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式下行式移动模架讲义
上行式下行式移动模架讲义

本工程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具有以下技术 特点
1.技术标准高。 技术标准高。 技术标准高
为交流方便, 为交流方便,本讲义拟以我局温福铁路浙江段 简支箱梁原位现浇施工为载体, 简支箱梁原位现浇施工为载体,并以现行投入施工 用的移动模架形式为典型工程实例展开阐述。 用的移动模架形式为典型工程实例展开阐述。 由于移动模架具有占地少,对道路依赖性小, 由于移动模架具有占地少,对道路依赖性小, 投入大型专用设备少,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投入大型专用设备少,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因此, 因此,其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 当然,移动模架施工也存在着野外作业、 泛。当然,移动模架施工也存在着野外作业、高空 作业和流动作业等不利条件, 作业和流动作业等不利条件,特别是大规模使用移 动模架,面临着管理跨度大、 动模架,面临着管理跨度大、施工组织繁杂及安全 质量要求高的难题。 质量要求高的难题。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讲义中一定存在不 少缺点和错误,敬请各位领导、专家、 少缺点和错误,敬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和广大 学员批评指正;在此不吝感激!再谢! 学员批评指正;在此不吝感激!再谢!
本标段工程中,三座特大桥系重点与难点, 本标段工程中,三座特大桥系重点与难点,其中飞云江特大桥当 属重中之重, 属重中之重,是全线的控制工程之一
1、飞云江特大桥 由温州岸(北岸)向福州岸(南岸)为:2×32.0m简支箱梁+(48.0 +7×80.0 +48.0)m连续箱梁+57×32.0m简支箱梁,全长2622.43m,共68跨; 其中:32.0m简支箱梁59孔,连续箱梁9孔一联 ,配置两套移动模架。 2、平阳特大桥 由温州岸(北岸)向福州岸(南岸)为:27×32.0m简支箱梁+(40.0 + 64.0 + 40.0)m连续箱梁+1×24.0m简支箱梁+4×32.0m简支箱梁+1×24.0m 简支箱梁+(32.0 +48.0 +32.0)m连续箱梁1×24.0m简支箱梁+40×32.0m简 支箱梁+2×24.0m简支箱梁+1×32.0m简支箱梁+(40.0 +64.0 +40.0 m +2 24.0m +1 32.0m + 40.0 +40.0)m连续 箱梁+134×32.0m简支箱梁,全长7298.98m,共220跨;其中:32.0m(含 24.0m)简支箱梁211孔,连续箱梁3联9孔 ,配置六套移动模架。 3、昆阳特大桥 由温州岸(北岸)向福州岸(南岸)为:8×32.0m简支箱梁+4×24.0m简 支箱梁+31×32.0m简支箱梁+3×24.0m简支箱梁+1×32.0m简支箱梁+(64.0 +136.0 +64.0)m连续箱梁与钢管拱组合结构+1×32.0m简支箱梁+3×24.0m 简支箱梁+44×32.0m简支箱梁,全长3308.89m,共98孔,除50#墩~福州台计 48孔长1554.9m段由中铁十局承担施工外,其余1753.99m段均由我局六公司承 建,配置两套移动模架。
移动模架上行式、下行式施工工序演示

Utrechtboog, The Netherlands (推进)
Utrechtboog, The Netherlands
(浇注混凝土)
Rio Major, Portugal
Grandola, 葡萄牙
最大跨度: 桥梁宽度: 上部结构重量: MSS重量: 施工周期 :
42,5 m 20 m 290 kN/m 440 t 7 - 9 天孔
• 优化的设计 • 安装简易 • 操作高效
上行式MSS的主要组成部分
FRONT & REAR NOSES TENSION BARS
FORMWORK
TRANSVERSE TRUSS MAIN GIRDER
LAUNCHING WAGON PIER SUPPORT
上行式MSS标准施工顺序
浇注混凝土,进行养护,张拉完成后用 前后墩顶支撑处主千斤顶降下主梁及横梁。
EXTERNAL FORMWORK
INTERNAL FORMWORK
下行式MSS标准施工程序
支架 推进工作车
主梁 横梁 吊架 外模 内模
模板降下,MSS处于推进位置。
上行式MSS标准施工顺序
混凝土浇注,进行养护,张拉完成后用 前后墩顶支撑处主千斤顶降下主梁及横梁。
此时,主梁坐落在工作车上。将高强罗 纹筋同模板分开。
模板降下,MSS处于推进位置。
上行式MSS标准施工顺序
混凝土浇注,进行养护,张拉完成后用 前后墩顶支撑处主千斤顶降下主梁及横梁。
This flexibility provides the contractor the opportunity to re-use the equipment from one project to another.
