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
浅析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

浅析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合唱艺术是一种具有丰富多元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通过声音的交织、和谐和协调,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在合唱艺术中,多种元素的运用和呈现是其实现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音乐、舞台表演、服装和灯光四个方面浅析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
一、音乐音乐是合唱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而在音乐的运用上,合唱作品往往融合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
合唱团通过对这些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呈现,能够使作品更加饱满、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在旋律方面,合唱作品往往会采用多重旋律的交织,通过对主旋律和次旋律的巧妙组合,使整个作品旋律丰富多彩,富有层次感。
合唱作品还会运用和声的手法,通过对音程和和音关系的处理,使声部间产生对位、和声和交叉等效果,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变。
合唱作品的节奏处理也至关重要,合唱团在演唱时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每个音符的节奏感和力度感一致,以此来展现作品的韵律和动感。
而音色则是合唱艺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合唱团中不同声部的音色搭配和声音质地的呈现,能够使整个作品更加多彩斑斓。
二、舞台表演在合唱艺术的呈现中,舞台表演也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它通过视觉效果的展现,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
合唱表演的舞台布置和编排,能够为作品增添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氛围,在给予观众听觉享受的也使其视觉得到满足。
舞台表演不仅仅是合唱团演员的舞台动作,还包括整个舞台的布景和灯光的运用。
通过对舞台的布景设计,合唱作品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而灯光则是能够为舞台表演增色不少的元素,通过对灯光的亮度、色彩和变化的处理,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
三、服装服装是合唱表演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元素,它不仅可以展示合唱团的整体形象,还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氛围和情感。
在合唱表演中,不同的服装能够为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丰富了表演的视觉效果。
音乐合唱艺术论文范文3篇

⾳乐合唱艺术论⽂范⽂3篇合唱⾳乐艺术教育论⽂⼀、合唱艺术概析现代的合唱艺术属于展现声⾳共性的⼀种⾳乐艺术语⾔,它是通过多层次的不同声部结合多种表现⼿法,以达到声⾳的⾼度融合的⼀种极强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在合唱演唱过程中,通过演唱的多⾳⾊、多声部、多层次、多形式融合。
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合的产物,也是⼀个通过有机组合的和谐整体。
合唱艺术其⾃⾝拥有的鲜明艺术特⾊,从演唱规模来看,合唱艺术是属于⼤型的声乐交响乐,其雅俗共赏。
合唱艺术是属于有着较⾼要求的⽆伴奏演唱,也是具有通俗性的⼤众性歌唱,它具有普及性强和参与⾯很⼴的特征。
在我们多年的合唱教学实践中深刻的领悟到:合唱所展现的是⼀种和谐的艺术,即歌唱、神韵、语⾔以及团队的和谐。
合唱的精髓就在于“和”,以和为贵、谐为美为审美标准。
其实合唱⾃⾝是具有很强的凝聚能⼒的,以及培养团队成员的团结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
现代红歌合唱赛是就是以“红”为切⼊点,⼒求运⽤红⾊精神打动⼈、以激情振奋⼈,充分激发了民众对于民族的⾃豪。
这种红⾊歌曲的合唱盛宴不仅体现了“红歌”的艺术魅⼒,还是与当今时代主旋律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激发了⼈们的审美热情。
体现出民族的⽂化艺术素养,同时也展现着时代的精神⽓质。
⼆、合唱指挥者的艺术语汇⼀个优秀的指挥,在合唱排练之前,必须要认真做好准备⼯作,对合唱艺术作品要仔细研究分析,尤其是它的⽂化和时代背景、表现的风格特点与形式,准确领会词曲作者的艺术要求,深⼊挖掘出作品的重点部分和精彩乐段,在指挥中应注重对⾳乐节奏的把握,尤其是要做到“点”到情绪到,尽量精确设计每⼀个动作,把握作品的呼吸点、换⽓点、起拍、收拍,以及指挥的预⽰以及与合唱成员的眼神情感交流。
最⼤限度的把合唱队的艺术潜⼒表现出来,以及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声乐艺术作品进⾏准确的表现。
因此,做为⼀个优秀的指挥者,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指挥技能和知识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点:(⼀)在合唱中,指挥者的动作线条既要具备⼀定的技巧性,还应具有⾳乐性。
论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

论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作者:郭源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4期【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有着集体性质的音乐艺术,人声交响乐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合唱艺术,合唱艺术所具备的不仅仅是最为基本的音乐美学特点,还具备自身独有的技术特点。
本文重点分析的就是从音乐美学的视角下出发,一一阐述了合唱艺术所具备的特点而且重点分析了音乐美学下的合唱的美学特征,以便让大家更多的体会合唱艺术的美。
