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挑顶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摘要: 针对沪昆铁路江西段杭长8标中新建王家山隧道的复杂地质情况,在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挑顶的施工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施工方案的实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 斜井进入正洞; 施工技术; 地质一、前言1、隧道概况隧道全长1125m,为了节约工期,于隧道线路方向右侧DK810+090增设一条断面尺寸为5.00m(宽)×6.00m(高),斜长为223.22m,倾角为50°42’38’’的斜井。

斜井以交角60°拐入。

2、工程地质特征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采用Ⅴ级抗震设防衬砌结构。

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软硬互层,存在差异风化。

穿越下华哨正断层1处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长约为120m,主要物质成分为玄武岩、泥岩,属Ⅳ级软石,斜井地下水含量较小。

3、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沟水,流量随季节及降雨量变化,受大气降雨补给。

水质为HCO3-- Ca2+.Mg2+型水,无腐蚀作用。

4、工程特点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斜井段支护采用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拱墙I14型钢钢架加强支护,小导管长3.5m,每环20根,每2米/环,外插角1~3度。

Ⅰ14钢架间距每1米/榀。

正洞段支护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全环I20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钢架纵向间距为0.6m/榀,小导管每根长4.5m,每环38根,每环间距为3m。

斜井与正洞相交处为浅埋段,埋深大约为27米,受附近地质构造影响围岩很破碎。

斜井以交角60°拐入正洞。

二、施工技术方法根据设计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现在斜井采用两台阶法开挖施工,正洞将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经过反复认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导洞转向法施工进入正洞。

斜井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掘进一定距离;形成作业空间后,扩挖达到正洞标准断面。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洞洞 身 开挖 , 洞 拱 顶 高 程 超 出 正 洞 设 计 开 挖 线 4 导 0 a 过 正 洞 中轴 线 后 , 向正 洞 中轴 线 右 侧 平 坡 开 挖 m, 再 5m。在导 洞 内架立 型钢 钢架 、 网喷锚 形 成整体 加 强 挂 联合 支 护 , 以确保 导洞 开挖 的安 全 。 导洞 施工 完 毕后 , 导 洞 钢 架 内侧 施 做 套 拱 ( 在 套 拱 的左侧 落脚 于斜 井 加 强 段 门 型钢 架 的横 梁 上 , 侧 右 设 扩 大脚 与 锁脚 锚 管 加 固 ) 然 后 分 别 向 正 洞 西 安 端 ,
工开挖 , 手推 车出砟 。导洞拱顶高 程超 出正洞设计 开挖 线 4 m, 正洞 中轴线后 , 向正洞 中轴线右侧平 坡开 0c 过 再
挖 5m, 导洞 临时支护 及时 跟进 。临时支 护为架 立 型钢 钢 架 、 网喷锚联 合支护 , 挂 以确保 导洞开挖的安全 。
拆 除 小导 洞边 墙上 的 临时支 护 。
[] 刘 7
斌 , 茂 权 . 台 温铁 路 前 黄 隧 道 下 穿 高 速 公 路 设 计 [ ] 铁 宁 甬 J.
道 标 准 设 计 ,0 8 6 . 2 0 ( )
[ 铁 道 第 三 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有 限公 司 . 道设 计 施 工 图 [ . 津 : 8] 隧 z] 天 铁 道 第 三 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有 限公 司 ,0 0 21. [ 夏永 旭 . 道 结 构 力 学计 算 [ . 京 : 民 交 通 出 版社 ,04 9] 隧 M] 北 人 20. 1 32
套 拱施 工 完毕 后 , 套 拱 的保 护下 按 正 洞 设 计 断 在 面进 行开 挖和 初期 支 护 , 早 将 正 洞初 期支 护 封 闭 成 尽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方案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方案
理 的方 式 。 1 . 2 . 3 搅 拌
程 。另外 ,浇筑 的过程最 好是连 续进行 ,如果 出现 间隔 ,则 需要尽量 缩短层 间的 间隔时间 ,下一层 的混凝 土需在前 层混 凝 土初凝 之前完 成浇筑 ,混凝 土的初凝 时 间应 通过试 验来确 定 。如 果 层 间 的 间 隔 时 间 超 过 混 凝 土 的 初 凝 时 间 时 , 层 面 按 施 工缝处 理 。如 果混凝 土表面 泌水 ,需要及 时清除 ,来保证 混凝 土 的浇 筑 质 量 。 1 . 2 . 5 振 捣 振捣作业一般分为机械和人工两种。人工振捣通常使用在 工程 量小工或 遇到塑 性混凝土 时 。因为是人 工操作 ,所 以常 会发 生漏振 的问题 ,所 以为了避免 ,此类振 捣需要 采用快 插 慢拔 的方式 。其他大 部分 的工程则 大多采 用机械振 捣 ,那 么 这类振捣需要注意捣棒的插入位 置和一个 插点振捣 的时间。 1 . 2 . 6养护 般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有 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重点需要 对其 湿度和温 度进行 控制 。为 了减 少混凝 土 的暴 露 时问,则 需 要对混凝 土暴 露面紧密 覆盖篷布 或塑料 布 。在季节 交替之 际时 ,需 要注意 天气发 生的变化 ,再采 取相应 的保温 或隔热 措施 。 2混凝土施工 的质量管理 混凝土施 工的过程 中往往会 出现很 多问题 ,例如供应商 的 偷工减料 、工作 人员 的随意操 作等等 ,这些 细节 的问题都会 导致混凝 土 的质 量 问题 ,所 以为 了混 凝土工程 健康 蓬勃地 发 展,施工的质 量管理尤 为重要 。 首先从混凝 土工程所涉及 的各个人 际交往方面来说 : 1 )施 工承 包 单位 的合 作 供应 商 ,要有 资 质并 且信 誉 良 好 ,能够提供优质的混凝土原材 料。 2 )施工现场 与混凝土供应 商之间需要根 据施工现场 的各 类实 际情况保 持紧密 的沟通 与协 ,例 如关 于混凝土 的运输 所 涉及 的路线、车辆 ,混凝土运到现场 的质 量减 损情 况等 。 3 )施 工 人 员 需 要 掌 握 每 个 混 凝 土 制 作 工 艺 步 骤 的 专 业 知 识 ,并且要 有专业 素养 ,不能仅 凭借个人 经验操 作或者 为 了 贪 图小利而偷工减料 。 4 )建筑工程所 涉及 的各 方主体需要认 识到混凝土 质量管 理 的重要性 ,并要 需要有 一些机 制将质量 管理 涉及到 各方 的