移动模架技术资料

移动模架技术介绍一、概述二、适用范围三、设计依据四、移动模架主要结构及功能五、结构拼装及施工步骤六、安全注意事项移动模架技术介绍一、概述1.1前言移动模架技术上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欧,1959年在阿尔卑斯山修建桥梁时首先创用。
70年代日本、美国先后采用,现已成为世界上高架桥建设主要的建桥方法之一,国内曾在厦门高集海峡大桥、南京长江公路大桥引桥等多处应用。
2000年MZ32型移动模架首次在秦沈客运专线小凌河桥主河槽11孔箱梁浇筑时使用,在桥墩上原位制造双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或连续梁。
第一次在铁路桥梁施工中获得成功。
1.2移动模架的工作原理移动模架利用桥梁端部、承台和桥墩安装支腿,支腿支撑主梁系统,外模及模架吊挂在主梁系统上,形成一个可以纵向移动的桥梁制造平台,完成桥梁的施工。
移动模架下落脱模,横向开启使其能够通过桥墩,纵向前移过孔到达下一施工位,横向合拢再次形成施工平台,完成下一孔桥梁施工。
1.3移动模架分类移动模架可以分为上行式和下行式。
1.3.1上行式移动模架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的上方,外模系统吊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支腿支撑在梁端、墩顶或承台上。
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主梁携外模一起横向开启以避开桥墩。
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
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或利用辅助吊机倒装。
上承行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空间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
主梁系统短距离转场方便。
上行式移动模架根据外模的开启施式又可分为:(1)外模旋转打开式:(2)底模平开式;(3)外模随主梁一起平开式。
1.3.2下行式移动模架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的下方,外模系统支撑在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也叫支撑架)支撑在承台上(桥墩较高时也可支撑在桥墩上部,墩身设置预埋件),并利用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将支撑托架对拉在桥墩上。
下行式造桥机外模模架随主梁一同横向开启或单独横向开启以避开桥墩。
移动模架施工概述

移动模架施工概述滑移模架系统滑移模架系统是英文Move Support System的译名,简称MSS,又称造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
在国内较早的设计开发出30米、45米、50米、62.5米滑移模架系统,涵盖上行式、下行式、自行牛腿和非自行牛腿等型式,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和城市高架桥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施工信誉、创造了经济效益,受到了用户的赞誉。
滑移模架系统适用于滩涂、峡谷高墩身、城市高架桥等场地的连续梁或简支梁的现浇混凝土桥梁的施工。
具有周转次数多,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可靠,现场文明简洁,使用MSS施工不需要中断桥下交通等特点,与传统的满堂支架相比,使用辅助设备少,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移动模架的工作原理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专用机械化桥梁施工技术。
1999年大陆首次在厦门海沧东引桥十跨连续曲线梁中进行施工,其次在湖北境内的京珠线上的桥梁施工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2002年武汉市轻轨交通工程上也得到使用。
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分为上、下行两种结构形式。
移动模架的使用已引起中国桥梁界的高度关注,因长期以来我国对软土地区的桥梁结构现浇施工均采用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或钢管桩配合梁式结构处理等传统的落地支架方案,而传统的落地支架往往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地基的沉降量不易控制而造成梁体的线型不够理想。
随着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架连续梁桥日趋增多,使用传统的落地支架投入大,占地大,稳定性不易控制,同时施工工期、施工安全、占道对交通的影响都难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下面简单介绍移动模架的特点及其施工工艺一、移动模架的特点1.构造特点主梁采用箱形断面,全部采用钢板焊接而成。
