因借条确定无疑不真,故法院必判学生胜诉。

至此,随着 学生首次胜诉 这一条件的实现,老师以后就另一半学费起诉他时,合同就不再矛盾,诉讼悖论也就彻底排除了。

(四)悖论消解带来的有趣现象

随着诉讼悖论的消解,又产生了两个有趣现象。一是在借贷纠纷案中,老师明明是拿着假证据,无理取闹,结果反而是 无论谁胜诉,他都将受益 。二是就学费纠纷而言,当初眼看学生可以一直欠而不交,对老师极为不利,但在老师采用悖反策略起诉并使学生取得首次胜诉后,反而变得对老师极为有利了。

事实上,就整个学费纠纷而言,老师可在学生结业后的任何时候采用以上策略,主动使学生尽早,甚至结业次日取得首次胜诉,从而使学生不得不按合同约定付清学费。因此,更有趣的是,在老师的悖反诉讼策略下,合同中的矛盾不仅消除了,而且合同内容竟然与 学生结业次日付另一半学费 具有等同的约束效果。

最后,学生是否有更高明的反制策略?本文对诉讼悖论及其解决方案的剖析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呢?希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接着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

情况的联系(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6.

[2] 王源生.陈年旧案 半费之讼 的新探与启示[J].湖

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3):65-66. [3] 温邦彦.半费诉讼悖论的排除 双重标准和矛盾

的避免预防[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

22(8):24-26.

[4] (古希腊)第欧根尼 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下)

[M].马永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 杨百顺.西方哲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6] 华玉洪,姜成林.诡辩术 诡辩 强辩100术[M].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

[7] 楚明锟.逻辑学:正确思维与语言交际的基本工具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8] 李匡武.西方逻辑史(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85.

[9] 大漠狂沙2.千古迷案 半费之讼之解[EB/OL].

[2006-07-24].h ttp://f o ru m.ch i nalaw i n f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6230547.html,/dv_

rss.asp?s=xht m&l boardi d=7&i d=5106&page=15 [10](苏联) . .波波夫, . .斯佳日金.逻辑思想发

展史[M].宋文坚,李金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4.

[11]王海传.普通逻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马佩.逻辑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黄展骥.思维与智慧 大众与逻辑[M].香港:远

方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张佑法)

13

潘建辉:诉讼悖论及其消解

因古今中外的民事合同法核心思想未变,在处理与本案类似

纠纷中,法庭行为基本一致,且即使有差异,也不会改变悖论

的本质或影响悖论的消解。故,在涉及本案法庭行为时,均假

设古今中外的相同。

14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http://cqlg.jourserv.co m

Law suit Paradox and Its Re moval

P AN Jian hui

(College o fM athem ati cs and Physics,Chongq i ng U n i versity o f Po sts and

T e l ecommunicati ons,Chongq i ng400065,Chi na)

Abst ract:S i n ce the la w su it paradox w as brought for w ard over2,000years ago,m any anc ient and m odern scho lars have conducted deep stud ies on it and put for w ard var i o us v ie w s.H o w ever,the rea l reasons for generation of paradox have no t been found ye.t The ori g i n of generation of paradox depends on the pre m ise of inference the se lf contrad i c ti o n of content of contrac.t R egar d i n g this case,for the reason that the content of contrac,t The studentw i n ning a la w suit for the first ti m e should pay the other half o f the tuition ,iden tifiesw it h The st u dent shou l d pay the tuition i n t h e ti m e w hen the t u i ti o n should not be paid ,any j u dg m ent upon the contractw ill result in paradox.Therefore,the judge of t h is case should reject the la w su it filed by the teacher for t h e reason of the self contrad iction of con tract(There is no va lid content for the ti m e being).I n order to thoroughly e li m i n ate paradox,the teacher can adopt the paradox ica l strategy i n la w su it to urge student to w i n t h e la w suit for the first ti m e as earl y as possi b le and ob tain t h e other half of tu iti o n.

K ey W ords:paradox;half tu ition la w su i;t contradiction of pre m ise;re ject l a w sui;t paradox ical strat egy

(上接第4页)

Reflecti on on the D evelop m ent Process of the Issue of

M igrantW orkers Employ m 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Fi nanci a l Crisis

CU I Chuan y i

(Research D epart ment of R ura l Econo my,D eve l op m ent R esearch Cente r o f the State Counc i,l Be iji ng100010,Chi na)

Abst ract:The process fro m concen trated une m ploy m ent and go ing ho m e to re e m ploy m ent ofm igrant w ork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 n ternati o na l fi n anc ial crisis has en li g htenm ents to deeper under standing o f the prob le m of peasants e m ploy m en t in Ch i n a:1.the w ay out for m ost of the m igrant w orkers is no t returning hom e to sow the ir land bu tm elt the m i n to the c ities,thus the proble m o fm i

g rantw orkers has beco m e the proble m of c ities and shou l d be so lved by the cities;2.the so l u ti o n first

lies i n developm ent of i n dustries,w hich depends on de m ands,but there is not enough interna l de m ands like de m ands for m igrantw orkers;3.It is not adv isable to th i n k that peasan ts goes to cities for

e m ploy m en t has noth i n g to do w ith m elti n g i n to t h e cities;4.In a sense,peasants e m ploy m ent in

the c ities is an education prob le m of the t w o places,where he co m es fro m and where he w or ks;5.