【关键词】音乐美学;合唱艺术合唱是一种独具集体艺术魅力将多人声部完美结合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不仅使合唱拥有更加丰富宽泛的色调美,也形成了一种集多人声的音乐大成之美。
在源远流长的音乐史中,合唱音乐艺术的形成自有它的独特之美,它不仅具备了其他音乐形式的特征,而且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也形成了它特有的一些美学特征。
一、合唱的艺术美学合唱就是指进行集体演唱的演唱者们把多声部的声乐作品给展示出来的一种艺术类型。
在进行合唱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指挥,相比其他的艺术类型合唱的伴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合唱的表演人数是最多的,也是最能普及的演出形式。
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最主要表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就是演唱者的人声,而且还必须要和整个音响的效果相协调,用和谐演唱去激发观众,让观众在聆听的同时情感也跟着产生共鸣。
合唱艺术所体现出的美学主要是融合了合唱与人们实践中的审美,从美学的角度全方面去探讨创造合唱艺术的过程,以及合唱在表演、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美学情趣,追寻合唱艺术的本质。
合唱艺术是属于音乐美学的一条分支。
合唱艺术的蓬勃发展为合唱艺术美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不仅是合唱本身的需求,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合唱艺术美学从本质上讲就是用音乐美学的方向来探寻合唱本身的艺术规律和艺术特点。
二、合唱艺术的表现特点(一)丰富多样化的音色顾名思义合唱是指由多人多声部完成的一种表演。
因此在由多人多声部组成的合唱表演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音色。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合唱艺术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音乐表演形式,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合唱表演中,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自然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方面,但除此之外,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也极为重要,它对于合唱演唱效果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因此,对于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深化人们对于合唱艺术演唱的理解和欣赏,提高合唱演唱效果以及推广合唱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选题意义1.推广合唱艺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合唱艺术,但对于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和影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通过对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广合唱艺术,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
2.提高合唱演唱效果。
合唱演唱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合唱表演的质量,而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直接影响到演唱效果。
通过对审美特征的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合唱演唱方式,提高演唱效果。
3.优化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中会涉及到合唱艺术的学习,对于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优化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来研究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和影响:(1)声音品质、音量和音色在合唱演唱中的运用;(2)节奏、速度和节拍对于合唱演唱效果的影响;(3)合唱演唱的姿势、面部表情等视觉效果;(4)合唱指挥对演唱效果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实现研究目的。
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对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同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之前的研究结果,对于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进行深入挖掘。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合唱艺术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和影响的研究,预计将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发现合唱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和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演唱效果,例如声音品质、音量和音色在合唱演唱中的运用会极大地影响到演唱效果;(2)探讨姿势、面部表情等视觉效果对于合唱演唱效果的影响,发现它是提高合唱演唱效果的一个好方法;(3)细致分析合唱指挥对合唱演唱效果的影响,找到更好地提高合唱演唱效果的方法。
以合唱为路径的音乐美育策略研究

2020年第3期总第380期丝路艺术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以合唱为路径的音乐美育策略研究!马国英(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甘肃兰州730020)[摘要]音乐美育对人的素质提高具有独特的价值。
