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阴囊及其内容物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阴囊的超声检查 ppt课件

阴囊的超声检查 ppt课件
超声表现: 积聚的液体位于精索部位,呈囊肿样 无回声区,而与睾丸不相关者
阴囊的超声检查
积聚的液体位于 精索部位,呈囊 肿样无回声区, 而与睾丸不相关
精索鞘膜积液
阴囊的超声检查
4、交通性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状突在出生后未闭,鞘膜 内液体可流入腹腔
超声表现: 与婴儿型不易 鉴别,需结合病史, 体征或晨起长时间 站立后对比检查
阴囊的超声检查
四、附睾炎症
(一)病理与临床表现
1. 附睾炎由致病菌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
睾,或经淋巴管进入输精管而感染 发病年龄以青、中年多见,单侧
或双侧同时发病,双侧发病者因附睾 管急腔性的附闭睾塞炎,常可先造发成生继于发附性睾不尾育部 慢性附睾炎可为急性附睾炎的延续, 或因感染轻而逐渐演变
阴囊的超声检查
阴囊的超声检查
阴囊的超声检查
4、附睾位于睾丸外后侧,细长而扁平, 分 头、体、尾 三部分
5、精索为质软的索状结构,内有输精 管、睾丸A、蔓状静脉丛、淋巴管 及神经等,走行于腹股沟管内,经 皮下环降入阴囊,终于睾丸后缘
阴囊的超声检查
阴囊的超声检查
二、探查方法及 超声检查适应证
【探测方法】
1、仪器:5.0~10.0MHz高分辨力实时 超声仪
阴囊的超声检查
(2)声像图表现:
附睾头部出现1~2cm圆形或类 圆形无~弱回声肿物,壁薄,后方 回声增强
阴囊的超声检查
附睾头部精液囊肿
阴囊的超声检查
睾丸囊肿
阴囊的超声检查
八、精索静脉曲张
阴囊的超声检查
1、病理及临床:
(1)精索V曲张指精索蔓状V丛扩张、伸长、迂曲 而形成的阴囊血管性肿块,曲此引起一系列 临床症状
(4)常导致男性不育 阴囊的超声检查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声像图
•精索鞘膜积液的位置较高, 在精索部位显示一椭圆形的囊 性暗区,液性暗区与睾丸鞘膜 腔不相通,阴囊一般不增大。 •睾丸鞘膜积液的表现为阴囊 增大,睾丸的前方及左右两侧 可见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睾 丸位于积液暗区的后方
1. 婴儿型鞘膜积液的特点是液性暗区呈“梨形”状,睾丸鞘 膜腔内的液体向上延伸至精索,上端狭窄。

多普勒超声检查
• CDFI的分析主要包括睾丸和精索内部的血流、 流量、方向、来源和分布是否正常。
• 脉冲多普勒对每一类血管作收缩期峰值血流速 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 进行检测。
• 如检查精索静脉扩张时应记录静脉数目及最大 静脉内径,注意有无自发性返流并测定安静状 态下和Valsalva’s操作后的静脉内径变化以 及是否诱发或加重返流,有返流应测量返流持 续时间。

附睾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 附睾分头、体、尾三个部分。 • 在睾丸后上方的附睾头作纵向扫查时呈
三角形或新月形,横切呈圆形。内部回 声与睾丸相等或略强于睾丸内部回声, 其外周无光环,与睾丸以一暗带相隔。 • 附睾体部较细扁,紧贴睾丸后外侧,与 睾丸分界清楚,回声强度较睾丸略高。 附睾尾部位于睾丸下方,不易显示。

鞘膜积液
临床概述:
鞘膜腔内液体过多超过正常量时称鞘膜 积液,为阴囊增大的最常见原因。鞘膜 积液的病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 天性鞘膜积液为腹膜与阴囊之间的积液 ,大多数在18个月内消失。后天性鞘膜 积液常为特发性,但也可见于创伤、感 染、血管梗塞、睾丸及附件扭转和肿瘤 。