Ag ricult u ra l population transfer to non ag ricultura l i n dustries and to w ns has close l y related w ith reg ion al deve l o pm ent gap,i n dustrial area arrange m en;t solutions to b i n ary syste m requ ires solution to the proble m o f stab le e m p l o y m ent and settle m ent of peasants m igrati n g i n to developed areas and to the proble m o fw est w ar d m ov i n g of i n dustries and w eakn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 ent i n underdeveloped areas.

K ey W ords:i n ter national fi n anc ial crisis;e m p l o y m ent o fm i g ran tw orker;b i n ary syste m;ur ban iza ti o n;de m and f o r m i g rantw orker;educational tra i n ing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作品题与人物考察。 1.《红楼梦》研究的小人物:李希凡、蓝翎 2.十七年重要诗歌代表:郭沫若的《新华颂》 3.流沙河代表作:《草木篇》 4.郭小川代表作:《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 5.贺敬之代表作:《桂林山水歌》、《回延安》 6.闻捷代表作:《天山牧歌》(十七年文学唯一写爱情没被批判的作品) 7.“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三红: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杨益言《红岩》、吴强《红日》 一创:柳青《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 青山:杨沫《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周立波《山乡巨变》、 保林:杜鹏程《保卫延安》(主人公彭德怀)、曲波《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龙、邵建波) 8.革命短篇小说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主人公:战士王应洪) 9.写农业合作化的代表作: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主人公:宋老定) 10.第一部写农业合作化的小说:赵树理《三里湾》 11.写工业建设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12.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人公:林震) 13.爱情受到批判的作品:宗璞《红豆》 14.《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是社会主义创业者和建设者,梁三老汉也是创业史中重要人物。 15.赵树理受批判的小说《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是其中两个落后的农民形象) 16.杨朔《荔枝蜜》(十七年散文代表作) 17. 十七年话剧: 郭沫若《蔡文姬》 老舍《茶馆》(主人公:王利发、秦钟义) 田汉《关汉卿》 18.样板戏: 阿庆嫂出自《沙家浜》 李玉和出自《红灯记》 19.浩然的《金光大道》 20.丰子恺《缘缘堂续笔》 21.穆旦《神的变形》 22.食指的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23.北岛《回答》 24.张扬《第二次握手》 25.刘心武《班主任》(主人公:宋宝琦、谢惠敏) 26.卢新华《伤痕》(主人公:王晓华) 27.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28.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主人公:老寿) 29.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主人公:李铜钟) 30.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31.谌容《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 32.路遥《人生》(主人公:高家林) 3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34.张洁《沉重的翅膀》

悖论的意思是什么

悖论的意思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悖论的意思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悖论的意思: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 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悖论的意思: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英文解释 [数] antinomy;paradox ; [paradox] 逻辑学和数学中的矛盾命题 定义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性质 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根源 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解悖 悖论与解悖只要运用对称逻辑,没有一个悖论无解。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函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传统逻辑普适性绝对化。 用对称逻辑思维层次法解"说谎者悖论" 这个悖论即"我在说谎"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悖论。这个悖论表面上由"我在说谎"和"我说实话"这两个对立的"命题"组成,实际上这两个"命题"并不等价——前一个命题包含思维内容,后一个"命题"只是前一个命题的语言表达式,因此后一个"命题"不是