隧道软弱围岩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的研究

隧道软弱围岩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的研究
构稳 定 及施工 安全 。
3 施 工 工 艺
3 . 1斜井至正洞过渡段开挖及支护步骤 :
收稿 日期:2 0 1 2 — 0 9 — 1 8 作者简介:房冉冉 ( 1 9 8 O 一) ,女,山东邹平人,工程师 ,研究方 向桥梁、隧道施工技术工作。
斜井至正洞过渡段抬高、加大开挖及支护
斜 井采 用正 台阶法施 工 ,上 、下 台阶 长度 为 5 " - - 6 m 。斜井 至正 洞过渡 段 拱部斜 向上 按 1 0  ̄2 0%
坡度抬高,下半断面底部标高仍按斜井原设计坡度控制,使得该段加高、加大,见图 1 。
图 1斜 井 至 正 洞 过 渡 段 抬 高 、 加 大 施 工 纵 断 面图
De c . 2 0 l 3
隧道软弱 围岩斜井进正洞挑顶
施工技术 的研 究
鞍 ( 中铁建钢 结构有限公司 河北涿州 0 7 2 7 5 0 )
摘要: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斜井进正洞的情况 ,从工艺原理、施工方法、监控量测等方面对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并提 出质量控制 以及施工安全 的措施,对同类施工具有
当斜 井施 工至 与 正洞边 墙相 交 断面 时 ,开始 正洞 上弧 导挑 顶 ,此 时施 工方 法 由二 台阶 法变 为三 台阶 法 ,台阶 高度均 为 3 ~3 . 5 m , 台阶长度 4 m。 测量班 放 出正 洞开 挖轮 廓五 寸 台 ,人 工 钻爆 法斜 向上 开挖 ,每 循环 进尺 0 . 5 ~1 m ,开挖 断面 为3 m x4 m 的方 形 导坑 ,每开 挖 一循环 施做 1 榀棚 架 支护 ,边墙 设 3 . 0 m锚 杆 ,棚 架 间采用 2 2 钢 筋 纵 向连 接 ,喷 C 2 0混凝 土 2 0  ̄2 5 c m ,形成 临时 支护体 系 。 同时根据 三 台阶法 的施工 顺序 ,斜 井 段 的下 台阶及 时跟进 ,平行 作业 ,见 图 2 :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安全措施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安全措施
隧道斜 井进入 正洞挑 顶施工安全措 施
孟 兆伟 ( 中 铁十七局四 公司)
摘要 : 针 对石 楼 隧道 斜 井数 量 多 , 斜 井 与 隧道 洞 身 交 叉 处 为 异 型 断面 、 跨度大 , 开 挖 后 会 引 起 围岩 应 力 重 新 分 布 , 极易产生局部 应力 集 中而 发 生 掉块 、 坍 塌 等安 全 隐 患 , 通过对 1 } } 斜 井 挑 顶 进 入 正 洞 施 工 安 全 方案 的研 讨 , 最 大 限度 地 减 少 施 工 安 全 隐 患 , 对 其他 斜 井 进 入 正洞施工起指导作用 , 对其 他 隧 道 的类 似 施 工 提 供 一 定 的 参 考 。 关键词 : 斜井 挑顶 安 全 措 施
2 、 棚 洞断面和支护参数视 岩土质情 况可