鞘膜积液的分型
Ⅰ.精索鞘膜积液(又称精索囊肿) Ⅱ.睾丸鞘膜积液: 为最常见的类型,积液发生于 睾丸固有鞘膜腔内。 Ⅲ.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鞘 膜突仅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分未闭合。 Ⅳ.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整个鞘 膜腔完全未闭合,积液腔与腹腔有一狭窄的通道。

阴囊超声诊断课件

阴囊超声诊断课件

鞘膜包绕。精索走行于腹股沟管内,经皮下
环降入阴囊并终于睾丸后缘。
精选可编辑ppt
4
阴囊超声解剖
精选可编辑ppt
5
1.仪器条件 : 采用高分辩力实时超声仪, 多用7-10MHz线阵式探头,近场聚焦。
2.体位 : 通常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 和外阴部。可嘱患者用纸巾将阴茎向上提 拉,用手固定。站立位用于隐睾、精索静 脉曲张和疝的检查。
精选可编辑ppt
27




膜 积


鞘膜积液
精选可编辑ppt
28
鞘 膜 积 液
鞘膜积液
睾丸
精选可编辑ppt
29
鞘 膜 积 液
精选可编辑ppt
30
鞘膜积液声像图表现:
2、精索鞘膜积液:
亦称精索囊肿、为鞘状突在 发育阶段未完全闭合、其精索段 积液所致。病变多呈梭形或圆柱 形无回声肿物,包膜完整清晰, 与腹腔无通连关系。
• 精索及阴囊内血管
1.动脉:精索内动脉(睾丸动脉)及精索外 动脉(输精管动脉及提睾肌动脉);精索 内动脉分为睾丸内动脉及包膜动脉,供应 附睾及睾丸中上份;精索外动脉,主要供 应附睾及睾丸周围组织,睾丸仅下小部分 。 2.静脉:睾丸和附睾静脉汇合成蔓状静脉丛 ,向上到腹股沟管腹环处,合并成两支, 到后腹壁成为一条主干,左侧精索静脉呈 直角汇入左肾静脉,右侧精索静脉直接汇 入下腔静脉
睾丸旁体又叫旁睾,由一些独立或群集迂
取得囊状小管而成,也是中肾小管退化的
残留物,相当于女性卵巢旁体。
精选可编辑ppt
18
迷管声像图
迷管根据其连接的位置不同分为上迷管和下迷管,管的一端 为盲端,另一端则与睾丸网或附睾管相连通。位于附睾头部 前上方,与睾丸网相连通为上迷管;与附睾尾部的附睾管相 连通为下迷管,迷管是精胚选可胎编期辑p中pt 肾小管退化的残留物。 19

