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设计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设计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传递功率P 1=130KW ,转速n 1=11460r/min, z 1=23, z 2=73,寿命L h=100h ,小齿轮做悬臂布置,使用系数K A=1.25解: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 斜齿圆柱齿轮2) 由10-8 P210 选择6级精度3) 材料选择。
齿轮要求质量小,传动功率大和可靠性高,因此必须选择力学性能高,表面硬化处理的高强度合金钢。
尺寸较小且要求较高,故采用锻造(锻钢)毛坯。
选用材料20Cr2Ni4,该材料的热处理方法是渗碳后淬火,MPa MPa s B1100,1200==σσ,芯部硬度350HBS,齿面硬度58-62HRC.4) 由题小齿轮齿数z 1=23,大齿轮齿数z 2=73,传动比为i=3.175) 初步选择螺旋角β=14°(螺旋角不宜过大,以减小轴向力Fa=Ft*tan β)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按式试算,即d t 1≥[]231)(12H E H d t Z Z u u T K σεφα±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试选载荷系数βαK K K K K v A t***==1.62) 由表查得齿宽系数d φ=1b d =0.5(小齿轮做悬臂布置)3)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113*10*9550n P =11460130*10*95503=1.08*105 N ·mm4) 由表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E Z =189.8 Mpa 21(两个锻钢齿轮配对)5) 由图选取区域系数H Z =2.4336) 由图查得1αε=0.77,2αε=0.87,则αε=1αε+2αε=1.64 7) 由图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为1lim H σ=1650Mpa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2lim H σ=1650Mpa8) 由式计算应力循环次数h jL n N 1160==60*11460*1*100=6.876*10717.310*876.6712==i N N =2.17*1079) 由图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HN K =1.15,2HN K =1.25(渗碳淬火钢)10)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率为1%,安全系数为S=1,由式10-12 P205得S K HN H 1lim 11][σσ==1.15*1650Mpa=1897.5Mpa SK HN H 2lim 22][σσ==1.25*1650Mpa=2062.5Mpa则许用接触应力为:2][][][21H H H σσσ+==25.20625.1897+Mpa=1890Mpa(2) 计算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的直径t d 1,由公式得3251)18908.189*433.2(*17.317.4*64.1*5.010*08.1*6.1*2≥t d mm =32mm2) 计算圆周速度 1000*6011n d v t π==19.2m/s3) 计算齿宽b 及模数nt m齿宽 t d d b 1φ==0.5*32mm=16mm模数 11cos z d m tnt β==2314cos *32o mm=1.43mm齿高 h=2.25nt m =2.25*1.43mm=3.2mm 26.505.43.21==hb4) 计算纵向重合度βεβφεβtan 318.01z d ==0.318*0.5*23*o 14tan =0.915) 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使用系数A K =1.25;由表10-3 P195查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1.1==ααF H K K ;(mm N mm N RbTK A /100/3.527>=)由表查得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βH K =1.1; 根据v=19.2m/s 和6级精度由图10-8 P194查得动载系数12.1=v K ;由图查得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βF K =1.14. 故载荷系数K=A K vK αH K βH K =1.25*1.12*1.1*1.1=1.694K 与t K 相近,故不必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机械设计及原理课件教程-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x1
ha* ( zmin z1 ) ; z min
ha * 1 x1 x2
2zmin (z1 z2 ) zmin
x1 x20 z1 z2 2zmin
当采用等移距变位时,两轮齿数之和必须大于或至少等
于最少齿数的两倍。
(2)x1+x2=0 a’=a ,’=,y=0
斜齿轮的螺旋角β,表示斜齿轮
轮齿的倾斜程度。
tg d l (l 为导程)
基圆柱上的螺旋角:
tg b tg cos t
2. 齿距和模数 pn pt cos
mn mt cos
