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无弦琴与内丹修炼

合集下载

有关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及赏析

有关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及赏析

有关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及赏析有关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及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渊明的桃花源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注释:1.嬴(yí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

2.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

此指商山四皓。

3.伊人:指桃源山中人。

云:句中助词,无义。

逝:离去,即逃至山中。

4.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

湮(yān):埋没。

5.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

肆:致力。

6.从:相随。

所憩:休息的处所。

7.菽(shū):豆类。

稷(jì):谷类。

艺:种植。

8.靡(mǐ):没有。

9.暧(ài):遮蔽。

陶渊明最有名的故事

陶渊明最有名的故事

陶渊明最有名的故事1、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

郡将前来探望。

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2、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3、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

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

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4、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5、量革履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

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6、颜公付酒钱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

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

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

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

”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萧统《陶渊明传》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萧统《陶渊明传》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陶渊明,子元亮,或云潜,字渊明。

,寻阳柴桑人也。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趣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⅛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欲瞽手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J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

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途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潺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潺阳,日造渊明饮焉。

空坦泠朝隹致赞国遨建延三堂迎旦丕爵。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尊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J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谥号“靖节先生二(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每往A必酣饮B致醉C弘D欲邀E延之坐F弥日G不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即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陶渊明蓄“无弦琴”之意辨析

陶渊明蓄“无弦琴”之意辨析
( )“ 弦琴 ” 故事 之 实质 一 无
“ 无弦琴”故事早最著录于 《 宋书 ・ 隐逸 ・ 陶渊 明传》 潜不解音声 ,而畜素琴一张 ,无 :“ 弦 ,每有酒适 , 辄抚弄 以寄其意。 ”萧统 《 陶渊 明传》 明显取 意于此 ,只是字句稍 加变化 ; 而 《 南史》则照录 《 宋书》原文 。 《 晋书 ・ 隐逸 ・ 陶渊 明传 》显然 别有所本 ,记 载稍 有变化 : “渊明)性不解音 ,畜素琴一张 ,弦徽不具 ,每酒朋之会 ,则抚而叩之 ,日 :‘ ( 但识琴中趣 , 何劳弦上声 ’”佚名 《 。 莲社高贤传》之陶传与 《 晋书》所载基本相 同。细味其意 , 《 晋书》 中的叙述虽 比较生动 , 似乎是 《 但 宋书》系统更接近事实原貌 。理 由有二 :其一 ,“ 但识 琴 中趣 ,何劳弦上声” ,或许正是陶渊明在抚 无弦琴时所思所感 ,一旦说 出 ,则带有几分 张扬 与狂诞气息 ,这是 陶渊明的性格 中所不明显 的。其 二 , 《 宋书》 系统说 陶渊明是在 “ 适” 酒
饮酒其五中诗人在傍晚时分悠闲地步出庭院伫足于东篱菊丛里手撷花瓣偶尔抬头时正看到秀丽的南山群峰笼罩于薄薄的暮蔼之中山气氤氲一轮夕阳渐渐隐没于层峦叠嶂的群山背后暮色里飞鸟和鸣相与而还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2期
No. 2, 2 0 0 2
九江师专 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1 哲
最被士人欣赏重视的一种乐器 。他 们盛赞琴 德 :“ 八音 广博 ,琴德最 优” ⑦; “ 师旷三奏 而 昔 神物下 降 ,玄鹤二八 ,轩舞于庭 ,何琴德之深哉” @,“ 众器之 中,琴德最优” ⑦。所 以陶渊明 少习琴艺 ,并以此 自 娱遣情 ,也是时代风气之影响 。 那么 ,陶渊明 “ 酒适”为何种境界 ,此时抚弦所寄之意的具体 内涵又是什么呢?老子 曾 云 :“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以为真正完美 的声音是 五音 所无法表 达的 ,只有个体心 灵与 ” 宇宙 自然的精神息息相通 ,领略 “ 道”的幽微 无形 ,才能体 味到美妙绝 伦的 “ 大音 ” 。也就 是庄子所说 的 “ 天籁” ,它 “ 听之不 闻其声 ,视 之不见其形 ,充满 天地 ,苞裹 六极 。①成玄 ” 英疏注称之为 “ 至乐 ” 是故体兹至乐 ,理趣幽微 ,心无分别 ,事同愚惑也 。0 《 :“ ” 天地》篇 中称颂体道之人时也说 :“ 视乎冥冥 ,听乎无声。冥冥 之中 ,独见 晓焉 ;无声 之 中,独 闻和 焉” 。体道之人 , ∞ 心神冥乎天理 ,能体会天地 至和之气 ;于无声之处 ,领会 到 自然最 为和 谐美好的声音 。在 这种精 神的指导之下 ,后世文人一般 都认为音乐是 自然之 和。阮籍 《 乐 论》 云:“ 夫乐者 ,天地之体 ,万 物之性也 。合其体 ,得 其性 ,则 和 ;离其体 ,失 其性 ,则 乖。@ 以欣赏音乐 ,便要 “ ”所 聚精会神地 领略声音 的本体 ” 0,这个本 体则是 宇宙 自然之本