世界十大驳论的最终解答

(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引用: 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引用完毕。 Das曰: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不承认自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具有自由意识,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并且他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础。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解释“行为”是什么意思:行为,是人在所有可能性中做出的一个唯一的选择。 今天早晨你可以选择吃包子,也可以选择吃油条。结果你吃了包子,这是你的行为、你选择的结果。问题是吃包子或者吃油条,这并不是“所有可能性”,你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吃,选择饿肚子减肥。作为一个理性人,你应当预见到饿肚子减肥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你选择了饿肚子减肥这种行为,就应当为这种行为负责。 行为并不是行动,你什么也不干也是一种选择,因而也是一种行为。 我们将这个思想实验稍作修改,就可以看到什么也不干确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加入电车的前方帮着5个人,你拉动一下拉杆就能使将电车驶向岔道——而岔道上什么也没有,不会造成任何危害。这时候你动不动拉杆呢?如果你不拉,你什么也不干,眼睁睁看着五个人被轧死,这显然是不道德行为——你本来有选择的余地,轧死五个人并不是唯一可能的结果,你只要举手之劳就能挽救五个人的生命,但是你选择了什么也不干,你就应当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与世界十大经典数学悖论》 “四次”数学危机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集宗教、科学和哲学于一体,该学派人数固定,知识保密,所有发明创造都归于学派领袖。当时人们对有理数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无理数的概念更是一无所知,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事。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相传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这就是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认为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最大的意义导致了无理数地产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都无法用来表示,那么我们必须引入新的数来刻画这个问题,这样无理数便产生了,正是有这种思想,当我们将负数开方时,人们引入了虚数i(虚数的产生导致复变函数等学科的产生,并在现代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但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危机的真正解决在1872年德国数学家对无理数的严格定义,因为数学是很强调其严格的逻辑与推证性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十七世纪。十七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步牛顿又把无穷小量看作零,去掉那些包含它的项,从而得到所要的公式,在力学和几何学的应用证明了这些公式是正确的,但它的数学推导过程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做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直到19世纪,柯西详细而有系统地发展了极限理论。柯西认为把无穷小量作为确定的量,即使是零,都说不过去,它会与极限的定义发生矛盾。无穷小量应该是要怎样小就怎样小的量,因此本质上它是变量,而且是以零为极限的量,至此柯西澄清了前人的无穷小的概念,另外Weistrass创立了极限理论,加上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建立,从而把无穷小量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数学危机基本解决。 而我自己的理解是一个无穷小量,是不是零要看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静止的,我们当然认为它可以看为零;如果是运动的,比如说1/n,我们说,但n个1/n相乘就为1,这就不是无穷小量了,当我们遇到等情况时,我们可以用洛比达法则反复求导来考查极限,也可以用Taylor展式展开后,一阶一阶的比,我们总会在有限阶比出大小。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 我从很早以前就读过“理发师悖论”,就是一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

檀香刑书评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大家好,这里是欧美学院广播电台FM83.2,主播陶宜私,张骏,赵可鑫与您准时相约在晚间六点整。品书看世界,为您带来心中最美的故事。 我们与您分享阳光,我们与您风雨兼程,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 秦皇岛今天白天 今天夜间 秦皇岛今天白天 今天夜间 莫言,一个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后家喻户晓的本土作家。首先让我们想了解一下莫言。莫言,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在中国籍作家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08次擦肩而过之后,莫言终于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今天主播将为大家介绍的是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

《檀香刑》。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的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一场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一桩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一段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猫腔表演,一部真正来自民间、充满声音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小说反动,更是对坊间流行的历史小说的快意叫板,全书具有民间文学那种雅俗共赏,人相传诵的生动性。作者用公然炫技的“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模式,将一个千头万绪的故事讲述得时而让人毛骨悚然,时而让人柔情万种。小说情节以女主人公眉娘与她的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展开…… 全书弥漫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人物性格鲜活,情节环环相扣。动荡时世众生相。趋炎附势,人与人之间互相攀附,相互勾结又不断提防着。刽子手,作为一种边缘职业,在宫中,拥有着特殊而不可取代的位置。顶级的刽子手“姥姥”,被其他刽子手奉若神明。每一次行刑之前,他们的脸上便涂上鸡血,热热的鸡血涂在脸上,蒙蔽内心。屠杀自己的同类,怎么可能毫无恐惧,他们就以这样一种仪式,来祭奠自己的良心,超度自己的灵魂。如果,在行刑过程中,忍不住呕吐,便是极其耻辱的事情,会遭到所有刽子手的唾弃。 在《檀香刑》里,每个人都没有能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

杨利川:中国道德的悖论

中国道德的悖论:崇尚集体主义,却没有公共精神 作者|杨利川(授权)|来源|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ID:SOPSYSU) 本文节选自杨利川在转型中国第42期沙龙上的演讲。本文已获杨利川授权。 为什么号称最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没有合作精神。为什么号称礼仪之邦的国民,却最缺乏公共素质。我们经常讲,我们出国以后为什么大声喧哗,为什么毁坏人家的公物,为什么爬人家的古迹,为什么满地扔垃圾,我们在国内任何一个节日完了以后,满地都是,任何一个漂亮的赏花的地方,等人走了以后,满草地都是垃圾,甚至天安门广场上也扔得遍地都是垃圾,沾得到处都是口香糖。 为什么一个最服从威权管制的民众却最不守规矩?说中国人不守规矩。可是,实际上中国人管制最严啊,最听话啊,怎么到这儿就不守规矩了呢?为什么自以为最爱国、最有民族性的国民,却最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和公共资源?我有一次到云南一个什么湖去旅游,这是真事,那一天是9·18。9·18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吧。我就在湖边上,离我大概几米远有两个这么大的垃圾箱,围着那个垃圾箱满地都是垃圾,还有人在地上扔呢,我当时就这么喊,我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有本事把垃圾扔日本去。”我就这么喊的,确实让人愤怒。 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自己的资源,我们自己在毁,但是说起民族、说起爱国,谁的嗓门都大,能游行,砸人家丰田的汽车,砸人家日本的拉面店。为什么最爱面子的中国人却没有自我尊严?面子和尊严有区别吗?有关系吗?大马路上插队、不排队,汽车挤来挤去的。从来没有人说这太丢人了,这不好意思。没有。谁抢了是谁的。 为什么最重视道德教化的国民,却最讲究实惠、迷恋物质,缺乏精神生活?中国人不是道德礼仪之邦吗?但是中国的物质主义最强,没有信仰。其实很多人艺术