3. 法面压力角n和端面压力角t
ac tgt ac tgn
aa’c中 acac cos
cn* — 法面顶隙系数, 其值与直齿轮的
值一样,为标准值;
c
* t
— zmn / cos 标准中心距: a (d1 d2) / 2 mt (z1 z2) / 2 mn(z1 z2) / 2cos
1 (2 外啮合)
2、连续传动条件
斜齿轮传动的实际啮合区比直齿
轮增大了 L B tg b
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较直齿轮
传动增加了εβ --- 轴向重合度
L
pbt
B tg b
pbt
B tg cost B sin / cos B sin
tg n
tg t
cos
4. 斜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
齿顶高: ha ha*nmn 或ha ha*tmt 齿根高: hf ha*nmn cn*mn 或hf ha*tmt ct*mt
四、硬齿面斜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四、硬齿面斜齿轮传动设计步骤已知:传递功率P ,转速1n 、2n (或传动比i ,齿数比u );齿轮的布置情况,载荷的变动情况,每天工作小时数,使用年限等。
设计:齿轮的材料,热处理,主要尺寸等 步骤:1.选择齿轮材料:包括大小齿轮的材料,热处理,硬度,查表7-5选择精度等级(一般为6~9级);初选螺旋角()815β选12040Z = (闭式);117~20Z =(开式) 但1HBS 、2HBS >3502.确定许用应力1)许用接触应力的确定 式(7-24)[]lim H bH HL HK S σσ=① 由表7-8 ,查lim 1H b σ 、lim 2H b σ,并取二者的小值计算[]H σ② 取安全系数 H S (课本:P145) ③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60nt H N =, n 是与[]H σ对应齿轮的转速。
④ 由图7-35 查循环基数 HO N⑤ 计算HL K = 当H HO N >N 时,取1HL K = ⑥ 计算[]H σ2) 许用弯曲应力 式(7-30)[]l i m F bF FC FL FK K S σσ=①由表7-9,查lim 1F b σ ,lim 2F b σ ②取安全系数F S (课本:P148) ③取K FC (课本:P148)④计算K FL 一般FV H N =N ,6FO N =410⨯当HBS >350时,FL K =1 ≥,但≤1.6⑤计算[]1F σ、[]2F σ3.计算工作转矩6PT=9.5510n⨯ (如果已知,就不必计算) 4.根据齿根弯曲强度公式,求模数式(7-29)n mm k ≥初步计算时,取 1.4m k = ;由表7-7查d ψ ;图7-32查K βY F1 、Y F2 由 Z 1 、 Z 2 查图7-38得到 计算[]11F F Y σ 、[]22F F Y σ 并代入二者中的大值求出n m ,并取标准值,则12()2cos n m Z Z a β+=,圆整后,重新计算β:12()arccos 2n m Z Z aβ+=精确到秒则11cos n m Z d β=,1d b d ψ= 圆整后作为b 2 ,12(5~10)b b =+ 实际的21d b d ψ=5. 精确验算齿根弯曲应力式(7-28))[]1212F F Fd nT K K Y Y Y d m βνεβσσψ=≤式中:1Y K εβαε= , 0.9 1.0K ε= 12111.88 3.2cos Z Z αεβ⎡⎤⎛⎫=-+⎢⎥⎪⎝⎭⎣⎦1140Y ββ=-, 11601000d n πν=⨯ m/s由图7-33查K ν,并计算:[]1111212F F F d n T K K Y Y Y d m βνεβσσψ=≤ ;[]1222212F F F d nT K K Y Y Y d m βνεβσσψ=≤如不满足,可增加模数重新验算,并将该模数作为该对齿轮的模数。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设计和计算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步骤如下:1.确定传动比:减速器的传动比是由齿轮的齿数确定的。
假设需要的传动比为n,即输入齿轮的齿数与输出齿轮的齿数之比,可根据应用需求确定。
2.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模数: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一般用m表示。
通过传动比和齿轮的齿数可以计算出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模数。
3.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齿顶和齿底的圆周上的直径。
分度圆直径可通过模数和齿数计算得出。
4.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宽:齿宽是齿轮齿廓的宽度,也是齿轮传动中齿轮接触面积的重要参数。
齿宽一般需根据应用负载、传动功率、齿轮材料等因素进行估算和确定。
5.确定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数:通过传动比和齿轮的模数计算出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数。
6.计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齿廓曲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性能。
常见的齿廓曲线有直线齿廓、渐开线齿廓等,齿轮选择时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选择。