[晋书陶潜传阅读答案]陶潜之略传阅读答案

[晋书陶潜传阅读答案]陶潜之略传阅读答案

[晋书陶潜传阅读答案(dá àn)]陶潜之略传阅读答案陶潜之略传阅读答案(dá àn)篇一:《陶渊明传》原文与阅读答案陶渊明,字元亮。

或云潜,字渊明。

浔阳(xún yánɡ)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jì jiǔ);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那么(nà me)隐,有道那么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假设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萧统《陶渊明传》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萧统《陶渊明传》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萧统《陶渊明传》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陶渊明,半元亮,或云潜,字渊明。

潺阳柴桑人也。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多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童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嬴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谓日:“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欲茗等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

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俄顷弘至,亦无违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溥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寻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看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谥号“靖节先生二(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每往A必酣饮B致醉C弘D欲邀E延之坐F弥日G不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即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文学典故:无弦琴

文学典故:无弦琴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文学典故:无弦琴
文学典故: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听?”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明“无弦琴”一事翻出。

典见《昭明太子集.陶靖节传》。

《陶渊明传》注释译文、习题及答案等解析

《陶渊明传》注释译文、习题及答案等解析

指挥。 3. 挥动。
· 春官· 小师》 后为镇军、建威 弦歌(弦歌):⑴《周礼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 郑玄注:“弦,谓琴瑟也。歌,依咏 参军,谓亲朋曰: (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 诗也。”《史记· 孔子世家》:“三百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 友说:“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 五篇,孔子皆弦歌之。”⑵指礼乐教 之资,可乎?”执事者 化。⑶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 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 闻之,以为彭泽令。 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 三径: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 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 园。 家累:jiālèi (1) 家庭负担 计其家 力给其子,书曰: 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 累 ,应在不轻。 (2) 指妻子儿女。 “汝旦夕之费,自给 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 (3) 家属。 为难,今遣此力,助 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 善遇:shàn yù。善加礼遇,厚待。 汝薪水之劳。此亦人 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 固:gù 。1. 结实,牢靠。2. 坚定, 子也,可善遇之。” 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 不变动。3. 本,原来。4. 鄙陋(见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 识浅少)。 “吾尝得醉于酒足矣!” “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 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 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 的地区泛指高粱。 二顷五十亩种秫,五 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 粳:jīng 。 稻的一种,米粒宽而厚, 近圆形,米质黏性强,胀性小。 十亩种粳。 高粱,五十亩种粮食。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 亲老家贫,起为 亲老家贫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 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汉刘向 州祭酒;不堪吏职, 《说苑 · 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 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 ,不择禄而仕。…” 少日自解归。州召主 地而休;家贫亲老者 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 ⑴能,可以,足以:不堪设想。堪 簿,不就。躬耕自资, 堪: 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 遂抱羸疾。江州刺史 当重任。堪以告慰。⑵忍受,能支持: 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 难堪。不堪一击。狼狈不堪。疲惫不堪。 檀道济往候之,偃卧 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 :1.不多日;数日。2.年少之时。3. 当时。 瘠馁有日矣。道济谓 少日 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 léi 。1.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曰:“贤者处世,天 羸: 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 2.通“累”。缠绕,困住 下无道则隐,有道则 疲困、衰弱。 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 1. 仰面倒下,放倒。2. 停 至;今子生文明之世, 偃:yǎn。 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 止。 3. 古同“堰”,堤坝。馁: 奈何自苦如此?”对 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 。1. 饥饿。2. 没有勇气。 3. 曰:“潜也何敢望贤, něi 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 鱼腐烂。 kuì 。1. 进献,进食于人。 2. 志不及也。”道济馈 馈: 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 粱肉:指精美的膳食。 以粱肉,麾而去之。 泛指赠送。 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 麾:huī 。1. 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2. 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