标准节段每9米分段,节段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便于安装、存放、运输;吊架采用小型型钢焊接成桁,通过精压螺纹钢将箱梁底篮固定,使构件小型化、标准化,便于加工、安装、运输、存放;底篮在桥轴线处销节处理,便于分开通过墩身;上行式移动模架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柱与墩顶预埋件螺栓连接,可以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消耗;下行式移动模架采用托架的结构,托架的牛腿直接支承于承台上,托架分别置于墩身两侧。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

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上行式移动模架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磨盘村2#大桥1#-9#梁、磨盘山布尔哈通河大桥1#-9#梁。
二作业准备熟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使用说明书,了解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注意事项。
平整移动模架拼装与临时存放场地。
准备好移动模架拼装所需材料及机械。
三技术要求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特点为:承重的主梁系统位于桥面上方,外模系统吊挂在承重主梁上,主梁系统通过支腿支撑在梁端或墩顶上。
过孔时外模系统横向开启(或打开)以避开桥墩。
外模系统随主梁系统一同纵移。
支腿可自行向前倒装。
上行式移动模架占用桥下净空小,对低矮桥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施工首跨和末跨或跨连续梁施工更方便(不需拆除主梁),能满足通过高压线等障碍物的净空要求。
短距离转场方便,拆除外模系统可直接通过隧道。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见下表移动模架法制梁施工工艺框图移动模架组拼移动模架拼装顺序:搭设支架→安装后行走机构及后支承→安装主梁→安装中主支腿→拆除支架→安装导梁及前支腿→安装挑梁及吊挂外肋→安装模板。
步骤1、拼装临时支墩,每个临时支墩承载力为50墩,安装后行走机构和后支撑机构。
步骤2、按顺序吊装1#主梁、2#主梁、3#主梁及连接系步骤3、安装中主支腿步骤4、按顺序吊装4#主梁、5#主梁、6#主梁及梁端连接系步骤5、安装挑梁、分段吊装吊挂外肋及外模系统移动模架系统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并试压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使用。
移动模架预压移动模架在安装完成第一次使用前,通过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值并据此进行预拱度设置,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
试验目的(1)为确保箱梁现浇施工安全和质量,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移动模架工作的实际挠度和刚度,施工前,根据有关规范和要求,须对移动模架进行现场静载试验。
移动模架法施工 -课件

混凝土浇注,进行养护,张拉 完成后用前后墩顶支撑处主千 斤顶降下主梁及横梁。
此时,主梁坐落在工作车上。
将高强螺纹筋同模板分开。
桥
梁
模板降下,MSS处于推进位置。
工
程
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移
动 (二)上行式MSS标准施工顺序
模
架
法
施
“0,8 x L”
“L”
工
主梁向前推进到下一孔位置。
此时,主梁坐落在工作车上。 将高强螺纹筋同模板分开。
桥 梁 工 程
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移
动 (二)上行式MSS标准施工顺序
模 架 法 施 工
浇注混凝土,进行养护,张拉 完成后用前后墩顶支撑处主千 斤顶降下主梁及横梁。
此时,主梁坐落在工作车上。
将高强螺纹筋同模板分开。
桥
梁
模板降下,MSS处于推进位置。
桥 梁 工 程
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移动模架法施工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路桥教研室
主要内容
移
动 一、概述
模
架 二、移动模架的分类
法 施
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工 四、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桥 梁 工 程
一、概述
移 动 移动模架为逐孔现浇法工艺的作业设备。 模 Movable Scaffolding System—MSS 架 法 施 工
注意:第一孔通常为最大跨径的80%. The following pours will cantilever by 1/5 of the span lengths.