7.计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轴向模数:轴向模数是齿轮齿厚度的参数,可通过齿宽和齿轮的齿数计算得出。
8.校核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强度:校核齿轮的强度是确保减速器传动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步骤。
校核齿轮的强度包括弯曲强度校核、接触疲劳强度校核等。
根据应用条件和齿轮材料可进行强度校核。
9.计算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啮合效率:啮合效率是齿轮传动中能量的转换效率。
齿轮传动的效率取决于齿轮材料、润滑状况、齿轮齿型等因素。
通过计算可确定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
10.校核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动态性能:校核齿轮的动态性能是确保减速器传动平稳性和减振性的重要步骤。
动态性能校核包括齿轮的动载荷分析、振动分析等。
以上是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还可进行其他设计计算,例如齿轮材料的选择、润滑方式的选择等。
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齿轮设计的基本步骤(一)

齿轮设计的基本步骤(一)引言概述:齿轮作为一种常见的传动机构,在工程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齿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齿轮设计的基本步骤,以及每个步骤中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掌握齿轮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实现传动系统的设计目标。
正文内容:一、确定传动参数1. 确定传动的速比要求:根据所需的输出转速和输入转速,计算传动所需的速比。
2. 确定传动功率:根据传动系统所需的输出功率,计算齿轮和传动装置的额定功率。
3. 确定传动类型:根据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传动类型,如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等。
4. 确定传动转向:根据传动系统的布局和工作要求,确定传动的转向,如正向转动或逆向转动。
5. 确定传动布局:确定齿轮的相对位置和传动齿数,根据传动布局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参数。
二、计算齿轮参数1. 计算模数:根据传动的速比和齿数,计算齿轮的模数,确保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效率。
2. 计算齿轮的齿数:根据设计要求和齿轮轴的布局,计算每个齿轮的齿数,使齿轮能够实现所需的速比。
3. 计算齿轮的齿宽:根据传动的功率和转速,计算齿轮的齿宽,以确保齿轮的强度和耐磨性。
4. 计算齿轮的变位系数:计算齿轮的变位系数,用于确定齿轮齿形的修正,以提高传动的平顺性和减小齿轮噪声。
5. 计算齿轮的其他参数:根据传动的要求,计算齿轮的齿距、顶高、底高等参数,以确保齿轮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三、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式1.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齿轮材料,如优质合金钢、硬质铸铁等。
2. 确定热处理方式:根据齿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如淬火、渗碳等,以提高齿轮的硬度和耐磨性。
四、绘制齿轮图纸和施工图1. 绘制齿轮图纸:根据计算得到的齿轮参数,绘制齿轮的主视图、剖视图和齿形图,并标注关键尺寸和公差要求。
2. 绘制施工图:根据齿轮图纸和布局要求,绘制齿轮与其他传动部件的装配图和布置图,以便于制造和安装。
单级斜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一、传动方案拟定1、设计任务:设计用于螺旋输送机上的传动装置工作条件:三班制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使用年限为10年,只生产10台,每年工作240天,输送工作转速允许误差为±5%,输送级效率为0.95(包括轴承的效率)。
2、设计原始数据:输送机工作轴转矩T=900N m转速n=125r/min3、方案拟定:根据设计任务,和实际情况,选择斜齿轮减速,外部传动为锥齿轮传动。
[бF2]= Бfe2/S F =480MPa 2. 按齿轮面接触强度设计计算齿轮按8级精度制造。
查表取载荷系数K=1.3,齿宽系数φd =0.8,计算齿轮转矩﹑初选螺旋角﹑实际传动比以及齿形系数。