进 3 调 整 。

棚 洞开挖应预 留并 行沉落量和 套拱的
厚度。
4 、 在棚洞 内架设套拱钢 架并喷射混凝土。 1 、 在套拱 内施做 4榀正洞 上台阶初期支
护。
2 、 沿隧道 正洞 方向. 拆除棚 架一侧 的 临
正 洞 相 交 角 度 保 持在 3 7 。, 间距 控 制 在 0 . 5 m, 进 而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完成 由垂 直于 斜 井 中线过 渡 到平 行于 正 洞 中线 , 见图 2 。( 以 0 . 5 m 间距 在 斜 井 与 正洞 交 叉 口段 架 立 1 2 0 异型 钢 钢 架 ,三维 受力 状 态下 确保 相 交地 段 围岩 的稳 定 , 同 时在 最后 1榀 采 用三榀 焊 接 一起 的 I 2 5型 钢 架 立 , 为 正 洞钢 架提供 落脚 平 台 , 见图 3 。⑧ 斜 井小 曲线 过渡 到 与 正 洞 线 路 走 向成 9 0 。 夹 角 后 平 坡 开 挖 至 正 洞 右 侧 边 墙 位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摘 要 : 着我 国经 济 的快速 发展 , 随 高等级 公路 建设 也 日益加 快 , 工 程质 量 及进 度 要 求很 高 。本 文 结合 对
国家高速 公路 十堰 至 天水联 络 线 ( 7 1 ) G 0 1 陕鄂 界 至 安 康公 路 旬 阳特 长 隧道 施 工 情 况 , 绍 了 由于 隧道 介 洞 1位 于特殊 地理 位置 , : 7 采取 斜 井进 正 洞挑顶 施 工 的方 法及要 点 。
1 9 2 9): — 4 9 5,5( 414 .
弯矩 降 低 系 数 与 锈 蚀 率 符 合 二 次 曲 线 规 律 ; P> 在 5%时 , 0 轴力 和弯 矩 降低 系数 加速 下 降 ; p=8 % 时 , 0 钢
拱架 轴力 基本 丧 失 , 弯矩 全部 丧失 。
2 荷 载 比例 对 钢 拱 架 承 载 力 的影 响 与 锈 蚀 率 有 )
3 4):4 — 6 . 7( 4 5 4 7
3 根 据 以上 分 析 , 蚀 率 P=5 % 是 钢 拱 架 承 载 ) 锈 0
力 的一个 变化 点 , 建议 在 施 工 中锈 蚀 严 重 地 段 及 运 营 中的锈 蚀 检查 将 P= 0 5 %作 为一 个警 报 点 。
参 考 文 献

21 0 1年 第 6期



Ra l y En i e i g :0 31 9 ( 0 1 0 — 0 3 0 1 0 .9 5 2 1 ) 60 8 .3
隧道 斜 井进 正 洞 挑 顶 施 工 技 术
4- ,: 1 - ̄丽
( 中铁 十 五 局 集 团 第 五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南 洛 阳 河 4 10 ) 70 2
关 键 词 : 口施 工 斜 井 进 入 挑 顶 施 工 方 法 洞