阴囊超声诊断概要ppt课件

阴囊超声诊断概要ppt课件

.
11
睾丸扭转
.
12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分生殖细胞瘤 和非生殖细胞瘤,以 生殖细胞瘤多见,生 殖细胞瘤又以精原细 胞瘤为多见,回声减 低,边界尚规则,血 流信号丰富。
.
13
睾丸的血供:1、睾丸动脉(精索内动脉, 起自腹主动脉,为睾丸及附睾血液供应的 主要动脉)。2、输精管动脉和提睾肌动脉 (起自腹壁下动脉)。3、睾丸静脉:睾丸静 脉和睾丸动脉伴行于精索中,但静脉并非1 条,而是由10—20条小静脉在精索内互相 吻合形成蔓状静脉丛。
3、附睾:
位于睾丸上端及后外侧,分头、体、尾 三部分,头部6-7mm,体、尾部1-2mm、 不超过4mm。
4、精索:
为一对圆索状结构,从腹股沟管深环延 至睾丸上方,主要由三层被膜包裹输精管、 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 淋巴管、神经丛和鞘韧带组成。
.
3
5、睾丸附件: 副中肾管(苗勒管)上端退化的残留物。
区变化。
2、精索静脉曲张:阴囊根部纵切扫查,见迂曲扩张管道 回声,有时可延伸至附睾体尾部。左侧多见,内径大于
2mm可以确诊,CDFI时乏氏动作更明显。
3、睾丸及附睾囊肿:附睾囊肿多发生于头部。
4、附睾炎:附睾重大,以尾部明显,回声减低不均匀, 血流信号丰富,累及睾丸时,睾丸内可出现回声减低区,
炎症严重时,可出现鞘膜积液及脓肿。
5、睾丸扭转:睾丸位置异常,睾丸内部回声早期无明显
变化,随病情发展,精索增粗,附睾及睾丸增大,回声减
低不均匀,患侧睾丸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减少。睾丸
内出现无回声区,可提示睾丸组. 织坏死
.
7
.
8
精索鞘膜积液
.
9
精索静脉曲张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正常阴囊解剖
阴囊为一袋状结构,阴囊壁自外向内为皮 肤、肉膜、会阴前筋膜、提睾肌筋膜、精 索内筋膜及睾丸总鞘膜。肉膜在正中线向 深部深入形成阴囊中隔,将阴囊分为左右 两部,分别容纳两侧睾丸、附睾和部分精 索。
睾丸呈微扁的椭圆体,大小约 4cm×3cm×2cm ,表面光滑,分 前后缘、上下端和内外侧面。 前缘游离;后缘由血管、神经 和淋巴管出入,并与附睾和输 精管睾丸部相接触。上端被附 睾头遮盖,下端游离。外侧面 较隆凸,与阴囊壁相贴;内侧 面较平坦,与阴囊隔相依。
急性睾丸炎
急性睾丸炎
附睾炎是中青年男性较常见的疾病,是由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致病菌经 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造成的,因此,本病 多继发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 或发生于尿道器械操作或长期留臵导尿管 后,以逆行途径引起感染者多见。 临床 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大类 。