合唱艺术因其综合性、普及性,在音乐美育的实施中具有诸多优势。
通过分析研究音乐美育的本质属性及历史发展,审视和论证合唱在音乐美育中的价值及实践优势,提出以合唱为路径的音乐美育教育理念,针对当前学校音乐美育现状,应重视音乐高等教育合唱指挥系的建设、优 化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加强各类学校合唱实践环节,在合唱美育中激发学生美育 性。
[关键词]音乐美育;合唱;策略[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0)03-0128-04音乐美育思想和实践源远流长。
音乐对于人的 精神的 充实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在漫长的人类活 中,音乐的意义。
美 的音乐和独特的审美特 人的、 ,并通过对 、 、 、 的作用对人 一内化的 的本质 的普遍意义与实践,音乐美育的意义 在的本质特 中一、音乐美育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在我国古代,音乐被认为具有教化民众的作用,同时乐 合为 的:。
, 的 乐教育的音乐美育 音乐美育的 高对的 , 音乐美育为,为 ,,乐”宀:“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 为音乐发 具有人快乐的能力。
推行和谐美好的音乐,小可以培养人的性格品质,令人耳聪目明,增 智慧,德才兼备。
大可以改善风,构建岀高雅的社 会风尚、和谐的社会氛围。
十八世纪末,德哲学家席勒的著作《美育书简》开启 现方美育理论研究,书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美育的概念、性质和意义,是现代美育思的基础的现代“音乐美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美育 潮。
王国维、蔡元培等思、教育家在继承传乐思想的基础上,引进传播方美育观念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岀“以音乐塑造新的国民性、以音乐为载的 '教育以及救亡图存与音乐救国的①,且在新式学校教育中付诸实践。
浅析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

浅析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摘要】合唱艺术是一种多元素的艺术形式,通过声乐技巧、音乐表达、舞台演出和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来展现音乐作品。
本文旨在分析合唱艺术中各种元素的运用及呈现方式。
在声乐技巧方面,合唱团需要注重合唱技巧的训练,以确保声音的和谐统一。
音乐表达和情感传递是合唱的灵魂所在,通过音乐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情绪。
舞台演出的视觉效果也非常重要,能够增强观众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感受。
在音乐元素的融合方面,不同音乐元素的结合会产生新的音乐效果,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合唱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多元素运用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合唱艺术,并为提升合唱表现力提出建议,推动合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合唱艺术、多元素运用、声乐技巧、音乐表达、情感传递、舞台演出、视觉效果、音乐元素、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发展前景、表现力、建议。
1. 引言1.1 合唱艺术的重要性合唱艺术是一种集体音乐表演形式,通过多个声部合唱者共同演唱,在音乐传达、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合唱艺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唱可以带来声音的层次感和饱满度。
通过多声部的合唱,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使音乐更加生动与丰富。
合唱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合唱者们在共同演唱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融合和协调,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使听众在聆听音乐时更易被打动和感染。
合唱也是一种团队合作和集体创作的体现。
合唱需要合唱者们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首曲目的演绎,这既考验着个人的音乐素养,也锻炼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合唱艺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通过声音的协调和合作,传递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展现出集体的力量和个体的魅力。
通过合唱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人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也可以感受到共同合作和集体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1.2 本文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合唱艺术中多元素的运用及呈现,介绍声乐技巧、音乐表达、舞台演出视觉效果、音乐元素融合以及文化历史背景对合唱的影响。
松涛视听沙龙│音乐艺术中合唱独有的艺术价值及发展

松涛视听沙龙│音乐艺术中合唱独有的艺术价值及发展合唱, 既是一种表演形式, 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体裁。