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

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

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的选择某隧道全长6677公里,中分别在D1K17+000和D1K18+200里程设1#和2#两座斜井.其中1#斜井井身与正洞正交,2#井身与正洞斜交45度,且井身为反坡,坡度9.26﹪,全长280米,施工难度大,最具代表性。

与正洞连接处围岩为Ⅲ级白云岩,裂隙发育,较破碎。

由于井身中线与正洞中线成斜交45度,斜井井身宽6m ,井底与正洞交接处宽8.48m 考虑机械交通行驶及转弯有效宽度,无需再向两侧扩宽成喇叭口,只需直接施作到正洞洞身,后沿正洞中线方向向大小里程分别挑顶开挖形成正洞开挖断面.同时考虑此处为三岔口处,受力最为薄弱,在井身施工到正洞后,向大小里程挑顶开挖过程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手段,并形成上下台阶向前施工. 2、 施工工艺 2。

1 开挖工艺由于交叉口处为Ⅲ级白云岩,岩质较硬,自稳性姣好,所以采用先开下导小洞,再压顶,同时保留上下台阶的开挖方法。

2。

1.1 施工测量放线 当施工到井底时,由技术人员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底与洞身交接位置AB ,确定出b 方向,使开挖沿b 方向开挖,如图2。

1。

当沿b 方向开挖到一定尺寸后,测量放出正洞洞身中线及正洞洞身断面轮廓线,使b 方向继续向前开挖时好确定各炮眼深度,使得开挖时不会使正洞洞身线左形成大的超挖或欠挖,如图 2.2.同时在向大小里程扩正洞断面时形成正洞开挖轮廓。

3ABab A'B'图2.2图2.11b2.1。

2 “正反向挑顶" 当沿b 方向施工到正洞洞身线右A'B ’轮廓线时,即在正洞形成如图2.3和2。

4断面.分以下步骤开挖:131324图2.3图2.4大里程方向小里程方向(1)由于井身向大里程方向为顺角方向,便于机械等进出,故先沿大里程方向,由1部向2部开挖出下导洞,形成继续开挖2部上导顶部的爆破临空面,然后再对2部上导顶钻凿压顶爆破炮眼,放压顶炮对2部进行压顶爆破开挖。

大跨径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大跨径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大跨径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摘要: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石楼隧道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全长12810m,主要设置4个斜井,本文较详细的描述1#斜井挑正洞施工技术和要点,同时对本今后类似方案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建议,为类似隧道挑顶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1.工程概况石楼隧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与隰县境内,为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为252m,最小埋深约为10m。

本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直线段线间距为4.0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221+415,出口里程为DK234+225,全长12810m。

石楼隧道一号斜井与正洞相交于DK223+500,平面角度37°,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1.0%,综合坡度9.67%,斜井长332.68m,斜井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方式,按非永久工程设计。

斜井与隧道洞身交叉处均为Ⅳ级围岩,洞身均为第三系粉质黏土。

斜井与隧道平面关系图如图1。

图1 一号斜井与隧道平面关系图2.总体施工方案斜井小曲线过渡到与正洞线路走向成90°夹角后平坡开挖至正洞右侧边墙位置。

在斜井1斜0+000处设置加强环并对交叉口处斜井施做30m二次衬砌。

在斜井1斜0+000处掌子面垂直正洞线路走向,采用2.5m宽变高度异形导洞,按1:2.3的坡度进行正洞洞身开挖,导洞拱顶高程超出正洞设计开挖线40cm (预留沉降量20cm),过正洞中轴线后,再向正洞中轴线左侧平坡图2斜井挑顶进正洞平面图开挖至左边墙位置。

在导洞内架立型钢钢架(I16工字钢,间距50cm/榀)、挂网喷锚形成整体加强联合支护,并按照要求每2榀施做一环超前小导管,导管只在拱部设置,间距30cm,以确保导洞开挖的安全。

导洞施工完毕后,在导洞钢架内侧施做套拱(套拱的右侧落脚于斜井加强段门型钢架的横梁上,左侧设扩大脚与锁脚锚管加固)然后分别向正洞瓦塘端与洪洞端延伸套拱,各延伸4m,以确保斜井与正洞的交叉口范围内均有套拱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挑顶施工技术甘泉李少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桥隧分公司)摘要:在国内铁路建设周期短的特殊情况下,长大型隧道不可避免的依靠设置斜井的手段来增加作业面,减小工期压力!随着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普及,斜井进入正洞的方式也由原来竖井机械提升式为主,演变增加成斜井单线或双线,斜井正交或斜交进洞的多种形式。