《真实谎言》观后感

[《真实谎言》观后感]《真实的谎言》在这部经典娱乐片中,几乎每个场景、每个段落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甚至连很多个过场戏也神完气足,丝毫不见松懈,称之为经典绝不算过分,《真实谎言》观后感。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大型的动作场面有四个。虽然不能算太多,但每个都份量十足,令人叫绝。 第一个打斗场面是影片开头的序幕,2年以后的《碟中谍》和这个段落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这是一次成功的行动,而且枪战场面占了较多比重。史瓦辛格在雪地杀出重围的镜头不多,但力量、速度、枪法、判断、镇定都有所显示,是展示人物能力的绝佳序幕。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史瓦辛格奔跑之中回头制服恶犬的镜头,轻松镇定,乾净利索。 在观众从容地看过几段节奏稍缓,幽默风趣的过场戏之后,影片在前三分之一处准时开始了场面更大的第二场动作戏。史瓦辛格没费什么力气就处理了两个小喽罗,开始与“赤色部队”的恐怖分子头目阿齐兹正式交手。情节很快转为史瓦辛格追捕阿齐兹,这次追逐并没有采用最为俗套的追汽车,而是异想天开地上演了一出马追摩托的异趣场面。阿齐兹驾驶摩托在前,史瓦辛格纵马在后,两人从街头追到酒店大厅,又从地面追到天台。其中紧张惊险之处自不待言,而几个幽默镜头更令人难忘,酒店大厅的乐队看到摩托车时已经演奏走调,看到马匹时发出的声音简直令人喷饭;史瓦辛格乘马入电梯时,一对夫妇的尴尬反应也让人捧腹。而最后阿齐兹冲下天台,史瓦辛格竟然也要放马一追,但吊足观众胃口之后的结果却是个小花招,编导高明之处可见一斑。 接下来影片用了一大段时间,以幽默的手法玩味影片片名所指出的“真实的谎言”,观后感《《真实谎言》观后感》。◆分享好文◆这个扣题的段落惊险倒没有,出色之处在于精彩的情节设计和演员幽默的表演。史瓦辛格在这个“文戏”段落里,演技上显然落了下乘,风头都被扮演他妻子的科蒂斯和扮演那个可笑的二手车推销员的比利·派克斯顿抢了。派克斯顿两年后主演了《龙卷风》,而本片的角色展示了他喜剧表演方面的天才。 在科蒂斯跳完一段著名的“艳舞”之后,影片进入后半部分。史瓦辛格夫妇联手,大破恐怖分子基地。幽默的细节始终穿插于紧张惊险的枪战动作场面之中,使观众既得到感官的刺激又保持精神的轻松。这后半部影片就是两个紧密连接的大型动作场面,精彩之处比比皆是,难以尽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在跨海大桥上战斗机攻击货车和史瓦辛格直升机上救爱妻以及垂直升降的战斗机横行都市的段落。这些大场面的打斗是整部影片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卡麦隆导演豪华场面的能力。 严格的说,这部由克劳德·奇蒂(法国著名编剧、导演,最近执导过法国超级大片《对抗凯撒》)编剧的影片,并不代表卡梅隆的真正风格。剧作更加突出影片的喜剧感觉,而不是工业时代的强悍暴力,有不少法国味道的处理。而从画面上看,卡麦隆已经放弃了强调肌肉和力量,并富有粗糙质感的影像风格,而发展成为一种以银灰色新材料金属为代表的后工业影像风格。不能不说,如果卡梅隆没有这样一部影片在影像上试验另一种风格,那么他恐怕也难以一时适应下一部重要作品《泰坦尼克号》中几乎完全不同于自己早期影片的视觉效果。在适合的时代,选择适合的影像风格,是卡梅隆成功的一大关键。 这是一部豪华的动作巨片,导演是豪华巨片的高手,演员也是豪华巨片的行家,再加上足够的财力支持,想不成为经典也难。不过影片最为难得的是对喜剧元素的运用,正是这些幽默的情节和细节才使影片没有沦为枯燥的豪华大场面集锦。这才是豪华影片成功的秘诀,高下之分正在于此。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 来自: 哔。黑猫警嫂。(Dream maker, heart breaker.) 2011-11-30 18:34:34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 (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引用: 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引用完毕。 Das曰: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不承认自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具有自由意识,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并且他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础。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解释“行为”是什么意思:行为,是人在所有可能性中做出的一个唯一的选择。 今天早晨你可以选择吃包子,也可以选择吃油条。结果你吃了包子,这是你的行为、你选择的结果。问题是吃包子或者吃油条,这并不是“所有可能性”,你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吃,选择饿肚子减肥。作为一个理性人,你应当预见到饿肚子减肥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你选择了饿肚子减肥这种行为,就应