“L”
桥 梁 工 程
三、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移
动 (二)上行式MSS标准施工顺序
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2)

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一、前言移动模架施工工法是一种常见的桥梁和大型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方式。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移动模架施工工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是其中一种优化的移动模架施工方式,具有许多优点。
本文将对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法特点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移动模架从桥梁的上部降下来,进行施工。
这种施工方式的特点是,可以避免受限空间施工的问题,并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可以适应各种桥梁形式的施工,包括直线、弯曲和斜线等各种形式。
三、适应范围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施工,特别是在限制施工空间、施工困难和施工安全要求高的情况下。
此外,在需要施工速度快和运输方便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该工法。
四、工艺原理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桥梁施工中的移动模架技术。
在实际工程中,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措施:1、设计移动模架:设计移动模架时要考虑桥梁的大小和形状,以确保移动模架能够适应施工和安全要求。
2、选择适当的移动模架: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施工情况选择适当的移动模架,包括自行移动和滑轮移动等类型的移动模架。
3、制定施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程序,包括移动模架的降下、支撑、拼装和升起等程序。
五、施工工艺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搭建移动模架:在桥梁的两端搭建好移动模架。
2、吊装下行模块:使用吊机将下行模块从桥梁上方吊下来。
3、安装施工脚手架:在下行模块上安装施工脚手架,将其调整到所需的位置。
4、进行施工:在脚手架上进行必要的桥面施工工作。
5、拆除脚手架:在施工完成后,拆除脚手架。
6、升起下行模块:使用吊机将下行模块升至原位。
7、移动移动模架:移动移动模架到下一工作位置。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劳动组织,特别是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浅析上行式移动模架关键施工技术

浅析上行式移动模架关键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上行式移动模架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上行式移动模架关键施工技术要点,在施工环境受限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多孔等跨径简支梁施工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上行式移动模架;关键环节;施工技术要点广清城际铁路GQNY-1标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与花都区,全长11.085公里,共7座特大桥,线路处于村庄、道路、河流、水田、养殖基地、二级饮用水源密集地段,原设计预制梁场1处,受农田保护政策和大量民房、道路等影响,线路沿线无法选定完整场地设置梁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取消预制梁场改现浇法施工,其中跨新街河特大桥左、右线桥为单线铁路桥,设计连续孔跨32米简支梁71孔,24米简支梁20孔,均选用上行式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本文以此施工实践为例,分析上行式移动模架的关键施工技术。
1上行式移动模架的基本构造上行式移动模架由主梁、鼻梁、横梁、后前移系统、小车、前支腿、中支腿、后支点、内外模等构件组成,并配有液压驱动系统。
主梁是模架的承重梁,由钢箱梁经高强螺栓连接形成,其稳固性和承载能力能够确保模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鼻梁位于主梁前端,起到导向及支撑功能,同时成为前支腿在前移时的轨道,使用高强螺栓将其和主梁连接,确保模板支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横梁是桁架结构,支撑外模板和混凝土重量,确保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后前移系统与小车是核心机构,由轨道、车架及推进驾等组建而成,后前移系统设有滚轮,在与小车的配合下,沿行走道轨前移,确保模架在移动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底模板铺设于挂梁之上,腹模与翼模借助支撑架安装,再通过荷载将其传递于横梁,确保模板支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液压驱动系统由电动机、油箱和液压阀等组成,主要为模架提供动力支撑,确保模板支撑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2上行式移动模架的工作原理上行式移动模架是专业机械化桥梁施工技术设备,采用机械及钢结构形成整体托架,利用已成形的桥梁端部和桥墩完成支腿安装,支腿支撑整个主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福铁路浙江段工程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 温福铁路浙江段工程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始自浙江省温州 经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止于浙闽交界处的分水关, 市,经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止于浙闽交界处的分水关,起 迄里程为: 迄里程为:DK11+600~DK81+022,全长 ,全长69.206Km。线路所经 。 地区基本为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地区基本为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特别 是温州地区更是富庶之地。铁路在浙江省跨越飞云江、鳌江, 是温州地区更是富庶之地。