检查方法 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 腹部和外阴部。先用纸巾或毛巾 遮盖阴茎,并嘱受检者轻轻将阴 茎上提至尺骨联合,暴露阴囊。 使用外套有专用乳胶套的高频 (一般大于 7MHz )线阵探头,针 对阴囊、睾丸、附睾及部分精索 仔细地进行多平面扫查。
正常声像图
1.睾丸形态:正常睾丸无论横切或纵切皆 为椭圆形; 2 睾丸大小: 40*30*20mm; 3.睾丸体积: v=0.25x长x宽x高; 4.睾丸白膜:睾丸表面结缔组织纤维膜,超 声呈光滑连续强回声; 5.睾丸实质:实质回声为中等偏低 密集 均质 颗粒状回声,实质内可见管状结构;
附睾炎
慢性睾丸炎炎性结节
慢性附睾炎应注意与结核的鉴别诊断 注意既往有无泌尿系感染史、性病史、结 核病史 炎症多均匀增大,中等硬,压痛明显;结 核不均匀增大,硬,压痛不明显 结核多皮肤粘连、破溃。 结核菌素试验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2)声像图表现:
A:精索纵切时,可探及阴囊根部
睾丸上方见多数较粗而不规则的无回
声管状结构,呈“蜂窝状”,内径大
于等于3mm。
(图)
B:乏氏动作后无回声管状结构明显增
多,增粗。
(图)
C:CDFI 乏氏动作后可见丰富血流
信号。
(图)
低频探查
(2)声像图表现:
急性睾丸炎:睾丸体积弥漫性增大,内 部回声不均匀,有灶性或弥漫性低回声 区,边缘常不规则,但边界清楚,后方 有增强效应,低回声与炎症严重的程度 有关,常有鞘膜积液和阴囊壁增厚。 CDFI: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图)
附睾炎:附睾体积弥漫性肿大,尤以 尾部肿大更明显,轮廓较清楚,形态 不规则,可呈结节状,其内部回声不 均匀,可以伴少量鞘膜积液。 CDFI: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睾丸囊肿: 睾丸实质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
回声区,后方、后壁回声增强,可有 侧方声影。良性的皮样囊肿内透声较 差,并伴有较厚的囊壁,囊壁可出现 钙化。(图)
附睾囊性肿物: 附睾头部内出现圆形无回声暗区,
偶可见内有分隔或串珠状,由于精液囊 肿内为乳白色微混液体,境检可见精子 故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
(图)
(图)
睾丸( testis,TS)呈卵圆形,左右各 一。成人睾丸长3-4cm,宽2-3cm,厚12cm,睾丸的包膜由鞘膜、白膜和血管 膜构成。
附睾( epididymis,EP)由头、体、尾三 部分组成,分别附着在睾丸上端,睾丸 体部后缘和睾丸下端。 (图)
精索(spermatic cord)为质软的圆索 状结构,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 静脉丛、淋巴管、神经等。
D :交通性鞘膜积液 整个鞘膜腔完 全未闭合,积液腔与腹腔有一狭表现: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28
急性附睾炎
整个附睾弥漫性肿大(箭号),回声不均匀, 尾部可见局灶性液性小暗区。
29
急性睾丸炎
急性睾丸炎,双侧睾丸肿大,血流 信号明显增多,呈“彩球”状。
30
31
32
(三)睾丸扭转(详见病例汇报)
33
(四)阴囊外伤
1.临床与病理
阴囊外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临床表现:
(2)横切扫查,比较观察左右两侧阴囊皮肤和
内部结构,包括双侧附睾和睾丸的形态、大小、
包膜和内部回声改变,注意睾丸、附睾周围有无
液体及其量的多与少。
21
四、正常阴囊超声表现
正常成人睾丸呈卵圆形,长约3-5cm,左右径及前 后径均约2-3cm。其内部回声均匀,呈中等回声。 附睾头近似菱形或三角形,径线小于1cm,回声 质地与睾丸类似。附睾头位于睾丸的外上方,附 睾体沿其长轴后方走行。
CDFI: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即使小到8-10mm
的小肿瘤也可表现多血管型。
65
睾丸淋巴瘤
睾丸肿大,回声不均匀,可见大片状低 回声区,血供明显增多。
66
二)睾丸良性肿瘤
1.临床与病理
临床少见,一般无症状,临床检查不易 发现。
主要有表皮样囊肿、间质性肿瘤等。
67
2.超声表现
①表皮样囊肿 ▲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呈类实 性改变。 ▲典型者周边为厚壁,内呈“洋葱”样改变。 ▲瘤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45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临床症状多变。 可能没有症状,常被偶然发现,随着肿块逐渐 增大,可能出现下坠或沉重感;少数病人可出 现局部皮肤发红、疼痛等症状;隐睾病人可表 现为腹股沟区域下腹部的肿块;晚期病人出现 相应转移部位如骨关节疼痛、咳嗽和呼吸困难 等症状。体格检查时睾丸肿大,质地坚实并有 沉重感,失去正常弹性;肿块与睾丸关系密切, 分界不清,表面光滑或有数个较大的结节;少 数有HCG分泌的睾丸肿瘤病人可见乳房肿大。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阴囊是男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包括睾丸、附睾和阴茎的基部。

阴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附睾炎、睾丸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和鞘膜积液等。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检查方法,可以对阴囊常见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1. 附睾炎:附睾炎是附睾的感染和炎症,常表现为阴囊肿痛、发红、发热等症状。

在超声检查中,附睾炎通常表现为附睾部位增粗、回声增强、血流信号增强等。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附睾扭转等。

2. 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是睾丸附着结构发生异常,造成睾丸供血和排水受阻,导致睾丸缺血和坏死。