从浩如烟海的中外合唱音乐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 她为人类社会记述了历史的真实 , 呈示了心灵的企望 , 表达了精神的寄托 , 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斗争和对人类理想的追求。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浅析合唱独有的艺术价值 , 并且分析其当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关健词】合唱音乐艺术人声交响教育作用发展音乐艺术的形式多样 , 而合唱因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在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西方的合唱早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 , 而在中国合唱虽只有一百多年的发展 ,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群众文化的日益高涨 , 就合唱自身所散发的音乐魅力以及艺术特点来说 , 它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因此本文将着重对合唱在音乐艺术中独有的艺术价值进行浅析, 并分析合唱在我国的发展之路。
一、合唱的人声交响魅力。
合唱作为一种声乐艺术, 是一种特殊的声乐表现形态。
它“既是一种表演形式 , 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 `声乐交响 ' 音乐体裁。
从浩如烟海的中外合唱音乐作品中 , 我们可以看到 , 她为人类社会记述了历史的真实呈示了心灵的企望 , 表达了精神的寄托 , 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斗争和对人类理想的追求。
”从专业音乐方面来分析, 合唱首先体现的是人声的有机组合。
中国历来就有“丝不如竹 , 竹不如肉”的说法 , 可见人声是音乐中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方式, 而合唱正是以人声为基础的众人歌唱的声乐形式, 很好的展现出人声交响的气势美、音色美、和声美以及抒情美。
其次 , 人声交响的产生体现了合唱本身的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 ,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声乐艺术, 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体的人声魅力。
在这样一种集体艺术中 , 讲究高度的共性和统一 , 特别是对于集体音色的把握 , 而合唱的人声之美更是在于它丰富变化的音色 , 对完美音色的追求是每个合唱队必不可少的功课。
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艺术研究

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艺术研究
声乐艺术是一门以发声为手段的艺术形式,它是表现情感、传递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音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艺术研究,对于理解和解释声
乐艺术的语言、音乐和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体验和欣赏方式、艺术创作和演绎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在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变迁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声乐艺
术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除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外,也受到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的影响。
比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声乐艺术的创作和演唱方式、歌曲的主题和内容
等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声乐艺术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再次,在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欣赏方式和艺术创作和演绎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研
究方向。
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方式和审美体验的不同,会对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产
生不同的理解。
在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以及作品的音色、节奏等
方面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听众的欣赏感受。
通过对声乐艺术的表演技巧和演唱方法等方面
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声乐艺术创作和演唱。
综上所述,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艺术研究,不仅可以探究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内在规律,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对声乐艺术的欣赏方式
和艺术创作和演绎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和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开展基于美学视角下
的声乐艺术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声乐艺术的内在美学价值,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人声交响乐的具体体现,其不仅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美学特点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
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并重点剖析了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以期让大家深刻地 体会到合唱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音乐美学;合唱艺术;研究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
合唱艺术集各种不同人声之大成,将各种人声巧妙融合,使其拥有更丰富及广泛的色调调节性,同时拥有更为广阔的音域。
在合唱过程中,合唱团成员相互配合,搭配反映音乐作品特点的服装,与音响伴奏配合,向人们展示了人间最完美的人声交响曲。