铁路在浙江省跨越飞云江、鳌江,经 过低山丘陵区,穿过两省交界的分水岭—分水关隧道 分水关隧道, 过低山丘陵区,穿过两省交界的分水岭 分水关隧道,进入到福 建省境内。温福铁路是现代化的一条铁路,也是一条实验铁路, 建省境内。温福铁路是现代化的一条铁路,也是一条实验铁路, 还是东部率先实现样板的一条铁路。温福铁路建成后, 还是东部率先实现样板的一条铁路。温福铁路建成后,将长江三 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协作区、 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协作区、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发达区域紧密 联系起来,一是加快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 联系起来,一是加快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二是完善 了沿海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客货运输数量、质量提高的要求; 了沿海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客货运输数量、质量提高的要求;三 是加快沿线矿产、旅游、港口、 是加快沿线矿产、旅游、港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老区脱贫致 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四是促进海峡两岸“三通”和祖国统一, 富,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四是促进海峡两岸“三通”和祖国统一, 增强战备适应能力和保障能力。由此可见,温福铁路建成后, 增强战备适应能力和保障能力。由此可见,温福铁路建成后,将 大大提高东南沿海的路网能力和运输能力, 大大提高东南沿海的路网能力和运输能力,对加快沿海地区经济 发展及提高国防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发展及提高国防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本标段工程中,三座特大桥系重点与难点, 本标段工程中,三座特大桥系重点与难点,其中飞云江特大桥当 属重中之重, 属重中之重,是全线的控制工程之一
1、飞云江特大桥 由温州岸(北岸)向福州岸(南岸)为:2×32.0m简支箱梁+(48.0 +7×80.0 +48.0)m连续箱梁+57×32.0m简支箱梁,全长2622.43m,共68跨; 其中:32.0m简支箱梁59孔,连续箱梁9孔一联 ,配置两套移动模架。 2、平阳特大桥 由温州岸(北岸)向福州岸(南岸)为:27×32.0m简支箱梁+(40.0 + 64.0 + 40.0)m连续箱梁+1×24.0m简支箱梁+4×32.0m简支箱梁+1×24.0m 简支箱梁+(32.0 +48.0 +32.0)m连续箱梁1×24.0m简支箱梁+40×32.0m简 支箱梁+2×24.0m简支箱梁+1×32.0m简支箱梁+(40.0 +64.0 +40.0 m +2 24.0m +1 32.0m + 40.0 +40.0)m连续 箱梁+134×32.0m简支箱梁,全长7298.98m,共220跨;其中:32.0m(含 24.0m)简支箱梁211孔,连续箱梁3联9孔 ,配置六套移动模架。 3、昆阳特大桥 由温州岸(北岸)向福州岸(南岸)为:8×32.0m简支箱梁+4×24.0m简 支箱梁+31×32.0m简支箱梁+3×24.0m简支箱梁+1×32.0m简支箱梁+(64.0 +136.0 +64.0)m连续箱梁与钢管拱组合结构+1×32.0m简支箱梁+3×24.0m 简支箱梁+44×32.0m简支箱梁,全长3308.89m,共98孔,除50#墩~福州台计 48孔长1554.9m段由中铁十局承担施工外,其余1753.99m段均由我局六公司承 建,配置两套移动模架。
二、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温福线位于浙江和福建两省交界的浙东南和闽 东北沿海地区,全长298.3Km;是全国“四纵四横”铁路快 东北沿海地区,全长 ;是全国“四纵四横” 速客运干线之一,即规划的沪-杭 甬 厦 深以客运为主的快速 速客运干线之一,即规划的沪 杭-甬-厦-深以客运为主的快速 铁路和双层集装箱通道的组成部分。 铁路和双层集装箱通道的组成部分。向北延伸与正在建设的 温线连接, 年杭州湾跨海铁路建成后与上海贯通; 甬-台-温线连接,2028年杭州湾跨海铁路建成后与上海贯通; 台 温线连接 年杭州湾跨海铁路建成后与上海贯通 南与在建的福厦线接轨,延伸向广东汕头、深圳, 南与在建的福厦线接轨,延伸向广东汕头、深圳,逐步形成 东南沿海铁路大通道。线路自温州起,途经瑞安北、瑞安、 东南沿海铁路大通道。线路自温州起,途经瑞安北、瑞安、 鳌江、苍南、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罗源、 鳌江、苍南、福鼎、太姥山、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 樟林,至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全线设车站十四个。 江、樟林,至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全线设车站十四个。线路 经过地区山多、河多、软基多、人居密集区多,施工难度大。 经过地区山多、河多、软基多、人居密集区多,施工难度大。 全线特大、 中桥76座 占全长的25%,隧道 处,占全 全线特大、大、中桥 座,占全长的 ,隧道65处 长的51%,总投资约 亿元。 长的 ,总投资约175.3亿元。 亿元 温福线为全国首条开工建设的高等级铁路, 温福线为全国首条开工建设的高等级铁路,被国家列为 十五”期间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并被浙江省政府列为“ “十五”期间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并被浙江省政府列为“五 十百亿”重点工程之首。 十百亿”重点工程之首。
为交流方便, 为交流方便,本讲义拟以我局温福铁路浙江段 简支箱梁原位现浇施工为载体, 简支箱梁原位现浇施工为载体,并以现行投入施工 用的移动模架形式为典型工程实例展开阐述。 用的移动模架形式为典型工程实例展开阐述。 由于移动模架具有占地少,对道路依赖性小, 由于移动模架具有占地少,对道路依赖性小, 投入大型专用设备少,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投入大型专用设备少,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因此, 因此,其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 当然,移动模架施工也存在着野外作业、 泛。当然,移动模架施工也存在着野外作业、高空 作业和流动作业等不利条件, 作业和流动作业等不利条件,特别是大规模使用移 动模架,面临着管理跨度大、 动模架,面临着管理跨度大、施工组织繁杂及安全 质量要求高的难题。 质量要求高的难题。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讲义中一定存在不 少缺点和错误,敬请各位领导、专家、 少缺点和错误,敬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和广大 学员批评指正;在此不吝感激!再谢! 学员批评指正;在此不吝感激!再谢!