在超声检查中,睾丸扭转可表现为睾丸旋转或扭曲,血液供应不足,睾丸回声增强等特征。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检测到扭转后的血流变化,这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3. 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静脉蓄积血液并扩张的病症,在超声检查中可表现为静脉曲张、血管壁增厚、扩张等特征。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变化,帮助评估病变的程度和严重性。

4. 鞘膜积液:鞘膜积液是鞘膜内液体的积聚,常见于睾丸周围。

在超声检查中,鞘膜积液可表现为阴囊内液体积聚,形成椭圆形或棒形的回声区域。

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区分鞘膜积液和其他病理改变,如睾丸炎和囊肿等。

总结起来,超声诊断对于阴囊常见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图像和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位置和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决策。

然而,超声诊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技术要求高、对于微小病变的诊断能力有限等。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超声诊断阴囊常见疾病时,医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技巧和解读超声图像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阴囊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1. 附睾炎:超声检查时,附睾部位常常呈现明显的增粗和回声增强。

在急性炎症中,血流信号也会增强。

若超声检查发现阴囊内液体积聚,应警惕有附睾脓肿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睾丸的淋巴管形成浅深二丛 浅丛位于睾丸鞘膜脏层内面 深丛位于睾丸实质内,汇集成淋巴管后在精 索内伴血管上行。经腹股沟管入髂淋巴结、 腰淋巴结 睾丸的淋巴管不与腹股沟淋巴结相通 睾丸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时,直接从精索向上, 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肾旁淋巴结
二、超声探测方法
1、仪器条件: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超声探头 频率越高,图像的分辨率越好,穿透力越差 频率越低,图像的分辩率越差,穿透力越好 低频超声探头 病变较大,部位较深
鞘状突

胚胎期睾丸下降时,腹膜随之下降,进入腹 股沟管呈囊状,称鞘状突 鞘状突的下端包绕着睾丸和附睾,并随睾丸 下降进入阴囊内。出生后鞘状突与腹腔相通 部分关闭而成为鞘膜韧带 若未关闭,即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或先天性 腹股沟疝 睾丸鞘膜脏、壁层之间为鞘膜腔



鞘状突
阴囊内容物


位居阴囊内,呈卵圆形, 左、右各一 长约3-4cm 宽2-3cm 厚1-2cm
1、急性睾丸炎超声表现:

睾丸普遍性增大,内部回声减低,分布均或 不均匀,可合并有睾丸鞘膜积液,透声差, 彩色血流信号普遍增加。 附睾肿大,内部回声减低,分布均或不均匀, 彩色血流信号普遍增加。

[睾丸和附睾炎]
[睾丸肿瘤]
三多特点:恶性多、年青人多、生殖细 胞性肿瘤多 病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睾丸及附睾扭转]


声像图表现 1、睾丸上移或横位,长轴方向异常 2、患侧睾丸、附睾逐渐增大,内部回声减低 3、当坏死时,睾丸内高、低回声混杂,分布 不均 4、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睾内彩色血流信号明 显减少或消失,睾丸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加
[睾丸及附睾扭转]
[睾丸正常血流]
[睾丸坏死无血流]
Ⅲ级:平卧位平静呼吸时有返流
[精索静脉曲张]

[注意事项]
轻度或可疑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宜采用站立位超声检查辅 以Valsalva’s试验性并不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必备条件, 淤滞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无返流。 回流型、分流型精索静脉曲张可行精索内静脉高结扎术; 淤滞型精索静脉曲张不宜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而应改 为精索内静脉分流术。 肾肿瘤、肾积水、肾静脉内癌栓或腹膜后肿瘤压迫引起的 症状性或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不宜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 扎术。



睾丸




成人睾丸纵断面呈卵圆形 长径:3-4cm;宽径:2-3cm;厚径:12cm 包膜整齐光滑,实质呈均匀等回声光点 睾丸纵隔呈线条状中等回声,位于中内靠后 外侧,属正常结构 CDFI:可见睾丸动脉
睾丸超声图像
睾丸动脉彩色血流声像图
睾丸动脉彩色多普勒声像图
附睾