_寻根文学_的得失_以韩少功_爸爸爸_为例_方嘉婕

收稿日期:2011-03-30 作者简介:方嘉婕(1986-),广东普宁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11 “寻根文学”的得失 ———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 方嘉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韩少功、郑万隆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开始以“文化寻根”作为创作的思想旗帜,以去 政治化和去文人化的话语方式,将目光投向民间日常的经验世界,投向民族传统文化。旨在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和现实,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精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从创作的发生到观念的自觉再到形成潮流并达至高潮,几乎只在三四年间,但它对整个新时期文学创作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韩少功的《爸爸爸》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关键词:寻根文学;韩少功;原因;价值;悖论中图分类号:I 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11)02-0091-04 “寻根”这个概念,作为“寻根文学”的标志,最早是由韩少功提出来的。①1985年他发表《文学的“根”》一文。在这篇被视作“寻根文学”理论宣言的文章中,韩少功发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根不深,则叶难茂”②的深沉呼喊。随后,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郑万隆的《现代小说的历史意识》、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等文章陆续发表,宣示着“寻根文学”的诞生。这些文章在理论上将“寻根”大旗高举;在创作实践上,作家们纷纷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缤纷形态。在众多“寻根”作品里,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这部作品“不仅对作家个人具有超越自我的意义,而且预示着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新的时期的来临”③,也是评论家们谈论当代小说观念变革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 首先,“寻根文学”是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和文学现状中催生的。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毁灭性冲击之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促使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始复苏,迎来了当代文学新时期,各 种思潮不断更迭。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涌现了不少与“文革”文学有质的区别的优秀作品。但总体而言,文学潮流的涌动依然是适时地应和着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文学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强烈关注,作品的政治话语方式依然明显,“工具论”的文艺思路也并未断绝。“作家们在文学的战线上,以文学创作完成着政治思想启蒙的诉求。虽然为新时期文学注入了人道主义、主体意识的觉醒等现代性的内涵,但显然,对现代性的启蒙与历史的理性反思,还远未真正开始。”④在这样的背景和现状下,被归为“寻根派”的青年作家们“怀着以‘文化’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用意”⑤,寻求疏离现实政治语境的叙事策略,超越政治风云变幻对日常经验世界进行把握与思考(《爸爸爸》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模糊,世间的更迭与鸡头寨无关)。他们对准了中国自“五四”以来出现的漫长“传统文化断裂”时期,寄望从浩瀚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文学之“根”,以弥补“文化断裂带”,重建民族文学与文化。 其次,“寻根文学”受到国际文学潮流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当时中国文坛明显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影响,另外也与苏联作家(如艾特玛托夫、阿斯塔菲耶夫等)对异族民风的描写、日本作 ①张木荣:《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当代文坛》,2000年第4期。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③李庆西:《他在寻找什么——— 关于韩少功的论文提纲》,《小说评论》,1987年第1期。④刘东玲:《理论与实践:寻根的悖论——— 以〈爸爸爸〉为例》,《南方文坛》,2007年第1期。⑤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色盲悖论

假设: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 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绿色”。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问:怎么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注:有人说让他水彩画画,比如说画蓝天绿草,他画出来的肯定是绿天蓝草,而别人的是蓝天绿草。 这个回答是错误的,因为:画蓝天时,他脑中想的是绿色,而他拿起的笔也是他脑中的绿色,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蓝色,所以他画出来的仍然是大家眼中的蓝天绿草。———————————————————————————————————————— 下面是我见过的一些的解法,由浅到深一一罗列出来,逐个分析。注:为了方便区分,以下凡是用英语标出的颜色,是脱离概念的,是人眼中感觉到的颜色,例如他听到“蓝色”这个词,脑海中浮现的是Green,然后拿起了蓝笔。