客运专线铁路32.0(24.0)m双线简支箱梁 双线简支箱梁 客运专线铁路
移动模架原位现浇施工 方案及工艺实施要略
编稿人:
中铁大桥局温福铁路浙江段工程指挥部
二00八年十一月
汇 报 程 序
一、前言说明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方案及总体布 置说明 四、目前施工进展情况 五、简支箱梁结构介绍 六、几种常用模架简介 七、移动模架现场安装实施要点 八、移动模架施工步骤及工艺 流程框图 九、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十、移动模架工厂化施工初探 十一、现场宏观控制管理要点 十二、尚存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 十三、安全注意事项及其它
甬 台 温、 温 福 铁 路 示 意 图
282km
298km
温福铁路浙江段工程共分2个标段, 温福铁路浙江段工程共分 个标段,于2005年7月正 个标段 年 月正 式招标,施工单位采用联合体的新模式参加投标。 月 式招标,施工单位采用联合体的新模式参加投标。8月 初宣布中标单位,本联合体中标承建Ⅰ标段, 初宣布中标单位,本联合体中标承建Ⅰ标段,全长 34.498Km(正线),起终点里程为:DK11+600~ ),起终点里程为 (正线),起终点里程为: ~ DK46+100。工程主要分布于温州、瑞安及平阳地区, 。工程主要分布于温州、瑞安及平阳地区, 跨越飞云江及同三高速公路与104国道,施工区段内水 国道, 跨越飞云江及同三高速公路与 国道 系发达,乡间小道纵横交错,空中网线及地下管路密布。 系发达,乡间小道纵横交错,空中网线及地下管路密布。 这些都是施工中不可小视的问题。 这些都是施工中不可小视的问题。 新建铁路温福线设计技术标准: 新建铁路温福线设计技术标准: 级干线; 双线正线 Ⅰ级干线; 电力牵引; 电力牵引;
设计旅客列车行车速度: 设计旅客列车行车速度:200 Km/h,预留 ,预留250 Km/h条件;最小曲线半径:4500m; 条件; 条件 最小曲线半径: ; 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6‰; ; 机车类型:客车:动车组,货车: 机车类型:客车:动车组,货车:SS7; ; 牵引质量: 牵引质量:3500吨; 吨 到发线有效长度: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开行条件。 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开行条件。 本标段范围内主要工程项目有: 座特大桥 座特大桥、 座 本标段范围内主要工程项目有:3座特大桥、4座 大桥、 座中桥 座中桥、 座小桥 座小桥、 座隧道 座隧道、 座车站及 大桥、12座中桥、20座小桥、9座隧道、3座车站及 10.8公里路基;工程总价值约 公里路基; 亿元。 公里路基 工程总价值约17.1亿元。 亿元
温福铁路浙江段Ⅰ标工程系由中铁大桥局、 温福铁路浙江段Ⅰ标工程系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十 局及中铁二十四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 局及中铁二十四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我局承担的施工 任务为: 任务为:DK19+947~DK41+537.7范围内的全部工程 范围内的全部工程 不含瑞安车站及昆阳特大桥南端48孔简支箱梁桥跨部 (不含瑞安车站及昆阳特大桥南端 孔简支箱梁桥跨部 ),共 亿元左右 约占本标段总造价的48.5%。主 亿元左右, 分),共8.2亿元左右,约占本标段总造价的 。 要项目有:岩前山隧道、瑞安北站、白象隧道、 要项目有:岩前山隧道、瑞安北站、白象隧道、白象大 瑞枫路中桥、飞云江特大桥、龙头隧道、横塘大桥、 桥、瑞枫路中桥、飞云江特大桥、龙头隧道、横塘大桥、 横塘中桥、平阳特大桥、鸣山隧道、昆阳特大桥( 横塘中桥、平阳特大桥、鸣山隧道、昆阳特大桥(前50 及里程范围内的路基等。 孔)及里程范围内的路基等。剩余工程除瑞安车站与鳌 江车站由中铁二十四局承担外,其余均由中铁十局承担; 江车站由中铁二十四局承担外,其余均由中铁十局承担; 以上二局各自工程量约占本标段总造价的25.75%; 以上二局各自工程量约占本标段总造价的 ;