小齿轮上的转矩 T 1 = 9.55×106×(P Ⅰ/ n Ⅰ) =9.19×105 N ·mm 取Z E =188 标准齿轮Z H =2.5 初选螺旋角 = 15°βZ =βCOS =0.981d []321d 12⎪⎪⎭⎫⎝⎛∂•••±•Φ≥H Z ZH ZE U U KT β=60.606mm取小齿轮齿数为Z 1=21,大齿轮齿数为Z 2=81.69,取Z 2=82, 实际传动比i=88.321=Z Z模数 11COS d m Z n β•==2.788 取模数 3 计算中心距 a ()βcos 221nm z z +==159.95mm[бF2] =480MPaT 1= 9.19×105 N ·mmi=3.88=n m 3a 圆整后取160mm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β= arcos()am z z n221+= 15°36’39’’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1d βcos 1nm z ==65.243mm 2d βcos 2n mz ==254.757mm计算齿轮宽度b=φd d 1= 0.8×76023= 52.19mm取b 1=55mm ,b 2= 50mm3.按弯曲强度校核 齿形系数 Z V1=Z 1/=23.302 Z V2=Z 2/=90.99查图11-8得 Y Fa1=2.8 Y Fa2=2.23 查图11-9得 Y Sa1=1.58 Y Sa2= 1.78бF1=nSa Fa m Y Y KT •••1111d b 2=98.2MPa<[бF1]=368MPa该斜齿轮安全=a 160mm=β15°36’39’’1d =65.243mm 2d =254.757mm=1b 55mm =2b 50mmZ V1=23.302 Z V2=90.99确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计算齿轮圆周速度 11601000v d n π=⨯=4.8m/s <5m/s 所以齿轮采用油润滑1. 轴材料的选择根据轴的受力分析查表 轴2选择45钢,调制处理,而轴1和齿轮做成一体,则选择和小齿轮一样的材料同样选用45钢 2. 轴的结构设计 (1) 高速轴高速轴径向选择:1、联轴器轴段:根据最小直径和联轴器的标准尺寸选择,d 1=40mm2、密封处轴段:根据密封圈的标准(拟采用毡圈密封)取 d 2=45mm轴的载荷图(2)低速轴1、联轴器轴段:根据最小直径和联轴器的标准尺寸选择,D1=45mm2、密封处轴段:根据密封圈的标准(拟采用毡圈密封)取 D2=50mm3、滚动轴承轴段:D3=55mm(按标准选取)4、齿轮处轴段:该段轴应比滚动轴大2到3mm 则选D24=57mm5、过度轴段(轴肩):D4=69mm,D5=62mm(由于箱体内壁等原因此段比较长因此采用阶梯轴肩)根据齿宽b和轴承标准件的宽度以及箱座的的结构,定L1=84mm;L2=53 mm;L3=30mm ;轴的载荷分析图如下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采用闷安装无架式旋转轴J封圈实现密封。
斜齿轮

式中:YFa、YSa应按当量齿数zv=z/cos3查表确定 斜齿轮螺旋角影响系数Yβ的数值可查图确定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斜齿轮齿面接触强度仍以节点处的接触应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4
力为代表,将节点处的法面曲率半径rn代入计 算。法面曲率半径以及综合曲率半径有以下关 系为: rt d sin t
L
L
因此,
b cos b
KFt KFt KFn pca bα L cos t cos b bα cos t cos b
载荷系数的计算与直齿轮相同,即:K=KA Kv Kα Kβ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斜齿轮齿面上的接触线为一斜线。受载时,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3
轮齿的失效形式为局部折断(如右图)。
强度计算时,通常以斜齿轮的当量齿轮为对
象,借助直齿轮齿根弯曲疲劳计算公式,并引入
斜齿轮螺旋角影响系数Yβ,得: 校核计算公式: F
斜齿圆柱齿轮轮齿受载及折断KFtYFaYSa Y bmnα
F
2 KT1Y cos 2 YFaYSa 设计计算公式:m n 3 2 F d z1 α
KT1 H 2 3 R 1 0.5R d1 u
设计计算公式: d1 2.923 (
H
ZE
)2
KT1 R 1 0.5R 2 u
齿轮的结构设计
齿轮的结构设计 通过强度计算确定出了齿轮的齿数z、模数m、齿宽B、螺旋角、分度圆直 径d 等主要尺寸。
2
dα
u H
斜齿轮的[H]
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与加工工艺

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1齿面形成研究直齿圆柱齿轮时知道,两轮的齿廓面沿一条平行于齿轮轴的直线KK ′相接触,KK ′与发生面在基圆柱上的切线NN ′平行。
当发生面沿基圆柱做纯滚动时,直线KK ′在空间形成的轨迹就是一个渐开面,即直齿轮的齿廓曲面,如图1示。
图1 直齿齿轮渐开线的形成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原理和直齿圆柱齿轮的情况相似,所不同的是发生面上的直线KK ′与直线NN ′不平行,即与齿轮轴线不平行.面是与基圆杆母线NN ′成一夹角βb 。
故当发生面沿基圆柱作纯滚动时,直线KK ′上的每一点都依次从基圆柱面的接触点开始展成一条渐开线,而直线KK ′上各点所展成的渐开线的集合就是斜齿轮的齿面。
由此可知,斜齿轮齿廓曲面与齿轮瑞面(与基圆柱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交线(即端面上的齿廓曲线)仍是渐开线。
而且由于这些渐开线有相同的基圆柱,所以它们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只是展成的起始点不同面己,即起始点依次处于螺旋线K 0K 0′上的各点。
所以其齿面为渐开螺旋面,如图2示。
由此可见.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廓曲线仍为渐开线。
可将直齿圆柱齿轮看成斜齿圆柱齿轮的一个特例。
从端面看,一对渐开线斜齿轮传动就相当于一对渐开线直齿轮传动,所以它也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图2 斜齿齿轮的渐开线形成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一样,仅限于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
