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区位因素

合集下载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首先是要考虑地理位置。

不同地理位置的交通条件会有所不同。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会有较为便利的海上交通,而内陆地区则相对缺乏这方面的条件。

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也是影响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之一。

例如,地形地势、水系和气候等因素都会对交通的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高山、河流和湖泊等地貌特征会对道路和铁路的规划和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3. 资源分布:资源分布也是影响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之一。

当某一地区存在丰富的资源时,交通网络通常会相应地得到优化和完善,以方便资源的开采和运输。

例如,矿区通常会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设施。

4.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也是影响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之一。

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需求通常会更大,因此交通网络在这些地区通常会更为发达和完善,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5. 城市布局:城市布局也会对交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的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会影响交通需求和交通网络的设计与建设。

例如,拥有规划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城市通常会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

总的来说,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对于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至关重要。

【高考地理】交通区位因素精华总结

【高考地理】交通区位因素精华总结

【高考地理】交通区位因素精华总结1.阻碍铁路、公路建设的地形因素2.“西气东送”的管道建设区位因素分析①建设“西气东送”管道的要紧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域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域,最终抵达上海市。

②沿线选点的要紧区位因素: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和人口和城市的散布,尽可能多解决一些城市的燃气问题(郑州—上海段)。

③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跨黄河、穿越多条河流,科学技术是保证。

3.公路的布局和选线原那么(1)国道——大体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行时刻。

省道等地址性公路——以知足地址经济进展和居民需要为主,能够通过本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2)公路选线的一样原那么——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躲开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复杂的地段,如沼泽地、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区等;②山区公路受地形阻碍专门大,一样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修筑,躲开陡崖、陡坡;③平原地域的公路要处置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可能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稳。

4.水运航线区位分析(1)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城市散布;②经济进展程度决定市场需求量。

(2)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地形,河流水量平缓利于通航;②气候条件:气温决定河水有无结冰期;降水多少与季节转变决定河流流量大小和转变。

考试中常见的桥梁(高架道路)作用(1)为爱惜生态环境、野生动物而修建桥梁、孔洞;(2) 缩短路程,减少运输时刻、节能减排,从而节省运输本钱;(3)减少占用耕地数量,爱惜耕地;(4)躲开水域、地形、地形、冻土等复杂自然条件,降低技术难度;(5)平整道路,保障运输平安、便利;(6)形成立体交通,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7)减少对其他交通方式及人类活动的阻碍等。

1.口岸区位因素的分析口岸的区位一样要紧受以下因素的阻碍:①自然因素。

与铁路相较,口岸受自然因素的阻碍更大些,如地理位置(必需是沿河或沿海)、河道或海岸条件、口岸的陆域和水域条件(陆域部份包括码头、泊位、装卸机械、仓库、对外运输线路等部份;水域部份包括进港航道、港池、锚地等部份。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17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 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严重;⑦桥墩 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 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 轻环境污染)。
18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重要因素是资金和技术,但 自然因素,尤其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交通线路 建设的重要因素,每一个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都要充 分考虑分析其建设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降低交通 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 能减排)等。
22
(1)B (2)D 误区提示:
受香港面积小、建筑物密度大的影响,第(1)题 误选A;受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并向海洋延伸的 影响,第(2)题选误选A。
23
1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19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
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下图),是世界上建造 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3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__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21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包括自 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和社会经济条件(腹地、 城市依托)。第(1)题可以用排除法,香港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A、C两项排除,香港为岛屿,河流不多, 泥沙较少,排除D项。第(2)题,香港地区平地面积狭 小,填海造陆可增加陆地面积,填海造陆形成的开阔 陆域为港口的建设、城市建筑以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提 供了有利条件。
4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 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的需要、经济发展的 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的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 等5个方面。上图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 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地势平坦。同时交 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

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

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地理专题-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

地理专题-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

地理专题-影响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一)港口的区位(自然因素为主)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水深,空间大,流速平缓,便于航行和停泊,避风港湾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2.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范围大,经济发达,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

经济依托: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或沿途经济发达,为港口提供运输需求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二)车站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即:①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小。

(三)航空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1.自然条件土地:面积宽广,价格低廉地形:平坦开阔(不在盆地和谷地中),无高大建筑物,坡度适当,排水方便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日数少;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于飞机逆风起降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位于城市郊区但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联系经济:当地经济发达(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

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避开断层(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2.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2)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3)资源开发的需要(4)交通发展的需要(5)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 简介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一系列因素。

站点的选址对于交通运输线路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包括交通便捷性、人口分布、土地供应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因素。

2. 交通便捷性交通便捷性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站点应位于交通运输主干线或交通枢纽附近,方便乘客的接驳。

其次,站点附近应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如地铁、巴士和火车等,以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

此外,站点周边还应有完善的交通设施,如停车场和自行车道等,以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

3.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站点应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以保证有足够的乘客需求。

通常情况下,城市中心或人口稠密的区域是优选的选址地点。

此外,还需要考虑人口组成,如年龄结构、职业构成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以了解目标乘客的出行特点和需求。