附睾头呈新月形,位于睾丸上端,回声 与睾丸相似,厚约0.5-0.7cm。附睾体 尾部较细,位于睾丸背侧和下端,回声 较弱
3、Valsalva’s试验出现返流,返流时相≥0.8秒
4、精索内静脉与外静脉交通支形成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

淤滞型
1、精索静脉于内、扩张,呈“蚯蚓状”或“蛇 头状” 2、精索静脉内径≥0.18CM 3、Valsalva’s试验出现返流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可分为3级: Ⅰ级:平卧、站立位于平静呼吸时无返 流,Valsalvs’s试验时有返流 Ⅱ级:平卧位时无返流,站立们于 平静呼吸时有返流
[隐睾]


临床分型:
腹股沟管型(最常见) 腹腔型(即后腹膜间隙) 阴囊上方型


[隐睾]




超声检查 采用高频线阵探头 沿腹股沟管—阴囊根部扫查 腹腔内隐睾—沿髂外血管和腰大肌走向, 选用3.5-5.0MHZ凸阵探头 中度充盈膀胱
[隐睾]




声像图表现 1、阴囊内一侧或双侧睾丸缺如 2、隐睾小,未发育,直径约1cm 3、形态正常,轮廓清晰,表面光滑, 内部为分布均匀的点状低回声 4、位置:腹股沟管或内环附近的浅表 位置。腹腔型隐睾常位于膀胱两侧近腹 壁处(检查时需充盈膀胱)



白膜回声中断; 睾丸内部回声不均匀,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 内有细小光点; 部分患者睾丸轮廓、外形异常,失去卵圆形及 完整边缘,内部回声杂乱,分布不均; 睾丸裂伤鞘膜腔内常常出现低回声的血肿和不 规则高回声的血块; 彩色多普勒检查表现为睾丸血流信号增加,血 肿处血流减少或消失;
[睾丸破裂]
重点小结



1、睾丸扭转诊断依据 2、精索静脉曲张分型 3、隐睾诊断依据 4、睾丸肿瘤的超声表现
[阴茎外伤]
[阴茎外伤]
[阴茎外伤]
[阴茎癌]
[阴茎癌]
三、病理声像图
[鞘膜积液]

病理: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由炎症、外伤、肿瘤所致)
三、病理声像图
[鞘膜积液]
根据鞘膜突未闭合的部位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1、睾丸鞘膜积液: 最常见,发生于睾丸固有鞘膜腔内 2、精索鞘膜积液(又称精索囊肿) 鞘膜突的中间有部分未闭合,积液腔与腹腔和睾丸 鞘膜腔都不连通 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 鞘膜突仅在内环处闭合 4、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 整个鞘膜腔完全未闭合,积液腔与腹膜腔相通, 积液量随体位而改变,如果网膜、肠管进入鞘膜腔, 即合并先天性腹股沟疝
[阴囊血肿]
声像图表现:


阴囊壁增厚、水肿 睾丸周围可见无回声区,见点状细回声或云 絮状回声 睾丸被挤压到一边
[阴囊血肿]
[睾丸外伤]


病因:严重踢伤、挤压伤、骑跨伤、枪 击伤 临床诊断:困难,患者疼痛拒触 临床分型:挫伤、裂伤 睾丸裂伤需手术处理,3天内外科处理 90%存活,否则存活率不到50%
阴囊及其内容物的超声诊断
临床很少采用X线、 CT、MR、和核医学 (闪烁照相、PECT) 进行阴囊的检查

超声操作简便实用
适应症





1、鞘膜积液、疝 2、隐睾 3、睾丸、附睾囊肿 4、睾丸炎、附睾炎 5、睾丸肿瘤、附睾肿物 6、睾丸扭转 7、阴囊、睾丸外伤 8、精素静脉曲张
一、阴囊超声解剖
[隐睾]
[隐睾]
[隐睾]
[隐睾]