这就造成在斜井进入正洞的“喇叭口”成为隧道工程的瓶颈。

而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的挑顶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新奥法施工斜井进入斜交正洞挑顶一、工程概况集宁隧道是我公司承建的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集宁段的隧道,也是六局有史以来最长的隧道。

集宁隧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

集宁隧道左线长5875m,右线长6070m,左右线共计11945m,分进口、出口和1#、2#、3#斜井共五个作业工区。

集宁隧道左线和右线隧道在进口端至DyK498+000段基本并行,线间距较小,DyK498+000之后两隧道逐渐分开,至出口端时相距320m左右。

左线隧道最大埋深约83m,最浅埋深24m。

右线隧道最大埋深约70m,最浅埋深约21m。

隧道地表分布既有道路和208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1#斜井与隧道右线相交里程为DyK497+900,位于李华沟村外,斜井与右线洞身相交处为施工干扰最大区域,斜井中线与正线包头方向交角仅为锐角(50º),为使斜井能安全、顺利、迅速的进入正洞,也为了正洞施工的安全,施工时,该处需进行加宽处理,长度21.6m范围内施工断面为:宽×高=11.0m×7.2m,并合理布置风、水管路和积水井,保证该处工程车辆的正常通行。

右线 集宁1#斜井平面布置图2#斜井设在DyK496+185处,斜井中心与右线隧道相交,平面交角为80°,斜井按单车道设计,内轮廓断面5.00 m×5.93 m,斜井长为280 m,井身的坡度为10%,中部设错车道两处。

错车道长20m,内轮廓断面加大为8m×7.2m,坡度为2%,利用4#横通道进入左线正洞施工,4#横通道长38.55m。

2#斜井纵断面图3#斜井平面图3#斜和右线DyK496+110计,内轮廓断面5.00 m×5.93 m 10%,中部设错车2%。

二、工地地质情况(一)地质构造集宁隧道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台隆之凉城断隆中,沿线断裂褶皱构造不发育,但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以基性喷发为特点,形成了大面积的玄武岩覆盖层,具有典型的桌状地貌形态。

本层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上部为人工填土,坡洪积粘土、砾砂,基岩为第三系上新统泥岩夹砂岩、玄武岩、太古界下统大理岩、太古代花岗岩等。

(二)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岩溶:隧道出口段通过处大理岩为可溶岩,经地表调查,有微弱溶蚀现象,如溶孔、溶槽等,未发现溶洞,洞身大理岩具轻微的蜂窝状溶蚀和溶隙,裂隙宽1~2mm,属岩溶不发育地区,对工程无大的影响。

膨胀岩土:隧道洞身经过泥岩夹砂岩,其成岩作用差,泥岩岩质软遇水软化,易崩解,根据化验指标:阳离子交换量(CEC)为209mmol/kg,蒙脱石(M)含量为13(%),自由膨胀率(Fs)为26%,判定泥岩具弱膨胀性。

三、施工方案:斜井进入正洞后,左、右线共有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面临洞内“三多一难”(即作业面多、施工机械多、作业人员多以及通风管路布设难)的问题。

而斜井与正洞交接地方的处理措施相当关键,因为其担负的施工压力重,是一条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隧道自身安全的生命线。

另外,三个斜井与集宁隧道正洞均存在交角,正洞开挖时,车辆难以顺利的拐弯通过,对施工很不利。

为使斜井能安全、顺利、迅速的进入正洞施工,保证行车畅通与施工需要,特在斜井与正洞交接处设喇叭口过渡段。

为保证喇叭口主洞钢架有稳固落脚点,将斜井与主洞相交处钢架用两榀I18钢架焊接而成,改变主洞钢架加工尺寸使之落在斜井两榀I18钢架上。

主洞钢架拱脚处加设锁脚锚管,与斜井钢架连接处拱脚设4根长4m的φ42锁脚锚管,并于钢架焊接牢固,以保证拱架稳固。

斜井纵向拉杆向主洞延伸1m,并与主洞钢架或纵向拉杆焊接牢固。

三个斜井因进洞方式和夹角不同,所以在喇叭口支护的处理上也有差异,具体布置形式和参数如下:(一)1#斜井喇叭口过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护参数如下:斜井与主洞相交处平面布置图1.斜井在靠近主洞洞口段采用I18钢架,左侧3.1m范围内间距为31cm,右侧11.4m范围内间距为114cm,钢架间采用φ22螺纹钢筋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斜井拱墙喷射C20混凝土厚20cm,拱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8钢筋网,间距25cm×25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结合钢架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4m,纵向搭接不小于1m。