同时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具备音乐美学的所有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不同的艺术特点及美学特征。
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做具体的阐述,介绍合唱的基本特点及合唱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并了解合唱这种集体性音乐艺术,能够透过合唱本身真正体味到合唱艺术的美。
一、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合唱是演唱者集体共同演唱多声部的声乐作品的一门音乐艺术。
在合唱中常有指挥,伴奏可有可无。
相对于别的音乐艺术来说,合唱是人员参与最多,最易于普及的音乐演出形式。
人声是合唱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工具,最能够表达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思想及情感,但是在演出的时候演唱全体要与整体音响的效果协调统一,用和谐的演唱激发听众,让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合唱艺术源于西欧的宗教音乐,早期演唱多以单声部为主,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合唱在西方经过古文明、中世纪阶段,走过文艺复兴时期,并经过巴罗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时代,最终进入现代音乐。
在其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成为屹立于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合唱艺术在我国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凭借其广泛的参与性及普及性的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合唱艺术美学将合唱与人们的审美实践相连,从美学的角度去全方位的探讨合唱艺术的创造过程,探讨合唱在创作,表演中的美学情趣,探讨合唱这门艺术在总体构成中的所有美学造型因素,追寻合唱的本质特征。
合唱艺术美学隶属于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一个分支。
合唱艺术美学的产生是日益蓬勃发展的合唱艺术的本身需求及呼唤,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
合唱艺术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音乐美学的高度及角度去探讨合唱本身的艺术规律及审美创造特征。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一)合唱是表现力强的集体性音乐艺术合唱与其它音乐艺术的主要区别就是合唱的参与人数众多,在具体表演中又由男声、女声还有童声来组成,因此才被称之为合唱。
这样集体的合唱表演形式能够将合唱组集体成员的长处综合起来,来提高合唱的总体表现力。
在合唱的发展过程中,在合唱声乐技巧发展的基础上,男女声相互配合,使合唱要表现的音域已经由先前的三个八度发展到现在的四个八度,并且在音域及音色上都使合唱这门音乐艺术更具有感染力及表现力。
(二) 合唱艺术需要演唱者间的集体配合与协作合唱艺术这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合唱组的所有成员间只有对合唱中的所有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完全掌握及理解,各个成员对自己的声音在集体演唱中的效果作用很好把握,所有成员间密切配合,精诚协作,让各种声音及音域的配合达到和谐自然,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合唱效果。
其次,合唱艺术是由各个单个的演唱者先组成声部,各个声部相互融合,并与音响效果搭配,才能产生最完美的具有气势的整体合唱音响的效果。
合唱中的每个声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合唱是集体性艺术,不是要展现单个声部的特点,是要将这些声部的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要达到这种独特的效果,每个演唱者都要将自己融入于这个演唱的集体中,与其他成员紧密配合协作。
(三)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集体艺术形式合唱这门集体性音乐艺术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声部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因此每个演唱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多声部的视唱及听力能力,将合唱中各个声部在整体演唱中的和弦进行及各个声部间的旋律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是完整的合唱表现形式,才能够真正展现出合唱和弦的曼妙效果。
三、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合唱艺术在吸取西洋演唱的一些基本技法外,与我国的传统艺术交融结合,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及演唱表现形式,而在这些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下,合唱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美。
下面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艺术创造及表演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进行阐述。
(一)合唱创作中的美歌词是合唱作品中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合唱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歌词的创作是否成功,是合唱演出成功的关键,同时歌词也是最能体现作品形象及情感的东西,在客观存在中最具有感染性。
歌词也是全体成员演唱的主要内容,演唱者的情感也是要借助歌词才能够完整表达,因此合唱创作中的歌词美是整个合唱美的基础。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姚春城音乐・69・歌词美主要是通过歌词的形象性及感染性来体现的。