4. 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站点需要位于土地供应充足的地区,以保证站点的扩建和发展空间。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成本,以确保站点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因此,地价和土地规划是影响站点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5.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站点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以确保站点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和站点扩建的可能性。

因此,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合作和沟通是选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6. 站点设施站点设施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站点应提供必要的设施,如售票厅、候车室、洗手间、自动售货机和无障碍设施等,以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乘客体验。

此外,站点周边还可以提供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场、餐厅、医院和学校等,以满足乘客的日常需求。

7.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站点应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气候
【归纳总结】 (2)社会经济因素 分析角度 人口 答题模板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 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
里程 社会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 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 社会长治久安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 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归纳总结】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选择的答题模板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选择 (1)自然因素 分析角度 地形 水文 地质 答题模板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 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 用耕地)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 等
亚欧大陆桥
第一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符拉迪沃斯 托克——莫斯科 第二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铁路,
返回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直接沟通的海洋是哪些?
日本海(太平洋)和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
(2)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主要有何交通意义?
沟通欧洲大西洋沿岸和亚洲太平洋沿岸。
__________
识图技巧——交通运输区位选择的答题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1月3日,铁道部发布的武广高铁安 全运营两周年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25日,武 广高铁列车累计行程7 500万千米,安全开行84 678 列,5 460万名旅客被武广高铁列车安全送达目的地, 答案: 第 (1)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势比青藏铁路沿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 “明确设问, 解 抓住题中关键词“平直的原 带动鄂湘粤三省经济同城化、融入性快速发展。 小以节省运营时间。 题 一 把握答题方 材料二 青藏铁路线格尔木王拉萨段(乙图)全长1 142 因”“比较分析”“区位条 思 (2)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地区冻土多;沿线地区河谷多;给野生 步 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京沪高速 向” 件”等 路 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 061千米,占全线 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分析第(1)题时,要结合 第 “注意思路, 长度的80%。 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跨大江大河多;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 地形和高速铁路的要求 二 (1)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 避免多占用耕地。 运用地理 步 其平直的原因。 术语” 分析第(2)题时要结合各 (3)自然条件:沿线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利于施工;跨越南岭,增加 (2)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有“以桥代路”, 自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 施工量。 但原因不同,试比较分析其原因。 分析第(3)题时,要注意从自然和 和社会环境特点,充分 社会经济条件:沿线经济较发达,城市多,人口多,客货运输需求量大;技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武广高速铁路修建的 社会两方面分析,不可漏要点。 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术是保障,已有京广铁路为建设物资运输提供保障。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

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

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三、交通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点包括车站、港口、航空港等。

它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港口区位因素: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含沙量、冰冻情况。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海湾
(2)筑港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3)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4)城市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

(5)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劣: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件差,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例如: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港口,其区位条件?
天津港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开阔,筑港条件好;通江(海河)达海(临渤海),利于江海联运;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门户,经济腹地广阔;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不利条件: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冬季封冻,不利通航。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从地形地势角度看,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水文角度看上海港毗邻长江和黄浦江。

③从气候角度看,上海港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便于通航(具体
到其他海港,可能还要考虑结冰期、风浪、洋流等自然条件)。

④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上海港通过长江干支流和铁路、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这是世界上其他大港所无法比拟的。

⑤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4个要素:①路宽;⑦与市内交通联系;③与市外交通联系;④工程量。

3、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

(2)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港口区位评价模式:
优:(1)自然条件好:
①水域条件好:水深、水面宽阔、港湾内部(或内河港口)风浪小,航行和停泊条件好;②陆域条件好: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筑港条件好;
③地理位置优越:河港:处在河和河交汇处(或处在河沿岸);海港:临海,海洋运输条件好;海河港:内通河,外临海,通江达海,水陆联营;
(2)社会经济条件好:
依托城市,经济发达(或工业、农业基础好),市场广阔(或发展潜力大),对外贸易发达;周围有等经济腹地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并有_________________等陆路交通相联系。

劣:港区或航道水浅;河流泥沙的淤积,航道变浅;结冰封冻;(海雾、台风多、海浪大)等气象、海况条件差;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综合型交通枢纽区位评价模式:
(1)地理位置优越: 处于(某地区或省区或国家)部位方向(或海陆)交通的要冲;
(2)水陆空交通干线交汇:①水运枢纽:位于河(海)航线及河(海)航线的交汇处的河(海)港;位于河(海)沿岸的位置;
②铁路枢纽:位于铁路与等铁路的交汇处(或衔接处);
位于铁路的沿线;
③还是其他交通运输的枢纽:
还有公路(或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路线交汇,并与其他地区相联系;
陆路交通运输线路区位评价模式:
优:(1)自然条件好:①地形条件好: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筑路和运输条件好;②气候条件好:气象灾害少;③水文条件好:河流较少,建设桥梁少,成本低;④地质条件好:地质稳定,地质灾害少;
(2)社会经济条件好:经过等地区,工农业经济发达(或基础好);市场广阔(或发展潜力大);人口、城市众多;物产丰富;科技力量大;有国家(地方)政策支持等。

劣:地处地形区,地形崎岖;等地质灾害多;__________等气候恶劣;跨越等河流;经过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城市稀少,运输的需求量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