4.主洞DyK497+893- DyK497+908段按设计采用IV级加强衬砌,支护参数为:(1)设置I16钢架,间距1.2m,钢架间用φ22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拱墙喷射C25混凝土厚23cm,拱部为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设φ22砂浆锚杆,两种锚杆均长3m,间距1.2m×1.2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6钢筋网,间距20cm×20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4m,环向间距0.4m,纵向间距2.4m。

(二)2#斜井喇叭口过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护参数如下:喇叭口平面布置图1.喇叭口段采用I18钢架,左侧404.03cm范围内间距为81cm,右侧330.8cm范围内间距为66cm,钢架间采用φ22螺纹钢筋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斜井拱墙喷射C20混凝土厚25cm,拱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8钢筋网,间距25cm×25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结合钢架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5m,纵向搭接不小于1m。

4.主洞与斜井相交处主洞钢架20m范围内IV级围岩采用IV级加强衬砌。

(三)3#斜井喇叭口过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护参数如下:斜井与正洞喇叭口平面布置图斜井自身喇叭口平面布置图1.喇叭口段采用I18钢架,左侧404.03cm范围内间距为81cm,右侧330.8cm范围内间距为66cm,钢架间采用φ22螺纹钢筋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斜井拱墙喷射C20混凝土厚25cm,拱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8钢筋网,间距25cm×25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结合钢架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5m,纵向搭接不小于1m。

4.主洞与斜井相交处主洞钢架20m范围内IV级围岩采用IV级加强衬砌。

(四)、1#、2#、3#斜井在钢架与主洞钢架相交处加固处理的方式是基本相同的,具体施工要求如下:1.为保证主洞钢架有稳固落脚点,将斜井与主洞相交处钢架用两榀I18钢架焊接而成,上设工字钢托梁,改变主洞钢架尺寸使之落在托梁上并与托梁焊接在一起,具体钢架布置如斜井与主洞交界处钢架布置图1、2。

2.主洞钢架拱脚处加设锁脚锚管,与斜井钢架连接处拱脚设4根(比设计增设两根)长4m的φ42锁脚锚管,以保证拱架稳固。

3.斜井纵向拉杆向主洞延伸1m,并与主洞钢架或纵向拉杆焊接牢固。

4.斜井与正洞相交处的托梁和钢架之间采用I18钢支撑焊接在一起,间距为1.2m(与主洞钢架间距一致),具体连接方法见下图。

斜井与主洞交界处钢架布置图1斜井与主洞交界处钢架布置图2主洞钢架I18工字钢托梁I18工字钢支撑托梁与主洞钢架和钢支撑连接布置图(五)开挖方法1.因喇叭口处开挖断面扩大,虽该段设计为三级围岩,但结合现施工段斜0+40围岩情况和断面扩大情况拟采用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尺寸如下图:2.先开挖1部台阶,再开挖2部台阶,结合钢架尺寸,斜井处上台阶高度为3.45m,正洞处上台阶高度为2.0m。

3.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进尺,每循环进尺1-1.5m,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根据围岩情况必要时1部台阶主洞部分采用拱架临时支撑。

四、体会和认识1.由于斜井与正洞交界处喇叭口段净空较大,开挖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各项支护加强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2.加强该段的监控量测,随时观察围岩变化,发现围岩变形加快等迹象时及时加强支护,确保围岩稳定后再施工。

3.加强与主洞交接处的测量工作,保证高程、坐标以及开挖净空的准确性。

4、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挑顶施工的优点在于施工难度降低,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大型设备,加快了挑顶施工速度。

同时,喇叭口利用钢架支护,既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又可作为永久支护与正洞初期支护共同受力,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

参考资料: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2007作者简介:甘泉,男,助理工程师,1998年7月1日毕业于武汉铁路桥梁学校2007年6月30日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专科函授班(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