如果两斜齿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不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则这样的一对斜齿轮还可以用来传递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轴之间的运动。
为了便于区别,把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称为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用于传递两交锗轴之间的运动,称为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的两轮齿啮合为线接触,而交错轴斜齿轮传动中的两轮齿啮合为点接触。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啮合时,齿面上的接触线是由一个齿轮的一端齿顶(或齿根)处开始逐渐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至另一端的齿根(或齿顶)处终止。
这样就减少了传动时的冲击和噪声,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故斜齿轮适用于重载、高速传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已知:传递功率p ,转速1n 、2n (或传动比i ,齿数比u );齿轮的布置情况,载荷的变动情况,每天工作
小时数,使用年限等。
设计:齿轮的材料,热处理,主要尺寸等
步骤:
1.选择齿轮材料:大小齿轮材料、热处理、硬度(查表7—8)、选择精度等级(一般6~9级),初选螺旋角()815β。
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取软齿面,也可以取硬齿面。
软齿面是指:HBW1,HBW2≤350,或HBW1>350,HBW2<350
注意:HBW1=HBW2+(30~50) (1为小齿轮、2为大齿轮)
硬齿面是指:HRC 1可以等于HRC 2,也可以HRC 1>HRC 2,即HBW 1,HBW 2>350HBW
选择小齿轮的齿数:Z 1=20~40(闭式传动) Z 1=17~20(开式传动) 2.确定许用应力
1)许用接触应力的确定 式(7-24) []lim H b
H HL H
K S σσ=
① 由表7-8 ,查lim 1H b σ 、lim 2H b σ,并取二者的小值计算[]H σ
② 取安全系数 H S (课本:P145)
③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60nt H N =, n 是与[]H σ对应齿轮的转速。
④ 由图
7-35 查循环基数 0H N
⑤ 计算 HL K = 当H H0N >N 时,取1HL K =
⑥ 计算[]H σ
2) 许用弯曲应力 式(7-30) []lim F b
F FC FL F
K K S σ
σ=
①由表7-9,查lim 1F b σ ,lim 2F b σ
②取安全系数F S (课本:P148)
③取K FC (课本:P148)
④计算K FL FV H N =N ,
6F0N =410⨯
当 HBW ≤350 时,FL K =1 ,但≤2 ⑤计算[]1F σ 、[]2F σ
3. 61
11
T =9.5510 P n ⨯ (单位:P 1:KW ;n 1:rpm ;T 1:Nmm 。
有时T 1是已知的不用计算)
4.根据接触强度,试求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t d (说明:下标t
表示test ,即试算)
式(7-23) 1t d
d K =初步计算时,取d K = 由表7-7查d ψ;图7-32查K β;
求出1t d。
(因为是试算,不用取整数)
5. 精确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76cos H Z β= ;E Z =
Z ε=;0.9 1.0K ε= ; 12111.88 3.2()cos Z Z αεβ⎡⎤=-+⎢⎥⎣
⎦ (P140) 计算圆周速度 11601000t d n πν=
⨯ m/s ;依据精度等级和圆周速度由图7-33查K ν 计算
d K =7-23)求出1d
求出 1d ,计算1d b d ψ=
圆整后,作为大齿轮宽度2b 取: 12(5
10)b b =+ mm 6. 根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轮的法面模数n m
式(7-29)
n m
m K ≥
m K =式中:1Y K εεαε=,为重合度系数; 1140Y ββ
=-,为螺旋角系数 F Y : 齿形系数, 由 113cos Z Z νβ=
,223cos Z Z νβ= 查图7-38得F1Y 及F2Y 公式中代入 []11F F Y σ 、 []2
2F F Y σ 中的大值 求出n m 后,最终确定的标准值n m 要大于计算出的值。
7.计算几何尺寸
由11cos n m Z d β
=
和初选的螺旋角β,计算合适的小齿轮齿数:11cos n d z m β=,并取大于该数的整数(不四舍五入)作为小齿轮的齿数,并计算21Z =uZ ,取整数。
(此处1d 为根据接触强度计算的值)
求中心矩12()'2cos n m Z Z a β
+=,为加工安装方便,取整数,记为a ,修正螺旋角β: 12()ar cos 2n m Z Z a β+⎡⎤=⎢⎥⎣⎦ , 并精确到秒;于是:11cos n m Z d β=(不要四舍五入)(即根据修正后的1z 和螺旋角计算)
计算表7-4的其他参数和尺寸。
8.齿轮的结构设计
画出大小齿轮的零件工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