1. 首先,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低水准问题”,以为拿个绿色的牌牌,告诉他“这是绿色”就OK了?人家本来就把绿色的牌牌叫做“绿色”,还用你告诉?像某安焱那种自以为是又到处鄙视别人的,大家无视。2.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画的就应该是“绿天蓝草”,认为题目的那个“注”是错的。所以我有必要把那个注解再解释一下: 题目说的很清楚,正常的“蓝色”在他眼中是“Green”,但由于这个倒霉蛋对颜色的认知是从别人得来,所以在他口中依然是“蓝色”。 也就是说,正常的“蓝色”,无论是颜色还是字符,他都称之为“蓝色”,只是在他眼中是Green。 结论来了,蓝色的天空、蓝色的画笔、“蓝”这个概念,在他眼里都是同一种颜色(Green)。 同样也有,绿色的草地、绿色的画笔、“绿”这个概念,在他眼里也是同一种颜色(Blue)。 所以让他画天,他心里想的是Green,当然就会拿蓝笔,口中说的也是“拿蓝笔”这句话。绿草也是一样,他画草的时候会拿绿笔。 3. 然后再排除部分人的那种相当不负责任的做法:“给他个绿色的东西,告诉他,这个其实叫做蓝色” 这根本不可行,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与常人不同,也无法从眼中观察到。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A4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陈远寅,政治学院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调整社会行为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同时又都存在着局限,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着相互冲突的一面。本文重点探讨道德与法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状,从“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这两个现象探讨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冲突的原因,试图寻求一套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解决这两个方面冲突的途径,让二者在冲突的解决中推动法治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原因;

协调 Conflict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Chen Yuanyi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Law and morality are two important social norms to adjust social behavior, each of which has a uniqu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limitations, they have a mutually dependent, and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rrent legal and moral conflicts. From the “legally unjustified” and “reasonable unlawful” the two explored the conflicts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has focused on the causes of conflict, and attempts to find a set of under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ay to solv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conflict , and let the two

科学史上十大谎言

科学史上十大谎言 外太空没有引力、人体处于真空状态时会爆炸、高空落下的硬币能砸死人,这些是不是你长期以来一直笃信的“科学真理”呢?日前,美国媒体诚邀真正的科学界人士从现实生活和科学实验两个方面破除了以下十大妇孺皆信的科学谣言: NO.1 外太空没有地心引力 恰恰相反,人在外太空仍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而且还不小呢。那你可能又要问了:既然有引力,为什么宇航员还能漂浮在太空中呢?其实,宇航员之所以看上去好像是悬浮太空中,是因为他们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从而慢慢向地球方向“坠落”,为了避免这股下坠的力量,宇航员必须横向运动,这样产生的离心力就能抵消引力。实际上,宇航员是在“绕着”地球轨道飞行呢。 NO.2 闪电不会两次击中一个地方 当你惊慌失措躲避闪电袭击时,可千万要忘了这个害人不浅的谣言啊!事实上,闪电击中同一个地点的概率实在是不低,只是你不知道或者没见过罢了。如果你真的碰上了这样的所谓小概率事件,那只能说一声“祝你好运了”! NO.3 流星发光因和大气摩擦 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位于其前方的压缩空气才是它发热发光的原因———当流星以超快的速度向地球方向坠落时,压缩空气与流星的表面产生了巨大摩擦,我们才能看到流星划过天际。 NO.4 高楼掉下硬币能砸死人 在电影里经常能看见这样陈腐的情节,其实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从科学的角度考量,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如果一个人真的被从高楼落下的硬币砸到的话,撑死只会感到一阵刺痛,流点血,好像被叮了一下似的,除此之外啥大事也没有。 NO.5 死亡的脑细胞不可以再生

这可是我们以前生物课上所教授的定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在用脑过度时为那些死去而不能复生的脑细胞默哀的时候。不过你知道吗,已经有瑞典的科学家成功证明了脑细胞的再生能力,颠覆了这一所谓真理。 NO.6 月球有自身的暗面 真实情况是,月球的全部表面都会被太阳照亮,产生此误解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地球上是不能看见月球的全景的,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则是因为潮汐锁定现象。当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公转时会产生潮汐摩擦,让自转减慢,最终会造成以同一面持续面对另一天体的状态,这就是潮汐锁定。 NO.7 食物掉地迅速捡起还能吃 简直一派胡言!如果地上有细菌,那么吃的东西一落地它们就会立即攀附在食物上。除非你真的是勤俭持家的好孩子或狂热的美食爱好者,不然就听从医生的建议忍痛扔掉吧,谨防病从口入啊! NO.8 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 这可算得上是一个全民误解。事实上,位于北半球的天狼星就比北极星亮,它的视星等是1.47,而北极星的则是1.97,视星等越小的星星越明亮。 NO.9 人体暴露于外太空会爆炸 估计大家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过这令人恐怖的一幕。然而真实情况是,人会在外太空存活15秒到30秒,直到肺里的空气耗尽。所以当你暴露在外太空没有外星人追杀时,常规的死法应当是窒息而死。 NO.10 进化只是向高级别物种发展 我们都知道自然选择会淘汰那些劣等和不健康的基因,但实际上还是会有一些不完美的有机形态在此过程中保留了下来。