[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容易发现位置浅表的腹腔外隐睾,腹腔内隐睾的检 出率很低(不足20%)。检查时应中度充盈膀胱,在膀胱上 角、肾脏下极附近、腰大肌前方附近仔细观察 无睾症罕见。超声检查阴性者,建议行CT、MR或其他影像 检查,不轻易下睾丸缺如的诊断 腹股沟管内隐睾常合并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探测隐睾时, 不要把疝内容物误诊为隐睾,咳嗽、增加腹压有助于两都的 鉴别 小儿睾丸在寒冷、恐怖刺激时提睾股收缩将睾丸自阴囊内上 提,不要误诊为隐睾
特例1
特例2
特例3
特例3
[睾丸肿瘤]
注意事项 睾丸肿瘤的淋巴回流不经过膜股沟淋巴结。 怀疑睾丸肿瘤者,应重点检查有无肾门淋巴结和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特别是第1-3腰椎两侧淋巴 结 肿瘤较大时,高频超声探头与低频凸阵探头交替 使用,以能获得完整的睾丸图像 虽然肿瘤内部回声与病理分型有关,彩色多普勒 显示局部血流信号增加,有助于对肿瘤病变的诊 断,但它的声像图仍缺乏特异性睾丸癌的确诊仍 依赖于病理诊断。
[睾丸及附睾扭转]
[睾丸及附睾扭转]
[睾丸及附睾扭转]
[睾丸及附睾扭转]
注意事项
睾丸扭转起病急剧,临床上与急性睾丸炎较难鉴别,常因 误诊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患者的终身遗憾。因此 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一般在5h内复位者,睾丸挽救率为 83%,10h以内挽救率降为70%;10h以上者则只有20% 自行缓解后的部分行睾丸扭转患者,睾丸、附睾二维图像 因淤血而回声减低,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则明显增多。易 误诊为急性附睾、睾丸炎 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消失,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加是睾丸 扭转诊断的要点 灰阶超声有助于帮助判断预后。若起病6小时上者,声像图 仍显示正常睾丸,则可排除睾丸扭转的诊断。
附睾超声图像
[隐睾]




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异常 发生率:新生儿3.5%,1岁0.66%,成 人0.3-0.8%。 隐睾发生精原细胞瘤的危险性是正常人 的36-48倍,发生率达97%. 隐睾最好在12岁前进行手术矫正不育症、 恶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隐睾]


病理:睾丸引带在睾丸下降过程中起关 键性作用 位置:沿睾丸下降途径分布—腹膜后, 腹股沟、阴囊,75%在腹股沟管水平
[精索静脉曲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索静脉曲张分为3种类型 ①回流型:占大多数,本型主要原因静脉瓣 缺如或关闭不全使血液反流 ②分流型:部分反流的血液通过提睾肌静脉 至腹壁下静脉,汇入髂外静脉,精索内静脉 与外静交通支形成 ③淤滞型:蔓状静脉丛明显扩张而无反流, 为精索内静脉受压,使血液回流受阻
[精索静脉曲张]
附睾

三部分 头、体、尾 长约5cm
位于睾丸外后侧面


精索
睾丸静脉的回流
经三条路径回流:
1、在腹股沟管内汇合成精索内静 脉,左侧成直角进入左肾静 脉;右侧在右肾静脉下方约 5cm处成锐角进入下腔静脉
2、经输精管静脉进入髂内静脉
3、经提睾肌静脉至腹壁下静脉, 汇入髂外静脉
睾丸的淋巴回流

[睾丸破裂]
[睾丸破裂]
[睾丸破裂]
[睾丸破裂]
[精索静脉曲张]



病理:精索静脉曲张系精索的静脉回流 受阻或瓣膜失效,血液返流引起液淤滞, 导致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 原发性:静脉瓣膜失效 继发性:静脉回流受阻 左侧多见80%~90%
[精索静脉曲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