作曲者通过对生活事物或者社会风情的细致观察体会,用形象性的客观文字将其记录下来,并在其中赋予或激动,或崇敬,或喜爱的情感,让人们能够从这些形象的文字中体位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被作者强烈的情感气氛所感染,获得思想上的共鸣,情不自禁地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在思想的海洋中驰骋。
歌词的形象性及强烈的感染性就是合唱创作中最基本的美,并且这种美多具有一定的时代及民族色彩。
如赵元任的《海韵》,这是合唱艺术刚刚传入我国时期的作品,作品创作带有了浓厚的西方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而在抗战时期的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系列合唱曲,用其磅礴的气势唱出了人们坚决抗战的决心,给人们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而改革开放之后《在希望的田野》上,又为人们畅想了祖国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合唱表演中的美1.合唱表演的气势美合唱这门集体性音乐艺术,一般人数都在十二人以上,在国内权威歌手大赛中合唱团人数多在三十到六十人之间,这样的多人集体组合,能够更容易的达到舞台审美及声音饱满度上的理想效果,让人们感受到如千军万马般的一种气势。
而对于合唱中的混声合唱组来说,前两排为女生,后面两排男生的一种中规中矩的队恣亮相形式,会让观众先产生一种视觉的感动。
同时伴随演唱主题,演唱者都会搭配适合的精美服饰,这种人及服装还有舞台背景的整体构图的气势效果,无形中将观众与演唱作品间的距离拉近了,使观众在演唱开始前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最大程度上对音乐作品做了最好的演绎渲染。
当然合唱艺术本身的气势美也不是单纯以人数来衡量的,这种气势主要反应在各个演唱者对自己在演唱作品中的身份定位及完美演绎,是将作品角色完美演绎的那种真情流露中体现的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及感染力。
如《黄河大合唱》从整体上给人一种磅礴雄浑的气势,让听众不由自主的被这种气势所吸引,所打动,所同化。
2.合唱表演的音色美合唱中的人声是最简单的音乐表达形式,同时更是音乐中最美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
演唱者是合唱团中的基本要素,每个演唱者都有不同的声音,众多的声部组合起来,才产生合唱这种最完美的人声交响乐。
合唱中的人声美就在于合唱成员用其丰富多样的音色共同构成合唱人声交响中最曼妙的完美音符。
合唱的这种音色美是通过演唱者宽广的音域、精巧的呼吸技巧及对音量变化的整体掌握而体现的,同时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还要注意清洗正确的吐字发音,并掌握正确的音乐力度变化,将音乐的弹性力度充分表达出来,这样通过这些演唱基本技法的掌握,配合自己纯美的演唱,才能够给人们呈现出最完美的音色,让人们听后久久难忘。
同声合唱中,男声演唱浑厚低沉而不失洪亮,将男子坚定、宏大的性格尽情彰显。
《猎人合唱》是男生合唱的典型作品,通过男声四声部的合唱,将坚韧的猎人的形象成功刻画。
女声演唱在音色上则凸显出女性独有的柔软及细腻。
如《春雨沙沙》,通过充分律动感的三拍子节奏,借助女声轻巧、细腻、灵活的演唱,为人们勾画出一幅春雨绵绵的优美画面。
而在男女混声的合唱中,男声与女声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合唱中男声、女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音域上更加宽广,音色上更加丰富,并且更富于变化的色彩,通过这些曼妙的音色,带给人们完美的听觉上的享受。
3.合唱表演的抒情美音乐艺术创造的核心魅力就是通过音乐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完美展述出来,对于合唱艺术来说也不例外。
合唱艺术也是通过演唱者对演唱作品的深刻理解,将作品中的情感通过声乐美感及舞台背景的整体效果完美表达出来,这就是合唱艺术的抒情美。
合唱艺术这种抒情美的体现对比其他音乐形式来说更难把握。
这种抒情需要各个演唱者都能够将演唱作品中的情感都能够正确巧妙的处理,将演唱艺术与作品情感完美结合,真正达到以声传情,实现声情并茂。
情感是所有音乐艺术中的灵魂,没有情感的音乐作品及时演唱者演唱艺术再好,但是没有情感的衬托,就似没有灵魂的一具空壳,整个演出也会缺乏必要的感染效果,不会使观众有心灵深处的强大震撼。
在合唱艺术中对于情所体现出的美感更加关注。
合唱与独唱不同,其本身更需要一个整体的和谐统一。
在合唱演唱中需要从诗情—曲情—声情的总体把握上去营造一种完美的舞台创作与表现。
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全体合唱成员都要吃透音乐作品中的诗情及曲情,并且将这种理解在演唱中通过准确的声情把握,将作品中的诗情、曲情及声情进行强烈的舞台渲染,将作品中原汁原味的情境完美展现,达到唯美的舞台效果。
当然合唱艺术的表演美还包括合唱节奏及旋律的美,合唱中和声的美等很多内容,因为篇幅有限,这里不再一一列述。
当然,合唱表演中,合唱演员将合唱艺术中所有的这些创作上及表演上的美学特征有机融合,做到速度、力度、音色、及情感变化的高度和谐统一,特别是每个演员都做到意志与思想的高度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之美更是合唱艺术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合唱艺术美学的真谛。
总之,合唱艺术是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既具备音乐美学的共性,同时由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对于集体演唱的合唱艺术来说,合唱艺术的美体现于合唱歌曲创作及合唱表演的各个环节,合唱创作中歌词的美,合唱表演中的气势美、音色美及抒情美等就是合唱艺术最主要的美学特征。
而这些这也我们在欣赏过程中要充分体会的东西,我们只有对于合唱的这些美有整体的理解,才能够真正欣赏到合唱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1]易琳.《由音乐美学视角探讨音乐艺术之特点》[J].大家,2010,(22).[2]房思钊.《论合唱指挥手势之视觉艺术》[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3]黄宇.《美学视角下的西洋合唱艺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姚春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
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乐队指挥专业。
四川音乐学院爱乐交响乐团指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