【莫言小说评论】莫言新作_蛙_中的自省意识探析

[摘要]莫言的新作《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入点,从其合理性与人权的矛盾中,对一代人为之付出的艰 辛与生命存在的艰难进行了客观描述。书中将“姑姑”作为妇产科医生的工作职能和基于人性的自我反省状态做出了深刻的彰显,对在计划生育年代经历过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担当作出探析,以便解决当代人在强大的外力与内心欲望之下,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存处境的问题。 [关键词] 《蛙》;计划生育;自省意识;生命担当 [中图分类号] 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1)Z01-0025-02 莫言新作《蛙》中的自省意识探析 姜 畅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自上个世纪60年代推行以来,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正因为它近在眼前,反而更容易成为我们思考的盲区。然而当莫言把笔锋聚集于生育政策引发的种种情状时,我们这才恍然,计划生育在推行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辛酸,甚至是用生命来承继生命的沉痛在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是矛盾纠结的人物、尖锐残酷的问题、困惑难言的思考、文学本性的悲悯。”而恰巧的是,我们读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或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人,这就使问题有了一种普适性的效果。读罢作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能够透过历史的凝重,来反视自身的缺失,便是作家莫言把文学推向最个人和内部的领域的伟大尝试。 一、厚重的历史:自省意识的构成积淀 人类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的生命体构成,文学若要有深刻的力量,必然立足人类历史。莫言在文中所建构的文学背景依托于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项政策从属于历史同时又属于当下,它自身又存在拯救与扼杀的悖论,从而使这个题材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了高度的敏感性。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极具必要性,然而也正是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否定了生命合理性价值的惨痛代价。在当下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早已漠视了曾经的沉重。莫言的《蛙》的出现,及时为我们敲响了尊重生命的警钟。我们没有理由去批驳计划生育政策曾经乃至今日都在不断发挥的遏制中国人口急剧膨胀的重大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在强大的外力与内心欲望的驱使下,该如何面对自身的生存处境的问题。 小说中对自省意识的讨论以“姑姑”为叙述中心展开。她是一名技术高明、有勇有谋的妇产科医生。 这个职业与计划生育政策一样有着自身的相悖性。一方面,她是生命的天使,通过她的手,众多生命顺利地来到人间,避免了古旧的接生法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另一方面,她心系党和国家,是计划生育政策一名坚定的支持者与执行者,政策之外的生命不得不在她手上遭到扼杀,因此她又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刽子手。随着“姑姑”年龄的增长,她手下残杀的生灵便日益增多,这是使她无法排除积压在心中的罪恶感的直接原因。纵观整个故事,人物不断自省与追悔的过程也由时间线索逐层展开———“姑姑”由年轻时的满腔热血到年迈时的惶惑难安。时间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这一切已成为历史,面对厚重的历史事实的积淀,使“姑姑”饱受了精神的严重煎熬与折磨。 莫言通过“姑姑”这一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为个人生命遭遇现实撞击埋下了伏笔。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命运必然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开始了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纠缠。小说的最后,“姑姑”在饱受重大的心灵折磨之下,不肯了结生命,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罪人,一个罪人是连死的资格也无法具备的。一个人到了求死不能的时候,这种折磨显然是更加残酷的。从“姑姑”严酷地自我解剖中,我们看到了超越于历史层面的深刻的理性自省意识。 二、《蛙》中“姑姑”自省意识剖析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缺乏严格的宗教禁忌。一种严格宗教禁忌意识的缺乏,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人道德底线与罪恶感的普遍缺失。”莫言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使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或深或浅的自我反省。 “姑姑”的自省意识有着曲折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从她开始产生罪恶感直至她所做的一切成为她 25— —

浅析谎言悖论

浅析说谎者悖论 摘要:如今,解决悖论成了逻辑学界的一大热门课题。本文将追本溯源,对悖论及说谎者悖论作简要分析及说明,说谎者悖论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悖论,又是最典型的语义悖论。历史上学者们提出很多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的都是不成功的,本文将针对说谎者悖论的实质作简要探讨。 关键字:谎言悖论,悖论,说谎者悖论 一谎言悖论的现象 1引言 大多数人一天要遭遇将近两百个谎言。谎言的无处不在或已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人们说谎的动机至少有九种。概括为进攻性和防御性动机,如为自身谋求优势,保护隐私等。谎言的无处不在引起我的好奇,进而激起我想一探究竟的欲望。然而谎言本身是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知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谎言悖论这种奇奇怪怪的知识。 2对悖论的说明 悖论是英文paradox或antinomy的中译。它来自希腊文的“para”和“doxa”,意思是“难以置信”。从字面上理解,悖论指的是荒谬的理论或者自相矛盾的语句或命题。《中国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悖论”的定义是:“指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这类命题也可以表述为:“一个命题A,A蕴涵非A,同时非A蕴涵A,A与自身的否定非等值。”《辞海》对“悖论”的定义是:“一命题B,如果承认B,又推得非B;反之。如果承认非B,又可推得B,则称命题B为——悖论。” 3对谎言悖论的界定 “谎言悖论”的表述形式,是要求断定语句“这句话是谎言”的“真”、“假”。而你只要试图完成这一任务,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矛盾怪圈:假如你断定该句为“真”,那便会推出该句是“假”;而倘若你断定该句为“假”,那便会据此推出该剧是“真”。

十大著名的哲学假设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哲学家或科学家们常常用它来论证一些容易让人感到迷惑的理念或假说,主要用于哲学或理论物理学等较为抽象的学科,因为这类实验往往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开展。这些实验看似简单,其间却蕴含着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哲理。它们就像是一顿丰盛的精神盛宴,等待餐客前来饕餮。然而,这类盛宴往往菜式复杂,并非人人都能“饱餐一顿”。因此,我们列出世界上最有名的十大思想实验,并在哲学、科学或伦理方面对这些实验进行了阐释: 10. 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是十分有名的伦理学思想实验,其内容如下:一个疯子将5名无辜的人绑在一条手推车轨道上,而一辆失控的电车正向他们冲去。幸运的是,你可以拉动操纵杆将电车转至另一轨道。然而,该名疯子在那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此时此刻,这根操纵杆,你拉,还是不拉? 深度解析: 这道“电车难题”由哲学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目的在于批判伦理学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此类理论认为,“将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最道德的。根据功利主义哲学,牺牲1个人可以挽救5个人,则毫无疑问应该拉动操纵杆。但这样做的问题在于,拉了操纵杆,你就成为杀死“1个人”的同谋,那么很明显你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因为你对此人之死负有部分责任。同时,还有人认为,但凡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必须有所作为,不作为同样会被视为不道德。简而言之,不管你做不做、怎样做,都无法让自己在道德的世界里无懈可击,而这正是问题之关键。很多哲学家都以“电车难题”来说明: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通常会让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断妥协,因为真实而完满的道德,并不存在于这个世上。 9. 奶牛在田野(The Cow in the Field)

写作范例:“谎言和真相”

写作范例:“谎言和真相”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谎言和真相共沐浴,谎言偷穿了真相的衣服。从此谎言变得美丽无比,穿着漂亮的外衣,而真相则永远赤裸裸了。谎言再真实终究是谎言。其实谎言与真相只有一衣之隔,穿得再美丽,裹得再结实,毕竟是衣服,而衣服是永远可以脱卸的。如果你还宁愿给自己披着偷来的外衣,没有人能阻止,但需要友情提醒的是:小心点!掩盖好!有一天外衣被剥掉后,你会发现比真相更丑陋的你自己——谎言的真面目!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以“谎言和真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提示】 当你面对谎言和真相时,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是迷惑于美丽的谎言,还是直面真相?很多人会被华丽的外表迷惑,因为那种眩目使人拒绝不了,甚至沉溺其中不愿醒来,丧失了接受真相的勇气。而真相赤裸呈现时,就会觉得痛——刻骨的痛。你可以有责怪,可以有鄙视,可以有谩骂,也可以有宽容,却不能去阻止,因为思想是可以飞翔的。认识到谎言和真相的这种关系,我们的思想就会深刻了,下笔自然就容易了。 【佳作】 美丽的谎言?爱的真相 爱的荆棘丛中开出谎言的玫瑰,请不要摘下它…… ——题记 电视剧中最常上演的谎言就是:“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伴随着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妈妈转身时面颊上晶莹的泪滴,这个简单的谎言却在不经意之间掳获了所有的同情和谅解。 谎言,因爱的真相而美丽。 “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1998年的洪灾,2003年的非典,突如其来的灾难需要勇士们的抗击。无数的抢险官兵,无数的白衣天使明知上阵的危险重重,仍毅然告别了亲人,这句简单而温暖的安慰在牺牲者的浴血中更显珍贵而令人动容。 谎言,因爱的真相而美丽。 著名的短篇小说《咸咖啡》更描述了一段因谎言而增色的爱情。平凡的男主人公为了吸引倍受欢迎的女主人公,在豪华的酒吧里放话:“我要一杯咸咖啡。”正是这句特别的话让女主人公注意到了他。在单独约会时他更是撒了个大谎:“我从小在海边长大,离开故乡之后就爱上了咸咖啡,因为它有大海的味道,有家乡的味道……”这么恋家的男人立即得到了女主人公的好感,交往之后两人便结了婚,相濡以沫五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